第一卷 第17章 李嚴的野心,楊儀的圈套!

字數:4991   加入書籤

A+A-




    蜀都,李嚴府。
    一處幽靜偏廳內。
    鄒平與費觀相對而坐,一臉緊張地看著費觀,四周門窗緊閉。
    此刻鄒平心中所思甚多,要是這個費觀不答應,那自己就立刻出手,哪怕死在這裏,也要將費觀當場滅口。
    不曾想,費觀一臉篤定,回應道:“鄒兄放心,楊長史交代的事情,我一定辦妥!”
    他答應得幹脆利落,鄒平甚至有些不敢相信。
    這可是掉腦袋的大事兒,費觀就這麽輕易答應了?
    甚至沒有多問一句為什麽!
    鄒平微微點頭,隨之用狐疑的眼神打量著費觀,不禁問道:
    “費兄,我有些好奇,你在李嚴將軍身邊頗為受用,可謂是李將軍身邊一人之下的存在,為何還要為我家主公做事?”
    這費觀,是李嚴心腹中的心腹,誰能想到,背地裏竟然又成了自家主公的人!
    費觀嘴角上揚,露出一絲得意的微笑,湊近鄒平低聲道:“鄒兄,你可知蜀都城內前幾日新開的那家酒樓?喚作‘一日仙’,生意火爆,日進鬥金?”
    鄒平不解地點點頭。
    “你可知這酒樓是誰開的?”
    費觀繼續追問。
    鄒平微微一怔,疑惑地搖了搖頭。
    那酒樓的名號,他也聽說過,開張不久便四處宣傳說,號稱是蜀漢第一樓,而且生意也屬實火爆。
    但酒樓幕後的主人,沒人知道是誰。
    “就是你家主公,楊長史!”費觀嘿嘿一笑。
    “當初我也跟著投了些錢進去,每月光分紅就能拿不少金豆子!”
    “還有城外那上千畝的糧田,也是你家主公的產業!一年下來,收益能有幾十萬石糧食!”
    “我同樣出了錢,每年到手分紅都是好些銀錠。”
    聽了這些,鄒平隻覺得不可思議,楊儀竟然在暗中發展,基業已如此龐大?
    “跟著你家主公,那可是財源滾滾!再看看李嚴,這廝一心想著爭權奪勢,萬一哪天出了事兒,跟著他恐怕隻有掉腦袋的份兒!”
    “你說,我該跟著誰?”費觀給了他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
    鄒平恍然大悟。
    若真按照費觀所說,傻子才會跟著李嚴!
    不過聽了楊儀在暗中這些作為,鄒平心中湧起一陣複雜的情緒,既有對他深藏不露的驚訝,又夾雜著一絲自己被蒙在鼓裏的懊惱。
    “唉……我家主公在暗中做了那麽多事兒,我居然一點兒都不知道。”
    費觀看著鄒平這副模樣,淡淡一笑。
    帶著些許安慰的口吻說道:
    “你家主公行事向來謹慎,深謀遠算,這些事情,連丞相在世時都未必知曉,就憑你,又怎能知道?”
    “你啊,道行還是不夠深,平日裏多跟你家主公學著點兒,別一天到晚隻知道按吩咐辦事,好好看,好好學,對你有好處!”
    鄒平被費觀這一番話嗆得滿臉通紅。
    但又不得不承認,他說的有幾分道理!
    鄒平尷尬地笑笑,說道:“費兄教訓的是,是我想得太簡單了。”
    “經過此番提醒,我定會用心,至於這次主公吩咐……還需費兄多花些心思,李嚴那邊,還得靠你去周旋。”
    費觀方才茶盞,眼神中投出一絲狠厲:“放心,我既答應,便一定會辦妥。”
    “你且回去通告一聲,我這就去找李嚴!”
    ……
    送走了鄒平,費觀便去正堂尋李嚴身影。
    與此同時,正堂內。
    “爹,時間差不多了吧?相府那邊一直沒什麽消息,咱們也該過去了!”
    開口之人,正是李嚴之子,李豐。
    他們得知諸葛亮已死,卻並未去靈堂,而是在家靜候,為的就是在觀望局勢。
    李嚴眉頭微皺,緩緩說道:
    “豐兒,時下局勢,瞬息萬變。”
    “相府如今必定亂作一團,我等還需繼續觀望,等一切塵埃落定,再做打算。”
    李豐深吸口氣,按捺下躁動的內心,點頭稱是:
    “父親所言即是,您與諸葛亮向來不和,他那些部下親信對父親肯定也心懷不滿!”
    “如今局勢混亂,正是咱們奪權的好時機!”
    李嚴的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冷哼一聲。
    “那些人視我為眼中釘,眼下諸葛亮已死,他們沒了主心骨,正是我等翻身的機會!”
    “但此事急不得,我們得先摸清各方動向,再出手!”
    也就在這時。
    “大人,公子!”
    費觀故作焦急,從正堂外匆匆忙忙走了進來。
    李嚴父子立刻投來了期待的目光。
    畢竟,他們對外界所有消息,都是仰仗自己探聽。
    如今他一到,自然是帶來了最新消息。
    “費觀,相府局勢如何?”李嚴迫不及待地問道。
    看李嚴父子急切的模樣,後者心中冷笑。
    他壓低聲音,皺了皺眉頭:
    “卑職方才得到消息,相府當中,魏延武將一派和蔣琬文臣一派,在諸葛靈堂之上兩不相饒,爭鬥許久!”
    “就在剛剛,天子駕臨相府,前去祭奠!”
    “大人,時機已到!”
    此話一出,李嚴便陷入了沉思之中,蔣琬魏延文武兩派兩兩相鬥,他早已預料到。
    “要是魏延和蔣琬之間分不出勝負,這個時候我要是前去相府,豈不是眾矢之的?”
    費觀當即道:“可是將軍若是再不前去,極有可能被這些人冠上大不敬之罪名……”
    李嚴的兒子利豐一聽費觀這話,當即不淡定了:
    “那現如今,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費觀隨即獻策:“眼下大局對我將軍府,極其不利,唯一出路,就是從蔣琬魏延兩方之中,擇一而助!”
    李嚴聞言,當即點點頭:“我與你所想略同,可是,這兩方誰都不跟咱們親近,如何聯手?”
    費觀吞了吞喉嚨。
    “需要一份投名狀!”
    “蔣琬一眾文臣,與諸葛亮政見相同,支持北伐支持改製,魏延一派,雖然也支持北伐,但和諸葛亮之北伐所見不同,而且將軍在軍中親信頗多,故而理應助魏延一臂之力!”
    “再者,這投名狀,當是利於將軍利於魏延一派,而不利於文臣這邊!”
    “而眼下這群文臣最大的靠山,就是……”
    費觀眼神看了看李嚴,又看了看李豐,說到這裏,話音也逐漸消失。
    “天子?!”
    李嚴眉頭驟然一擰。
    費觀聲音戛然而止,沒有說出口的話,那就不是自己說的。
    李豐瞬間來勁:
    “父親,費伯說得對啊,眼下諸葛亡故,天子之前就信賴朝中文臣,親近諸葛亮,遠離父親!”
    “如今乃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說著,李豐環顧左右,壓低了聲音:
    “隻要派人刺了天子,到時候就能將此事嫁禍給蔣琬一派文臣,如此一來,一箭雙雕!”
    “阿鬥不在,朝中就屬父親資曆最老,同時,文臣失勢,父親再和魏延聯手,以天子性命做投名狀!”
    “父親便可順勢重掌大權,讓我李家重新在這蜀都抬起頭來!”
    “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