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兄弟姊妹

字數:3735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皇兄方才見河間王兄,是有什麽煩惱需要河間王兄解決嗎?”
    看著在劉陔走後又重新露頭的劉壽和劉協,劉辯的臉上揚起了笑容。
    “是啊!”他答道。
    “那河間王兄答應了嗎?”劉壽拉著劉協問道,“要是他沒答應,我和協兒能幫上皇兄的忙嗎?”
    劉辯看著好奇的劉壽和劉協,心想似乎也不是不能考慮。
    不過現在:“時候不早了,你二人早點回去歇息吧!”
    “是!”劉壽與劉協怏怏地離開了。
    回去的路上,劉壽說道:“最近總感覺阿兄在為什麽而煩惱,協兒知道是什麽嗎?”
    劉協搖了搖頭,但他眼珠子一轉,就想出了一個主意:“阿姊可以去問一問孔明,孔明或許知道。”
    “協兒討打!”劉壽立馬作勢要捶劉協幾下。
    劉協趕緊躲避,但最後還是沒能躲過劉壽的拳頭,雖然打人根本不痛就是了。
    “阿姊打完了,這下我就可以去問孔明了吧?”劉協嬉皮笑臉地說道。
    隨駕出巡以來,他可快樂了。
    劉壽沒好氣地說道:“你要想去問自己去就是,跟我說什麽?”
    “我若自己問,孔明不一定回答,但我要說是阿姊問的,孔明一定會答話。”
    “我看你皮又癢了!”
    “別,別!”劉協連忙擺手作投降狀,建議道,“阿姊若真想知道阿兄因何而煩惱,不妨問問皇後,兄嫂想必知道內情……我再去問一問孔明,說不定就知道了。”
    “到時你我姊弟二人為兄長分憂,也是一段佳話!”
    劉壽聽劉協說到這裏,忽然微微眯著眼盯著看來劉協好一會兒,直把劉協看得有些發毛,然後劉壽才開口說道:“不對勁,協兒你不對勁。”
    “阿兄一看就是為了政事而煩惱,以往你碰到什麽政事,躲都來不及呢,這次怎麽會想著衝上來呢?”
    說到這,劉壽以指化劍,指著劉協說道:“你在打什麽鬼主意,還不快快從實招來!那句話怎麽說來著,坦白從寬,牢底坐穿……不對,抗拒從嚴,不然,別怪我不客氣了!”
    劉協見狀,也知瞞不過常常與他相處的阿姊,隻好承認了自己的小心思:“阿姊與我不同,成婚之後還能住在雒陽的公主府中,但我最遲大婚之後,就必須要就國去了,製度如此,就算有祖母和阿兄護著,也難免群臣彈劾。”
    “到時候,我就算想要研究醫術,但在封國之中,又哪來的病人讓我診治呢?”
    “今年,我看阿兄召見河間王,覺得這可能是個機會,就想著打聽打聽……要是能立下什麽功勳,就跟當初陪著孝安皇帝的清河王一樣,在京多年才去就國,那就再好不過了。”
    聽到劉協的擔憂,劉壽也不計較劉協口出她大婚這樣在往日能讓她炸毛的狂言,很有阿姊風範地伸手拍了拍劉協的肩膀,說道:“協兒放心,這事我一定幫你!到時候,伱幫了阿兄的忙,立下功勳,阿兄就有理由留你在雒陽做事了!”
    “謝謝阿姊!”劉協連忙道謝。
    但馬上腦門就被劉壽敲了一下。
    “我是你阿姊,說什麽謝!”
    “是,阿姊!”劉協滿懷期待的回了住處。
    ……
    是夜,劉辯來到了蔡琰處,剛上床榻,蔡琰就問道:“先前壽兒過來找我了。”
    “何事?莫非是在問我最近在為什麽煩惱?”劉辯問道。
    “正是!壽兒希望她能和協兒助君一臂之力。”
    劉辯笑道:“他們倒是好心……這回多了一個協兒?”
    “妾也覺得奇怪,問了之後才知道,原來協兒今日見到河間王,大約是害怕自己就國以後變得和河間王一樣,所以起了畏懼之心,想要立些功,留在雒陽繼續學他的醫術,治病救人。”
    說到此處,蔡琰微微歎了口氣:“說來也是,協兒若是就國,怕是沒什麽機會去見病人了。”
    劉辯聽著蔡琰擔心的話語,笑著問道:“昭姬就一點不擔心?以我漢家故事,如我這般兒女雙全的,早就把兄弟送到封國去了,如今協兒還在雒陽,實則很有風險。”
    “陛下竟然這般想?”蔡琰說著就要起身勸諫一番,卻被劉辯及時拉了下來。
    “我說笑的……”劉辯尬笑兩聲,總算安撫住了蔡琰的勸諫之心。
    他也知道自己說的笑話不好笑,沒有繼續討論這個問題,而是說道:“我雖重視醫術,但民間百姓仍常把巫醫一同視之,即便鴻都門學設有醫科,士人們也多把醫術視為賤業。”
    “然去年北民南渡,若無醫科培養出來的一眾良醫,不知要多死多少百姓。要是協兒能為醫者表率,以他的身份,或許能改變醫者的處境。”
    “原來君心中早有決斷,方才是妾誤會君了,望君恕罪。”蔡琰這才相信了劉辯方才真的在說笑。
    “不過枕邊之言罷了。”劉辯笑道。
    一夜無話……
    次日,蔡琰同劉辯一樣的早起。
    劉辯需要去見不同身份來曆的人,而她也要見一見官眷以及本地豪族的主婦,然後被這些人想方設法地巴結,並且還得讓那些值得重視的人覺得自己巴結到了。
    仔細想想這一路上的辛苦,蔡琰忽然覺得還不如留在雒陽呢!
    想到此處,蔡琰看著剛穿好衣服的劉辯,忽然盈盈一拜,說道:“今晚陛下去尋董婕妤或麋貴人吧!”
    劉辯:……
    發生什麽事啦?
    當日,劉辯又見了一遍河間國各縣長吏,考察他們在任上的政績……才見完沒多久,董卓求見。
    廷尉來見,劉辯沒有不見之理,然而剛一見麵,劉辯就發現董卓的表情似乎有些沉重。
    “卿此來何事?”他問道。
    “回陛下,臣今日在外閑逛,偶遇鄉人獻上祥瑞。”
    這熟悉的一幕讓劉辯忍俊不禁,他立馬明白了董卓為何如此表情。
    “陛下明鑒,這回臣真是偶遇啊!”董卓連忙為自己辯解道。
    劉辯笑道:“朕是相信董卿的,所以,這一回的祥瑞又是靈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