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暗流(二)
字數:2992 加入書籤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滕德明抿了一口茶水,接著說:
“按常理說,不,幹脆按照你的道理講:這次王維信調離後,淞陽市行班子可以讓你掌舵。注意,我表達的用詞是可以,而不是——應該。但是殷森,我們不妨用逆向思維反推一下:假如,假如讓你拿到王維信手中的這根交接棒,你的後半程當以如何的姿勢和速度去跑完賽道?
淞陽這個池子裏水有多深、淞陽的‘路’有多難走,這一點你應該有所感悟!我知道,這些年你一直以自己認定的方式在這塊土上耕耘運作,應該說你確實收獲了一塊人脈市場、積累了部分資源,但這些隻能證明你作為一名副職的必要條件而已。但如果你目前就感覺到自己可以勝任一把手位置,我隻能回答你一句話就足夠了——不知深淺、不自量力、不知好歹!
別的不談,僅就這三年來,全省金融係統超過百萬元的內部違規案例,你們淞陽興商銀行一家就占了百分之六十!你知道嗎,每一次我參加人民銀行和審計廳召開的綜合治理案件分析會,領導沒有一次不是拿我們興商銀行的案例做發言剖析!作為興商行人、作為淞陽人,我這張老臉恨不得藏在褲襠裏呀!”
滕德明忽地站起身,背起手在房間裏氣呼呼地走著。繼續說:
“現在回過頭看看,你在淞陽行分管信貸工作這幾年,不良貸款上升的勢頭,比我的血壓升得還要快!最讓省行不滿意的就是許多原本信譽不錯的存量客戶,竟然也和我們興商行玩起了貓膩——什麽虛假上項目編造財務數據騙取貸款、什麽它行多頭開戶套取貸款、什麽異地融資轉移存款、什麽頻繁更換營業執照逃避收貸等等。這些如同耍猴、變戲法般的的低級欺騙手段,竟然可以用在我們興商銀行身上屢屢奏效。直接導致巨額不良貸款形成,僅就這一點而言,你這個主管行長能說沒有責任嗎?!
不錯,在幾個大項目營銷上,省行的確是參與了意見,有的方麵甚至還是悖逆了你們市分行的想法。這一點,譚行長和我都不否認,也正是基於這種考慮,才沒有過於追究你們領導班子尤其是你個人的責任。但是,這並不等於你以及你們信貸條線一批人的身上就是幹淨的。
我經常擔心的就是,倘若以後總行或者是審計署過來檢查信貸業務,你們該如何應對?!如果涉及到追責,你們幾個直接責任人能夠免予處分嗎?!整日裏,你的頭腦裏都是仕途上你爭我奪這點勾當!到了關鍵時候,你的工作表現和工作成績會給你做主嗎?
對了,還有一種狀況可能被你忽略了。那就是淞陽市行員工普遍對你存在成見,這是我一直非常費解的事情。一次與譚行長閑聊,無意中說到了你。注意,不是談到了你的工作成績,而是說到你總是被員工舉報。根據省行監察室的統計,出自你們淞陽市行的舉報信中,有八層數量的占比都與你有關。怎麽解釋這種現象?還用我繼續分析下去嗎?省行之所以沒有拿你作為典型處理,年輕人,我們這份苦心你能理解嗎?!”
……
此刻,殷森徹底蔫吧了!
滕德明的一番話,就像是一盆滾燙的開水突然澆在盛開的馬蘭花朵上!幾分鍾的工夫,殷森臉上的怒氣與怨氣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無法遮掩的焦慮和膽怯。
滕德明並沒有留意殷森的表情變化,似乎又突然來了表達興致,言辭也更加流暢而犀利起來。
“你知道嗎?最讓省行棘手的就是聞祿的這場變故。一切來得太突然了,倉促得令人猝不及防!尤其是聞祿身後留下的三百多萬元存款。我想,身為主管信貸工作的副行長,你該不會對我說毫不知情吧?!”
“聞、聞祿的事情,省行不是已經有態度了嗎?至於那幾筆款項的來曆,說心裏話,我也是霧裏看花。但是有一個人最應該知道所有事情的來龍去脈!”
殷森趕忙辯解說。
“誰——呀?”
滕德明懶洋洋問。
“柳——東。誰不知道這幾年聞祿和康弘集團打得火熱!他和董事長柳東的私交更密!也許在你們省行領導心目中,聞祿是個業務精通、堅持原則的優秀後備幹部。其實,哼!他究竟做了什麽,隻有他自己知道。這三百多萬存款不就是很好的物證嗎?!”
殷森陰聲怪氣回答。
“你的意思是說,聞祿那些錢是柳東給的?證據呢?烏鴉落在豬身上——己黑罵人黑吧!你和柳東的的關係不也是很鐵嘛?聞祿生前在很多場合都處處維護你。現在人沒了,你就不要再講這種不負責任的話了。況且——”
說到此,滕德明停頓了一下,繼續說:
“既然你提起柳東,我不妨多說幾句。我和柳東雖然都是淞陽人,而且還是大學期間的校友。隻不過我大他幾屆,所以原來並不十分熟悉。後來他涉足鉬鐵提煉加工實業,經常需要大額度貸款支持,我們的接觸多少有一些。但是,我從來都不會把這種家鄉的感情色彩混雜到工作之中。
真是時勢造英雄啊!在淞陽走出去的這些經商者,柳東可以稱得上是最早完成原始資本積累的先鋒!說實話,我很佩服他!現在柳東是個大名鼎鼎的公眾人物——資產數億,又是政協委員。哪一個‘頭銜’拿出來都是金光閃閃,耀眼生輝的呦!
憑我的了解,柳東的社交圈並不十分寬闊,但卻是非常夯實和足值!凡是和他有實質性交往的人物,基本都是各行業當家的實權派。其中不乏金融係統的決策者!我之所以這樣評說他的交友習慣,是有緣由的。
就拿我們興商行來講,和他熟悉的人都有一種共同的感覺:那就是,他所推崇的並且采用的人際交往方式,並不局限於吃吃喝喝、跳跳唱唱,而是經常找機會和你深度交流雙方業務上的具體話題、分享各自的管理方式、探討相互的業務政策規定。這個人的功利性極強,他所有的營銷目標早已經超出一般人的認知,總是在刺探甚至直接觸碰我們信貸管理鏈條上的薄弱點!他的意圖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