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清查

字數:3826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不止清河國一地淫祠眾多?青州淫祠之事竟如此嚴重?”劉辯聽著匯報,氣憤不已,他質問著在場的群臣,“以前為何無人來報!”
    麵對天子的憤怒,行在被召來禦前的官員們一時無比沉默。
    如袁紹這樣事不關己的自是輕鬆些,但如司空楊彪,卻是知道此事的。
    如今身為唯一一個隨駕的三公,稍加思索之後,楊彪不待天子點名便答道:“回陛下,青州淫祠之風早已有之,光武之時,就早已是這般景象了。近年來,已經廢棄諸多淫祠,隻剩下部分如三皇祠……”
    “但害民的淫祠猶在!且早已有之便是對的嗎?袁校尉如何看?”
    袁紹一愣,隨後才反應過來天子說的是他。
    他可是靠著支持天子才得以重新入仕,聞言立馬答道:“臣以為,所有淫祠盡該拆除!如三皇之祠,素來為天子所祭祀,尋常百姓無知,祭祀三皇,不合禮儀。又如其他淫祠,皆未得朝廷敕令而私作,自當廢止,無一當免!”
    袁紹說完,隻在心中暗道,要對不起引薦他的妹夫了。
    回頭得私下致歉一番。
    已經要跟袁隗和袁基劃清界限,那麽楊彪他還是要嚐試拉攏一下的。
    “卿此言得之!”劉辯先是讚許了一下袁紹的發言,複又問道:“眾卿可有言?”
    群臣們見天子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皆是附和。
    劉辯說道“立刻擬定詔書發至青州,命各郡國二千石清查治下淫祠,凡淫祠,不論三皇五帝、亦或諸王,皆一並罷之!巫祝借淫祠之利欺壓百姓者,皆依律定罪!”
    “著青州刺史陳元方監管之!”
    在宣布完後,劉辯才帶著怒氣離開。
    他的確沒想到,如今的青州,竟還藏著這樣的東西。
    而在劉辯走後,楊彪擦了擦頭上的汗,他生怕天子一怒之下因為此事將他罷免了,畢竟他曾經監管過清查青州吏治之事。
    誰能想到,一個小小的淫祠竟能引來天子的震怒。
    “文先,方才陛下問起,我隻能直言,文先莫怪……”
    聽到袁紹的話,楊彪心頭暗暗生氣——直言就直言好了,為什麽要拿他提出的三皇祠舉例?
    但眼見著袁紹放低了姿態,他也隻好說道:“無礙,無礙。”
    “陛下麵前,本就該秉持大義,暢所欲言。”
    袁紹聽到楊彪原諒了自己,這才放心。
    另一邊,稍稍平息怒火的劉辯想到,孫策如今留在平原國掃平淫祠,他素來自恃武勇,輕而無備,但那些迷信淫祠的百姓中未嚐沒有幾個狂信徒,萬一有人借著孫策不備下手。
    他遂喊來牽招,吩咐了幾句。
    青州,齊國,臨淄縣。
    接到來自天子的詔書之後,陳紀隻覺得自己老臉都要沒了。
    他奉天子之命監管青州,天子對他信重有加,沒想到青州底下的事,竟然要讓天子來催促著去做。
    其實,陳紀所在的齊國,淫祠現象和曾經被曹操拆過一遍的濟南國一般,都是比較輕的——沒錯,曾經拆遍濟南國淫祠的人正是曹操。
    可即便如此,陳紀仍不滿意。
    接到詔書之後,不僅派出了屬官前往各地,自己更是親自帶著州兵巡視諸縣。
    遇到一處淫祠就派兵搗毀一處。
    陳紀想著青州東邊因為靠近天子行在,官吏們必定不敢勾連巫祝作假,遂自齊國出發,往北至樂安國,然後一路向東,往北海、東萊而去。
    昔日,在北海國,劉備在陳紀的幫助之下,帶兵清理了許多豪強的塢堡,還順便處置了些貪官汙吏,後來更是借著高密縣孫氏孫固脅迫北海的豪族豪強出錢糧幫助北海百姓度過難關。
    如今,北海國仍然享受著當初陳紀與劉備所做之事的餘澤。
    陳紀至北海國,自然也發現了淫祠的存在。
    他的態度也是一以貫之的,毫不手軟。
    這天,陳紀又巡視到了一處淫祠所在,但此處淫祠,雖未經過官府準許就修建了,但其供奉的卻是孔子。
    這可是聖人的塑像!
    然陳紀猶豫再三,在查出此淫祠強迫百姓貢獻穀糧後……他最終下定了決心——拆!
    他相信,孔子要是知曉自己被巫祝拿來當成斂財的工具,也一定會準許他拆除此祠!
    隻是在拆之前,陳紀決定拜一拜孔子。
    算是他對至聖先師的敬重。
    這一回,在拆除之前,他也沒忘對圍觀的百姓說道:“拆除此祠後,吾必會在北海國之學校,重塑孔子先師之像!諸位若想拜孔子,日後可至學校之所,皆可拜也!不必於這收取穀糧供奉的淫祠。”
    說罷,他入祠中準備最後一拜。
    然他剛一做拜,還未起身,忽見孔子的塑像之後冒出了兩個人,正手持利刃朝他衝過來。
    陳紀的反應很快,他並未被嚇住,也沒覺得這是至聖先師派來懲罰他的,第一時間的想法就是有刺客、快跑!
    隻是他畢竟年紀大了,身體跟不上反應。
    又因跪坐在地拜孔子的緣故,一時竟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一把劍朝自己刺來。
    利劍馬上就要臨身,陳紀終於想到了對策,往地上一倒,一翻滾,避開了劍鋒。
    這時,陳紀的護衛已經看到情況不對趕過來了。
    隻是因為使君要拜見孔子,他們並未跟得太近。
    似乎已經來不及阻止占到先機的另一個刺客了。
    隻見那人邊刺向陳紀邊喊道:“汝不敬神明,合該一死!”
    陳紀剛剛滾了一圈,舊力剛去,新力未生。
    就在他覺得吾命休矣之時,忽見正要刺他的刺客竟停下了,再一瞧,其胸口中了一枚短箭。
    回頭看去,隻見他的一個護衛不知從他掏出了一個手弩,這時候陳紀還有心思想著——他不記得他的護衛有配備手弩啊!
    思索間,最先刺空的刺客因同伴中箭而心中一慌,然後,他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陳紀忙喊道:“留活口!”
    卻見第一位刺客毫不掩飾自己的來曆——“我乃北海孫固孫公之門客,今日特來取爾性命,為孫公複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