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極東高盧同盟,北洋尚能戰否?
字數:10415 加入書籤
陸遠剽竊的流水線,為什麽能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
因為一支洋槍的組裝有十幾道工序,
學徒工想要全部掌握,熟能生巧,至少需要半年以上,
但,如果隻專精某一道工序,可能十天半個月就會了,
換而言之,短時間訓練後,十幾個熟練的學徒工,就等於十幾個老師傅,甚至更快一點,
這也意味著,兩百多個學徒,在半個月內,都轉變成熟練工,
按照這種流水線模式,整個兵工廠兩千人,
包括槍支、彈藥、擲彈筒、迫擊炮,還有各種衣帽鞋襪和用品,
不到半個月,產量迅速提升五倍以上,
不僅極大緩解了極東軍的整編訓練,還可以提升對其他地區革命派的軍火輸出數量,
當然,這也不光光是效率優化,在成本上也大幅降低,
比如,一支洋槍,純進口價格不低於50個大洋,
像這種進口零件組裝的半國產洋槍,
算上機器的折舊費、人工費,還不到30個大洋,
至於子彈手榴彈和槍榴彈,省的就更多了,畢竟這些都是耗材,使用數量高得多,
盡管董事會對此很滿意,可陸遠仍然不滿足,
火力密度決定戰爭天平的傾向,
於是,他決定研製五連發栓動步槍和捷克式輕機槍,
再加上已有的手榴彈、擲彈筒,作為基層連排隊伍“四位一體”的標準火力配置。
說實話,列強的轉盤機關槍太笨重,
塊頭大,又非常顯眼,很容易成為敵方火炮的打擊目標,
圖紙早就在他的腦海中,分分鍾搞定,
為了便於可持續戰鬥,他將栓動步槍和輕機槍統一槍管彈藥口徑,
為此,他又不得不,開展工業標準化改造,
打個簡單的比方,最基礎的螺絲和螺母,
之前都是手工搓出來的,哪怕同一批產品,拆下來後,也會出現互相不匹配的尷尬狀況,
標準化之後,相同設備打壞了,
拆下來的好零件,依然可以組裝出好用的裝備,
既避免了浪費,也提升了戰爭的保障,同時又等於建立良好的生產鏈生態,一舉多得。
當極東董事會,強行推廣工業標準化生產時,
不但,原有的資本家不理解,就連列強的商團也表示抗議,
伊麗莎白、巴羅夫、西門右兵衛,甚至找到陸遠,要求他擱置標準化,
為啥呢?
因為列強之間,生產標準各不相同,
特別是伊豆島國,他們雖然實行了維新變革,全麵接受洋化,
可搞笑的是,他們國內也是派係林立,
比如,關西和關東,基於曆史原因,就采用了不同的工業化標準,
典型案例就是電網設備,關西采用歐羅巴50赫茲,關東采用大漂亮60赫茲,
還有舉世聞名的海軍陸軍之爭,成見之深,即便用“世仇”來形容也毫不為過。
嗯,極東實施標準化,為啥洋人這麽著急?
作者就不得不說,列強的嗅覺非常敏銳,
列強打開蒂法國門,原動力當然是利益,
什麽樣的利益?
工業化大生產的廉價商品,非常需要銷售市場,
希斯大陸被譽為世界中心,地理環境得天獨厚,非常適宜人口繁衍,
所以,蒂法文化圈和北希次大陸的天竺文化圈,
接近十億的龐大人口,成為列強不容放棄的傾銷大市場,
當陸遠全力推進工業化,列強商團是樂見的,
畢竟可以賣機器設備,還可以賣零配件,都能賺到錢,
但是,陸遠搞自己的標準化,
隻要全麵實施,他們的設備和商品,用不了多久,就會被擠出蒂法,
一旦失去蒂法市場,他們國內的資本家和工廠,將遭受巨大損失,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故此,三個代表心急火燎的,闖進了沈北玄的辦公室,
伊麗莎白直言不諱:
“沈董事長,你的標準化屬於壟斷,不符合商業精神!”
西門右兵衛也義憤填膺地質疑道:
“你承諾過自由貿易,現在分明是想利用這個標準,幹涉民間貿易,絕對不行!”
巴羅夫也摻和進來,道貌岸然地說道:
“九國商團共進退,我們一致認為,此舉極大損害了列強的利益,你們若強行推廣,必然會遭到對等的報複!”
其實,金帳公國對蒂法的商貿,和工業強國沒法比,
他們的輸出商品,大多集中在糧食、礦產、能源和木材等原材料方麵,
極東實施標準化,對金帳公國的影響非常小,
但是吧,這個國家一向貪得無厭,有好處他要咬一口,沒好處也要咬一口。
陸遠哈哈一笑,問道:
“標準化的好處,即便我不說,你們也都很清楚,
在商言商,這件事我必須作……”
三位代表麵色很難看,他們沒想到,陸遠居然過河拆橋,簡直可惡之極!
然而,陸遠話鋒一轉,繼續說道:
“當然,我也會尊重各位的利益,
比如說,在采取哪種標準上,不特立獨行……
問題是,你們內部有共識嗎?”
伊麗莎白眼睛一亮,
她聽明白了,陸遠肯定要推行標準化,但,可以按照列強的體係來,
但是,九國列強,至少有四五種標準,
一旦極東選定哪個國家的標準,必然會極大利好這個國家的經濟。
她毫不猶豫地說道:“當然是按照英吉沙的標準!”
西門右兵衛不樂意了,伊豆國主流有兩種標準,
即便選擇英吉沙,也意味著他們的工業品輸出,折損一半。
他的意思,最好蒂法沒有標準,這樣兩種規格的商品,就都可以賺蒂法百姓的錢,
另外,蒂法實在太大,如果采用單一標準,意味著極大地有利於極東統一全國,
而,一個工業化興盛的龐大蒂法,
如同高懸在伊豆島國人民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因此,他竭力主張自由貿易,衙門不摻和工商業的事,
持續混亂的,支離破碎的,虛弱的老大蒂法王國,才是好王國!
然而,陸遠沒答理這家夥,
蕞爾島國的狼子野心味道,他隔著八百裏,都能嗅到!
“統一工業標準化的工作,勢在必行,
至於采取英吉沙、高盧、普魯士還是大漂亮的……
你們去和極東衙門的科工委談,我可以承諾的是,會公平公正的擇優而取。”
采取列強現有的標準,符合“拿來主義”,
並且節省大量時間和金錢,這兩樣也恰恰是極東的短板,
客氣的將三位代表送出辦公室,他繼續專注於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的工作,
老話說,無商不富,無農不穩,
眼下的極東,九成人口居住在農村,這是對勞動力極大地浪費,
極東想要成為北蒂法的龍頭,隻有走工業化的路子,而工業化需要大量工人,
英吉沙曆史上,出現著名的“羊吃人”事件,
但,也奠定了英吉沙老牌工業列強的地位,
隻能說,每個新時代的確立,都要趟過一片血汙海。
不過嘛,陸遠不會搞一刀切,他采取的是試點的策略,
率先在極東郡治範圍內,鼓勵農田兼並和機械化種植,
郡治的農民,相對工商業更了解,一個農民和一個工人,經濟收益天壤之別。
一畝田,一年耕種下來,大概能賺一兩個大洋,
但是,一個工人,哪怕是女工,每月工錢最少兩個大洋,差距太大了。
因此,郡治範圍內的農民,隻要不傻,出讓農田的意願更高,
按照陸遠的意思,極東衙門陸續出台農業政策,
同時,還與高盧代表協商,大量進口廉價的交趾大米和蔗糖,作為戰備儲糧。
交趾大米一年三熟,根本不值錢,用貨輪運到極東,比本地大米還便宜兩成……
沒想到陸遠,竟然願意進口農產品……
天上掉下的大餡餅,把高盧代表戴樂高,美得鼻涕冒泡!
他當即滿口答應,同時還投桃報李給出明示:
高盧國願意和極東人民交朋友,幫助極東薄弱的民族工業完成標準化。
“不論另外三家出什麽價,我們都比他們低一成!”
嘿!
這就叫“雙贏”!
在利益麵前,什麽列強一致,都是笑話。
高盧在曆史上,一直和歐羅巴列強不對付,
和英吉沙打過百年戰爭,
還給大漂亮拱火遞刀子,跟英吉沙開戰,
與普魯士更是仇深似海,盡管他們都是從羅馬帝國分裂出來的,
對了,高盧的炮兵皇帝,還殺到金帳公國,燒毀了他們的都城……
當然,高盧的整體實力雖然比英吉沙弱一些,
但其工業和文明毫不遜色,殖民地同樣遍布全球,
尤其,高盧的陸軍,號稱地表最強!
舉個栗子,
其研製的十二磅野戰炮,所向披靡,
要不是因為滑鐵盧的一塊馬蹄鐵,高盧將統一歐羅巴……
另外,戴樂高與陸遠達成私下的軍事同盟密約,
派遣軍事顧問團,擔當軍校教官,協助訓練極東陸軍,
並以租借的方式,劃撥五艘鐵甲艦、兩百門野戰炮、五百輛卡車,包括大量軍工製造設備,
爭取在新年到來之際,極東方麵擁有擊敗朝廷新軍的能力。
陸遠給到高盧的回報是,對高盧開放鐵路、礦山、航運、金融等領域的投資,
同時,答應了對方,輸出勞務的請求,
這一條,是因為高盧國缺人,這一點也不誇張,
全球列強中,隻有高盧國大規模使用“外籍軍團”,
就是用國籍或者金錢,征召殖民地的青壯,為高盧打仗,和雇傭軍差不多,
陸遠答應了“勞工輸出”,這是掙錢的路子,
對出兵的條件,做了明顯限製,
隻有在高盧本土遭遇實質侵略威脅時,以盟友的身份出兵。
得到這個保證,戴樂高明顯鬆了一口氣,
為啥呢?
因為,歐羅巴列強在工業時代,
矛盾重重,且內外交困,已經到了瀕臨崩潰的邊緣,
尤其普魯士,和匈奧帝國,達成軍事同盟,
其政客們,發表的言論越來越強硬,頗有磨刀霍霍之聲,
曆史上,普高因為接壤,逐漸形成“一山不容二虎”之勢,
所以,隻要普匈兩國掀開戰爭序幕,想都不用想,第一個挨揍的必然是高盧。
戰爭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兵源,這也是高盧為數不多的軟肋之一,
戴樂高之所以慷慨的租借軍備,就是為了補上這個短板,蒂法人太多了!
陸遠對高盧開放勞務市場,也有著眼“大農業”的計劃,
高盧勞工,每個月的工資五個大洋……比當小軍官都多。
當然,這種事是出自我口,入之你耳,沒有外人知道。
急於雙方一拍即合,極東衙門與高盧達成戰略合作,各種計劃,流水般的開動起來。
其他八國商團,自然對此不滿意,
但,高盧實在太卷,誌在必得,各國最終隻能“棄牌不跟”。
伊麗莎白頗有深意地私下詢問陸遠,
“你們是不是有密約?”
陸遠微微一笑,淡定地說道:
“我們一向主張互利互惠,其實,蒂法很大很大,足夠容納每個朋友的利益!”
時光如梭,秋去冬來,
遠赴高盧的極東海軍官兵,
駕駛著五艘新式鐵甲艦,浩浩蕩蕩開進十六鋪碼頭,
陸遠大喜過望,親自到軍港迎接,
安裝了速射艦炮的五鐵甲巡洋艦,完全可以吊打三十多艘老舊的北洋水師。
六艘魚雷快艇,在此之前就已列裝,
再加上兩艘補給船和運兵船,極東海軍的架子,搭了起來。
首任極東海軍司令官,是薩冰鎮,
他跟在董事長身旁,逐一向對方介紹軍艦上的各項設備,
陸遠將軍艦的上下裏外,都認真看了一遍,
最後,他對薩冰鎮說道:
“真金不怕火煉,想知道軍艦有多強?
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強手幹一架,勝的站著,輸的倒下!”
薩冰鎮試探地問道:
“董事長的意思,是跟北洋開戰?”
陸遠笑道:
“說得這麽難聽幹嘛?
我看,幹脆叫作‘友好訪問’更妥當!”
“是!末將馬上下令啟航!”
“不急,先舉辦一周的‘海軍開放日’,
讓老百姓看看我們的大軍艦,提高提高民眾的凝聚力!
完了之後,開展友好訪問!”
“是!董事長,開放日要怎麽搞?”
“唔,洋灘那邊的遊樂場怎麽弄,你們就怎麽弄!”
薩冰鎮愣了一下,下意識地問道:
“要賣門票?”
陸遠翻了個白眼,走開了,
宋三妹笑嗬嗬地對艦隊司令說道:
“董事長的意思是與民同樂,門票就不用了吧,
不過,可是試著出售一些飲食,紀念品,玩具、裝飾品之類的!”
薩冰鎮如醍醐灌頂,對“三夫人”連連道謝。
三天後,極東海軍開放日,盛大開幕,
數萬市民,扶老攜幼,前來十六鋪軍港,白相相,噶鬧猛!
此舉,既讓市民增加了認同感,也又提升了信心,還拉近了軍民魚水情,
同時,海軍靠著零售副業,很是賺了一波外快,皆大歡喜,
朝廷獲知,極東軍得到五艘新式戰艦,又驚又怒,
李合肥作為北洋水師的總督,更是憂心忡忡,提出火速購買同等數量的英吉沙戰艦,
盡管朝廷批了款項,但是,全數被挪用到杏貞女王的六十壽誕上,
李合肥兩手空空,一文錢都沒拿到,
看著夕陽下,威海衛軍港內,破舊老邁的戰船,
唯有一聲長歎……北洋,尚能戰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