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三位一體,陸遠要喝喜酒

字數:12194   加入書籤

A+A-




    紅玫瑰是紅粉娘娘,白玫瑰是李青鸞。
    作為大王後,紅粉娘娘穿的喜慶禮服無可挑剔,
    且,她一貫穿著紅色服裝,沒人覺得突兀。
    然而,右王後李青鸞,
    穿著一襲長長的拖地白色禮服,讓人眼前一亮。
    短袖露肩層層疊疊的紗裙,
    直到肘部的絲質手套,
    白色小禮帽搭配遮擋到鼻尖的頭紗,
    將其妝點的宛如銀裝素裹的白雪公主。
    天尊境的李青鸞,絲毫不懼寒冷。
    如此奇裝異服,
    瞬間亮瞎文武百官的,鈦合金眼睛。
    身為母儀天下的皇後,穿這套服裝,
    出席一年一度的朝廷大典,可謂驚世駭俗!
    隨之而來的,是竊竊私語,議論紛紛。
    陸遠自然知道,肯定會出現這一幕,
    他並未解釋或製止,坦然坐下,
    紅粉娘娘也跟著,坐在丈夫左側。
    李青鸞轉向陸遠右側坐下。
    百官群臣赫然見到,
    右王後奇特禮服的背部,居然是“深v”造型。
    坦肩露背……太不莊重了吧?!
    陸遠看向大殿禮官。
    按照流程,這些家夥,該朝拜兩位王後。
    禮官豁然一驚,忙唱道:“拜見左右王後!”
    百官醒過神來,紛紛鞠躬山呼:
    “左王後,右王後,千歲千歲千千歲!”
    紅粉娘娘和李青鸞同時擺手:“免禮平身!”
    百官起身,各站其位。
    終於,有人忍不住,站出來提醒李青鸞。
    “右王後著裝太過突兀,於禮不合!
    微臣懇請右王後,速速退下更衣。”
    眾人心想,這猛人是誰的部下?
    定睛一看,
    謔,原來是“拚命大使”,全明賢。
    因為,當初他孤身前往鹹鏡道,
    在數萬隨時爆發的流民中,
    在殺人魔王,奴兒哈奇的屠刀下,
    麵不改色,不畏生死,因此得了這麽一個花名。
    事後,陸遠大加讚賞,將他調回仁川擔當大理寺寺卿。
    這段時間,全明賢日以繼夜,
    處理了不少積案舊案,稱得上剛正不阿。
    萬萬沒想到,新年第一次上朝,
    這小子居然,先拿右王後開刀。
    即便有“瘋狗”之稱的權鬥央,也不敢這麽莽。
    百官紛紛看向陸遠和李青鸞。
    這下,就要看大王怎麽處理了?
    是虛心納諫,及時糾錯?
    還是降下雷霆,訓斥膽大包天的能臣?
    李青鸞麵不改色,正襟危坐。
    陸遠微微頷首,看向出列的全明賢。
    忽地他問道:“全卿,右王後的禮服,好看麽?”
    嗯?
    全場都愣住了。
    這,這是什麽意思?
    有人猜測,大王或許想借題發揮,
    先找個由頭,再收拾“拚命大使”?
    全明賢也是不明所以,但,聖人雲:非禮勿視。
    他躬身說道:“大王明鑒,
    臣惟恐褻瀆右王後,不敢多看……”
    陸遠笑道:“讀書讀傻了嗎?
    右王後好端端穿著禮服,怎麽就褻瀆呢?”
    全明賢漲紅了臉,定了定神。
    他豁出去,不為自己,也要為聖賢書正名。
    於是,目不斜視地再次進言:
    “王後理應母儀天下,坦肩露背,參加大典著實不妥……”
    貼身大太監,當即怒斥:“大膽!”
    陸遠擺了擺說道:“你隻需回答,‘好看’或‘不好看’即可。”
    全明賢被逼到牆角,但是他剛直不阿,說不了昧心話。
    隻能說道:“回稟大王,禮服甚美!”
    陸遠衝禮部侍郎問道:“典禮對服飾有何要求?”
    禮部侍郎說道:“無論男女,均需穿戴正裝。”
    陸遠對貼身太監說道:“你說一下禮服的事。”
    大太監清了清嗓子,說道:
    “右王後穿著禮服,為後宮正裝第十六號。內務府已登記在冊!”
    雖說內務府是王宮管家,有沒有全憑大王一句話,
    但,大王將禮服定為正裝,至少在程序上合法合規。
    全明賢性情剛直,不代表他是笨蛋。
    他隻能五體投地:“微臣魯莽,詆毀右王後,甘願受罰!”
    陸遠擺了擺手:
    “不知者不罪,念全卿初犯,下朝後閉門思過三日。”
    全明賢爬起來,躬身謝恩。
    “大王開恩,微臣銘感於心!”
    陸遠轉而淡淡地笑道:“本王聽聞,五百年前,
    李隴皇朝的女子以肥為美,諸位以為真的美麽?”
    眾人又是一愣。
    怎麽說起李隴皇朝了?
    很快,有聰明人猜到,
    李隴皇朝時期,女子的服飾風格,
    十分大膽,最時尚的是低胸裝,越低越好。
    當然,後世有人認為,
    那是因為李隴是胡人血脈,喜好“胡風”緣故。
    但,無論怎麽說,
    史書上的記錄,李隴皇朝就是華夏正統。
    這麽一看,右王後的禮服,要比“李隴風”保守的多。
    不知不覺間,很多官員的心態,已經調整過來。
    怎麽說呢?
    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
    大王喜歡,隻要不違反原則,臣子吃飽撐的去管閑事。
    於是,閑言碎語,肉耳可聞的少了。
    李青鸞揪著的心,也放回肚裏。
    對丈夫的心意,她十分滿意,
    至少,今天出奇製勝,風頭蓋過了紅粉娘娘。
    沒有女人不妒忌的,
    何況,都是王後,即便明裏不說,暗裏也是有各自的小心思。
    書歸正傳,元旦大典的正式議題開始了。
    第一項就是更立新國號。
    陸遠拍板“中華”,在高麗朝野,取得異乎尋常的共識。
    高麗朝堂甚至宮殿城市,都是按照華夏模板來的。
    如果能叫“中華”之名,高麗人做夢都會笑醒。
    第二項是中華國的國旗。
    陸遠沒想那多,幹脆以“金木水火土”五靈元素為旗幟。
    金是白色,木是藍色、水是黑色,火是紅色,土是黃色。
    陸遠按照“火土金木水”的上下次序,每種靈力一條色帶。
    其實,神淩和高麗,此前均沒有國旗。
    當然,軍隊是有軍旗的。
    但,那隻是將領的個人名號,或者團體的旗幟。
    陸遠也算是開了曆史先河。
    國旗的好處是辨識度高,凝聚國民意識,增強集體榮譽感。
    總之,有百利無一害。
    這個提議也沒有引起爭議,全票通過。
    為啥呢?
    因為,這是靈力世界啊。
    修行者為尊嘛!
    五行靈力,五種顏色明明白白,有什麽好爭議的?
    何況,大王踏入正仙境,五靈親和。
    是天底下,屈指可數的超級強者,
    喜歡五靈元素,不是很自然的麽?
    陸遠趁熱打鐵,率領百官舉行升旗儀式。
    國旗早就做好備著。
    有吊大要問,就不怕通不過?
    這話說的就有點搞笑,
    陸遠一手打下的江山,
    放權百官,惠民利民,聲望高的不得了。
    誰敢在國家象征上搞事情,真當老虎是吃素的?
    高高的旗杆下,陸遠親手升起,
    第一麵中華國旗,強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他的事業,就像這麵國旗,
    越升越高,永遠飄揚在天穹之下。
    每個官員包括濟州七董事,都向國旗行注目禮。
    漸漸的,很多人都想到了。
    陸遠一手打造的中華國,必然會稱霸天下。
    屆時,每個人都會水漲船高,成為強大帝國的見證者。
    升旗儀式結束,基本上大朝會進行了一半。
    接下來,各部都進行述職。
    戶部主要凸顯濟州自貿島,前景一片大好。
    兵部聲稱,中華軍的軍力和裝備,遙遙領先。
    刑部則強調,自陛下登基後,民風淳樸,路不拾遺。
    吏部則不要臉的把禦史台的功勞,搶了一半,
    聲稱自查自糾,狠狠打擊不法官員。
    禮部則聲稱,正在大力興建學校,
    將會進一步放開並扶持私塾,鼓勵教化,形勢喜人。
    工部則率先自己我檢討,
    表明會加強管理,杜絕“多快好省”的蠻幹風。
    所有人都明白,鐵甲戰艦船塢事故,
    大王第一時間趕到,這件事必須有個說法。
    陸遠點頭說道: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每個人都會犯錯,本王也一樣。
    犯錯並不可怕,改正就好。
    最怕的是,犯了錯不承認,反而想盡一切辦法掩蓋。
    更可怕的是顛倒黑白,把壞事當好事,這樣的人該殺!”
    百官皆躬身受教:“大王聖明!臣惶恐!”
    陸遠略帶嘲諷的口吻繼續說道:
    “看看,你們張口聖明,閉嘴英明,皆是明哲保身之輩!”
    百官汗如雨下,一時不知如何作答。
    陸遠衝著全明賢笑了笑,說道:
    “當然,像全卿這樣敢於犯言直諫,就很好,你們要向他學習。”
    在百官集火下,全明賢頓時很不好意思。
    但同時,也對大王更加欽佩。
    陸遠再次說道:“今天是元旦,
    不求你們能脫胎換骨,但,有件事要拜托你們。”
    百官再次躬身:“請大王明示!”
    “質疑是每個人的權利,也是進步的必由之路……
    不能因為別人提了意見,就認為這個居心叵測……
    可以不認同對方的觀點,但要捍衛對方說話的權利……
    即日起,中華國內,絕不能出現‘因言獲罪’的事情……
    就算有人指著我的鼻子罵,哪怕罵的不對,也是合理合法的……
    既然我當了這個國家的大王,就要對每個國民負責……
    聖人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村民有錯,先查村長,縣令有錯,追究知府……
    若再有打壓異見者,
    一律罷職去官,移交司法,禦史台跟進督辦,
    此為永例!”
    煌煌之言,如黃鍾大呂回蕩在景福宮上。
    很多人猝不及防,一時間呆在當場。
    天呐!
    這也太誇張了!
    指著大王鼻子罵也沒事?
    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還講得下去嗎?
    但是,新生派卻很振奮。
    大王的命令,等於解除了他們頭上的枷鎖。
    對於任何高官權貴,他們再也不用擔心了!
    “大王仁德!臣等之幸!萬民之幸!國之大幸!”
    那些榆木疙瘩,暈乎乎地跟著一起喊。
    陸遠擺了擺手,說道:
    “沒你們說的這麽誇張,
    無非‘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罷了。
    你們記住,當朝堂隻允許一種聲音時,
    滅亡隨時會降臨,勿謂言之不預!”
    眾人無不心驚肉跳,很多有識之士明白,
    他們的大王,眼裏不揉沙子。
    一王二後起駕回宮,元旦大朝會勝利閉幕。
    下朝時,百官三三兩兩,
    有的躊躇滿誌,有的震驚莫名,還有的左顧右盼。
    中華國成立第一天,就顯露出不凡的氣象。
    朝堂之上,即將迎來新的變革,
    宦海浮沉,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燕南天與六位董事,最後一波離開王宮。
    燕南天笑道:“諸君,元旦大典如何?”
    有人感慨道:“振聾發聵,醍醐灌頂!”
    有人說道:“有此雄主,中華必將一統天下!”
    燕南天大笑道:“生逢盛世,豈不快哉!走,喝酒去!”
    無可置疑的是,大朝會的影響將會波及中華國境內,甚至擴散到境外。
    但,誰也沒料到的是,首當其衝的是,王宮新款禮服迅速走紅。
    官員中不乏丹青高手,例如翰林院首席大學士,唐大才子。
    很快,婚紗禮服仕女圖迅速流傳開來。
    繼而,新式禮服的款式,就出現在很多成衣店中。
    甚至還有了一個專有名詞:右後華服。
    達官顯貴家的女眷,踴躍訂購,
    導致仁川城內的紗布,極度短缺,價比絲綢。
    更有很多裁縫匠,依據這種風格,
    開發出很多別出心裁的款式,生意爆火。
    因為國旗中,金屬性被定義為白色,
    故而,白色服裝不再被單一認為是喪服。
    除了婚紗服大行其道,新的中國國旗,也成為商戶新寵。
    不論大店小販,都在自家買賣上,
    插一杆國旗,顯示自己是大國子民。
    這件事,是陸遠有意推動。
    還有,國號國旗落定,他開始推動國歌。
    三位一體才是王道。
    不過,這次,他沒有乾綱獨斷,而是讓禮部向全天下征集。
    很快,這個消息,又在仁川和半島上,引起熱議。
    “聽說嗎?朝廷要征集國歌……”
    “什麽?國歌是啥?”
    “嗨,國歌都不知道?就是專門代表中華國的歌……像國旗一樣!”
    “我曉得,聽說中選的歌曲,大王還有賞金!”
    “啊,有賞金……多少?”
    “多少?嘿嘿,說出來嚇死你,足足一萬兩白銀!”
    “乖乖!一萬兩,十輩子都夠了……”
    “那我得回去好好想想,說不定能編一首領賞……”
    “哈哈!那你不如回去做夢,夢裏啥都有……”
    得知陸遠萬金懸賞國歌,趙巧兒覺得太離譜了。
    “大王啊,不是我舍不得,可這賞金是不是太高了啊?”
    陸遠仰天大笑道:
    “你不懂,這叫‘千金市馬骨’,
    光廣告費,我都省了幾十上百倍了!”
    “啥廣告費?”
    “廣而告之的開銷啊,你就說,這消息勾不勾人吧?”
    趙巧兒似懂非懂:
    “那肯定的啊,一萬兩啊……連我都心動了……”
    陸遠說道:“所以,那些有真本事的人,
    會明白,我舍得花錢,他們就會漸漸地來到我這邊。”
    趙巧兒這才明白,征集國歌是名頭,
    陸遠實際上,是打算招攬天下英才。
    難怪說他省了廣告費。
    不過,她見陸遠換上平民便裝,奇怪地問道:
    “你這是要出宮?”
    “嗯?”
    “去哪兒啊?”
    陸遠神秘一笑:“朋友喬遷之喜,我得去討一杯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