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難民與逃荒

字數:6526   加入書籤

A+A-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在思索許久之後,李奕還是決定通過擴大糧食進口份額的方法,來解決當前的這個九百萬人的大缺口。
    要知道,這個時代中國的糧食供給本就不算富裕,哪怕是尋常年景,餓肚子的人都不在少數。
    而這次受到黃河決口的水災波及的地區,屬於華北平原。
    這地方,本來就是中國北方的糧食主產區之一。
    可是,現在的情況卻是,糧食主產區減產,甚至是幹脆絕收。
    明麵上的糧食缺口隻有九百萬,可實際上,這個數字翻一倍也是有可能的。
    李奕想要補齊這麽大的缺口,靠省是省不出來的,從各產糧省份調運,也不夠。
    隻能是向外購糧。
    現在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大唐和英法各國都剛簽署完和約,打通了商道,能夠大批量向外購糧。
    否則的話,大唐如今將要麵臨的局勢,隻怕是會比眼前更加危險。
    李鴻章聞言,當即應下道。
    “微臣遵命!”
    語罷,李奕又接著吩咐道。
    “對了,再拍一封電報給監察司的杜順,讓監察司方麵盡快組織一批人手來災區,負責監察賑災工作。”
    “現如今,賑災工作本就緊張,朝廷各項支出花錢如流水。”
    “誰要是敢在這個時候發國難財,必須得揪出來,決不輕饒。”
    李鴻章再次應下。
    李奕接著說道。
    “對了,當前曹州方麵最近局勢較為緊張,孤這邊事務繁忙,實在抽不出空來。”
    “便由漸甫你代孤跑一趟曹州,主持賑災的同時,與太平軍方麵接觸一下吧。”
    在清軍炸開黃河大堤之後,石達開便借道山西,從北直隸撤兵了。
    但他撤的隻是北直隸的兵,河南這邊卻並沒有撤走。
    石達開遣派自己的老丈人黃玉昆,以及軍中大將陳昀坐鎮開封,控製地方的同時,也在著手賑災。
    雖然滿清不做人,但石達開還是要臉的。
    他既然不願放棄開封,自然會著手賑災,不會眼睜睜的看著城外的災民餓死。
    而這次大唐在控製曹州之後,前鋒距離開封府便不遠了。
    雙方臨近之下,最近已經起了好幾起摩擦。
    雖未大打出手,但關係卻有些緊張。
    所以,李奕準備要派人往曹州一趟,坐鎮賑災是一方麵,但更重要的是代表他和石達開那邊接觸一下,雙方達成共識。
    雖然李奕現在暫且已經放棄了要招降石達開的想法,但他卻不想在當下這個關頭,同石達開所部爆發衝突。
    李鴻章聞言,再次抱拳說道。
    “王上放心,微臣保證完成任務。”
    現在的李鴻章心中很是激動,他終於被任官了!
    自從他李鴻章和呂賢基等人在廬州一起歸降大唐以來,他便被李奕收攏到了身邊,安排在秘書處中任職。
    雖然由於秘書的身份,朝中官員見他李鴻章都是客客氣氣的,哪怕是參謀部和內政部的各司司長,對他李鴻章都是笑臉相迎。
    但是,這秘書的身份,說好聽點是李奕的心腹親信,可說難聽點,那不就是寵臣佞臣嗎?
    李鴻章心中是有抱負的,他可不想一輩子隻做一個空有地位,但沒什麽實權的秘書。
    這下好了,李奕終於給他任官,終於給了他一個一展抱負的機會,李鴻章怎麽可能不激動?
    至於說賑災的事情不好做?
    李鴻章表示無所謂。
    好做的事情辦好了隻是本分,可不好做的事情要是也能辦好,那可是能在李奕眼中大大加分的。
    李奕點點頭,然後擺手示意李鴻章退下。
    而他則是繼續處理起了公文。
    ……
    山東,曲阜!
    曲阜位於兗州,距離黃河故道並沒有多遠,也屬於被黃河決口事件波及到的災區之一。
    隻不過,和那些在滔滔河水之下,幹脆化為澤國的地方比起來,曲阜這裏屬於輕災區。
    但也正因為如此,大量求活的災民向著曲阜湧來。
    而由於大量災民的湧入,很快便使得曲阜周圍變得亂糟糟的。
    宋康年拉著自己的兒子侄女兒,跟著逃難的人潮,步履蹣跚的向著難民營的方向而去。
    空氣中隱隱飄來的米香,讓宋家三人忍不住吞咽口水。
    “爹,我餓!”
    小兒子宋學文輕輕拽了拽宋康年的袖子,可憐巴巴的說道。
    長期的饑餓之下,宋學文身體瘦削的好似隻剩下一把骨頭,但腦袋卻是例外的大。
    看起來像是個大頭娃娃!
    侄女宋詩雖然沒說話,但臉上的神情卻是清楚無比的說明,她也餓了。
    宋康年苦笑一聲,因為他的肚子也在咕嚕嚕的叫喚,忍不住一陣頭暈眼花。
    長期的饑餓,使得他的身體虛弱的厲害,原本身強力壯,能舉百斤石鎖耍的虎虎生風的他,如今瘦的仿佛一陣風過來就能吹倒。
    宋康年深吸一口氣,打起精神來,將兒子侄女拉了一把拽到身邊,目光警惕的環視四周,瞪大眼睛將那些餓狼般的目光逼退,然後說道。“快了快了,再忍忍。”
    “聽說前麵衍聖公家在給災民施粥,咱們到了曲阜,就能有口飯吃了。”
    宋家原本家境還算優渥,家中有二三百畝良田,兄弟三人。
    雖這幾年的年景不算好,但一家人的溫飽卻還是能顧得住的。
    甚至,還能供宋康年讀書練武,備考武舉。
    在這個時代,這就是一個再典型不過的小地主家庭。
    但是,當黃河決口,滔滔黃河水直接卷沒了宋家的土地宅子,卷沒了宋家的存糧,積蓄。
    為了活命,宋康年隻能帶上一家人開始逃難。
    這一路上,他的爹娘餓死,大兄失足落水淹死,二兄為了和人搶奪一隻田鼠而被打死,妻子染了瘟疫,為了不連累他們,自殺吊死在了路邊的一棵棗樹上……
    直到如今,宋家一大家子,便隻剩宋康年和他的兒子侄女了。
    也就是宋康年為了考武舉,這些年來練了一幅好身手,這才能在難民中護住自己的兒子和侄女,否則的話,兩個孩子隻怕已經進了他人腹中。
    如今這大亂的年景,吃人的事情,實在是屢見不鮮。
    其實不是沒人打主意,想和宋康年易子而食。
    在那人看來,宋康年寶貝自己兒子很正常,但他身邊不是還跟著一個賠錢貨嗎?
    這年頭女娃娃不值錢!
    大家換來吃吃,填飽肚子方是要緊事!
    但此人非但被宋康年拒絕,還被他給打了一頓。
    宋康年的這個侄女是他二哥唯一的骨肉,而他二哥當初是為了救他,才在打鬥中被人用棍子打中腦袋不治身亡的。
    他二哥死了這才沒多久,宋康年豈能拿二哥唯一的骨肉去易子而食?
    他寧願自己餓死,也得為二哥保住這唯一的一條血脈。
    宋康年等人跟著人潮,來到了曲阜城外。
    他們太陽便看到了遠處的曲阜城。
    以及曲阜城外連片的難民營,難民營內,炊煙不斷升空而起。
    空氣中彌漫著米香味越來越濃!
    很快,他們一行人便來到了難民營外。
    但卻是沒能進去,反而是被堵在了營門口。
    幾個身穿皂衣,戴著瓜皮帽,腰間別著棍棒的家丁護衛站在難民營的大門口,神態倨傲的大喊。
    “排隊!都他娘的排隊!”
    “一群臭外地的跑我曲阜來要飯,還不知道排隊?”
    “都不要亂,有序進出,萬一衝撞了聖公爺,爾等吃罪的起嗎?!”
    “……”
    說話間,眼見災民們不聽指揮,幾名家丁手持棍棒上前來開始掄砸,砸的人群哀嚎不止。
    但卻也是將混亂給止住了,難民們被迫開始排隊。
    就連帶著兒子侄女乖乖排隊的宋康年也是被牽連,平白被砸了好幾棍子,疼的他齜牙咧嘴。
    但畢竟人在屋簷下,待會兒還要進難民營吃飯,宋康年自然不敢還手。
    在人群開始排隊之後,幾名家丁也就收了手,繼續守門去。
    宋康年帶著兒子侄女,老老實實的排隊。
    忽然,前麵爆發了一陣騷亂。
    “為什麽?憑什麽不讓我娘進去?”
    一個年輕人攙扶著自己的母親,麵色漲紅的大吼。
    難民營大門口,坐在書案後管家打扮的中年人聞言,並不回話。
    隻是毫不在意的擺擺手,示意一旁的家丁上前來處理。
    一名家丁上前來,持棍便打向年輕人的腦袋,年輕人下意識伸手招架。
    棍子打在胳膊上,發出砰的夢想。
    “你娘的,聖公爺爺家的糧是你們想吃就吃的?”
    “你自己吃也就罷了,吃了糧,還能為聖公爺爺家做些事情,這老棺材瓤子看著都快死了,還吃什麽吃?”
    “吃了也是浪費糧食,不如剩下些糧食,為聖公家的狗添點肉食……”
    家丁越說越起勁兒,不斷的揮舞棍棒,擊打眼前的年輕人。
    棍棍到肉的悶響,使得這名家丁臉上滿是暢快和享受。
    順帶著,他還一腳將這年輕人身邊的老婦人踹倒在地。
    這種隨意毆打他們,執掌別人生死的感覺,讓他頗有幾分自己也是老爺了的錯覺。
    年輕人自己被打本沒什麽,但見著家丁敢對自己的老娘動手,當即爆發了,拿手臂擋開揮舞的棍子,一拳砸向了這家丁的麵門。
    砰的一聲,拳頭砸在麵門上,鼻梁骨骨折的聲音非常明顯,兩股鮮血從兩隻鼻孔中飆射而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