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地堡

字數:2946   加入書籤

A+A-




    第232章 地堡
    隆隆炮聲掩蓋之下,密集的槍聲不時傳過來,吳孝良站在高地,一臉嚴肅的觀察著戰場,遠處海灘忽明忽暗,子彈在夜空中拉出一道道亮線,並且亮線還在變多,持久的亮下去,他知道這是代表這戰鬥越來越激烈。
    吳孝良不知道,此刻指揮日軍登陸作戰的正是他的老朋友塚田攻,河內號的甲板上,他端著望遠鏡正在觀察戰場,更是躊躇滿誌的看著麾下士兵舍死忘生的向黑暗中的海灘衝去
    塚田攻這次作為第二十四聯隊的參謀長再一次來到了數月前折戟的海參崴,不過這一次他躊躇滿誌,信心實足,那個狡猾的吳孝良已經在寬城子被高鳳城的部隊襲擊並且失蹤,好久沒有音信,綏東軍群龍無首,否則也不能讓蘇俄軍長驅直入到海參崴吧,如今他們腹背受敵,正是帝國陸軍攻占的大好時機呀。
    他的嘴角泛起一抹微笑,經過360毫米口徑艦炮洗禮的中國陣地已經虛弱不堪,帝國的士兵們幾乎沒有廢吹灰之力便順利的登上了陸地,這還有點超出他的意料之外呢,在想象中,中國人似乎應該先進行一下殊死抵抗才對的。不過這樣更好,帝國少了一個士兵,敵人到時候就會多一份壓力。
    不過接下來的情況讓他樂不起來了,二十四聯隊的士兵也僅僅是登上陸地便再難前進一步,原來中國人早就在岸邊構築好了工事以及地堡,海灘之所以沒有防禦力量是以為哪裏潮張超落不適宜構建堡壘。數個互為犄角的地堡頃刻間齊齊開火,日軍很快便被壓製的無法前進一步。
    自打上次日本軍隊突襲海參崴後,吳孝良深感這座城市海防空虛,所以在臨走前便特意交代方其道,一定要在海邊適合登陸的海灘上修築地堡,不但要修,並且還要多修。初時,方其道以及麾下高級軍官對此還有些不以為然,但是吳孝良既然交代下來,就必須要完成這個命令,於是十幾座地堡就在這種背景下用水泥澆築而成。
    方其道看著地堡發揮了強大的防禦力量,心中暗道僥幸,如果當初自己稍有懈怠,在修築地堡上推諉一番,恐怕此事海參崴已經陷落了吧,這個吳維中似乎總能料敵於仙,這也是盡管他心中不讚成吳孝良的命令,但仍舊徹底執行的原因。
    灘頭陣地的指揮部掩體內,方其道正通過望遠鏡觀察戰鬥進展,日軍暫時被壓製住了,但是相信不久後他們便會撤退,到時候這些暴露的地堡就會招致大規模的炮擊,當初修築這些地堡時是按照可以承受(0毫米口徑艦炮以內的轟炸能力修築的,知不知道它們能否承受住海灣外那艘龐然大物的轟擊。
    尹呈輔也跟了來,方其道離開觀測口後,他上前去又觀測了一番,子彈嗖嗖的破空之聲,在觀測口處傳來的特別明顯,子彈水潑一樣打出去,有些日本人仍舊頑強的試圖突破水壓重機槍織成的火力封鎖線,但是很多最後都是徒勞無功的努力。
    終於有一個士兵爬到距離他最近的地堡前,剛想有所動做,相鄰的低保火線轉向,那個可憐的日軍士兵直接便被子彈橫腰打為兩截,上半節身軀倒在地上痛苦的嚎叫抽搐扭曲著,但這一切又被掩蓋在了已經再次轉向的火交織聲中。
    尹呈輔興奮的叫道:“致之兄,真想剖開維中的腦袋看看,到底是什麽材料做的,他怎麽就能知道日本人可定還要在這裏再次登陸呢?並且還叫你提前築好了地堡。”
    方其道苦笑道:“說實話,我這還是消極怠工了呢,如果按照他的規劃,地堡與地堡之間是要有鋼筋水泥封頂的地道鏈接的。不過當時我覺得如此做實在太過浪費人力物理,便隻外了坑道用原木夯實兩邊,並且還可以做戰壕使用,到時候有了戰事還可以一舉兩得。現在看來,我的想法還是跟不上形勢,仗一旦打起來,如果咱們在坑道裏堆滿士兵,最後便都會淪為日軍艦炮的活靶子!”
    說罷,方其道滿臉可惜之情,他結果尹呈輔的望遠鏡,發現剛剛還在頑強進攻的日軍竟然撤退了,他便觀測著戰場,邊不無憂慮的說道:“以目前情況來看,防線構築是十分成功的,我們應該趁著這個間隙,抓緊將各地堡的彈藥補給充足,如果沒猜錯,日軍一撤他們的艦炮便會開火轟擊這裏,至於這些鋼筋水泥能否承受得住就要看老天了。”
    聽了方其道的話尹呈輔立刻抓起桌上電話,將命令傳達下去,他還是對這些鋼筋水泥澆築的堡壘抱有深厚的信心,原因無他,這都來源於他對吳孝良曆次正確決策,帶領綏東軍成功闖過一次又一次難關所積累下來的信任。
    在方其道對地堡的堅固程度充滿憂慮的同時,河內號戰列艦的甲板之上,一身黃色呢質少將軍裝的二十四聯隊長三宅光治也在端著望遠鏡憂慮的看著沙灘上一個個奇形怪狀的地堡。這個吳孝良實在給了他太多的“驚喜”,從開始登陸成功的興奮,到攻擊受挫傷亡慘重的憤怒,感覺自己的情緒好似巨浪中的小船,被高高拋起又狠狠的摔下,他十分反感這種脫離掌控,被人牽著鼻子走的感覺。
    所以,他果斷的選擇了撤軍,將這些麻煩交給身後的巨炮解決吧,雙聯裝的主炮炮塔在緩緩轉動,馬達聲透過厚重的鋼鐵裝甲隱隱傳了過來。
    一身上校軍裝的二十四聯隊參謀長塚田攻站在三宅光治少將的身後,濕鹹的海風將隱在黑暗中的帝國海軍太陽旗吹的獵獵作響,他總有種不好的預感,覺得一定會出問題,但又說不好會出現在哪裏。
    馬利諾夫斯基也有種不好的預感,但是他知道問題出在哪裏,如今城中的綏東軍算是腹背受敵,但自己又何嚐不是?那一股軍隊之所以遲遲不進城去,恐怕便是在監視自己。
    如今擺在他麵前的有三條路,第一跳,進攻海參崴,並且勝利的可能行很大,但是勝利之後又該如何應對日本人呢?很顯然兩敗俱傷之後,蘇俄軍很容易就會被日軍吃掉,這不是個好主意。第二,撤軍。這更不是個好主意,如今形勢極為不妙,士氣已經瀕臨崩潰,一旦撤軍命令發布,那些匪幫恐怕第一個就得拔腿開溜,甚至有可能倒戈相向。最後一條路便是進攻從旁監視的那一小股中隊,但是恰爾巴諾夫上萬人居然也被他們打敗了,這夥人究竟有多麽強大的戰鬥力?這都使得他不得不慎重考慮。
    猶疑間,士兵來報告:
    “團長同誌,有人在軍營外想見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