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高麗朝堂的“三體難題”

字數:12168   加入書籤

A+A-




    輕輕鬆鬆,陸遠俘虜一艘完好的戰船。
    那艘被不死鳥壓爆的戰艦,不大會功夫就變成潛艇了。
    出於人道主義,
    陸遠允許俘虜,打撈落水的水師官兵。
    而穿著皮甲跳海的,東洋水師艦長,最後還是被撈了起來。
    趴在甲板上,一個勁,哇哇吐海水,
    到後來,這家夥苦膽都快吐幹淨了。
    陸遠懶得管這些小蝦米,給了他兩個選擇。
    一是讓家裏拿錢贖人,二是幹十年苦力。
    不出意外,這小子痛快地答應,給一萬兩銀子。
    看來,平時沒少撈錢。
    俘虜也一樣,每人都有不同的價碼。
    當然,陸遠也趁機開出優惠條件,招募水軍官兵。
    最近,為了當上名副其實的艦隊司令,
    毛文龍甚至開始招募高麗漁民。
    入伍條件一放再放,隻要是男的,會水就成。
    大量漁民加入無敵艦隊,導致水產品價格逐步升高。
    這刺激更多農民,買船出海打漁。
    總之,海軍、海運和漁業成為熱鬧行業。
    原來的皮島水師官兵,幾乎都當上軍官了。
    陸遠繪製的“大型蒸汽機”,
    終於在清北大學科研組,試製成功。
    盡管粗笨無比,但,好歹能量輸出有了質的飛躍。
    主要的應用項目有兩個方向,
    一是礦山挖礦運輸,二是蒸汽鐵甲戰艦。
    不遠的將來,
    扼守東北亞咽喉的高麗
    將成為鋼鐵和造船業的重工基地,
    也是陸遠稱霸天下的堅實後盾。
    過了兩天之後,陸遠一行抵達琉球。
    大酋長再次帶領島民,熱烈歡迎北海王的駕臨。
    無敵艦隊司令,毛文龍率領五艘戰艦等候多時。
    將東洋水師官兵換上運兵船時,毛文龍得到一個內幕消息。
    “大王,被俘艦長的身份可不一般。”
    “哦?什麽來曆?”
    “他是神淩後族燕氏嫡子,燕十三郎。”
    關於神淩帝國的後族,
    陸遠曾經聽高明娜和靈雄說過,但了解不多。
    不過,在神淩權貴之中,燕氏地位很超然。
    當初,靈武大帝推翻前朝時,與魯地大族燕氏聯姻,
    從此,獲得源源不斷的財力人力,
    對神淩帝國的創立,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從那以後,靈燕兩家便綁定在一起,
    不管太子喜不喜歡,太子妃必定是燕家嫡女。
    這就是親上加親。
    燕家為避嫌,曾定下家規:
    直係男丁不得出任高於三品的朝官。
    但,依然有很多官員,自願抱燕家的大腿。
    畢竟,再厲害的權謀,也不如枕邊風吹的實在。
    所以,燕氏一族,地位非同一般。
    而,燕十三,正是被燕家安排到東洋水師來鍍金的。
    結果,這小子點太背,兩次都被陸遠抓了個現行。
    這次更是被他的部下,偷偷舉報給叛軍。
    由此可見,他平時是多麽苛待手下,多麽不得人心。
    也難怪,這小子對一萬兩銀子的贖金,毫不猶豫就答應了。
    陸遠笑著問道:“你打得什麽主意?”
    “這小子不老實,肯定不能這麽便宜他。”
    陸遠想了想,搖搖頭說道:
    “看看燕家來人,是什麽態度再說吧。”
    陸遠的規劃,主要是戰略層麵,非必要不會刺激具體族群。
    燕氏在神淩帝國的權力架構中,隻占有很小的比例。
    他們的重心在,農業和商業兩方麵,
    直白說,就是燕氏兼並了大量土地,
    而且掌握了好幾項主要的專營買賣。
    比如,釀酒、礦產以及航運業。
    燕十三進入東洋水師曆練,並非為了掌握兵權。
    而是為了將來能順利,繼承他父親的爵位。
    毛文龍的意識,還沒達到全局的高度,
    因此,他對陸遠的心思猜不透。
    不過,領導就是領導,做下屬的服從就好。
    他立刻說道:“是!
    燕氏來人,臣定會第一時間稟報。”
    陸遠忽然提了一句:
    “那人的身份,不要擴散。”
    毛文龍一怔,
    隨即明白,陸遠說的是北洋水軍的舉報者。
    “臣明白!此事不會有其他人知道。”
    隨後,陸遠對毛文龍下達意向特別命令。
    “向東擴大巡視範圍,
    保持對東瀛水師的壓製態勢,海盜倭寇一律剿滅。”
    毛文龍很興奮。
    這是進攻東瀛的前奏。
    最近,沈六六除了秘密摧毀高麗地下抵抗力量,
    還針對倭國俘虜,展開策反工作。
    這表明,陸遠準備拿下東瀛四島。
    跨海作戰,尤其是東瀛這樣海島型國家,
    水師是先決條件。
    再聯想到,陸遠破格將水師,提到高一萬人的規模,
    毛文龍佩服的五體投地。
    什麽叫未雨綢繆?
    大王走一步看三步,一環套一環。
    隻要打好這一仗,自己的地位穩如泰山。
    毛文龍退下去,和沈肘子見麵後,意外獲得一個好消息。
    沈家本身就有船隊,有大量航海水手。
    除此之外,沈家和餘杭多家大型航運家族,知根知底。
    拿到這些家族的名單,毛文龍舒了一口氣。
    這下,無敵艦隊的人員編製,可以湊齊了。
    而且,江南造船工匠多如牛毛,
    同樣可以秘密招募能工巧匠,用來增強仁川造船廠的實力。
    相信,蒸汽鐵甲戰艦下水的那一天,
    就是東瀛國的滅頂之時。
    在琉球休整一日,艦隊向北,
    一路暢通無阻,三天後,陸遠順利返回仁川。
    此時,高麗八道基本處於穩定狀態。
    仁川中樞緊急調撥了大量物資,
    及時救援平安道、鹹鏡道的流民和百姓。
    盡管,天氣越來越冷,往年會有大量百姓凍死。
    虧得陸遠打開國庫,全力保障底層民眾的生存。
    甚至,還在主幹道上設置粥棚,
    引導一無所有的流民,向半島南端遷移。
    此舉,隨著邸報刊登而在八道,口口相傳,
    與高建武的不作為或胡作為相比,
    陸遠給老百姓的好處,實實在在看得見。
    以工代賑,興修水利,讓流民們獲得溫飽。
    各種工廠包括造船廠,全都敞開了招收工人。
    大批王田分發給農民,來年的生活有了希望。
    陸遠的民望,在高麗中低層民中間,再一次飆升。
    哪怕再頑固的文人墨客,
    對朝廷的一連串“仁政善政”,也不得不表示認可。
    與此同時,占據廟堂高位的政治大佬們,
    逐漸意識到,“推舉製”的好處逐漸顯現。
    比如,陸遠隻要把要求表述出來,下麵如何具體執行,由朝官各抒己見,然後匯總推舉議定。
    定下來的辦法,基本上大差不差。
    因為,這個決議是百官共同推舉的,
    所以,即便過程中出了問題,也不會波及具體的朝堂大佬。
    這樣一來,自己的地位就更穩固了。
    有心的大佬,發現推舉可以私下進行微操。
    比如,提前與官員中,關鍵的意見領袖達成一致,
    可以左右決策的方向,使之更有利於自己的勢力。
    至少目前,較為明顯的派係有三股。
    首輔係,顧名思義,跟隨樸國昌的人馬。
    財閥係,以戶部周正隆為主的群體,這些人都是比較有錢的家族。
    還有最後的,清流係,以禦史台為主,
    這幫專業吃魚的,以促成君明臣賢,強盛高麗為己任。
    無可置疑,清流係的實力最弱小,但戰鬥力爆表。
    據說,他們正密謀扳倒首輔樸國昌,
    而周正隆,也上了他們的“死亡名單”。
    當然,還有一些零散的小團體,不成氣候,隻能依附三大派係。
    陸遠回到王宮,分別召見首輔,周正隆和禦史中丞權鬥央。
    樸國昌最近很是有些壓力。
    雖然他的派係最大,可他有三方麵忌憚。
    自己勢力大,對於王權來說未必是好事。
    還有,在野的頑固派,認定他是高麗最大的叛徒。
    並且,揚言要刺殺他。
    最後,請流派似乎有意與財閥係攜手,扳倒自己。
    可以說,首輔這個位置,是真真切切的:“四戰之地”。
    因此,麵見陸遠時,試探地提出“告老還鄉”。
    陸遠對他的小心思,洞若觀火。
    “首輔何出此言?你看,本王不在,
    朝堂依然井井有條,國泰民安,都是首輔的功勞啊!
    首輔是朝堂柱石,有功無過!”
    得知大王沒有換掉自己想法,
    樸國昌多雲轉晴,安心了。
    周正隆進見時,主要是報了一本賬。
    平安鹹鏡兩道安置費用,開支大的驚人,
    但是農稅商稅卻陡降,朝廷赤字很誇張。
    “王上,縱使王庫再多財寶,也經不起這麽補貼……”
    對方作為技術性官僚,陸遠換了另一種套路。
    “開源節流,雙管齊下,你有什麽想法?”
    周正隆遲疑地問道:“王上……是指開征新稅麽?”
    “嗯,這麽說也可以,比如,‘奢侈品稅’,對高檔用品征收三倍稅率。”
    周正隆吃驚地說道:“王上,會不會得罪富裕人家?”
    陸遠笑道:“不會,能買的起的,
    不會在乎多一點錢,而絕大多數普通百姓,更不會受到任何損害。”
    周正隆仔細想了想,覺得問題不算太大。
    “是!臣這就安排。”
    陸遠再問道:“節流呢?
    我聽說朝堂以及道州縣的各級衙門,
    冗員相當嚴重……100個百姓供養一個官員,
    這種情況太過分了,必須盡快扭轉!”
    周正隆頭皮發麻。
    裁員曆來都是雙刃劍,一不小心就裁到大動脈。
    “王上,臣以為,此事宜緩不宜急……”
    陸遠笑道:“你說的不錯,治大國若烹小鮮……”
    周正隆暗喜,馬上說道:“王上聖明!”
    陸遠話鋒一轉,說道:“但是,
    朝廷要表明態度,並告知天下。”
    “是!臣遵命!”
    陸遠站起身,邊走邊說:
    “大致上,裁冗可分為三步走,
    第一步,放開官營業務,允許國民參與,
    三年內分批撤銷全部官營機構。”
    周正隆無所謂,
    因為大部分官營業務,都是王族或內務府在做。
    “第二步,明年開始,新晉的官員名額減半,襲爵者不超過兩代。”
    周正隆舒了一口氣,
    至少,這對現有官員團體影響不大,抵觸情緒可控。
    “第三步,五內撤銷各道州的城防軍,由民團代替,朝廷定額撥款補助。”
    周正隆也無所謂,這屬於地方官利益,
    而且,五年為期,也算有個緩衝。
    最後,陸遠衝周正隆笑道:
    “周卿盡職盡責,本王是知道的。
    但六部中,就屬你戶部官吏最多,愛卿要為本王分憂呀!”
    周正隆明白,陸遠說了三步走,
    唯獨把戶部的裁冗留給自己,是有意讓自己挑擔子。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他心中既忐忑又興奮,但,無論如何,他都沒辦法拒絕。
    他拜倒在地:“王上言重!
    臣縱使肝腦塗地,也必定將裁冗重任辦妥!”
    “好好好!愛卿快快請起,
    今後的日子還長,本王盼著與卿留下君臣相得的佳話。”
    周正隆是抹著眼淚出宮的,
    因為,太激動,太感動了!
    等到權鬥央進見,陸遠瞬間變臉……
    他換成了一副威嚴肅穆的嘴臉。
    “權中丞,你要明白,禦史台責任重大,
    你們是維護正義保護百姓的利劍,
    而你,就是這柄斬妖除魔寶劍的鋒芒!
    我永遠都會支持你們,放手去幹吧,
    不論王公貴戚大小官員,隻要徇私枉法,
    你就給本王一查到底,將這些貪腐分子繩之以法,絕不姑息!”
    哇!
    原本準備了好多話題的權鬥央,被陸遠一句話點燃了激情。
    啊啊啊!
    王上太英明了!
    把我心裏的話都說了出來!
    這下,我們有了“尚方寶劍”!
    樸老賊,周胖子,你們就等死吧!
    他五體投地表達感恩之情。
    “王上,臣喜不自勝!叩謝天恩好浩蕩!”
    陸遠化身“劉皇叔”,起身將對方扶起。
    “權卿,今後有什麽困難和需要,
    可以直接向我稟報……
    對了,我一直聽說,禦史台是清水衙門,
    不知道你們的生活,過得如何?”
    權鬥央一臉正色地說道:
    “臣當禦史,不是為了富貴傳家的!過的苦一點無妨!”
    陸遠笑了笑:“都說‘皇帝不差餓兵’,
    本王就算再糊塗,也不能寒了正義之劍的心,
    嗯,這樣,禦史台獨立出來,與三法司平行,俸祿加倍,
    專門監督百官,以及所有商業行會的腐敗舞弊。
    權卿以為,如何?”
    權鬥央都傻了。
    什麽?
    禦史台獨立運作,地位與三法司平行?
    豈不是說,我是三品大員了?
    連跳三級,也太刺激了!
    而且,俸祿加倍,簡直是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
    他再次跪下:“臣就算粉身碎骨,也無法報答王上的知遇之恩!”
    陸遠嗬嗬笑道:“你們勞苦功高,
    隻要有我一天,絕不能讓你們,
    一邊為國家奉獻流血,還要一家老小為生活流淚!”
    權鬥央心中一酸,忍不住“嘭嘭”叩首。
    “得遇明君,臣死而無憾矣!”
    權鬥央回到禦史台,
    一眾禦史,看見老大鼻青臉腫,
    還以為他出言莽撞,被北海王暴揍一頓!
    剛想安慰幾句,
    權鬥央卻眼露精光,大吼道:“禦史台誓死效忠北海王!”
    啊!
    眾人嚇了一跳。
    你這個清流派老大,是不是走出片場了?
    等到權鬥央,把北海王的最新決定公布,
    禦史台全體嘩然,不,沸騰了!
    總算揚眉吐氣,禦史台麵子裏子全有了!
    這下,仁川朝堂上,三股勢力犬牙交錯,互相製衡,達成初步穩定。
    而幕後操控者陸遠,恰好處於“三體恒紀元”的超然地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