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如此百戰雄師,這兵權必須削!

字數:4703   加入書籤

A+A-




    尤其是在眼下這節骨眼上。
    眾人像極了被架在火堆上烤似的,雖然命題就在眼前,可應該怎麽說、從哪個角度去說,才不會惹怒陛下,沒有人能拿得準。
    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件事情他們也是雲裏霧裏的,並不知道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啊。
    這讓他們從何說起呢?
    好在這個時候,還是劉伯溫率先站了出來,拱手道:“臣有所耳聞,郭桓糾集團夥,號召私兵,在鎮江府造反了。”
    “但討伐檄文都還沒來得及起草,便被四皇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剿滅了郭桓殘黨,並陣前一槍挑死了郭桓。”
    說到這裏,劉伯溫小心謹慎地抬頭看了朱元璋一眼,並沒從他的眼神之中看到煩躁、慍怒等情緒,便放下心來,繼續說道。
    “鎮江府、太平府被郭桓經營多年,想來同黨眾多。幸得湘王朱柏下令及時,利用自有兵力,迅速將鎮江府、太平府鎮壓下去,最快程度還了兩地居民一個太平。”
    說到這兒,劉伯溫敏銳發現,朱元璋的表情有些不耐煩了。
    他便立即止住了話頭,拱了拱手回到了隊列中。
    聽了劉伯溫這並不算完整的半截話,眾人心中也大致有了個底,知道這時候應該用哪種態度,來對待這件事情了。
    但是!
    最是讓在場眾人所震驚的,莫過於牧守鎮江府、太平府這兩地的郭桓,竟然是當真造反了!
    而第一時間做出對應舉措的,居然是遠在荊州城的湘王殿下!
    他親派騎兵長途奔襲,還讓四皇子一槍挑翻了郭桓。
    這……這未免也太讓人難以置信了吧?
    與此同時,眾人也注意到了一個新的詞匯——關寧鐵騎!
    莫非,這支軍隊也是湘王朱柏的手筆?
    如果當真是這樣,那湘王的底蘊恐怕還真是深不可測啊!
    光是一支重甲騎兵鐵浮屠,就足夠讓人難以應付了。
    現在竟然又多了關寧鐵騎!
    咕咚。
    有大臣忍不住狠狠咽了咽口水。
    他們想到了更加長遠的事情……
    倘若再不加以遏製,恐怕湘王的整體實力,就該要超過整個大明的軍隊了!
    這種事情一旦發生,那麽接下來將麵臨的,就是整個國家的動蕩與戰爭!
    須知,這天下才太平了幾年啊?
    又要打仗!
    百姓們可承受不起這樣的折騰了!
    於是,胡惟庸趕忙出列,朝著朱元璋行禮,大聲道。
    “啟奏陛下,湘王此舉雖可算是事權從急,但畢竟鎮江府、太平府兩地,並非屬於湘王管轄範疇。”
    “因此,我們應當盡快派兵,與湘王進行交接,以鎮守這兩處地方!”
    李善長也坐不住了,立即站了出來。
    “臣,附議。”
    雖然隻有寥寥三個字,但卻表達了他的態度是與胡惟庸一致的。
    原本湘王朱柏就是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兩人也一直苦於沒有合適的機會、借口,來給湘王朱柏落井下石。
    眼下豈不就是最好的機會麽?
    那自然是不能錯過了。
    “李善長,你堂堂太子少師、青榮祿大夫上柱國,咱可不準你附議。說說看你的想法。”
    李善長聞言,隻得硬著頭皮說道。
    “回稟陛下,此事頗為棘手,須當從長計議才是,若有不慎,隻怕後患無窮。”
    李善長這番話其實已經點得很清楚了。
    朱元璋自然是聽懂了他的弦外之音,微微頷首,說道:“行,散了吧。”
    說完,他便站起身來,朝禦書房的方向走去。
    路上朱元璋道:“去把李善長、胡惟庸、劉伯溫、宋濂、方孝孺他們幾個,叫去禦書房。”
    “是,陛下!”
    吳伴伴趕忙快步前去叫人。
    這幾位本就沒有走遠,聽到吳伴伴的呼喚,便都停下了腳步。
    聽聞陛下請他們去禦書房議事,眾人臉上也沒有驚訝或是意外的表情,都魚貫跟了過去。
    朱元璋坐在禦書房裏,看著眾人,也沒有說別的,直接開門見山問道:“咱想要奪了老十二的兵權,你們有什麽法子?”
    聞言,眾人皆驚!
    在這個節骨眼上,奪了湘王朱柏的軍權,這……要是操作不當的話,勢必會引發強烈的反抗。
    “陛下,湘王殿下現在有功而無過,要是不給個恰當的理由,貿然要削湘王殿下的兵權,恐怕難以服眾啊。”
    宋濂眉頭緊鎖,憂心忡忡道。
    “尤其湘王殿下在民眾中的聲望極高……微臣鬥膽,此事還望陛下三思。”
    宋濂的這番擔憂,朱元璋他如何不知?
    但是,知道歸知道,他卻是不得不加以限製了。
    先是鐵浮屠,然後是渡海艦隊,再然後現在又冒出來了一個關寧鐵騎!
    哪一支部隊不是百戰雄獅?
    哪一支部隊沒有赫赫戰功?
    這樣的軍隊,隨便放到任何一個地方,那都是王牌中的王牌,精銳中的精銳。
    而其中任意一支軍隊投入到戰鬥之中,都是擁有足以改變甚至扭轉戰局的能力!
    說句難聽的,現在正是湘王朱柏風頭正勁的時候。
    若是手段過於暴戾,難保他會心生抗拒。
    這種情況,朱元璋自然也是清楚的,但他之所以召集眾人過來,便是為了要商議個章程出來。
    不論如何,兵權必須要削!
    這是朱元璋的底線。
    至於這件事情該要用什麽法子去執行,還要不引起湘王那邊的反感。
    這就要看在場諸位的智謀了。
    劉伯溫、宋濂、方孝孺這三位浙東黨成員聽完,不由頭大如鬥。
    他們與湘王朱柏本就親近,若非他們幾人都在朝為官,且身居高位,根本不可能如解縉和鐵鉉那般,能夠掛印辭官。
    要真敢這麽做,怕是他們前腳剛走,後腳就得被錦衣衛擒住,秋後問斬。
    是以,頗為左右為難。
    至於李善長、胡惟庸,本就對湘王朱柏恨之入骨,有了這等機會,那必然是不遺餘力開始出謀劃策。
    “陛下,若是要讓湘王交出兵權,臣有上、中、下三策。”
    聞言朱元璋頓時眼前一亮,問道:“說說看。”
    “上策,提拔新人換舊人,將鐵浮屠、關寧鐵騎、渡海戰艦的指揮,更換成陛下信得過的人員,從而分化實權,削弱湘王對於這三支軍隊的實際掌控權。”
    聞言,朱元璋還沒有表態,劉伯溫便搖頭說道:“此策頗為不妥。湘王麾下將士,不論將領如何輪替,士卒始終認的都是湘王這個人,而非將領是何人。”
    .....
    .....
    兄弟們,新鮮的稿子來咯!
    求催更,求發電支持!
    達到300催更,立即加更!
    還差4個發電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