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載入‘史冊’的婚禮

字數:7393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 張無忌說完後,又扭頭望向遊坦之。
    以師兄的名義開口說道:“你是第一次與人實戰,自己多回想一下交手中的問題,要吸取實戰中的不足,以後才能進步。”
    遊坦之從黯然銷魂的意境中走出來,點了點頭:“謹記師兄教誨。”
    這話更是叫在場的外人們震驚。
    遊坦之這種程度,以前從未實戰過?
    這怎麽可能!
    就連赤尊信都覺得不可思議。
    一個從未實戰過的小子,在戰鬥中居然能力壓他,這怎麽可能!
    但看這位六師兄和遊坦之的表情,卻不似作偽,這讓赤尊信心中生出一股強烈的嫉妒。
    這等好苗子,有一個便讓人覺得後繼有人。
    可江寒卻有七位!
    啊不,算上在旁觀戰的兩個少女,卻是有九位弟子!
    今日的比試結果,超出了在場不少人的意料。
    或許是感受到赤尊信的“不善”,張無忌出麵抱拳道:
    “既然比試結束,那我們就先行告退了。”
    赤尊信也沒阻攔幾人。
    在和遊坦之交手之後,他產生了一個新的問題。
    如果在同等級他連江寒的徒弟都無法壓製,那麽如果是先天宗師境的江寒,使出同樣的招式,他是否還能破局?
    要知道,這黯然銷魂掌,江寒從未在對敵中用出。
    這甚至都算不上他的拿手絕活。
    這都應對不了,那麽等江寒祭出‘萬劍歸宗’絕技,自己又如何抵擋?
    好在赤尊信這次是以參加典禮的名義來的,所以他起碼還有一天時間思考破局對策。
    赤尊信狂妄、蠻橫,但是在麵對更強者時,卻能保持一顆謹慎的心。
    原著中進攻洞庭湖怒蛟幫,和‘覆雨劍’浪翻雲交手,久攻不下沒有任何留戀,立刻遁走。也是憑此一役,奠定了浪翻雲黑榜前列的美名。
    這次他專程來大理和江寒交手,必定做好十足的準備。
    戰鬥結束,赤尊信對幾人說道:“替我向你們師父問好。”
    赤尊信隨後帶著‘十二武仆’前往別院住所,張無忌和遊坦之幾人也回到住所,向師父稟報。
    其實在赤尊信來到別院後,江寒就感受到了一股狂暴氣息。
    赤尊信沒有刻意收斂,主動釋放出讓江寒能探知到的信息。
    等回到住所,江寒在藤椅上休息,看到弟子們回來,笑道:
    “打完了?”
    遊坦之點了點頭。
    這是他第一次與人交戰,之前跋涉路上用彈指神通收拾的那些宵小強盜,都是秒殺,完全算不上交手。
    “看到你實戰並不弱,我就放心了。等我入川接了青璿,你也可以出師了。”
    乍一聽到出師,遊坦之還是懵逼狀態。
    雖說他想過無數次出師後的場景,可是當這一天真正來臨,遊坦之心中的豪情壯誌全都煙消雲散,隻剩下濃濃的不舍。
    “師父,弟子還想常伴師父膝下,照顧您的飲食起居。”
    還不等江寒開口,一旁的雙兒就笑道:“義兄,你就放心去闖蕩江湖吧,師父這邊還有我和芷若呢~”
    此言一出,遊坦之臉色急變。
    這倆妮子,這是巴不得自己走呢,真的是涼薄啊!
    “人啊,即便再留戀眼前和當下,也要有勇氣邁出前往未來的一步。”
    “為師傳授你的黯然銷魂掌是一門極意武功,以感悟為先。待在身邊的雛鷹,又能感受多少呢?隻有進入江湖,你才能體會到更多的情感,經曆的更多。”
    第(1/3)頁
    第(2/3)頁
    遊坦之強忍著淚水,努力的點了點頭。
    “我絕對不會辜負師父的期望!”
    江寒望向赤尊信別院方向,笑道:“東都洛陽一戰,我保你們的小魚兒師兄一年無憂。”
    “明日與赤尊信一戰,也自當保你和無忌一年無憂。”
    江寒的名氣越盛,江湖上的勢力和門派就會越忌憚。
    無論是交流還是發生衝突,起碼要掂量掂量,他們能否承受得起江寒的怒火。
    翌日。
    大婚如期舉行。
    整個大理城張燈結彩,整個城內到處都掛著紅燈籠,有條件的還拉起了紅綢。
    蕭峰的大名,即便在天南,那也是如雷貫耳。
    地榜高手,丐幫幫主,天下豪傑!
    即便現在確認了契丹人的身份,對於大理人士而言,沒什麽大不了。
    契丹在差不多四十年前,就已經被後金和蒙元聯手滅掉了。
    是不是契丹人,對他們完全沒有影響。
    反倒是大理多了一位地榜女婿,無論是天南對中原的影響力,還是說大理國自己的力量,都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兩人的典禮就直接在皇宮內舉行。
    在相處中,段正淳也了解到阿朱的性格溫柔,和她的母親阮星竹一樣。
    而蕭峰雖然是契丹人,但依舊是堂堂正正、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對老百姓,也不擺姿態,沒有趾高氣揚,也不曾將自己看的高人一等。
    於是段正淳大手一揮,也算是為兩個“孩子”積福,直接免去了大理國一年的賦稅。
    百姓們感念公主與駙馬的好,自發的在這一天掛起了紅燈籠,貼上了紅窗花。
    蕭峰在中原的名聲不好,又經曆了聚賢莊的爆殺,所以來恭賀成婚的,也就隻有樂子五人眾,以及目的不純的赤尊信。
    為了照顧兩位當事人,雖然是宮廷婚禮,但在步驟上卻刪減了很多繁瑣步驟,隻留下重點和精華。
    等到敬酒環節,蕭峰雙眼發光。
    如果不是場合所限,他恐怕要直接端著酒壇子過來,和兄弟們喝個痛快。
    “兄弟們,感謝你們能不遠千裏跋涉過來,參加蕭某的婚禮。”
    “再多感激的話就不說了,都在酒裏!”
    蕭峰雖然端著玉盅,但一口悶的樣子喝出了大碗的感覺。
    “以後就是有媳婦的人了,人生進入下一個階段了。”
    蕭峰重重點頭,以前他的誌向是驅除韃虜,恢複華夏河山。
    可是現在自己反倒成了韃虜。
    不過在人生逆境的路上,蕭峰遇到了自己一生所愛,阿朱。
    既然現在他已經沒有身份,那便放慢腳步,真正過屬於自己的日子吧。
    塞外牧羊,對酒當歌,當一對尋常的農家人,過普通人的生活。
    蕭峰以後更多的是要承擔一個丈夫的責任,以及未來一位父親的責任。
    當和眾人幹杯後,蕭峰和阿朱,又斟滿酒,走到江寒麵前。
    “兄弟,再次感謝你。如果沒有你,我和阿朱現在說不定已經天人永隔了。也不會有現在的生活,這一杯算是我們夫妻敬你的。”
    江寒也接過酒,笑道:“也別怪我掃興。雖然你和阿朱想塞外牧馬過普通人的生活。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退出江湖不是那麽容易的。你不去找人,人也會去找你。”
    “所以,即便塞外牧馬,也別放下你身為江湖中人的警惕心。”
    江寒這話說的語重心長。
    蕭峰總覺得江寒知道些什麽,但聽他說話頗有道理,便鄭重其事地點頭,將這番話牢牢記在心中。
    就和他昔日問寇仲和徐子陵,為什麽會發現異常出手阻止,為什麽會把他從聚賢莊放走一樣。
    第(2/3)頁
    第(3/3)頁
    兩人的回答是,師父曾稱讚過蕭峰是頂天立地的大英雄。
    師父說過的,便不會有錯。
    這也讓蕭峰對江寒多了幾分敬重。
    “不過你也別感謝的太早。因為我的緣故,今天你的婚禮後,恐怕還得動刀動槍。”
    蕭峰自然知道赤尊信來祝賀的消息。
    這位黑道巨擘,大概率是衝著江寒來的。
    蕭峰哈哈放聲一笑,拍了拍江寒的肩膀,笑道:“江兄弟說的什麽話。兩位先天宗師境的人物,能在今天切磋戰鬥,隻會讓蕭某的婚禮跟著一起被更多人記住,甚至津津樂道。”
    “高興還來不及,何來生氣。”
    阿朱自然不會說什麽。
    自己的兩個寶貝義弟,都是江寒的弟子。
    可以說,沒有小仲小陵,就沒有今日的阿朱,更不會和蕭大哥走到一起。
    隨後蕭峰和阿朱到赤尊信一桌敬酒。
    不得不說,身為天南的黑道巨擘,赤尊信做事還是很有講究的。
    “聽聞你要和妻子牧馬放養,做一對塞外伉儷,所以我這次帶來了數百頭牛羊,作為賀禮。”
    赤尊信的賀禮,突出一個實在,著實挑不出半點毛病。
    也的確送到了蕭峰和阿朱的心頭。
    “當然了,這份賀禮,也有賠罪的意思。在你們大婚當天,卻要動手,實在不祥。”
    蕭峰卻早已看開。
    正如他之前和江寒說過的。
    如果沒有這些高手來,他的婚禮隻不過是一場普通的皇家婚禮。
    過半個月就被人淡忘的那種。
    可現在身為地榜高手,能看到同列地榜的江寒,和老牌先天宗師境強者赤尊信的交手戰鬥,相信沒有任何一位江湖人士會拒絕。
    否則,天龍寺的那群老僧,今天也不會借著為新人祈福的名義,移駕回宮。
    祈福是假,觀戰才是真。
    連六根清淨的大師都忍受不了這種誘惑,更不用說是他了。
    “若是赤門主還覺得過意不去,可再送兩匹駿馬。到時候我在塞外牧羊,好有個坐騎。”
    赤尊信放聲大笑,蕭峰這等豪傑,豪邁大氣,說話也不藏著掖著,很合他的胃口。
    “好,今日之後,我便安排手下,牽兩匹駿馬來補上!絕不比大理皇家的差!”
    隨後,大理國的代皇帝段正淳也親自端酒在席間敬酒。
    走到江寒麵前後,說道:“今日女兒與賢婿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了。婉兒和子陵的事情,還是要早點定下來啊……”
    江寒點了點頭道:“這是自然。既然兩個孩子兩情相悅,我們做父母做長輩的自然要成人之美。”
    “擇日不如撞日,不如就明天吧。禮數規矩,就有勞親家了。”
    段正淳笑容滿麵,加上喝了不少酒,臉頰泛著紅暈。
    大理國交到他手上,兒子和女婿都會六脈神劍,大女婿更是蕭峰這般豪邁人物。天龍寺更獲得了九陽神功秘籍,未來隻要有天資之輩,便能夠研習段氏祖傳的神功六脈神劍,可謂日子越來越好。
    “比武的地方也已經安排妥當,隨時都能用。”
    江寒看了一眼已經進入尾聲的婚宴,舉起一杯酒,遙敬對桌的赤尊信。
    “讓赤門主久等了。”
    “現在禮事畢,也該我二人趁著尾聲較量一番,好讓這場婚事為眾人樂道,留下美名。”
    “好一樁美談,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