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竊書不能算偷
字數:3641 加入書籤
劉衛東趕到客車站,王技術員還在等車,倆人一根煙還沒抽完大客車就來了。
王技術員帶著不少東西,還有兩隻綁著腳的的大鵝。
倆人上了車才發現,車上不少進城的農民也都大包小包的,車座子下麵塞得滿滿的。
車上的老農之間嘮的,都是市裏那個市場沒人抓,啥東西進城賣得快。
劉衛東從這些農民的臉上看到了喜悅。
春風潤物,雖然還沒全麵開放,但從市場的一些細微變化也能感覺到,現在人的思想正在悄然改變,市場經濟已經有了抬頭的趨勢。
到了市裏,劉衛東又把王技術員送上一路車才往家走。
媳婦還有二十多天的衝刺,以她現在的成績看,考師院應該問題不大,不過劉衛東可不想讓她當老師。
能幫小姨子剽竊莊奴的歌,憑啥不能幫媳婦抄名人的書?
要是高考前,在濱江日報發個連載,或者直接去東風文藝出版社投稿,這含金量可比《又見炊煙》高。
去書店買了兩大本稿紙,又買了鋼筆和鋼筆水,劉衛東已經有了主意。
《天雲山傳奇》,周老師1979年發表的力作,文化新時期反思文學代表作,極其符合當下的環境,重生前劉衛東讀了好幾遍。
對不起了周老師,為了媳婦的未來,我隻能對您下手了。
回到家鋪開稿紙奮筆疾書,《大青山傳奇》橫空出世。
男主人公羅群被他改成了肖南,暗指老丈人婁南,宋薇改成了劉茜,跟老丈娘就差一個字,吳遙改成了吳保田,馮晴嵐改成了馮晴雲,五七幹校也被劉衛東搬到了大山溝裏。
生在農村有生活有閱曆,又看過原著,劉衛東抄書都不用打草稿,甚至還進行了潤色,等天色暗下來的時候,他已經寫了好幾千字。
作者他用了筆名:茹箐,取自杜甫的詩—水餐紅粒稻,野茹紫花箐。
這篇超時代感的小說,放在三中全會後發表肯定沒問題,可放到現在,無論是報社還是出版社,發表的話都需要極大的勇氣。
劉衛東又想到了市委副書記趙立軍,看來這部小說最好先讓趙書記看看。
伏案埋頭創作,劉衛東都忘了時間,等劉豔茹姐倆回來他才想起來做飯。
好在鍋裏有現成的,熱一下端上來的時候,婁豔茹和婁豔華正在看他寫的小說,看得聚精會神。
“衛東這是你寫的小說?沒想到你文筆這麽好?人物刻畫還有心理描寫太深刻了?”
婁豔茹一臉震驚地看著他。
“這是你寫的,沒看筆名叫茹箐嗎?我一個大男人會叫這個名字?我寫作的時候特意往細膩了寫,就是想讓人知感覺這是個女作家。”
“你這不是胡鬧嗎?你幫豔華寫歌她好歹還會拉手風琴,你幫我寫小說,萬一有讀者給我寫信,或者記者采訪,你讓我情何以堪?”
劉衛東拿起個大餅子,做了個《紅燈記》李玉和的標誌性動作。
“有我這一碗酒墊底,什麽樣的局麵你都能對付。”
“你滾一邊去,沒個正形……”
從小說的立意到複雜的感情糾葛,再說到運動帶給這一代人的深刻影響,無論是婁豔華還是婁豔茹,都是運動的直接參與者,何況父母還成了犧牲品。
再加上劇情過於曲折跌宕,劉衛東說到精彩處,婁家姐倆都眼含熱淚,感同身受。
“姐夫你好厲害啊,要是我媽看到這個小說,不一定哭成啥樣呢,你要讓我姐拿去發表?”
劉衛東點點頭:“光有個民辦教師加分我還是覺得沒把握,要是高考前你姐能成為知名作家,考大學可就板上釘釘了。
不過我得先拿去給市委趙副書記看看,畢竟這種題材的文學作品過於敏感,到底能不能發,得等領導批示。”
“人比人氣死人,憑啥姐夫啥都會,我就不行……”
婁豔華一賭氣,背起手風琴去了西屋,不一會兒,拉得不算流暢的《又見炊煙》就響了起來。
婁豔茹一直在看《大青山傳奇》,完全沉浸在了作品中。
劉衛東看著專注的妻子,臉上露出了一絲笑意。
竊書不能算偷,抄歌是本事,誰讓自己重生了呢?
可這都是小菜,這隻是幫媳婦和小姨子提前規劃一下未來,緊追國家政策吃紅利,帶著大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才是他重生後的目標。
憑他重生的超前記憶,他完全可以變成一個唯利是圖,瘋狂收割韭菜的新型資本家,不過他不想這樣。
婁豔茹死後他沉淪低迷了一段時間,王建國和二隊的鄉親幫了他很多,這恩情他不能忘。
喪妻之痛是他上輩子最大的遺憾,老天給他機會彌補,他就要用一生去真愛這個女人,讓她衣食無憂,步步坦途。
“你這麽看我幹啥?天天看還看不夠?”
許是感覺到了劉衛東關注的目光,婁豔茹抬頭看了他一眼,一臉幸福。
“我決定考師大文學係,第二誌願再報師院,你這篇小說給我觸動很大。”
“媳婦你做什麽我都全力支持,你一定要努力複習,咱們公社已經開始摸底了,今年知青都會返城,你真要是沒考上大學,你媽那關肯定過不去,她不可能讓你在農村生活。”
一提到宋茜,婁豔茹的笑臉立刻浮現出一絲愁容。
“我也不知道我媽咋了,以前她不是那麽現實的人,可從幹校回來就像變了個人,懷疑一切,而且脾氣很暴躁,否則豔華怎麽可能擠到咱們這兒不回家?
或許我爸平反後我媽的情緒才能平複下來,就因為我家的遭遇,我才覺得你這本書寫得特別真實,直擊人的靈魂深處。
我真的很奇怪,這本書文筆老辣,思想也很有深度,根本就不像個年輕人寫的,我認識你的時候你還很熱衷搞運動那一套,唱樣板戲寫標語背語錄,思想咋轉變得這麽快?”
劉衛東指了指桌上的半導體。
“戲匣子,是個寶,國家大事早知道,移風易俗全靠它,引領文化新思潮。”
婁豔茹氣得差點把枕頭丟過來:“你就沒正形吧,一問這些你就胡說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