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歇斯底裏
字數:7232 加入書籤
渭水畔。
上遊是浮屍。
跟前是浮屍。
下遊是浮屍。
十幾具幾十具擠在一起漂著,東一塊西一塊,綿延不絕。
而往往數十具身著魏軍衣甲的浮屍漂過後,才出現寥寥兩三具披著蜀軍衣甲的屍體。
昨夜夜裏明明已經恢複平靜的渭水,此刻更加渾濁,更加湍急,更加駭人。
曹叡靜靜看著這慘淡的一幕,看不出什麽表情,但發慘的臉色卻是怎麽也掩蓋不住。
“陛下,會不會是蜀寇又用了一道水攻之策,所以才…”那叫辟邪的年輕宦侍帶著哭腔。
曹叡置若罔聞。
隻是目光一直看著西南。
那是斜穀口漢軍大寨方向。
不知到底過了幾個時辰,至天色昏黃慘淡時,從渭水上遊跑來一騎,到了郿塢下馬後便說要見大將軍。
辟邪從那信使中接過信件,拿到那位仍舊立在渭水河畔,久久不動不語的大魏天子跟前。
好消息。
郭淮領一萬隴右郡兵,一萬張郃所撥中軍沿渭水下關中,再從陳倉道入秦嶺,去堵截諸葛亮歸路。
而張郃還有四萬人馬在對諸葛亮銜尾追擊。
如果不出意外,諸葛亮極有可能會被張郃、郭淮困死在隴右。
便是諸葛亮僥幸得脫,他那四五萬蜀卒也要留下絕大部分。
真是大好消息。
但笙歌一夜縱情半宿的大魏天子此刻卻一點也興奮不起來。
非但臉上如此,心裏也是如此。
天色更加昏暗。
終於,斜穀口方向的平原上終於出現幾十騎的影子。
不是奔跑的幾十騎,而是緩緩走著的幾十騎。
當那幾十騎距離望眼欲穿的大魏天子還有約摸十幾裏距離時,卻是忽然從長安方向快馬奔來近百騎。
半刻鍾後。
當頭之人翻身下馬。
“陛下,這到底怎麽回事?!”
隨駕出征的大魏東中郎將蔣濟驚惶發問,眼睛卻是驚愕看著河道裏緩緩漂來的具魏卒浮屍。
昨天夜裏,長安城頭有人發現渭河莫名其妙漲水,之後又有人發現百來具魏卒浮屍。
陳群、蔣濟等人恐戰事不利,派人去未央宮稟報天子,結果發現天子竟已不在長安。
而這位東中郎將此來,本意就是把偷偷出走的天子請回長安的。
卻是萬萬沒想到,走到半路的時候,陡然發現渭水裏突然出現數以百千計,令人毛骨聳然心寒膽戰,怎麽數也數不清的魏卒浮屍。
如何能不驚惶?!
那位大魏天子卻對他此刻的驚惶並不理會。
半時辰後。
天色更加慘淡。
渭水裏幾乎看不見浮屍了。
隻半刻鍾前漂來兩具。
這時候,從斜穀口平原出現的幾十騎終於來到了曹叡跟前。
“尹大目?大將軍呢?”曹叡聲音幹澀,略略發顫,“大將軍…在斜水大寨,派你來傳消息是嗎?”
平日裏喜怒不形於色的大魏天子如此發問,使得侍立在其身後的東中郎將蔣濟驟然惶懼無狀!
他方才隻覺得大魏或許敗了,心中不安,卻是從來沒想過,大魏的大將軍可能沒了?!!
“陛下!!!”
尹大目猛的雙膝跪地,其後整個人不要命般在地上叩頭再叩頭,兩三下便叩出血來卻仍不停止,整個人嚎啕大慟,聲嘶力竭。
沒有言語。
但誰又都知道是什麽意思。
蔣濟眼前一黑,癱倒在地。
曹叡失魂落魄,踉踉蹌蹌。
若非那宦侍辟邪衝上前來一把扶住,怕是要一頭栽到渭水當中的。
“到底怎麽回事?”曹叡衝上前來一把揪住尹大目衣領,想要把他抓起來,卻是力氣不夠。
“到底怎麽回事?!”
“怎麽回事?!”
“到底怎麽回事?!”
那位向來沉默寡言的大魏天子,第一次在外人麵前如此歇斯底裏。
當此之時,一群寒鴉自西向東而來,嘔啞著飛過他的頭頂,往更東的渭水下遊爭先恐後撲翅而去。
“陛下,蜀寇緊追不舍,我們將士疲弊,大將軍為了掩護我們走出棧道,他…他……”那名被曹叡揪住衣領,與曹丕曹真等人一齊長大的曹氏家奴泣不成聲。
“陛下,大將軍最後讓我護著您速歸雒陽!
“咱們走!
“咱們走!”
頭破血流令人駭然的尹大目忽然想起了什麽猛地站起,血紅的眼珠幾乎要從眼眶裏爆出來。
“廢物!”曹叡一把將他推開,自己卻連連倒退。
“你這個廢物!
“你們這些廢物!”
眾人魂不附體。
而那位向來悠然的大魏天子此刻也已是近乎聲嘶力竭。
一邊罵,一邊手劇顫地指,一邊又踉踉蹌蹌前後欲倒。
昨日還因大破劉阿鬥半渡而擊之策而百無聊賴,昨日還在暢想父祖未竟之事業功成如何不能在我,昨日還信心滿滿詔命司馬懿張郃三路伐蜀以奪漢中。
結果今日喪師殞帥。
這種極大的落差感,這種絕對無法接受的大敗,慘敗,曹叡居然沒有像蔣濟一般癱倒,甚至還能站著破口大罵,心理素質屬實不錯了。
許久過去。
天已大暗。
尹大目、張虎、樂琳、李禎、路蕃、朱術、杜襲等受曹真大恩僥幸得脫之人將大敗始末與曹叡、蔣濟、陳泰、孫資、劉放等人一一道來。
靠著這些人的描述,眾人幾乎補全了整個斜穀之役的拚圖。
無一人不是色若死灰。
無一人不是愁雲慘淡。
“現在…該怎麽辦?”
當不可置信與憤怒盡皆褪去,曹叡開始與他祖父當年乍一聽聞夏侯淵被斬時別無二致,整個人沒了支撐,開始恍恍惚惚不知所措。
哪有什麽風輕雲淡,哪有什麽沉毅斷識,都不過是為了維持所謂帝王威嚴的偽裝。
人都一樣。
換成劉邦,換成項羽,換成劉秀,換成曹操劉備,麵對此等情狀,大概未必會比今日曹叡好到哪去。
“陛下,渭水中的浮屍過不了幾日便會漂到雒陽!
“雒中必將大亂!
“請陛下速歸雒陽!”
東中郎將蔣濟終於想起了他今日來郿塢的使命。
“我回雒陽?”曹叡頭腦發懵。
他這一次督十萬大軍出雒陽入長安,本意是借軍功攬威取望。
誰曾想一敗至此?
他有什麽臉回雒陽?
現在他的處境與心境,倒與當年留在白帝城至死不回成都的劉備類似起來。
“陛下!”蔣濟泣聲力勸。
“別想那麽多了!
“雒陽早有謠言,說陛下已崩!
“還說我們這些從駕群臣已準備立雍丘王植為帝!
“陛下!
“謠言絕不會空穴來風,必是有人蓄意而為!
“待這成千上萬浮屍漂到雒陽,雒中必生大亂!
“您再不回雒陽,雒陽就未必還是您的了!”
蔣濟此刻根本顧不得什麽忌諱不忌諱,有什麽話就說什麽話。
卞太後在雒陽!
曹植是她兒子!!!
這種時候再扭扭捏捏,再讓這位陛下肆意妄為,到時候真讓雒中生出大亂子來,就算能夠平定,也必將出巨大慘痛的代價!
而若是讓蜀寇乘虛而入,趁機奪下隴右關中,那必是天下大震!到時候大魏就危險了!
曹叡已是心悸萬分。
不願回,不敢回,不能不回。
當年劉備夷陵大敗,為何可以不回成都?!
“那關中怎麽辦?”曹叡冷冷問道,“關中就送給那劉阿鬥了?!”
中書令孫資趕忙出言寬慰:
“陛下,尹大目他們不是破壞了斜穀一裏多的棧道?蜀寇一個月內出不來!”
中書監劉放也想到了什麽:
“陛下!
“眼下關中無帥!
“臣以為當速詔舞陽候驃騎將軍司馬公從上庸拔軍。
“率所領荊豫大軍自武關入長安,主持局麵!”
曹叡聽到司馬懿這一串頭銜顯然愣了一下。
昨日大將軍還在跟他說:臣若不幸,宗親再無方麵之將可支關西,兵權不知當付何人之手。
結果今日大將軍便已身殞。
而軍權除了交到司馬懿這個外臣手裏,又似乎真的別無他選。
“好,詔命驃騎將軍司馬懿拔軍回宛,等候詔命,你來擬詔。”許久之後,曹叡冷冷對中書令孫資言道。
“再命人把昨日發出那道詔命追回來。”
回雒陽之事已經沒討論的餘地。
非但要回雒陽,或許還要從長安至少調一萬大軍隨他回雒陽。
除此之外,司馬懿也不能直接入長安,要留大軍在宛城等待,等他安然回到雒陽之後再做決定。
沒有軍權在手,萬一雒陽生出亂子,則根本無法處置。
“你們確定,蜀寇一個月內無法從斜穀走出來?”曹叡想到了什麽。
一個月時間。
張郃、郭淮在隴右自然無憂。
司馬懿荊豫大軍也能到長安。
“是!”尹大目道。
“斜穀棧道被我們拆毀一裏多。
“至少要修二三十日!
“待棧道修好,請陛下命臣等率軍伐蜀!
“臣等誓要為大將軍報此血仇!”
曹叡頷首。
片刻後,他陡然一驚。
“萬一有小股蜀寇翻山涉水走出來呢?斜水大寨還有多少人?!”
尹大目等人聞言皆是一滯。
兩日不眠不休,他們的腦子徹底不夠用了。
“包括那降將來義部曲在內,不足…不足三千。”尹大目訥訥道。
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