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亂成了一鍋粥(卡文了,本章免費)

字數:2336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周瑜自潁川出發,抵達汝南郡後,才知道朝廷大軍已經攻破合肥城的消息。
    這個時候,他才明白荀棐勸他及時入仕,更多的是為了他的前程。
    周瑜是果斷之人,既然已經決定離開,他也就沒有再回去。
    而且就周瑜所聽到的情況,合肥那邊,賊寇們在城破之後,或是出城逃亡、或是混入被裹挾的百姓之中,若要收尾,還要一段時間呢!
    江南有需要他發揮才能的地方。
    而等到周瑜抵達他的家鄉廬江郡,早已得到消息的周忠很早就來接了。
    在知道周瑜因何提起歸來後,他對周瑜說道:“為師守孝,此乃善舉,我雖見你錯失良機,卻無可奈何……未想你老師之家,竟有如此君子,當真是上天護佑啊!”
    即便已經過去了近兩年,可如今周瑜想起荀爽來仍有些難過。
    周忠見此,也就沒有多提,轉而給周瑜介紹周邊的情況——“如今這大半個江南江北,都亂成了一鍋粥。”
    “也就是我們廬江郡,有太守張昭張君在,還有你伯父我從旁輔助,才得以安穩。”
    “公瑾還不知道吧,徐州廣陵郡也亂起來了,有個名為薛州的海寇,手下聚集了近萬戶人,於廣陵郡占了一處地方。老夫聽說啊,他與廣陵和吳郡的好些豪強都有聯係,不然怎麽能悄悄地聚眾如此之多。”
    說到這,周忠又忍不住笑了起來:“說來有趣,隻怕這丹陽笮融、廣陵薛州,他們在作亂之時都沒想過這合肥城能被這麽快攻破吧!此時他們還不知怎麽發愁呢?”
    想到這一幕,周忠就樂不可支。
    笑著笑著,他見周瑜麵露愁容,便問道:“公瑾因何憂慮?”
    周瑜歎息一聲:“伯父,我這一路走來,聽聞了各處消息,都不算太平。”
    “昔日朝堂也曾施行過種種改革,去歲更是改革過稅製,卻都沒有像今年這般如此亂過。我知昔日樂毅、李悝、商鞅之變法,未有一帆風順者。隻是此次……”
    “這也是我在潁川願意聽從兄長的勸說回來的原因之一。”
    周忠聽了周瑜的疑惑,高興地拉著周瑜的手說道:“果真我家麒麟子!當真要多謝荀公,把你教導得如此之好。”
    稍作感慨後,他才對周瑜解釋道:“所謂‘全則必缺,極則必反’,過去幾年來,種種新政連年而來,或好或壞,皆與舊製不同。百姓早已習慣了過去,幾次三番,民間已經達到了極限,是以等到今年涉及所有人的度田一事發生後,百姓不堪其擾,遂有今日之亂。”
    “以我所見,這度田還是太急了。”
    周瑜聽了周忠的話,覺得周忠說的與他的想法有些不同,不過見周忠說的這般篤定,他並未多言,進而問起了丹陽郡的情況。
    當初他跟著荀爽平定了丹陽郡祖郎等人率領的山越之亂,對丹陽頗為熟悉。
    周忠卻說道:“前段時間,老夫為蕩寇將軍送去了不少攻城用的雲梯等物。如今陸安南遠在會稽,不妨老夫先書信一封給黃將軍,讓你先在黃將軍身邊效力。”
    “這九江郡,你當初也是跟著荀公去過的。”
    周瑜問道:“莫非黃將軍已經準備出兵丹陽了嗎?”
    周忠點了點頭:“雖還未出發,卻已經在收集能過江的船隻了。”
    “不過黃將軍麾下精銳多是北人,不適舟楫。聽說那笮融還從丹陽郡得了些船,日日巡江……”
    周瑜思索之後,覺得的確如周忠所言,與其還要繞過丹陽郡去更南方的會稽,不如先投身九江郡的蕩寇將軍麾下。
    大軍出征平叛,總不能見到旁邊兩郡還在生亂就撤回去吧!
    ……
    “陛下有令,命我等擢選精兵,助陸安南平丹陽郡之亂。”
    黃忠看著在座的呂布、段煨和太史慈,其中太史慈的手臂上纏著多層白紗,這是攻城時所留下的傷痕。
    “我方才問過天使了,詔令發出之時,廣陵之亂還未傳入雒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