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漢旗
字數:6927 加入書籤
草原上的冬季向來難熬,盡管有陰山山脈幫助朔方削弱了來自於西北的寒風,但草原人所需要麵對的,不止是天災,還有人禍。
尤其是在鮮卑人因為軍事失敗整體陷入混亂的當下。
鮮卑小帥生德所率領的邑落其實在朔方境內原本有一個大致範圍的冬季休養場地,但這個地方他知道,可與他有仇的其他邑落部族也知道。
草原之上……哪怕是水草豐美的陰山以南,為了爭奪物資所產生的衝突摩擦再正常不過了。搶不了漢人還搶不了你了?
在以往,在乞伏部這個由大小數十邑落所組成的大部族中,生德的邑落受到秩序的保護。
但在現在,隨著乞伏部的核心因為戰敗向北方遠遁,留下的鮮卑人隻能依靠自己的邑落了。
是以,生德這段日子,一直尋找新的冬季落腳點。
不僅要能抵禦風雪,還要能防備敵人,最差也得讓敵人尋不到他們的蹤跡。
畢竟,他們的邑落之中,能夠作戰的男子太少了。雖然有些壯年婦人也能騎馬彎弓,但她們的戰鬥力終究不足。
關羽雖然離開了,但他留下的話卻讓生德陷入了沉思。
依托於漢人的庇護,這個冬天想來不用擔心鮮卑人的威脅了,但……代價是什麽呢?
生德不知道,他還無法做出決定。
他隻知道,二十裏的距離,要是不肯依托漢人,此地不宜久留,他的邑落需要再尋找新的居住點了。
但在準備出發前,生德想到關羽臨走時他問起關羽新建城池的名字,得到了一個答案——朔方城。
關羽自不知道生德的糾結,在他看來,生德無論來也好,不來也好,他都能接受。生德所帶領的邑落缺乏戰鬥力,至多他來能加快一些他對朔方郡的控製力度,畢竟以後,這些生活在朔方郡境內的鮮卑人都是要接受他的管轄的。
他仍帶兵巡查著在昔日朔方城舊址上新建的新朔方城的周邊,預防有不長眼的鮮卑人在襲擊來此的漢人。
如此過了十來日,曾經的朔方城遺址已經在周瑜等人的修複下變得有模有樣了,雖然防禦力依舊堪憂,但至少那些被整修過的部分已經沒了早前的廢棄風,透露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而在關羽巡查期間,不乏有刑徒恭敬地向他行禮。
在以往,刑徒們接受勞役之時,隻要用不死,就往死裏用,但在關羽這裏,他們雖然也要幹活,但吃的飽,穿的暖,甚至為了應對寒冬,還為他們準備了一大半人都沒穿過的由白疊子填充的冬衣。
大部分人對關羽可謂是發自內心的尊敬。
見到周瑜等人的工程進度後,關羽又召集眾人,宣布了他的發現:“近些時日,我領兵最遠去過西邊近百裏,還留在此處的鮮卑部落,單個最大的也不過兩千餘人,且我發現了各鮮卑邑落間不乏有衝突者。但即便如此,也不得不防待到冬日彼輩為了此處的糧草聯合起來。”
“是以,在入冬之前,還得趕工,原本商議的在原本朔方城的基礎上先修建出一座小城用以防守的計劃必須完成!”
周瑜應道:“府君,這一路走來,刑徒們的夥食沒有絲毫虧待,若是再多加些肉食,多幹一些也無妨……唯有那些身體有舊疾者,若是過於勞累,隻怕單靠吃點好的補不回來。”
關羽自也知道第一場雪不知什麽時候就會到來,時間很重要,對此,他早有想法:“我會親自帶著士卒參與修城,除了必備的用來防守的人馬外,餘者皆參與其中。”
周瑜聽了,當即說道:“有府君以身作則,定能早日建成!”
自這一日起,關羽便也投入了進去,有他親自帶頭,也不用擔心士卒們有怨言。而且來自朝廷支援的物資源源不斷地到來,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
終於,雖然沒在冬天的第一場雪落下之前完工,但在第二場雪來臨之前,關羽已經登上了城門樓。
望著四麵的城牆,雖然不算高,也不算大,一些地方幹脆是由泥土夾雜著草混合而成的臨時城牆,但這些,已經足夠用了。
而在城牆之內,見不到一處房屋,全是氈帳,氈帳外麵不乏有把床榻搬出來趁著陽光好曬太陽的人。
在此城建成之後,關羽給包括刑徒在內的所有人都放了假,包括兵卒也都是輪流放假。
關羽瞧著這一幕,整個人也有些放鬆。這時,關羽忽然留意到城外有一騎正飛奔而來,他不敢大意,當即下了城牆,未久,他今日派出去巡邏的斥候便來到了他的眼前。
“府君,二十裏外有一夥鮮卑人,他們自稱此前曾接受過府君的要求,來此尋求庇護。”
關羽問道:“來人可通名?”
不怪他不記得,此前他帶兵巡查周邊的時候,發現了不少留下來的鮮卑人邑落,對於其中實力弱小的,他大都招攬過。
“未曾,”斥候答道,“不過其自稱被敵對的邑落的發現了,若是府君願意收留他們,以後他們便任由府君調遣。”
這下,關羽也不多問了,當即就召集兵馬出兵去了。
而此時,在距離朔方城二十裏外的地方,生德十分著急,他不時地詢問著身邊留下來的漢軍斥候——
“那位勇士何時才能回來啊!”
“我真的曾經得到過關府君的許諾,說是隻要我們願意投效,便會護佑我們安全……”
“這裏真的很危險,發現我邑落的敵人隨時可能過來……不如我們向前走一走?”
但麵對著生德的苦苦哀求,斥候中為首的北軍出身的劉壯一點都不為所動。
這時,忽然遠處隱隱有馬蹄聲傳來,生德的邑落中人最先趴在地上聽到了動靜,馬上劉壯也發現了遠方來人!
生德更著急了,他急忙對著劉壯說道:“勇士,敵人真的來了!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但劉壯依舊沒有同意生德更進一步。
偏偏生德來此本就是為了獲得漢軍的庇護,根本不敢違逆劉壯。
眼見著劉壯油鹽不進,生德甚至已經開始懷疑自己選擇來此是否是一個斷送邑落生機的錯誤決定了。
隨著敵人出現在視野之內,原本就雖是準備戰鬥的生德邑落的壯年男女,包括半大的孩子,都騎上了馬,做好了戰鬥準備。
生德也策馬回到自己的邑落戰事之中,準備帶頭同敵人拚個你死我活。
這時,生德忽然發現劉壯竟也策馬跟著他,其餘幾個漢軍斥候也同樣如此。
生德不解其意,好奇地問道:“勇士來此,是要與我邑落共同作戰嗎?”
“不是!”劉壯終於說出了除了拒絕生德之外的話,“你們在此稍候,我去退敵!”
生德:?
隨後生德就看到劉壯從懷中掏出了一麵紅色的旗幟,套在了他的長槍之上,就這樣扛著迎風飄蕩的紅旗一人一馬向著與他敵對的邑落衝了過去。
而餘下的幾個漢軍斥候皆看著這一幕,就生德的感受,似乎這幾個漢軍斥候巴不得取而代之,而不是擔心劉壯的安全。
未久,一人一騎總算和他的敵對邑落碰上了。
出乎生德預料的是,敵對邑落麵對這一人一騎,哦,還有一麵旗幟,竟然減緩了行進的速度,最後停在了劉壯的麵前。
隨後,生德不知道他們說了什麽,未久,便有近三十騎跟著劉壯一起回來了,至於餘下的敵對邑落的騎兵,則全都停了下來。
隨著劉壯越來越近,這時候,生德又覺察到身後也傳來了馬蹄聲,他回首望去,隻見又是一麵麵紅色的旗幟。
他知道,這是漢旗。
但他還有些疑惑,劉壯不過一個人,而與他敵對的邑落足足有五百多騎兵,怎麽就會直接退讓了呢?
未久,生德就看到了敵對邑落的小帥跟在劉壯的身後出現在他的麵前,正對他怒目而視。
此時生德對他絲毫不懼,甚至幹脆用鮮卑話問出了他的疑惑,還帶了一點揶揄的口吻:“開達合,你帶著這麽多兵馬,怎麽被一個漢人給嚇住了?”
開達合聞言更怒了,他立刻反問道:“換成是你,你敢動手?你這隻隻知道逃跑的老鼠!”
答案讓生德一怔,若是易地而處,他敢對劉壯動手嗎?
這時,他才如夢初醒——是他,他也不敢!
或者說,他根本想都沒想過這種可能性。
等到關羽到場,開達合立馬叫嚷道:“太不公平了!就算要收留他們,也得等到兩個邑落之間的恩怨被清算清楚之後,這是草原上的規矩!”
聽到一臉莽夫樣的開達合說著流暢的漢話,關羽騎在馬上,微微眯著眼,盯著開達合:“我從未聽聞過什麽草原上的規矩,本太守既然到了這裏,那麽漢家律法才是草原的規矩!”
“公平與否,要由本太守來評判,你以為呢?”
開達合在關羽的注視下艱難地張了張嘴,吐露出了幾個字:“聽府君吩咐。”
“原來你也知道漢家禮節啊!”關羽大笑一聲,旋即吩咐道:“說說你們之間的恩怨,我今日來為你們斷一斷是非!”
但在草原之上,一切為了生存下去,雙方的恩怨到現在已經難以分清孰是孰非了。
最終,在關羽的命令下,雙方握手言和。
開達合縱有不滿,也不敢表達出來,隻能眼睜睜地看著生德帶著部眾離開。
隻是就讓他這麽離開,他還是有些不甘心,忽然,他想到了什麽,問還沒離開的關羽道:“敢問將軍,能否用邑落中的馬羊來換些穀糧?”
關羽聽到開達合的話,沒想到對方竟然會提出這種要求,在稍加思索後,他便答應了下來。
開達合也終於麵露喜色,如此,他總算能帶著東西回去同邑落中人交待。
朔方城。
經過生德投效一事後,很快便產生了連鎖反應。
接二連三地有擔心在冬季抗得過天災卻抗不過人禍的鮮卑邑落選擇了前往朔方城以求個安穩,甚至還有鮮卑邑落專門來此嚐試用馬羊來換取穀糧,對此,關羽和周瑜全都沒有拒絕。
“唯有一點,隨著投效的鮮卑邑落的增加,他們生活在朔方城外,看起來也能為朔方城提供外圍的保護,可一旦他們起了二心,便是極大的禍患。”周瑜如是向關羽警示說。
關羽聽後對周瑜說道:“公瑾放心,我在安置這些邑落之初便有準備,其中弱者靠近朔方城,強者靠外,而交好的邑落並不放在一處……”
“我聽說山越因為在山中各有地盤,是以作亂之時常常能一呼百應。然鮮卑人經過了這些年的內亂,其內部,早就不是一條心了!遑論那些鮮卑大部族,都已經被打退逃至陰山以北了。”
周瑜見關羽胸有成竹,也就暫時放下了心。
但這一日,地上的雪還沒融化,朔方城又迎來了一個前來投效的邑落。
這個邑落是所有前來投效邑落中最強大的,帶領他們的赫然就是曾經追逐生德來此的開達合了。
他也帶來了最新的消息——曾經在戰敗之後,領著核心殘部逃亡陰山以北的乞伏部竟然在冬季回來了!
開達合也百思不得其解,他對關羽說道:“早就聽聞乞伏部並沒有留在陰山北麓,而是去了漠北休養,不知怎的,竟真的回來了!”
關羽在通過數個渠道確定這一消息後,不敢大意,考慮到留在朔方的鮮卑人有不少都和乞伏部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關羽同時派人向並州及北地郡方向傳信。
值此物資匱乏之時,乞伏部竟然回來了,隻怕來者不善。
而開達合也正是出於這點緣由,才選擇投效朔方城,他可不願意自己邑落半年的收益平白歸了離開的乞伏部。
與此同時,關羽藝高人膽大,在留足了守城的士卒後,他親自帶著五百騎兵外出,去探尋乞伏部的蹤跡。
十數日後,他終於發現了目標。
隻是乞伏部與他想的截然不同,原本在關羽的預想中,乞伏部應該是在漠北把牛馬養的膘肥體壯,然後回來爭奪朔方郡。
但眼下,呈現在他麵前的——關羽覺得,說是烏合之眾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