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黃石公
字數:3434 加入書籤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張良和秦歌十分熱烈地擁抱了一會兒之後,兩個人這才分開手。
秦歌仔細打量著張良,表情異常激動道:
“張良,你個子長得這麽高了,已經變成男子漢了!一晃兒咱倆有十多年沒見麵,我都要想死你了!這些年你毫無音信,跑到哪裏去了?”
“我跑到東北去了。”張良答道,“那裏有一個太平村,這些年我一直生活在那裏。秦歌,看到你我真高興!你的個子也長得這麽高了,你也變成男子漢了。這些年,你一直沒有離開城父嗎?”
“沒有。”秦歌答道,“當年秦軍攻打城父時,城裏大部分房屋都被戰火給燒毀了,我家的房子和你家的房子一樣也被燒毀了。當時城裏的老百姓大多數都跑到了外地……我沒有跑,一直躲在城裏……後來,戰爭結束,城父又恢複了安定,我爹就張羅著把我們家燒毀的房屋又重新修建起來了。張良,你家的宅院荒廢了那麽多年,這回你回來了,是不是也要修建啊?”
張良搖了搖頭,道:
“暫時我還沒有這個打算。秦歌,你早就成親了吧?”
“嗯。”秦歌點頭道,“我成親好幾年了,兒子都兩歲了。張良,你呢?”
“我……”張良臉上的笑容忽然不見了,他聲音哽咽道,“……我也成親了,我媳婦名叫小青。本來,這次回城父我是和她一起出來的,可是,當我倆走到桃花村的時候兒,青兒不幸被抓徭役的官兵一箭給射死了!”
“啊?”秦歌不禁顏色更變道,“還會有這種事情?官兵亂箭傷人,那不是草菅人命嗎?”
“是啊!”張良無可奈何道,“可是,在秦始皇的暴政之下,咱平民百姓的性命算得了什麽?”
“唉!”秦歌不禁歎了口氣道,“張良,你說得對。既然小青不在了,你就節哀順變吧!好了,咱不說那令人傷心的事情了。張良,走,到我家去落腳吧。”
秦歌說罷,拉起張良的一隻手邁步就走。
秦歌家與張良家同在一條街上,兩家院落隻隔著三個大門。
所以,張良跟隨秦歌很快就來到了他們家。
張良小時候兒,經常到秦歌家玩耍,秦歌的父母十分喜歡他。張良一來到秦歌家,立刻就受到了秦歌父母和秦歌媳婦的熱情歡迎。他們互相寒暄一番之後,秦歌便吩咐媳婦下廚房去做午飯……
張良在秦歌家吃了一頓十分可口的飯菜。
吃罷午飯,張良要到其他要好的發小家去看看。秦歌便陪同他一起前往各家各戶……
轉眼三天就過去了。
在那過去的三天裏,張良見到了所有在城父邑裏的發小。彼此見麵互述衷腸,倍感親切。發小們都爭先恐後地邀請張良吃飯,住宿,使張良深深體會到了濃濃的友誼和鄉情……
這天上午,張良見天晴氣爽,風和日麗,決定到城外去散散心,他便一個人悄悄地走出了城父邑。
張良來到城外,沿著一條土路向郊外走去。
他孤零零地漫步在土路上,忽然又想起了長亭邑,想起了燕十三……他不禁潸然淚下道:
“老爹,對不起,我讓你老人家失望了!本來,當初我帶著青兒與你臨別時,說到了潁川老家看一看就回去。如今,我來到老家已經半個月了,卻還是不肯走!爹,說心裏話,不是我故土難離不想回到你身邊,而是我沒有勇氣去麵對你!爹,我不想回長亭了,請你老人家原諒我吧!”
張良邊走邊十分愧疚地地念叨著,不知不覺中他走出很遠,前麵出現一條河流。隻見河水清澈,十分平靜的緩緩流淌;一架拱形木橋橫臥在河麵上,橋頭立有一塊石碑,上麵刻著“沂水圯”三個篆字。
據說,沂水河本來名叫“清水河”,後來有一家姓沂的在河邊落戶定居,才給清水河改稱為沂水河,並在河上修建了一架木橋,又在橋頭立了一塊“沂水圯”的石碑。
張良看到沂水河,不由得精神為之一振。
“沂水河,我已經來到沂水河前了。想當年,我和秦歌等一群發小經常在沂水河裏洗澡……那無比快樂的情景至今還曆曆在目啊!”張良自言自語道,隻見在木橋上站立一位皓首銀須的老者,正背負行囊,手扶欄杆,興趣盎然地在觀看河水中暢遊嬉戲的鯉魚,看到高興之處,老者不禁鼓掌大笑道:
“妙哉!妙哉!魚兒相戲,交頭接吻,樂在其中,真是妙不可言……”
老者話未說完,忽聽“哢嚓”一聲響,他扶著的欄杆竟然斷落一截,老者猝不及防,驚呼一聲,突然跌入河水之中……
張良看見,不禁大驚失色,他立刻快步衝到橋上,奮不顧身地跳入水中搶救老者。隻見他遊到老者跟前,潛入水中將老者放到背上,然後浮出水麵,急速遊到岸邊,將老者救到了岸上。
老者驚魂未定,坐在那裏喘息起來。
張良急忙蹲在老者的身後,一邊用手掌拍打他的背部一邊問道:
“老人家,你沒有被河水嗆到吧?”
“沒有……”老者答道,轉過身來,非常感激地看著張良水淋淋的麵龐道,“這位後生,多謝相救,老朽真的是感激不盡!”
張良急忙擺手道:
“老人家,休要客氣!見義勇為,是我輩後生應該做的事情。”
“嗬嗬嗬,好一個見義勇為,真是後生可畏呀!”老者朗聲笑道,站起身來,炯炯有神的目光把張良仔細打量了一遍之後,滿心歡喜地問道,“這位後生,你叫什麽名字?是哪裏人氏?”
張良答道:
“老人家,我姓張名良字子房,乃是潁川城父人氏。”
“哦。”老者欣然頷首道,“你叫張良張子房……好!好!!好!!!張良,我乃‘圯上老人’黃石公,今天你我在此相逢,實乃天緣注定。我看你五官端正,氣宇軒昂,將來定然大有作為!張良,我這裏有《太公兵法》三卷,就贈送與你吧。”
黃石公說罷,伸手去摘背著的行囊,卻摸了個空,他不禁大驚失色道:
“怪哉,我的行囊怎麽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