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富貴還鄉

字數:6935   加入書籤

A+A-




    卻說曆經三個多月的辛勞,劉熙和劉邈終於帶著隊伍抵達了玉門關。期間不是沒有人因為生病而留在路上,好在沿途的官吏們早有準備,備有醫藥和醫師,這些生病的人大多能夠得到妥善的看顧。
    在玉門關,兩人遇到了在此等候他們的人——劉範。
    在劉範的自我介紹中,劉熙了解到對方是當朝宗正的長子,他放棄了在朝的大好前途選擇了開拓西域,在劉熙看來,這完全就是和他一樣的人啊!
    而且,麵對劉熙關於西域層出不窮的各種問題,劉範絲毫不覺得厭煩,皆一一作答,幾無不知者。
    於是乎,繼程昱之後,劉範也收獲了小迷弟一枚。
    自玉門關出發後,劉範向劉熙和劉邈介紹著西域的境況——
    三人騎在駱駝之上,並列而行,駝鈴聲響起,映襯著遠處黃沙戈壁的悠揚景象。
    劉熙一時看的有些癡了。
    這是他在琅琊國絕不可能見到的場景。
    隨後,劉範的話將劉熙的思緒拉了回來。
    “早年間,為了防備匈奴,我漢室在車師國前後兩部皆有駐軍。今鮮卑人被徐都護擊敗,殘部遠遁,而車師國因為鮮卑人的緣故,損傷很大,其國所在,正適合屯兵屯田,還能防備鮮卑人去而複返。”
    “今西域副校尉胡軫胡公正在那裏,你覺得西域副校尉聽起來不像西域都護府的副貳?其實也有諸多百姓不乏有這麽認為的,其起源是為了統管西域屯田校尉……不過,徐都護已經上書請求將副校尉改為副都護,這樣一來就簡單明了了。”
    “除了胡公以外,陳王、河間王與東平王都去了車師國……其實原本車師國前後兩部隻打算去兩王的,後來大王決意來西域,河間王才去了車師國,給大王留下了一個好地方。”
    “我與兄長本就同屬宗室,恰好同輩……我早就跟兄長,不必喚我大王……”劉熙強調道。
    劉範頷首應下:“河間王留下的是海頭城。”
    海頭城?
    劉熙有些不解:“那裏不是原本西域長史的治所嗎?”
    他覺得自己被小瞧了。
    他本能出現在更危險的地方,而非早已經被漢室經營妥當的地方。
    劉熙的心思幾乎不加掩飾地呈現在劉範眼中,早就帶過幾個弟弟的劉範對這種少年心思很是了解,當即說道:“海頭城雖然曾經是西域長史府的治所,但現在卻不是西域都護府的治所。”
    “徐都護早就在籌劃將西域都護府搬遷至焉耆國與龜茲國之間的烏壘城……那裏在兩百多年前也曾是西域都護府的治所,後來班定遠重新開拓西域,亦曾在此設立西域都護。而海頭城,並沒有你想的那般的安順。”
    烏磊城,即輪台。
    劉熙想要細問,但卻被劉範回以神秘的微笑——“待你到了,便知曉了。”
    劉邈見劉範的表態,意識到海頭城就算不安順問題應該也不大,便沒攙和進去。
    而劉範則繼續向劉熙介紹著西域經營的大略,將劉熙的心思吸引過去,不再刨根問底——“待到都護府穩定在烏壘城,搭配車師國的屯田,這西域北部便定矣。”
    “而西域南部本就自商路中獲益頗多,可以緩緩經營……”說到這裏,劉範還是略微向劉熙和劉邈透露了一些情況,“這南部諸國見到我漢室派了如此多的百姓前來,不免心有疑慮。”
    ……
    等到劉熙一路抵達海頭城,這一路已經將他的好奇心給消磨的差不多了。
    西域的風景雖然壯觀,但看久了,劉熙都有些習慣了,他甚至有些想家了。不過,作為堂堂琅琊王,他自然不願半途而廢。
    而在抵達海頭城後,他總算明白劉範所說的問題是什麽了。
    ——“大王遠道而來,我這做主人的肯定要盡地主之誼啊!”
    “這海頭城和樓蘭城本就是我鄯善國故土……隻可惜樓蘭城廢棄了……”
    “不會,怎麽會反對王師在此屯兵呢?……昔日要不是王師雄武,驅趕走了鮮卑人,我鄯善國人還不知被鮮卑人如何欺壓呢!”
    “隻恨我鄯善國人以前被鮮卑人欺壓得久了,國內貧困,不能為王師在此屯兵提供什麽臂助。”
    “不過啊,這蒲昌海中都是鹹水,昔日樓蘭城之所以廢棄,就是因為缺少能喝能種田的水……現在的海頭城看著能養不少人,我隻擔心等到海頭城的人多了,會和當初的樓蘭城一樣……那就太可惜了……”
    劉熙聽著鄯善王比的話,最開始,他見鄯善王比笑臉相迎,也回以笑臉,隻聽著劉範和劉邈同他說話,隨後,他聽出了鄯善王比話中稍稍隱藏的意思,嘴角的笑容消失了——虧他還以為鄯善王比是真的歡迎他來呢。
    等到劉熙聽到鄯善王將海頭城和因為缺乏灌溉田地的水源而近乎廢棄的樓蘭城作比,他皺起了眉頭。
    隨著鄯善王比越說越露骨,幾乎就要把不願意漢室再派人來屯田的態度表明的時候,劉熙已經坐不住了。這時,他忽然留意到劉範向他使了個眼色。
    劉熙宛如被點燃的炮仗一般一下子站了起來!
    這動作把鄯善王比嚇了一跳。
    他回過神來立馬問道:“不知大王怎麽了?可是酒菜不合口味?唉,西域物產就這樣……大王以後在海頭城,還需多多習慣啊……”
    “本王是不是對你太講道理,太講禮儀了?”劉熙怒衝衝地質問道。
    “啊……這從何說起啊?”鄯善王比愣住了。
    “稱我大王!”劉熙怒氣不減,“自見麵之後,你便一直話中有話——我還當你不知道,是我漢室不遠千裏派兵來驅逐走鮮卑人!”
    “不敢!不敢……”鄯善王連連推托。
    “既然不敢,那就是以為本王這個大漢的琅琊王軟弱可欺嗎?”劉熙靠近鄯善王,年少的身軀在比看來宛如天神,“記住了,我,漢琅琊王也!”
    劉熙的話說完,場麵一時安靜。
    未久,鄯善王比便匆匆離開了。
    劉熙有些擔憂的問劉範:“兄長,鄯善王不會惱羞成怒,回去後帶兵回來報複吧?”
    “他不敢。”“那就好,這樣就不用現在把他殺了。”
    劉範:???
    ……
    時值六月,在夏收夏種之後,劉辯的車駕再度出巡。
    在何太後同劉辯說了她想歸鄉的願望後,劉辯就已經開始準備了。
    其實嚴格來說,最好的出巡時間是十月,那時候事畢農閑,皇帝出巡本就是給天下人一個觀看天子的機會,正常來說行在都是歡迎百姓在道旁迎接的,雖然這種迎接很有可能會變成政治表演。
    上次出巡冀州時,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劉辯專門下令免了這些,就連他自己接觸鬥食佐史和平民百姓的時間都很少,更多的是采風使來做這樁事。這一次,劉辯打算和他去開封縣的時候一樣,更進一步的深入民間。就是不知他還能否遇到下一個趙義。
    在出發前,劉辯便下了詔書,宣布此行南陽的目的是“以宣聲教,考同遐邇,解釋怨結”。
    說人話就是南陽作為光武帝的帝鄉,老牌豪族眾多,在度田之時很是被針對了一番。豪族和百姓都民,劉辯此行就是為了宣揚皇恩,消除民怨。
    當然啦,順路去太後的家鄉、南陽的郡治宛城,那自然也在便宜之中。
    南陽郡毗鄰河南尹,來往其實很方便,待到六月中旬,劉辯便抵達了宛城。
    論起來,不止是何太後,就連何苗都好多年沒有回到宛城了。
    倒是何進行蹤比較自由些,數年來回來了好幾趟,這一回更是在劉辯的行在出發前就已經在宛城準備了。
    也因此,在抵達宛城之後,劉辯和隨行官員的住處早已經安排妥當了。
    而回到自幼長大的家中,何太後興致盎然,帶著劉辯踏遍了宅院各處,向劉辯介紹著她小時候發生的趣事。
    順便彌補一下她未能陪伴劉辯童年的遺憾。
    說著說著,何太後忽然想到了把劉辯養大的史子眇,她問道:“自從史道人雲遊之後,這麽多年來,一直沒有聽到他的消息……我兒可知史道人在哪裏?”
    如果說最開始劉辯還可能偶爾會擔心史道人突然出現,那麽到後來,他早就已經無所謂了,而且在劉辯的印象中,史道人是個聰明人。
    可他的確沒有聽聞史道人的消息。
    “當年阿父還曾下發文書,想要尋找史師加以賞賜,可最後卻沒有下文……”
    “他不會……”何太後想到了某種可能性,伸手捂住了自己的嘴,隨後她才說道,“應不至於,史道人是得道高人,定能逢凶化吉。”
    覺察到何太後內心深處還在糾結劉辯年幼時的事,劉辯說道:“阿母放心,回頭我便讓有司刊發邸報,再尋一尋老師……老師雲遊這麽多年,說不定想安定下來了呢?”
    何太後嘴角含笑應下了:“這麽多年了,我還一直沒有機會當麵向他道謝,把你教養得這般好。”
    “嗯,會有機會的……阿母,去下一處看看吧……”
    “好。”
    ……
    除了陪伴何太後之外,劉辯沒有忘記自己來南陽的另一項重要目的——數日後,劉辯於道所幸見吏,勞賜省事畢,步觀行部署,不用輦。於是南陽官吏皆歡顏。
    接下來,他的下一站是光武帝的舊宅。劉辯來南陽不可能不去此地祠之,而舊宅所在的蔡陽縣還在宛城的南麵。
    與此同時,在出巡道路中的義陽縣的一處鄉裏,正有一個婦人邁著歡快的腳步來到了一處院落。
    “阿嫂,聽說了嗎,天子要路過我們這去蔡陽縣……我剛從亭長那過來,說是還是十來日天子就來了,到時候讓我們都去路邊看呢!說不得還有賞賜!”
    被喚作阿嫂的婦人瞧著起碼五十來歲了,聽到婦人來了,很快就從屋裏端了一盤糕點出來,最先說話的婦人也不客氣,不用招呼就給自己倒了一碗水,顯然雙方的關係很親密。
    “到時候我們提前下地把地裏的草除了,然後再去看。”
    “要我說啊,阿嫂何必這麽辛苦……之前阿延……哦對了,現在改叫文長了……”
    “都是自家人,還叫阿延就行。”
    “我也覺得阿延順嘴……阿延不是早就想把你接去享福嗎?現在阿延可出息了!”婦人吃完一塊糕點,又配了口水。
    “唉……阿延忙的連娶新婦的時間都沒有,我在這裏過得好好的,又何必去打擾他呢,就讓他安心公事就行了。”
    “這就是阿嫂不懂了吧……我聽人說,現在像我們這些出身低的人家,要是家裏有讀書讀得好的,或者像阿延這樣有本事的,都不用著急娶新婦……等到以後,可以娶那些大族的女兒……以前那些大族還講究門當戶對,但現在沒以前那麽講究了。要我說啊,阿嫂的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我倒沒想這麽多,隻想著快點抱孫子。”
    “阿嫂享福的好日子還在。”婦人邊說話邊吃糕點,速度竟然還很快,“對了,之前阿延不是說要把阿嫂接到雒陽去嘛……這一回聽說很多雒陽的官員都跟著天子來了,不知道阿延會不會過來……算起來,阿延除了每月派人送來錢財外,已經有七八個月沒回來了吧……”
    “是啊!”說話的聲音有些低落。
    恰在這時,她隱約聽見外麵似乎有馬蹄聲……上一次有這樣的馬蹄聲,正是她兒子回來的時候。
    “有動靜,阿嫂,不會真是阿延回來了吧!”婦人說著話,卻見她的阿嫂已經起身出門去了。
    她將手中的一小塊糕點全部塞進嘴裏,又喝了一口水,順手拿了一塊新糕點,這才也跟了出去。
    她也聽到了馬蹄聲。
    出門之後,隻見一個看起來十分威武的身影已經下了馬,跪在了她阿嫂麵前。
    “真回來了呀!”她又咬了一口糕點。
    然後她朝魏延打了個招呼便離開了,留給母子久別重逢相聚的時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