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違背祖宗的決定
字數:7725 加入書籤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在陳氏、或者說在陳湛看來,天下間如今最為重要的東西便是“田地”,而封建社會的基礎也就在田地之上,或許直到百年、千年之後,這一點也不會發生任何改變。
這是誰都無法改變的事實。
而如今,陳氏便要對這個根基動手了。
在千年之前,陳氏的先祖以及商君在探索中發現,田地屬於國家的時候,無法讓百姓們湧現出來熱情和激情,而伴隨著生產力的提高,井田製已經不再適合當時的環境了。
於是,千年之前的商鞅為了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以及地主階級想要獲得權力的想法,在變法之中提出了“土地私有製”,這個製度如同“瓊漿玉液”一樣,將地主階級催生。
提高了生產力、提高了勞動力的同時,也衍生出來了他的弊端,即為土地兼並。
土地兼並永遠無法消失——除非土地在本質上屬於國家所有,而且必須是不能夠交易的東西。
陳湛緩緩的歎了口氣。
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而後輕聲道:“這一步.是對是錯,唯有天知道。”
“但陳氏必須去做。”
朝會
當清晨的第一縷光輝落在太極殿中的時候,人們恍然之間發現了坐在最前方,閉著眼睛的那位老人,老人頭發蒼白,渾身上下都帶著些許腐朽的氣息。
他畢竟已然近百歲了!
這位跨越了一個時代的老人通常不會出現在這裏的,今日出現.是為了什麽?
高士廉站在人群中,他的神色裏麵充斥著些許畏懼的神色,上一次陳氏出手,他的左膀右臂全都被砍掉了,而如今,陳氏再次出手針對的會是什麽呢?
當李世民坐在那太極殿的皇位之上的時候,他的目光看到了陳湛,他與陳湛對視,看到了陳湛目光中的肅穆和堅定。
他緩緩開口道:“陳公今日上朝,可是有要事?”
陳湛緩緩的起身,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腰間的麒麟玉還在緩緩綻放著些許微不足道的、沒有任何人能夠看到的光芒,也正是這一縷光芒讓陳湛渾濁的腦子保持著理智和清醒。
“啟稟陛下,前些日子蔣忠公一事令老臣心頭難安,老臣查閱了諸多奏疏、文件,發現了一件事情。”
他轉過身,環視著在場的眾人,重點落在了那幾位“五姓七望”的世家門閥家主的身上,陳湛的嘴角浮現出些許笑容。
陳湛隻是用十分平淡的語氣,輕柔的說道:“這世上不隻有一個李孝恭,不隻是有一個劉宏基,這大殿之上沾滿了劉宏基之類。”
他的聲音頓時變得急厲,變得冷酷起來,這一刻,這位百歲老人好似又變成了當年那個雷霆一般的年輕人。
“世家門閥、天下貴族,占據了太多的土地,而他們將這些土地納入自己名下的方法並不正規。”
“如同李孝恭、劉宏基二人一樣。”
陳湛的聲音中帶著殺氣,但那殺氣中又留有一絲的餘地:“水至清則無魚,這一點道理老臣還是明白的,所以老臣並沒有想要將這袞袞諸公全都拿下的想法。”
他嘲諷的掃試了一圈眾人,而後說道:“但土地乃是一國之本,更是田間百姓們生存最基礎的保障,當年的大隋也好、昔年的大虞也好,都在這個事情上麵栽過跟頭。”
“昔年大漢為何會滅亡?”
“那是何等強大的王朝?隻是因為大賢良師的一句“請大漢赴死”便有那麽多的百姓跟隨,諸公不想想這是為什麽?”
陳湛閉上了眼睛,腦海中浮現出那萬千黎民哀嚎的場景,而後輕歎一聲,再次說道:“或許諸位是知道的,隻是諸位並不在意這件事情罷了。”
“畢竟就算是大唐滅亡了,你們這些所謂的世家門閥也可以繼續在一個王朝屹立不倒是麽?”
陳湛的話語攻擊性太強了,哪怕他們真的是這麽想的,這個時候他們也不能承認啊,沒看見台上的那位陛下已經雙目中帶著憤怒火焰了麽?
他們低著頭一言不發,可陳湛的聲音還在繼續。
他的聲音猛地拔高:“你們不在意,可陳氏不能不在意。”
“老臣思慮良久,終於決定,還是將此奏疏獻上。”
“還請陛下查閱。”
他將奏疏遞給了前來的內侍,而後站在那裏,默默的等待著。
等待的時間並沒有很久,畢竟這封奏疏李世民早就看過了,或者說這奏疏就是陳湛、陳若瀚、李世民三個人商議出來的,此時隻是走一個流程罷了。
當李世民“看完”了陳湛的奏疏之後,臉上的神色不變,讓人看不出他在想什麽。
“諸位,也都看看吧。”
他令內侍將陳湛的奏疏流傳,令在場的人都仔細的看一看。
而看完了這奏疏的人們則都是閉上了嘴巴,他們想要反駁,但卻又不知道該如何反駁.於是隻能夠沉默的站在那裏。
畢竟.,.大家都是要臉麵的。
然而總是有人要“裏子”超過要麵子的。
比如說五姓七望的諸位。
崔伯靈站了出來,眉頭緊皺:“陳公,我瞧著這奏疏上的內容.似乎並不僅僅是要丈量天下土地這麽簡單啊,還有將一些“無主”的土地收歸國有的製度。”
他緊緊的看著陳湛,想要從這位老人的眉宇中發現些許破綻:“這個“無主”的土地是什麽意思呢”
“而且——”
崔伯靈輕聲說道:“土地私有製,似乎是當年陳氏先祖與商君變法的時候一同商議出來的,如今要將這些無主的土地收歸國有,那麽後續是否會將其他的土地也收歸國有?”
“這豈不是違背了當年安國王的初衷?”
“當年秦國依靠這一點成為了天下霸主,最後一統天下,而如今陳公與當年的秦國、當年的先祖背道而行這是否.有些”
崔伯靈雖然說話吞吞吐吐的,但卻將該說的東西都表現了出來,沒有讓人覺著迷茫。
陳湛隻是緩緩的抬了一下眼眸,那雙蒼老的眸子中藏著的韻味讓人覺著心頭一震。
隻聽得他嗬嗬一笑,笑容中也帶著些許的淡漠。
“崔侍郎這話有些問題。”
“這世上的許多事情都是會發生改變的,世上許多事,哪裏有一成不變的呢?”
“當初家祖以及商君之所以會定下土地私有製度,那是因為適應當時的秦國情況,而如今——可不是大秦了。”
他打趣著說道:“怎麽我這個最該遵守所謂“祖宗之法”的陳氏家主還沒有說什麽呢,你先替我們陳氏考慮上了?”
“這倒是稀奇事兒啊。”
陳湛說完了之後,又看向眾人,最後緩緩的強調了方才所說的“無主”:“目前為止,收攏的自然是無主的田地。”
“什麽是無主的田地呢?”
“就是那些雖然在他的名下,但是這人卻拿不出來田契、或者說田契之上名字已然不是他的田地,也包括一些其他的田地,隻要是不能拿出證據表明這就是他田地的田地,都是無主的田地。”
陳湛的話很輕鬆,但卻插中了這些世家門閥的心髒。
這裏要強調一點,古代是有賦稅的,有些賦稅是依照田地來收攏的,而且田地越多被收攏的賦稅越多,所以一些人便想了辦法。
那便是將田地的名字繼續留在這個人的身上,也就是將這些田地租賃出去,找佃戶耕種,這樣可以避免一部分的賦稅。
而這些田地大部分都是通過違法手段獲得的。
一些官員更是如此.
所以徹查此事的話,一定是會發現問題的。
就比如現在,突然之間查詢整個國家所有的房屋戶主姓名,並且令其拿出購買證據、繳納稅款的證據,是他名下銀行卡付款的證據,幹這些的同時還要查詢這人是否與係統中的官員名單有關係——查不到的,無主的,便收歸國有。
這是一樣的行為。
就看這些人到底是要命還是要錢了。
陳湛笑著看向眾人,顯然通過這樣的辦法隱藏土地的人並不少。
而陳湛的話語還在繼續:“當然了,為了防止冤假錯案,當朝廷成立新的“土地署”的初期,就如同當年成立賦稅署的時候一樣,都會先由陳氏子弟擔任其中各地官員,對各地進行土地丈量以及登記造冊。”
“土地署的列卿便暫時由我那個不爭氣的孩子擔任。”
他指了指一旁正在打瞌睡的陳臨安說道:“這位臨安公,大概是有資格去幹這件事情的。”
“當然了——”
陳湛拉長了語調:“當年賦稅署成立的時候,貴州那邊有人試圖毀滅證據,打壓、甚至殺死陳氏的子弟,你們也可以嚐試一下這樣做——隻要你們還記得當初陳氏的力量與現在相比如何,隻要你們還記得當時那些人、整個貴州的下場,就可以。”
他的話語雖然說的輕飄飄的,甚至其中帶著些許的笑意,但卻沒有人敢把這件事情當成是笑話來看。
畢竟整個貴州在漢文漢武近乎百年的時間完全陷入了停滯狀態!
甚至皇帝大赦天下都不赦免貴州之地、貴州之人!
誰敢這麽做?
真不要命了?
當然了,最關鍵的是找替罪羊也沒用啊,陳氏發怒的時候,可不會管你什麽證據啊、規矩啊、邏輯啊什麽的,在你還沒有反應過來,還想要狡辯的時候,陳氏的雷霆就會落在你的頭頂,將你劈一個粉碎!
看著沉默的眾人,陳湛嗤笑一聲,臉上帶著些許不屑。
“行了,諸位既然都沒有意見,那此事便請示陛下把。”
他歎了口氣轉過身來說道:“陛下,您意下如何?”
李世民也微微點頭表示讚同,畢竟這東西就是他操手做的,他自己能不同意麽?
當然是要同意了。
貞觀五年。
在舉世聞名的李孝恭、劉宏基貪腐案發生之後,朝廷震怒,陛下震怒,鎮國王陳公拿出來了一係列的證據,並且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
土地署這個影響深遠的機構便就此成立了。
與當年賦稅署成立的時候一樣又不一樣,畢竟當年賦稅署成立的時候,天下還是有些懷疑的,而如今第二次做這種事情便順理成章了許多,人們也沒有再懷疑。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便開始了。
這一次的改革並沒有太過於深入,至少對於那些還在百姓們手裏的土地他們並沒有將其收歸國有,也沒有動納西世家門閥正兒八經的土地,隻是將他們扒了一層皮而已。
或者說,這已經不算是扒皮的程度了,而是放血!
放血的節奏。
但這還在世家門閥能夠接受的範圍之內,所以他們並沒有奮起反抗,而是在等,等著陳煜和孔穎達、高士廉等人分出高低。
申國公府邸
高士廉坐在那裏,神色頹然,而他的對麵坐著孔穎達等人。
孔穎達微微蹙眉看向高士廉:“國公,您為何是這個表情?難道是對我以及我的父親沒有信心麽?”
信心?
高士廉苦澀一笑,從今日朝堂上的事情他看出來了以往從未曾看出來的事情——即皇帝以及陳氏從來沒有把他們當成是對手過。
這一點令他十分傷心和憤怒,但卻找不出什麽問題。
在皇帝以及陳氏的眼睛中,或許他這段時間的掙紮算計,不過是螻蟻一般的動彈吧?
他按了按頭,然後說道:“長孫那裏如何了?他還沒有做好決定麽?”
是的。
長孫無忌雖然已經決定了站在高士廉的這邊,但還沒有決定好要不要幫助高士廉做那件事情。
高士廉長歎一聲說道:“你告訴輔機,若是再繼續猶豫,咱們就真的沒機會了!”
孔穎達猶豫了一下,繼而點頭,事實上他也不是那麽的讚同那件事情的.
“好,我會告訴輔機的。”
“那咱們現在需要做什麽?還是等麽?”
高士廉點頭:“是啊,還是等.”
太極殿
皇宮門口
一個身著黑衣鬥篷的人站在那裏,神情淡然,孔武有力。
他看著一旁的年輕人說道:“益光,不必緊張嘛。”
PS:明日應該無更,後天應該是有的。
麽麽噠,大綱基本上捋順了,這個月暫時是隔一天一更,等到捋順了之後下個月就爭取正常更新。
按照大綱確定,也就是二月的最後一天這本書完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