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神醫揭皇榜,竟是湘王家臣!?

字數:4934   加入書籤

A+A-




    李善長之所以能被奉為“開國第一功臣”,而自已的俸祿卻隻有他的十幾分之一。
    這些事情,他心裏最是清楚。
    自已是謀臣,李善長是權臣,而胡惟庸則是弄臣。
    兩盞清茶。
    一盞是自已的,一盞是楊憲的。
    兩人相知相識,互相結為莫逆已有多年。
    “伯溫,你這茶怎麽如此寡淡無味?”
    楊憲放下茶盞,一臉失望。
    “你還說是好不容易得的好茶,就這麽個好法兒?”
    劉伯溫笑了笑,語氣溫和:“希武,飲茶也要分境界的。就算茶味再如何寡淡,可隻要跟對的人一起,那就是品茗了。”
    “同理,再好的茶葉,跟不對付的人共飲,味道再好也嚐不出滋味的。”
    楊憲抬眼皮看了劉伯溫一眼:“喝茶就喝茶,你怎麽還跟我打起機鋒來了?”
    劉伯溫聞言哈哈一笑。
    而後,收斂了笑意,一聲喟歎。
    “湘王來了。”
    “我知道。”楊憲點點頭,“我也知道你此時所想。”
    “應天府沒好茶水喝啊,不論是龍井、鬆蘿、羅芥,還是虎丘、武夷,要運往應天府終究是虧了些時間,品不到最好的先茶。”
    “聽聞荊州城出產的龍井、鐵觀音和毛峰,各有風味……可惜,可惜。”
    楊憲目光灼灼盯著老友,看了好一會兒才壓低了聲音,緩緩說道。
    “陛下不會放你走的。”
    “天下已定,海晏河清,百姓安居樂業,留我這種老東西在朝廷裏,又有什麽用呢?還不如馬放南山,讓我告老還鄉,去荊州城多喝幾壺新鮮采摘的粗茶。”
    楊憲仍然搖著頭:“這番話,你我私下說說還行……你啊,別癡心妄想了,好好守著這一畝三分地吧。現在走,可不是好時機。”
    劉伯溫捧著茶杯,溫和笑了笑:“不過是茶餘閑話罷了,你怎麽還上綱上線了?”
    聞言,楊憲不由搖了搖頭:“倒打一耙的功夫,倒是讓你學了七七八八。”
    兩人談笑之中,漸漸扯開了話題,聊起了文人騷客應有的風花雪月。
    好似方才的言談,不過是黃粱一夢而已。
    與劉伯溫的灑脫不羈相比,“開國第一功臣”的李善長府邸,就又換了一副模樣。
    李善長現在的境況,可以說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原本荊州城的事情就讓他感覺到了火燒眉毛,而後的郭桓案更是將他推到了風口浪尖。
    再往後,等待的並非是事情的停歇,而是接踵而至的空印案!
    雖說空印案跟他並無直接關係,可事關自已的學生胡惟庸,他必然不能置身事外!
    這樁事情倘若東窗事發,胡惟庸橫豎是個死。
    但!
    以朱元璋的性子,能夠讓他死這般痛快?
    當然不可能!
    到時候,唯一的區別就在於是“夷九族”還是“夷三族”了。
    可不管是九族、三族,他李善長都跑不掉。
    胡惟庸來他府邸,求他出謀劃策這樁事,他瞞不住的。
    錦衣衛不是酒囊飯袋。
    而現在,在他最為焦頭爛額的時候,偏生又聽到了一個令他肝膽俱碎的消息——湘王朱柏已經抵達應天府了!
    與太子朱標不同,李善長並不在乎湘王朱柏究竟帶了多少人來。
    與劉伯溫亦有不同,李善長也絲毫沒有要投奔湘王朱柏的意思。
    他現在,心裏剩下的隻有擔憂,無邊無垠的擔憂!
    正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湘王朱柏此番低調前往應天府,必然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要辦。
    這事情,究竟是什麽?
    李善長覺得跟自已怕是脫不開幹係。
    若是他到時候當真登門拜訪,找自已的麻煩,恐怕萬事皆休。
    自已不管做出何種應變,縱使有千般計謀,都跟這多智近妖的湘王無法匹敵。
    更何況,他的手中隻怕捏有自已的把柄。
    想到這裏,李善長不由心中懊惱起來。
    當初關心則亂,著實不應當那麽急吼吼地派了親信去殺人滅口。
    結果人沒殺到,反倒是親信失去了聯係。
    這麽久沒有回應,隻怕凶多吉少了。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東西!”
    他在心裏惡狠狠地罵了一句。
    罷了罷了!
    現在,既然湘王人在應天府上,自已何不單刀赴會,跟他擺開車馬詳談一陣。
    隻要舍得進行利益切割,相信湘王不會是那麽不識大體之人。
    況且……
    李善長眼中有精芒閃過。
    自已也能趁此機會,探一探湘王的虛實,看看陛下究竟是如何看待他這位擅離封地的藩王的!
    李善長打定主意,又仔細思索了一番其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逐一梳理清楚應對策略後,終於是長長舒了口氣。
    他自言自語道:“能否撥雲見日,就看這一遭了!”
    禦書房。
    朱元璋仔細打量著眼前這位鶴發童顏、風仙道骨的老者,久久沒有言語。
    這位老者便是今日在皇宮門口揭下皇榜的老者。
    自打貼出這皇榜之後,也被數次被人揭下過。
    隻是那些揭下皇榜者並無本事,最後都被朱元璋砍了腦袋。
    於是,皇榜也就再也無人敢揭了。
    不料,今日一大早,這位老者便雙手高舉著皇榜,入宮求見,說是他想為馬皇後看病問診。
    朱元璋也向毛驤詢問過此人的經曆。
    錦衣衛的爪牙雖然遍布天下,不論官吏還是百姓,都能夠迅速掌握其線索、來曆,甚至連其根底都能刨得一清二楚。
    可眼前這位老者,卻是知之不詳,甚至沒有人能準確說出,他究竟是哪兒人,祖籍何處、家中又有幾口人。
    所有線索,全部都是空白。
    得到這個消息後,朱元璋氣不打一處來,當即就把毛驤給狠批了一頓。
    錦衣衛這種專門的情報機關,要是連對方的情報都打探不出,那要它還有什麽作用?
    毛驤也是啞巴吃黃蓮,有口說不出啊。
    這位老者就像是平地裏冒出來的一樣,誰知道他究竟從哪兒來的呢?
    通關文牒、符牌、傳信都沒有,就仿佛是憑空出現的一般。
    如此來路不明之人,究竟是否要信他、用他?
    這不由讓朱元璋頗為進退兩難。
    原本,按照朱元璋的想法,他是不會用這等來路不明的醫生。
    但現在形勢所迫,馬皇後病重,藥石難醫,已經處於彌留之際了。
    所以,他也隻得放手一搏了。
    “先生可有十足把握?”
    ······
    兄弟們真的給力;
    後知後覺,竟然上了曆史新書第一!
    這不是我的努力,我隻是寫文;
    能夠衝上曆史新書第一,是兄弟們給力;
    沒有兄弟們的支持,根本上不去!
    感恩兄弟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