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日記

字數:9536   加入書籤

A+A-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薑臨看著那身穿道袍,頭上卻頂著六個閃亮戒疤的修行者,一時間有些傻眼。
    三界不是沒有佛道同修的法脈,佛道同修更不是什麽邪道,也談不上罪過。
    佛也好,道也罷,其中都有糟粕,也都有引人向善,秉持正道的正法。
    無論是道還是佛,都是通天的大道,都能夠達到淬煉自身,乃至於普渡世人的目標。
    可問題也出在這裏。
    正兒八經的佛道同修,必然要有一方作為主體,而後從另一方側引旁征,作為輔助之用。
    就是因為二者都是通天大道,所以必然隻能選其一而行。
    光薑臨知道的,就有同時供奉藥師佛與天醫大神,也就是孫思邈先生的法統,但很顯然,這是以藥師佛為主導,以天醫法為輔助,救民驅病的上善法脈。
    亦或者,同時供奉關聖帝君和韋陀護法,走的是斬妖鎮邪,以證自身的路子,顯然是以關聖帝君為主導,輔以韋陀降魔的忿怒金剛之相。
    誰能說這樣的法脈不是正統?走的不是正道?
    你可以開著佛門的車,走道門的路,也可以開著道門的車,走佛門的路,沒有人會說什麽,隻要持身正大,就是正門正法。
    即便是薑臨自家的黑律法脈,也隻是限製門下弟子,不可去了解佛門經典,但也並不限製門下弟子與真正有修持,有功德的高僧正常接觸。
    可是,你不能把道佛的車打散然後重新組裝,最後沿著道佛之間的馬路牙子一路狂奔。
    這玩意多少有點抽象。
    而且,想要二者兼得,最常見的下場就是二者皆不得。
    可修行者卻以為自己得了……
    那得的是什麽呢?
    薑臨心裏想著,看向那走出普陀觀的修行者,酆都法眼睜開。
    漆黑鎏金光芒卻並沒有出現,而是隱沒在眸子之中。
    登仙之後,薑臨所修持的的一切法門都自然而然的有了進益。
    現在的酆都法眼,已經沒有了什麽外顯的威勢,而是將一切都收斂了起來。
    黑白分明的眸子,落在了那打扮怪異的修行者身上。
    下一刻,薑臨皺了皺眉頭。
    隻見那修行者的道行顯化在薑臨的眼中,乃是道門清福炁與佛門金剛炁混雜,不僅沒有同時得到二者的精髓,反而變成了汙濁的灰白,簡直一言難盡。
    一般來說,佛道同修,一者為主,一者為輔,或道皮佛心,或佛皮道心,從未有這般詭異的共存。
    是的,薑臨隻能用詭異這個詞來形容。
    眼看那修行者朝著另一個方向走去,薑臨並沒有跟上去的意思,依舊立足在那普陀觀的不遠處。
    看著那“普陀觀”三個怎麽都覺得不對勁的大字,薑臨突然想到了這地界的名字。
    小雷音國……
    莫非真的是曾經在西行路上的那個小雷音?
    看來自己不僅僅已經離開了周國地界,就連南贍部洲都已經離開……
    不過,還需要再確定一下。
    薑臨想了想,邁步朝著普陀觀大門走去。
    ‘篤篤……’
    到了門口,薑臨很有禮貌的敲門。
    不多時,門戶從裏麵被打開,走出來一位身穿道袍,嚴肅規整,一絲不苟,卻偏生頂著一個閃亮大光頭,戒疤清晰可見的……道僧?
    一時間,薑臨還真的不知道該怎麽稱呼這一號奇葩。
    “福生無量菩薩。”
    那道僧見了薑臨之後,先是一愣,而後雙手合十見禮,一開口,就讓薑臨再次難繃。
    啥玩意就福生無量菩薩?
    薑臨強忍著心裏吐槽的心思,還禮道:“福生無量天尊,這位……道友,有禮。”
    “哈哈哈哈!”
    道僧見狀,不由得哈哈大笑,說道:“道長不是我小雷音國人士吧?”
    說著,不等薑臨回答,便自問自答道:“想也不是,不然不會是這般模樣。”
    薑臨聞言,嘴角隱晦的抽了抽,說道:“貧道確實非此地之人,乃是自赤縣神州中土大周雲遊而來。”
    “哦?竟是中土人士,失敬失敬。”
    道僧聽了,有些驚訝道:“自南贍部洲至我西牛賀洲,隔著茫茫大海,道長能一路雲遊而來,可見道行深厚,我等不及也。”
    “不過是撐著一口氣罷了。”
    薑臨聞言,神色一動,而後行禮道:“這不,到了此處,困乏無比,厚顏叩門,還請貴觀容貧道掛單幾日。”
    “當然可以,道長請進。”
    道森很痛快的側身指引,請薑臨走進了普陀觀之中。
    路上,道僧給薑臨解釋著。
    道僧說道:“我小雷音國修行者,與中土迥異,並非單奉一家,而是道佛皆有,更有甚者,乃是俗門百藝,同供仙尊佛陀。”
    “對了,在下法號普成。”
    “貧道法號玄應。”
    薑臨笑著點點頭,也注意到了普成的自稱,不由得挑了挑眉毛。
    “哦,我等小雷音國修行者,因道佛皆修,故而互相之間以同道相稱,自稱卻用在下,畢竟不管是自稱貧道還是貧僧,都有些不貼切。”
    普成笑著說道:“幹脆,帶上幾分紅塵氣,畢竟說到底,你我都是在這紅塵之中打滾。”
    “說的是。”
    薑臨含笑點頭,說話間,已經來到了普陀觀的正堂。
    這普陀觀雖然占據著這個綠洲小鎮最繁華最中心的位置,但占地卻不是很大。
    其內建築,也正如普成所說,乃是佛道混雜,有一種讓薑臨感覺到很別扭的既視感。
    單說那正堂之前的大路兩側,一排是棗樹桃樹混雜,另一排隻有一顆菩提樹。
    看起來不僅僅不規整,而且也沒有什麽“道氣兒”或“佛氣兒”,反而在陽光照耀下,那陰影灑下,帶著幾分詭譎。
    普成卻顯然早已經習慣,或者說在他的心裏,這就是他修的“正道”體現。
    “道長,這就是我觀的正堂,其內供奉三茂真君。”
    普成指著正堂對薑臨說道。
    “三茅真君?”
    薑臨好像沒聽清一般反問。
    “不不不,是三茂真君。”
    普成笑著糾正了一句,而後抬手推開了正堂的門戶。
    薑臨眯著眼睛看過去。
    隻見那正堂之內,一側是十二雷將,另一側則是十八羅漢。
    在正中神龕之上,則是一尊丈高的塑像。
    這塑像竟是以通體黃金澆築,而不是單單一層金箔。
    這簡直……
    豪奢。
    薑臨不由得眨眨眼,真要說起來,讓他單用黃金給帝君老爺塑像,也不是做不到,但神靈不會喜歡。
    黃金雖貴,但正是因為太貴,所以對大多數神靈來說,往往都嫌這玩意太過招搖。
    不過總有那麽一部分“仙神”特立獨行,眼前這位薑臨未曾聽聞過的所謂三茂真君,想來就是其中之一?
    不過,這普陀觀是怎麽搞出這麽多黃金的?
    薑臨心裏想著,目光上移,卻眉頭一皺。
    隻見那所謂三茂真君貨真價實的金身之上,卻頂著一個木頭腦袋。
    如果三隻手可以算是腦袋的話。
    沒錯,這三茂真君的肩膀上頂著的,並非是頭,而是從脖頸之中,延伸出三個手掌來。
    左右兩側的手,位於前方,做阿彌陀根本印,而中間的手卻筆直抬起,做道指。
    整體看上去,並沒有什麽道佛合流的融洽,雖然事實上也確實不存在這種說法。
    但這所謂三茂真君的塑像,卻突兀到了極點,沒有一點神像該有的慈悲或者威嚴,簡直……
    淪為邪道一般。
    “道長應該是沒有聽說過三茂真君的吧?”
    “所謂三茂者,取自精氣神三花皆茂盛開放之意。”
    一旁的普成笑著解釋道:“此三者,乃是人之根本,是以,三茂真君並非是具體的某位大神,而是代指修者之精氣神。”
    薑臨聞言,麵上神色不動,心裏的荒誕越發的濃鬱起來。
    道不道,佛不佛,沒有一條路走對。
    精氣神乃是人身根本,這一點確實沒錯,不管是儒釋道,還是民間俗家百藝法脈,對這一點都是完全認可的。
    可問題是,從沒有聽過有誰家正經法脈,去拜精氣神這個概念,甚至於還構想出了一尊神靈來作為具體體現。
    伱的精氣神成了神,那你自己又是什麽?
    精氣神要摶煉,要孕養,要蓬勃生發,而不是被放置在神龕之上膜拜。
    “小雷音國的寺觀,都拜三茂真君?”
    薑臨若有所思的看向普成,而後者卻微微搖頭,說道:“我等法觀,供奉的乃是三茂真君,而佛廟,供奉的是六合菩薩。”
    “六合者,自然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識。”
    聽著普成的解釋,薑臨微微點頭。
    看得出來,這普陀觀,或者說小雷音國的修行者們,想要在佛道之間選一條通天大道,這個野望很大,但做的顯然不是那麽盡如人意。
    而且……
    薑臨抬頭看向那三茂真君塑像,小臂之上傳來一陣陣的灼熱感,他感知到了一些東西,而這些東西,甚至讓酆都九泉號令都自發的響應。
    且再摸一摸底細……
    薑臨心裏想著,暫時壓下了酆都九泉號令。
    “師父!”
    這時,一個童子走了過來,對普成說道:“師父,供養駝隊來了。”
    “哦?”
    普成點點頭,對薑臨歉意的說道:“道長,在下有些事要去處理,請我的徒弟帶道長去休息,如何?”
    薑臨卻不答,隻是問道:“貴觀隻有閣下二人?”
    “倒也不是,隻是其他的門人與住持都在修行,今日是我輪班。”
    普成笑著回答。
    “既然如此,貧道也去幫幫忙,總不能白白掛單。”
    說罷,不等普成拒絕,薑臨便朝著普陀觀的門口走去。
    “實在是麻煩道長了。”
    普成有些不好意思的跟了上來,正門口已經被打開,隱約可見一個駝隊。
    他笑道:“這是我們這裏的規矩,凡是小雷音國寺觀的一應消耗,都是百姓們供養。”
    說著,普成歎息一聲,說道:“說起來,我們這地界也不太平。”
    “除了寺觀修者之外,還有不少的妖人戕害百姓,也得虧有首陽廟和蘭陀觀的兩位住持大人牽頭,這才遏製了妖人,好歹讓百姓們安康了些。”
    “也正是因此,小雷音國的百姓對我等很是崇敬,供養已經成了慣例。”
    普成大致的給薑臨介紹著。
    “原來如此。”
    薑臨點點頭,將“首陽廟”與“蘭陀觀”這兩個詞記在了心裏。
    “正巧,有一位師兄的法器前些日子與妖人對拚時損壞了,也不知這次有沒有合用的材料。”
    普成嘟囔著,來到了駝隊首領的麵前,值得一提的是,這駝隊正是薑臨先前在大漠中見過的那個。
    “見過仙人!仙人福壽無疆!”
    見了普成露麵,在駝隊首領的帶領下,所有的駝隊成員都跪拜在了地上。
    這讓薑臨皺了皺眉頭。
    不僅僅是因為這首領的態度太過於恭敬,也因為這些百姓臉上的表情。
    諂媚之下,透出難以隱藏的害怕與驚慌,似乎生怕普成對他們做什麽。
    總之,絕不是麵對“恩人”該有的表現。
    “嗯。”
    普成笑著點點頭,卻沒有去攙扶,反而是居高臨下的問道:“這一次,除了日常所用,法材有幾個?”
    法材?
    薑臨回頭看了一眼身後的普陀觀,目光徑直落在了正堂之內的三茂真君塑像之上。
    “回稟仙人,一共有三個。”
    駝隊首領小心翼翼的說著,而後見普成皺眉,連忙慌亂的從眾人身後,拽出來三個小孩。
    每一個,都是不足十歲的孩童。
    “仙人請看,這是我們最好的法材了,實在是沒有多的啊!”
    駝隊首領顫巍巍的說著。
    “嗯……”
    普成看向那三個眼神茫然,仿佛丟了魂的孩子,抬手在其中一個的臉上掐了掐。
    “不錯,確實勘用,這三張皮剝下來,正好給師兄修複法器所用。”
    普成滿意的點點頭,說道:“便算你們這次過關了。”
    “這是法材?”
    這時,普成突然聽到了那位玄應道長的聲音,冰冷,淡漠。
    他有些納悶的轉身點頭,道:“當然是法材,哦,道長有所不知,我們這裏的修者,都是這般祭煉法器,當然,其他的也不會浪費,肉身做丹,魂魄做靈,各有用……”
    薑臨抬起頭,打斷了普成的話,眸子之中一片漆黑,麵無表情的看向普成。
    “生人血煉,此乃邪道。”
    “道長這是什麽意思?我等修行,皆是如此,不能說與你們中土迥異,就打入邪道吧?”
    普成皺眉道:“道長有些小題大做了。”
    他說著,卻突然發現,玄應道長的身後,彌漫出大片的,漆黑的魔氣來。
    薑臨沒有再說話。
    修行邪法,生人祭煉並不可怕,了不起一刀斬了。
    可怕的是,走邪道而不知,行邪法而不醒,甚至自以為所行乃是正道,以至於引為慣例。
    若是換了其他法脈的人在此,或許會下大功夫,去糾正這種慣例,不厭其煩的將這些修者引入真正的正道。
    但對於薑臨來說,邪就是邪,走錯路是咎由自取!
    所以,處理方法隻有一個!
    “封戾魈何在。”
    薑臨聲音淡漠無比,他已經不想再繼續去摸這小雷音國的古怪了,如果這地界的所有寺觀修者都是這種,那麽,都斬了就是!
    其他的,幹道爺甚事!
    “封戾魈,請法主敕命。”
    伴隨著低沉的吼聲,封戾魈的身影出現在了薑臨的身後。
    三翼展開,魔氣彌漫。
    “此地修者,一個不留,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