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天門關之戰

字數:3783   加入書籤

A+A-


    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正文卷第五十九章天門關之戰離開了牢房之後,王大祥便跑去了鄭灼那,把知道的事一股腦的告訴了他。
    鄭灼在知道這一切後,就知道該是自己出麵的時候了。
    當即回到書房,從暗格中拿了一封信出來,帶著就來到了府衙求見。
    李皓也知道他來的目的,便讓人去把他給請進來。
    「這家夥終於是坐不住了,咱們一起看看,他到底在搞什麽鬼吧。」
    褚樊和張允這時正好就在府衙,他們對火器營的事情,也想早日解決。
    畢竟李皓現在被這事拖在祁都,外麵各州府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呢。
    沒一會功夫,鄭灼便熟門熟路的走了進來。
    「微臣參見太子殿下,見過兩位大人。」
    褚樊和張允象征性的回了個禮,李皓便讓鄭灼坐下了。
    「鄭大人最近一直重病,孤本應去探望一番的,隻是這公務繁忙,抽不出時間出來,還望鄭大人不要見怪。」
    鄭灼回道:「勞殿下掛心了,隻是一點小病而已,如今已然好轉了。」
    「是嘛,那是好事,不過既然已經好了,那鄭大人也該要盡早動身回京了,你這應該是來向孤辭行的吧。
    孤已經知道,你之後可別再耽誤了,畢竟陛下的命令是讓你即刻回京,故意拖延可是要觸怒陛下的。」
    這年頭談判的時候,都是誰先開口就劣勢,反正這事上最急的肯定不是李皓。
    而鄭灼這邊,也明白這個道理,不過他既然過來了,就是做好了心理準備。
    幹脆道:「是,我這段時間重病,確實耽誤了不少時間,所以打算明日便出發,盡早趕回都城。
    隻不過殿下也知道,我這一次在祁地闖下了大禍,回到都城之後,隻怕是免不得要受陛下治罪的。
    所以我便鬥膽向殿下要些人,也好讓我帶回都城將功折罪。」
    李皓聞言裝傻道:「這可就有些難辦了,如今這祁地駐軍正在編改裁撤,人手已經不太充足,若是鄭大人早幾天提出來就好了。」
    鄭灼說道:「殿下的難處,我自然明白,也願意為殿下排憂解難,還請殿下過目。」
    說著就從懷中把帶來的信函拿了出來,雙手捧著呈了上來。
    李皓也是好奇,便伸手將信函接過,打開來看。
    待看完之後,李皓讓人把這信函又交給了張允和褚樊傳閱,並說道:「鄭大人這是下了血本啊,就為了火器營。」
    鄭灼苦澀一笑,回道:「朝中的消息,我也已經收到了,之前是我等誤會了陛下心意,竟然起了與殿下爭鋒的想法。
    如今經過我等多番商議,已決議歸附殿下,這些東西隻當是我等的投名狀,隻求殿下日後登基能對我等寬容一二。」
    李皓似笑非笑的看著鄭灼,問道:「孤也不是心胸狹隘之人,隻要你們不要鬧出什麽亂子,孤自會對你們一視同仁。
    隻是既然你們已經決議投靠,那為何還要這火器營。」
    鄭灼回道:「殿下寬仁厚德,讓我等自是感激涕淋,隻不過那都是後話,如今我闖下大禍,在陛下麵前總要彌補一二。
    而在之前給陛下上傳的奏報中,火器營的成績極為亮眼,因此希望能帶一隊回去,這樣也能在陛下麵前露個臉。
    當然,即是演練,那隻需要一小部分人即可,火藥和火器也不用多帶,還請殿下允準。」
    對於鄭灼的突然轉變,褚樊和張允顯得是極為詫異,畢竟是彼此做對了這麽多年的人。
    隻是麵前這封信函,裏麵透露的誠意滿滿,除了不菲的莊園、田地的禮物外,還有附和他們的一串官員名單,所以他們
    一時也有些猶疑。
    還是李皓這裏承受力強,雖然也沒有想到鄭灼會來這一出,但還是很快反應過來,回道:「你們願意回歸正道,孤也是很高興的,隻不過你具體想要哪些人,比如陳鬆。」
    鄭灼說道:「一切由殿下做主,隻是還請安排一下精幹之人。」
    見這家夥識趣,李皓笑道:「好,那此事孤再想想,至於出發之事,也不用明天了,你再休息兩天,把身體再調好了再走。」
    「多謝殿下關心,微臣告退。」
    鄭灼行了一個大禮,之後便快步離開了。
    等人影都遠的看不到的時候,褚樊站了起來,問道:「殿下,您真相信他會真心投靠?」
    李皓笑了笑,反問道:「你信嗎?」
    見褚樊搖了搖頭,李皓說道:「其實信不信的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把實際的東西給拿到手再說,反正時間還長著呢。」
    張允此時也說到:「是啊,先看他們之後會怎麽做吧,如果真有問題的話,總是會露出馬腳的。
    現在還是說下陳鬆吧,殿下打算把他放出去給鄭灼嗎?若是有了他,鄭灼隻怕會在都城重建火器營。」
    李皓笑道:「當然要放了,既然他們的姿態都做好了,那孤不得配合做個禮賢下士的模樣。
    再者說,沒聽鄭灼說要帶火器營到陛下麵前操演嘛,想來此時陛下召火器營入都城的旨意,應該已經在路上了。
    真把陳鬆給留下來,孤還得另外上折子請示,麻煩。」
    說出了結論,李皓才對褚樊吩咐道:「等會勞您去一趟大牢,把陳鬆給帶出來,然後一起去到火器營挑人。
    事情已經都定好了,就不要耽誤大家時間,後麵要忙的事情還多著呢。」
    褚樊領命之後就離開了,張允也陪著一起。
    李皓和鄭灼達成了統一意見,剩下的事情辦理起來就很容易了。
    鄭灼一行離開的時間定好,在離開的前一夜,他帶著陳鬆來到李皓麵前請罪。
    這次上演的是負荊請罪的套路,李皓也是默契的配合演出,一幅和諧共榮的景象。
    隻不過在任辛的嘴裏,這就變成了政客間的無恥。
    沒了鄭灼的刻意搗亂,李皓在徹底穩定了祁都之後,便把該調往北境的兵馬派出,由褚樊前往壁州坐鎮。
    至於自己,則開始了大範圍巡視祁國舊地的行程,隨行除了留下的火器營之外,還調派了兩萬兵馬。
    也就是這次,李皓除了理清各地矛盾之外,還要把之前沒處理的隱患再清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