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怪誰呢

字數:1937   加入書籤

A+A-




    “郎君?”趙雲望向板著一張臉的劉辯。
    劉辯點了點頭。
    趙雲會意,他一揮手,很快便有兩個隱藏在一旁的羽林郎迎了過去,止住了前來驅趕的差役。
    知道和親眼看到對人的衝擊力全然不同,對於劉辯來說,眼前這一幕將他近年來的誌得意滿一下子打碎了。
    他沒有離開,而是看著事態的發展。
    在羽林郎亮明身份後,原本氣勢洶洶、張牙舞爪的差役們瞬間啞了火,從大老虎變成了小貓咪。
    先前有多凶狠,現在就有多乖巧,他們根本不敢得罪羽林郎。
    麵對羽林郎的詢問,他們自有一套說辭。
    “郎君不知,這些人都是從別處逃來的流民,流竄至此,靠乞討度日。我等不將他們抓起來打板子便已經是法外開恩了,此處人來人往,萬一馬有失蹄,白白送了性命。”
    從回複的羽林郎口中得知這些,劉辯隻覺得諷刺。
    合著他們還是大好人了。
    流民們之所以來到此處,乃是因為他們聽說雒陽這邊的鄉裏官吏和善,知道他們的難處,不僅不會將他們治罪,還會替他們安置去處。
    而差役們驅趕他們的原因也很簡單,便是關押罪犯的縣獄,也得安排罪犯們做工,不然真要用民脂民膏去供養罪犯,恐怕天下不知多少人要爭搶著進監獄。雒陽縣的土地就這麽多,能做工的地方也就那麽多。
    這不是第一批聞訊而來的流民,也不是最後一批。
    一時之間,劉辯甚至不知道該責怪誰。
    怪奉命行事的差役?還是怪因為善政而把流民吸引過來的官吏?
    “雒陽令是誰?”劉辯一時之間竟有些想不起來。
    後世有句話,叫做三生不幸,知縣附郭,三生作惡,附郭省城,惡貫滿盈,附郭京城。
    而今雖然沒有這種說法,但雒陽令毫無疑問是不好當的。當然了,身為京都縣令,幹得好必然也會前途似錦。
    劉辯也隻能找雒陽令了,誰讓這裏是雒陽令治下呢,頂多再往上找一找袁術。
    每年都有百姓因為負擔不起賦稅,或賣身為奴婢,或逃亡成為新的流民,但現在還不是改革的良機啊!
    想到此處,劉辯忽然有些意興闌珊,出宮散散火氣的目的達到了,卻是以致鬱的方式。
    “將這些人引去西園安置吧。”劉辯決定回宮了,對於這些聞名而來的流民,他得讓袁術和他依舊記不起名字的雒陽令給出個解決方案。
    亦或是建立一條常態的通往三輔屯田的通道?
    在劉辯回宮之際,大司農府中,李儒正在等待。
    對於限製糧價後糧商們的反應,他當然不是一點準備都沒有。
    就算雒陽四部尉和執金吾這些不願支持他,還有同他交好的董卓所在的廷尉府。李儒之所以按兵不動,正是為了等合適的時機。
    有靠山的商人們一直在一點點的試探,麵對他的退讓,勢必會愈發放肆。
    商人們越發放肆,他動起手來,後顧之憂便越小。
    所以,當李儒看到眼前亮出身份的羽林郎時,他就知道他這段時間一直等待的時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