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祭孝陵(加更八)

字數:4632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映入他眼簾的,是數十具幾乎泡成了巨人觀的屍體。
    且江麵上,還有衙役和民夫正在不斷的打撈,將一具具屍體撈上岸來。
    這些屍體清一色全部都穿著清軍綠營兵的軍服,還有好些甚至是綠營武官的服飾,好些都殘缺不全,缺胳膊少腿……
    唐軍在戰後雖然打掃了戰場,將屍體進行了集中焚化,以免瘟疫。
    但戰場上死的人太多,局麵過於混亂,打掃戰場時遺漏一部分其實是很正常的事情。
    仵作簡單驗完屍體,前來匯報道。
    “啟稟知府大人,小人在驗屍之後,發現這些屍體上大部分都有槍炮之傷。”
    “小部分則是刀劍之傷!”
    “若無意外的話,死因應當是沙場征戰。”
    聽完仵作的回報,劉舍下意識將目光往西邊看去。
    神情複雜!
    “這麽多死於沙場征戰的屍體順江漂到了鎮江……”
    “江寧那邊隻怕是出事了!”
    劉舍神情複雜的對一旁的鎮江城防營副將吳天明說道。
    吳天明神情凝重的點點頭。
    “江寧失守,下一步估計就是鎮江。”
    “劉大人,我等絕不能坐以待斃,還當得早做打算。”
    鎮江距江寧不過百多裏,說句就在江寧的眼皮子底下也不為過。
    唐軍若是攻下江寧,自然不可能放過鎮江。
    嗯,順手的事!
    劉舍深吸一口氣說道。
    “駐守江寧的,乃是我大清主力,乃是朝廷向洋人借來的精銳火槍兵。”
    “若連江寧都失去,那鎮江隻怕也要危險了。”
    吳天明聞言,轉頭說道。
    “末將乃一介武夫,不懂那許多彎彎繞,鎮江該如何是好,聽憑劉大人的安排。”
    吳天明的態度很明確,投降吧,我支持你!
    劉舍聞言,仍有些遲疑。
    他前半輩子都是清臣,忽的要改換門庭,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心理壓力的。
    但是,最終劉舍還是開口說道。
    “鎮江百姓剛剛才遭遇過一場兵禍安穩下來,本官為鎮江父母官,又豈能忍心眼睜睜的看著鎮江百姓再遭兵禍?”
    “便由我等當官的吃點虧,背個不忠不義的名聲,來為鎮江百姓換個安寧吧……”
    吳天明聞言,當即說道。
    “大人大義!”
    “我等願意追隨大人,一同為鎮江百姓謀福祉。”
    四周眾人見此,紛紛應和。
    ……
    大唐昭武二年十月三日。
    是日,天朗氣清,大日高懸。
    唐軍主力開入江寧外城,匯聚於紫金山下,列陣而立。
    一眼望去,地麵上仿佛鋪著一張黑色的地毯,一眼望不到邊。
    唐軍士卒穿著黑色的軍服,頭戴鋼盔,背著步槍,槍口上的刺刀明晃晃的,顯得威嚴而肅穆。
    一股子天下強軍的氣勢撲麵而來!
    從紫金山腳通往孝陵的山道兩側,每隔幾步便有一名唐軍兵士背槍站立,挺胸抬頭,目視前方。
    咚!咚咚!
    嗚嗚!嗚嗚!
    在沉悶的戰鼓聲,以及低沉的號角聲中,李奕騎著一匹白色駿馬,穿著筆挺軍裝,在一眾兵士的護衛下緩緩出場。
    李奕現在所騎乘的馬匹乃是一匹阿拉伯馬。
    神駿,高大,肩高要比尋常的蒙古馬高出一節,年輕英武的李奕騎在馬背上,顯得越發威武不凡。
    在李奕騎馬出場之後,紫金山上下響起一陣山呼。
    “萬勝!”
    “萬勝!”
    “大唐萬勝!”
    “驅除韃虜,恢複中華!”
    “……”
    一道道或是崇敬,或是熾熱的目光向著李奕匯聚而去。
    在無數人的注視下,李奕於下馬坊前翻身下馬,徒步向孝陵內走去。
    雖然李奕即便騎馬進孝陵也沒人敢攔他,但是,李奕卻是並不會這樣做。
    一是因為影響不好。
    人家康麻子作為滿清皇帝來祭孝陵,都沒騎馬進去,李奕一個漢家新朝的統治者若是騎馬進去,豈不是令天下人恥笑?
    怎麽,人家康麻子都能對朱元璋保持尊敬,你李奕不行?
    二來則是李奕是發自真心的對明太祖懷著敬意。
    自崖山之後,華夏亡國,不過區區百年,整個中原大地便是遍地腥膻胡風,衣冠文化淪喪,天下人再知故國。
    若無明太祖起兵於微末,澄清寰宇,複燕雲,收遼東,平雲貴,一統天下,重現漢唐雄風,實現“驅逐韃虜,恢複中華”之偉業。
    神州大地如今會是個什麽模樣,李奕簡直不敢想象。
    一但真的讓蒙元和滿清無縫銜接,那這個世界上還會不會有漢人,會不會有漢族這個民族,都不一定。
    對天下漢人來說,朱元璋是真正的做到了力挽天傾的人物。
    雖然老朱在稱帝之後大封藩王,將天下當做自家來經營,不免狹隘。
    但李奕認為,這點不該作為抨擊一個封建帝王的理由。
    從曆史的整體上來看,老朱對民族,對天下,絕對是功大於過的。
    邁步走進孝陵,一路走到了老朱的墳頭前。
    李奕的侍從已經準備好了祭品。
    那是一堆人頭,嗯,一堆蒙古騎兵的人頭。
    是唐軍大破僧格林沁所部時的斬獲。
    在李奕看來,祭奠老朱,用蒙古韃子的人頭肯定是最合適的祭品。
    老朱若泉下有知,對此應該會很是欣慰!
    李奕站在皇陵前,手持三柱清香,上前敬香,叩拜。
    在上完香之後,李奕命人取來了祭文,開始親自宣讀。
    “大唐昭武二年十月三日辛酉,唐王李奕謹昭告於大明太祖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之靈曰:”
    “昔宋政不綱,遼元乘運。擾亂中夏,神人共憤。惟我太祖奮起草野,攘除奸凶,光複舊物,十有二年,遂定大業,禹域清明,汙滌羶腥,蓋中夏見製於邊境小夷者數矣,其驅除光複之勳,未有能及於太祖之偉碩者也。”
    “然子孫不肖,不能繼厥英武。委政小人,為猶不遠,卵翼東胡,坐滋強大,因緣盜亂,入據神京,憑肆淫威,宰製赤縣,山川被其瑕穢,人民供其刀俎……”
    “……”
    “伏維尚饗!”
    宣讀完祭文,李奕將手中祭文投向麵前的火塘。
    轟的一下,祭文迅速燃盡,一縷青煙升空而起。
    ……
    月末了,求一下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