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可為三公否

字數:4257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劉辯的精力有限,見不了太多百姓,他也不可能隻逮著趙威孫的族人去見。
    但他最大的優點就是知人善用。
    “仲達,在你看來,這官冊上的田畝的主人如何才會真的想要回他們的田畝呢?”
    司馬懿有些無奈,他也不知天子怎麽就越過他的兄長看中他了。
    雖然說被天子看重是天大的好事。
    但剛一見麵,天子就給他出了一道難題。
    他還能有別的回答嗎?
    司馬懿答道:“私以為,若要從速,還需鄉吏之力,隻是欲速則不達!”
    既然躲不過,那就迎難而上!
    誰還不是個賢才了!
    劉辯來了興趣,他問道:“從速不可,仲達可有什麽想法?”
    司馬懿既然做下了決定,那就貫徹到底。
    他毫無保留地發揮著自己的才能:“私以為,此事有兩重障礙,一是同出一族,血脈相連,若無緣由,背信棄義之人會受鄉裏唾棄;二是位高權重之人,常人不敢得罪。”
    “與其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劉辯對於司馬懿的回答還算滿意,想要成事,隻要克服這兩道障礙就行了,甚至可以合二為一,譬如在趙威孫一事上,找個由頭將他全家發配徙邊,什麽事都解決了,反正趙威孫本身就在陰謀對抗新政,也不算無辜。不過正如司馬懿所說,欲速則不達。
    他才出巡沒多久,急不得。
    這麽想著,劉辯說道:“仲達先來朕身邊當個羽林郎,隨朕一同出巡可好?”
    司馬懿當即拜道:“臣謝陛下!”
    “甚好!伯符,出巡這段時間就由你先帶著仲達吧。”
    “唯!”孫策帶著司馬懿一同拜退。
    這一次,孫策待司馬懿就遠不如當初待許褚和典韋時那般真誠了。
    司馬懿自然不知其中的緣故,也不知孫策區別對待,他正飛快地思索著該如何從孫策這裏了解更多情報呢!
    鍾繇的確不愧是史書留名的賢臣,在他的治理之下,河內郡不說是人間樂土,至少稱得上政通人和、吏治清明。
    “有元常在河內郡耕耘,朕很是放心。田畝之事,不急於一時,朕等得起!”
    “臣明白!”
    路過溫縣之後,劉辯隻帶走了司馬懿。
    差點忘了,還有廷尉卿發現的靈芝。
    此等祥瑞,說不得史書上都會記上一筆,但隨行而來的司空楊彪卻知道些內情,結果不知道是故意的還是不小心的,他的兒子楊修意外發現了某一條公文,然後,整個行在的高官都知道了——董廷尉不僅獻了祥瑞,還拿出自己的俸祿贈送給漢興裏的百姓,這是多麽偉大的忠臣啊!
    直讓董卓見到楊修時恨不得宰了他!
    終於,在行在離開河內郡之前,董卓終於找到了與楊修獨處的機會。
    宰人是氣話,但教訓一頓楊修泄泄火還是沒問題的,楊修有錯在先,哪怕楊彪是司空,也挑不出他的理。
    頂多說他以大欺小……那他不親自動手不就行了嗎?
    ——“乖孫,隻管揍他!”
    董白舉著被祖父塞進手裏的木棒,看著被祖父逼進角落裏瑟瑟發抖的年輕士人,有些不知所措。
    她原本以為,祖父口中的惡人會是她生活在邊地常見的那些人一樣,不曾想卻是個文弱書生。
    “乖孫,就是他壞了大父的名聲!別看他現在道貌岸然,內心肮髒極了,打他是為民除害!”
    董白聞言,咬了咬牙,舉起手中的木棒,緊閉著眼睛,就要打下去……
    “且慢!董公且慢,修有話說!”
    董白偏頭看向祖父。
    董卓微微一歎,說道:“也罷,給你個機會!”
    楊修聞言立馬扶著牆站好,
    別問為什麽要扶牆,問就是腿軟。
    不過,在說正事之前,楊修不忘先對著董白替自己辯解道:“其實修表裏如一……”
    聽到旁邊董卓的冷哼後,楊修馬上轉過頭,說道:“我或許能助董公完成心願!”
    董卓冷笑:“你一黃毛小兒,懂什麽?”
    “萬石!”楊修緩緩說道。
    “也不是不能先聽你狡辯一二。”董卓說道。
    楊修則又看了眼董白。
    “直言即可,我董卓的孫女,豈會聽不得此言?”
    楊修直言道:“董公最應效仿者本該是太尉皇甫公。”
    董卓哼了一聲,雖然他嘴上一直不承認自己不如皇甫嵩,但內心深處他卻知道自己真的比不過,無論是做官還是領兵打仗,這是讓他難以接受的現實。
    “然而,自從董公擔任九卿以來,便無法再同皇甫公一般以軍功顯了。”
    董卓不滿威脅道:“若下一句還是這樣的廢話,哼哼!”
    ——比不過皇甫嵩,我還治不了你了?
    楊修聞言,立馬直入正題:“如今朝中能得拜萬石者眾,董公想要脫穎而出,還需要一件大功!”
    “什麽大功?”
    “董公以為,陛下此次出巡,最看重的事是什麽?”楊修說著直接靠在了牆上。
    “自然是百姓生活安康,官府吏治清明。”董卓答道。
    “對,也不對。”
    眼見著楊修又要故弄玄虛,董卓舉起了自己寬大的手掌……
    楊修立馬說道:“是田畝!”
    “隻有百姓人人有自己的田種,才能吃飽穿暖。”
    董卓問道:“可是去年不是已經改革了稅製,還遷徙了北方百姓嗎?”
    楊修問道:“董公貴為九卿,難道就不知道當年漢家最鼎盛時天下有多少田畝在冊,而如今又有多少嗎?”
    董卓冷笑道:“重提此事者,隻怕會得罪天下人。你果然沒什麽好心,乖孫,直接打!”
    “等等!”楊修急了,連忙護住頭頂,見董白還在猶猶豫豫地不肯下手,才微微鬆了口氣並反問道:“敢問董公,以此功,可為三公否?”
    董卓點頭:“的確能為!”
    “立此大功,天子能護住功臣否?”
    “明槍絕對可擋。”
    “如此,不正可行嗎?”
    董卓怒道:“如此好事,你怎麽不讓伱父去做?”
    “這不是因為有我,阿父心有顧忌嘛!”話音剛落,楊修忽感覺護著頭頂的手臂一痛,他趕緊收手,然後便是腦袋一痛。
    眼冒金星地看著不再留情的董白,楊修終於意識到,自己還是說錯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