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北伐!北伐!

字數:8858   加入書籤

A+A-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李鴻章聞言,當即應聲下來,然後告退離去,準備去執行李奕的命令。
    隨後,李奕將目光看向了陳兆安等人。
    不等李奕說話,他們幾人便十分有眼色的主動起身向李奕告辭。
    他們都知道,自己畢竟隻是剛剛歸降,暫時來說還不能得到大唐的信任。
    這種高等級的議事,不是他們能夠參與進來的。
    在陳兆安等人告退之後,李奕則是思索了起來,大唐這邊究竟該如何應對這次的黃河決口。
    要如何應對,才能從這件事中爭取利益最大化……
    李奕沉思了良久,隻是不斷的歎氣,肉眼可見的表情凝重掙紮,仿佛是在糾結什麽。
    就在這時候,張泰從外邊走了進來,來到他身邊匯報。
    “王上,參謀部和內政部的諸位大人都已經到齊了,正在會議室中等您呢。”
    李奕回過神來,從會客廳動身,前往會議室。
    很快,他便來到了會議外。
    門前的禁衛見李奕前來,紛紛行軍禮道。
    “王上金安!”
    李奕輕輕點頭,算是回應,然後邁步走進了會議室。
    見李奕大步走進會議室,各自落座的大唐諸高層齊齊從座位上起身,椅子摩擦地麵發出嘩的一陣響動。
    “微臣/末將,參見王上,王上金安!”
    李奕大步走進會議室,來到主位前坐下,然後抬手說道。
    “諸位卿家免禮,都坐吧!”
    在所有人都坐下之後,李奕這才開口說道。
    “事出緊急,今日孤便不和諸位卿家繞彎子了。”
    “北麵剛剛傳來最新消息,滿清皇帝奕親率清軍主力,同石達開所率的太平軍主力決戰於巨鹿。”
    “清軍戰敗,退守保定,石達開率部追擊,擴大戰果。”
    “為了阻擊石達開所部的追擊,清軍那邊竟喪心病狂的炸了黃河大堤!”
    李奕此言一出,整個會議室內響起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
    很顯然,大家現在都很震驚。
    震驚滿清究竟是怎麽想的,竟然敢去炸黃河大堤?!
    人心不要了嗎?
    天下不要了嗎?!
    在所有人震驚以及不敢置信的眼神中,李奕接著說道。
    “清廷在黃河北堤銅瓦廂段埋設了炸藥,在黃河堤壩上炸開一個口子。”
    “現在,黃河已經向北決口,滔滔河水沿著黃河故道,經由,河南,直隸,山東三省,向渤海入海……”
    “黃河故道沿途幾乎化為澤國,數百上千萬的北方百姓直接家破人亡,流離失所。”
    “如果孤所料不錯,黃河這次應該是要改道了。”
    “而這也將在黃河原有河道的下遊引發天災……”
    黃河改道,從古至今,無一不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不光是改道所經的地方要經曆水災。
    就連原來河道所流經的地方,也要受到影響。
    航運,灌溉等,可都離不開水資源。
    一下子那麽大一條黃河改道,少了這麽多水資源,結果如何,是不言而喻的。
    不說別的,光是農田如何灌溉,就是一個大問題。
    說白這些,李奕緩緩吐出一口濁氣,然後說道。
    “大家都說說吧,我大唐該如何應對如今之局麵?”
    李奕臉上的表情很是凝重。
    內政部長範希元站出來說道。
    “啟稟王上,微臣以為滿清在幹出炸黃河大堤這般喪心病狂的事情之後,人心必然大失。”
    “我大唐或許可以趁此清廷人心大失之良機,遣使招撫雲貴川三省,並趁機發動北伐,吃掉湖北江蘇等沿江省份。”
    範希元十分隱晦的建議,大唐可以北伐,但目標最好隻是湖北和江蘇等富庶之地。
    而不是奔著中原而去!
    此時的中原,由於滿清炸了黃河大堤,完全就是一個大包袱。
    取之,得不償失!
    當然,大唐畢竟不是滿清,大唐這邊還是要臉的。
    這種事情不可能直說,範希元也隻能是隱晦的提醒李奕。
    還有就是,在範希元看來,滿清炸黃河大堤,確實是一場悲劇。
    但對大唐來說,卻也不一定是什麽壞事。
    因為,現在黃河決口改道所影響的區域,可都不在大唐的境內。
    受災的民眾固然可憐,但站在統治者的角度上來看,這些民眾卻隻是滿清和太平天國的負擔,而不是大唐的負擔。
    反而是滿清因為炸黃河大堤而損失掉的人心,大唐這邊大概率可以接收過來。
    如此一看,滿清炸黃河大堤,對大唐來說,非但沒什麽不利的影響,反而是有頗多好處。
    李奕微微頷首,神色依舊凝重。
    “此言不錯。”
    “外交司方麵立即準備派人前往雲貴川,以及湖北,山東,河南等地對地方官員進行勸降和招攬。”
    “盡可能的兵不血刃拿下這些省份。”
    郭嵩燾聞言,站出來說道。
    “王上放心,微臣明白。”
    李奕目光看了範希元一眼,又繼續吩咐道。
    “除此之外,再命江南戰區和湖廣戰區兩大戰區於江北揚州集結兵力,籌集糧草物資,準備北伐中原。”
    “這次清廷炸黃河大堤,導致黃河決口,非但會導致太平軍退兵,還會導致清廷對黃河以南的控製力降至最低。”
    “如此,正是我大軍北伐之時機!”
    範希元注意到了李奕的目光,他知道李奕聽懂了自己的暗示。
    可即便如此,李奕卻還是表態要北伐中原,這其實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他就是奔著賑災救人去的!
    李奕的眼神,讓範希元莫名的感覺有些羞愧。
    語罷,李奕將目光看向了左宗棠,吩咐道。
    “左卿,由你帶著參謀部製定一下詳細的北伐作戰計劃。”
    左宗棠聞言,當即應下。
    此時的左宗棠心思非常複雜。
    以他的聰慧,自然同樣也聽懂了範希元的暗示。
    但越是如此,他就越是對李奕感到佩服。明知道現在北伐中原,是去主動接過一個數百上千萬人的大包袱的,可李奕還是作出了要北伐中原的決定。
    這樣的李奕,讓左宗棠知道,自己沒有跟錯人。
    這才是真正的漢家天子,這真正的明君人主該有的樣子,該有的胸襟氣魄!
    和李奕比起來,下令炸黃河大堤的滿清皇帝,簡直被秒成渣渣了。
    李奕稍稍斟酌一下,然後繼續說道。
    “除此之外,傳孤詔命給全國,著令各州府立即著手籌措糧食,衣物,藥材等救災所需的物資,並準備運往北方進行賑災。”
    “並號召天下的百姓,士紳,商賈踴躍捐款捐物。”
    “此次我大軍北伐,難點並不在於軍事行動,而是在於賑災……”
    李奕知道,自己此刻下令北伐中原並非一個明智的選擇。
    此次北伐,非但是軍事上的一次冒險。
    甚至是還將黃河決口之後,本該屬於滿清和太平軍的賑災工作給主動攬了過來。
    更是容易讓大唐因為一口氣鯨吞太多的省份,而導致根基不穩。
    要知道,大唐今年才剛剛拿下浙江,江西,福建等三省的全境,還沒來得及整頓地方。
    如果在這個時候發動北伐,無疑就是在冒進。
    如果以絕對理智的角度來看。
    大唐現在最該做的事情,便是趁著滿清和太平軍兩敗俱傷,滿清大失人心之際,抓緊四處發兵搶占地盤,搶占四川,湖北,江蘇等沒有受災的膏腴之地,然後繼續夯實根基。
    亦或是直接調動海軍,跨海遠征從大沽口登陸,直驅京城,滅亡滿清,去摘取這個反清戰爭的最大果實。
    而不是下令北伐,直接奔著黃河決口後的受災地區而去。
    等到黃河決口受災的百姓全部死絕,他再發動北伐去撿便宜,才是利益最大化的選擇。
    但是,李奕不是滿清!
    他雖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統治者,一個冷血無情的政治工具。
    但此刻的他,良心尚存,熱血尚溫。
    他知道自己現在的決定不夠理智,但他更知道,自己做不到眼睜睜的看著數百上千萬的災民去死!
    這是,他做人的底線。
    他要去賑災!
    這就是他的決定。
    大唐眾高層聞言雖依舊心懷疑慮,但見李奕心意已決,他們也隻能紛紛應下。
    李奕繼續說道。
    “除此之外,侍從室和秘書處再準備一下,此次北伐,孤要禦駕親征!”
    這次北伐,雖是一場軍事冒險。
    但如果成功的話,卻也是一個史無前例的大功。
    李奕不放心將這麽大的事情交給底下人去做,而是準備要禦駕親征。
    有他親自坐鎮這次北伐。
    一來是不用擔心底下人功勞太大,賞無可賞。
    嗯,有他這個頂頭上司在場,最大的功勞肯定是他的。
    如此一來,自然不用擔心底下人功高震主。
    二來則是因為李奕如果親臨前線,唐軍的戰鬥力最少也能憑空增加幾成。
    這就是一位開國之君親臨戰場對軍隊的士氣加成。
    有他在,唐軍此次北伐無疑能更加穩妥一些。
    李奕話音落下,眾人再次齊齊應是。
    李奕點點頭,擺手示意眾人可以退下,讓他們各自準備去做李奕交代的事情去。
    ……
    大唐昭武三年,西曆1854年八月初。
    廣州外海的海麵上,一支規模龐大的船隊離開港口,揚帆北上。
    李奕是在七月中旬接到清廷炸黃河大堤,導致黃河決口改道的消息的。
    隨後,他第一時間便召集眾人議事,商定好了應對之法。
    在從廣州拍發電報給各地州府傳達命令之後,李奕便開始準備起了禦駕親征的事情,以及籌措起了賑災以及大軍作戰所需的物資。
    僅僅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大唐這邊便做好了相應的準備,將海量的物資裝船,由李奕親自帶隊,走海路北上。
    他準備要先走海路抵達長江入海口,再從海路轉內河水運,由長江入運河,走運河沿線進行北伐。
    之所以選擇走海路,那是因為海運成本低,速度快,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將軍隊出征,以及賑災所需的物資調配到前線。
    並且,大唐最近剛剛拿下福建浙江兩省,李奕準備要北上的同時,在兩省沿海靠泊視察,穩定一下人心。
    至於說安全問題?
    其實問題不大。
    李奕這次北伐是沿著沿海走的,風浪即便有,也不會太大,再加上隨行的船隊規模也足夠大,安全性還是有保證的。
    如果真的危險,李奕也不會選海路。
    他這個人怕死著呢。
    而北伐之所以要走運河,則是因為這個時代的運河沿線,憑借運河轉運南北之便利,是中國乃至整個東亞,最富庶最繁華的城市群之一。
    重要性或許僅在江南之下。
    北伐不走運河沿線,還能走哪裏?
    當然了,李奕也不會忽略海運的便利,賑災物資的轉運,以及將會依舊以海路為主。
    直接通過海路,將賑災所需的糧食物資,運輸到直隸山東沿海。
    隻是軍隊北伐要走運河沿線而已!
    八月初,李奕的船隊自廣州出發。
    至八月中旬,船隊便抵達了上海,沿途,李奕在福州和杭州兩度登陸視察。
    召見官員,安撫地方的同時,命地方籌措糧食,藥材,衣服等賑災物資,準備啟運。
    在抵達上海之後,李奕並沒有休息,第一時間便帶著船隊進入了長江,逆流而上前往揚州。
    此次北伐,李奕主要調動的便是湖北戰區以及江南戰區兩個戰區的兵力。
    他從兩個戰區中各自抽調了兩個步兵師前來揚州集合,準備北伐。
    除此之外,就是隨李奕從廣州而來的禁衛師,以及從安徽方麵調來的一個騎兵師,從湖廣和江南戰區中抽調出來的兩個炮兵團。
    也就是說,這次北伐,李奕一共調動了五個步兵師,一個騎兵師,兩個炮兵團,總共約十萬五千人的兵力。
    要是算上隨行的海軍外海艦隊,以及內河艦隊,總兵力大概能到十二三萬人。
    一下子調集了這麽多的兵力,對當前的大唐來說,絕對能夠算是傾巢而出了。
    在李奕抵達揚州前,唐軍的北伐部隊便已經在揚州完成了集結。
    李奕在抵達揚州後,幾乎沒做休整,第一時間便下令大軍北伐,沿著運河北上。
    之所以如此急迫,並非李奕不想休息,而是前方災情緊急,實在拖延不得。
    他這邊每多拖延一天,災區可能就會有成千上萬名百姓活活餓死。
    這是李奕絕對不想看到的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