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湘王殿下心係天下,豈有門戶之見!?

字數:4410   加入書籤

A+A-




    “嗬嗬。不過小王爺這麽一鬧,我們跟荊州那邊兒的鹽鐵生意,倒是被絕斷了。”
    “誰說不是呢,我們家的布匹、桑蠶也遭受了不小的損失。”
    “小王爺畢竟是少年心性,做事難免失了分寸。敲打敲打吧,讓他也長長記性。”
    “既是這樣,那麽我家的商隊,今後就不往荊州城去了,繞個道。諸位呢?”
    “你都這麽說了,我們又怎麽能甘於人後?打今兒起,我們家的布匹、絲綢,不會再往荊州運了。”
    “那我們家釀的酒,原材料也不從荊州買了,區區穀物、酒曲而已,就不勞煩小王爺操心了。”
    ……
    在場眾人紛紛表態。
    這一圈下來,關乎荊州城的糧油米麵、衣食住行的方方麵麵,幾乎都開始遭受製裁了。
    這些鎮江府的氏族代表們,情緒尤為高漲。
    甚至都不約而同地開始期待了起來。
    期待那位風頭正勁的小王爺,突然遭到這種打擊,會是一副什麽樣氣急敗壞的麵孔。
    光是想想,都覺得甚是有趣啊!
    聚會持續的時間不長,談完了事情後,在場的氏族老人,都各自散場離開了。
    仆役們上前,細致地打掃起衛生來。
    等到這院子裏的監視得走遠,他們有意無意地守在了四麵八方。
    中間那個仆役,則是悄悄從懷中摸出來一隻信鴿。
    在他的腳上綁好密信,而後朝著荊州府的方向,將其托向了高空。
    鴿子撲棱了幾下翅膀,一躍而起,消失在了天際盡頭。
    做完這一切,仆役們又悶著頭,好似無事發生過一般,繼續忙著對茶室進行清潔、善後。
    自從湘王朱柏抵達荊州城之後,便一直在著手進行著荊州城的重組計劃。
    殺貪官汙吏,鎮豪強氏族隻是一方麵。
    另一方麵,他將百姓的賦稅降低到了曆史最低,除開幾項最基本的賦稅之外,所有能減免的統統減免。
    當然,這也隻是政令的一方麵,隻能對老百姓起到一定的造福作用。
    但效果卻並非立竿見影。
    真正讓老百姓們對湘王朱柏感激涕零的,當屬土豆、玉米和大豆等新農作物的廣泛種植,以及灌溉水源的建造。
    這些可以當成主食的農作物,產量達、收獲快。
    除此之外,因為地理條件的原因,導致雖然荊州城左近便有河流,並且降雨也還算充沛,但附近的耕地卻多荒蕪、幹涸,導致百姓們不得不去江邊擔水澆灌,這一去一回便是至少一個時辰,太耽誤事兒了。
    所以,湘王朱柏索性大手一揮,令人造了一條引水灌溉的水渠,大大緩解了農田的灌溉壓力。
    不過寥寥一兩個月的時間,便能夠給老百姓們帶來切實的糧食豐收,讓人可以填飽肚子。
    除此之外,湘王朱柏在就藩之後,還嚴厲了律法,但凡有作奸犯科者,一縷嚴懲。
    多想措施並行,荊州城的風氣煥然一新,百姓們的麵貌也因此大為改觀。
    每個人的眼中都重新燃起了對於生活的希望。
    而作為試點工程,荊州城的成功,是完全可以在任何其他地方進行複製的。
    尤其土豆、玉米和大豆這三種新農作物的引進,每年至少能拯救一兩百萬的災民!
    不誇張地說,隻要能夠按照指引,認真開墾、種植,悉心照料,不出三年,整個大明帝國將再無饑荒,更不可能會有人被餓死!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湘王朱柏無私奉獻出來的。
    作為藩王,他完全不需要做到這種程度,隻要牧守一方,庇佑他藩地的子民便足以。
    最難能可貴的是,朱柏心係天下,並沒有門戶之見。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湘王朱柏的名字,在大明境內的山川湖泊不斷被人傳頌。
    然而作為主角的朱柏,對此卻並不知曉。
    他隻是坐在湘王府的書房裏,不斷閱讀著黑冰台從全國各地收集來的情報數據。
    各地的旱災、水災、病蟲害等消息,被他不斷加以整合,做出相對應的援助。
    此時,攤在朱柏麵前的,便是南方某城的水災情況。
    有三個村落被突如其來的洪水淹沒,雖然受災嚴重,但好在百姓們沒有太大傷亡。
    此時,這些災民正擠在一座邊城裏,絕望等死。
    朱柏沉吟片刻,提筆在紙上寫下了對應的援助方法。
    “調遣五十匹快馬,先將緊要的醫療物資、救命幹糧送到。後續的賑災物資,隨後會以大車托運的形式運抵。”
    朱柏沉聲說道,在墨漬未幹的的宣紙後麵,蓋上了自已的印信。
    “你們可以先走承乾公路,在南陽繞道南嶺公路,一日便可抵達災區。”
    “是,尊主!”
    鐵鷹士雙手接過王令,匆匆出發了。
    果然不出朱柏所料,救援快馬一路疾馳,終於是在傍晚時分抵達了那座邊城。
    應急口糧、藥品按順序進行了發放,保證每個人都能有吃的。
    雖然隻是幹硬難咽的壓縮幹糧,但泡在水裏煮沸之後,卻變成了芬芳撲鼻的土豆、玉米濃粥。
    即便一天隻吃一頓,也能保證災民們不會有明顯的饑餓感。
    再喝上一碗水,一天也就這麽捱過去了。
    不多時,後續的救援物資送到。
    流離失所的災民們,終於有了臨時的帳篷,和可口的飯菜。
    若是沒有湘王朱柏的及時救災,隻怕這些人都將因為缺糧少藥,而活活餓死、病死!
    等到洪水退去,這地方遍地的屍骸,必定又會造成瘟疫橫行。
    屆時,又會有更多的無辜百姓因為瘟疫喪命。
    但是現在,因為湘王朱柏的慷慨出手,這一切隱患都將不複存在!
    百姓們更是感激涕零,一個個跪在地上叩謝湘王朱柏的救命之恩,在民間建立生祠者數不勝數。
    同樣的場景,在大明疆域的多個地方不斷上演。
    但凡是通了公路的地方,救援都能夠快速響應,及時抵達災區進行援助。
    正因為如此,湘王朱柏在民間的聲望越來越高漲,甚至都直接威脅到了皇權的完整!
    畢竟,朝廷方麵出動的救災行為,相對湘王朱柏要慢了許多。
    這也導致很多時候,都是湘王朱柏這邊救援都已經結束了之後,朝廷的救援隊伍才姍姍來遲。
    倒也怪不得朝廷那邊反應太慢。
    .....
    .....
    兄弟們,稿子奉上!
    求催更,求發電支持!
    達到300催更,立即加更!
    還差4個發電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