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儒門逼宮?膽大包天!

字數:7704   加入書籤

A+A-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空中,幾隻烏鴉盤旋著,發出令人不安的叫聲。
    朱柏的目光堅定如炬,語氣鏗鏘有力:“父皇,兒臣深知改革之路荊棘滿布,然兒臣並非貪圖安逸之輩。大明江山的未來,百姓的福祉,皆係於此改革。兒臣願為大明盛世,為黎民蒼生,披荊斬棘,雖萬死而不敢辭!” 他握緊雙拳,指節泛白,仿佛要將所有的壓力和挑戰都捏碎在掌心。
    朱元璋看著眼前這個意誌堅定的兒子,心中既欣慰又擔憂。
    欣慰的是兒子有如此抱負和擔當,擔憂的是改革之路的艱險和阻力。
    他沉吟片刻,語重心長地說道:“柏兒,你的決心父皇明白,但改革並非一蹴而就之事,切不可操之過急,以免弄巧成拙。”
    “報——” 內侍的驚呼再次打破了禦書房的寧靜,這次的聲音更加急促,更加驚恐。
    “皇上!五軍都督府…血…血流成河…” 內侍癱倒在地,渾身顫抖,仿佛看到了什麽恐怖的景象。
    朱元璋和朱柏臉色驟變,一股寒意瞬間籠罩了整個禦書房。
    來不及多想,朱元璋大步流星地向外走去,朱柏緊隨其後,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不祥預感。
    五軍都督府,大明最高軍事機構,怎麽會發生如此駭人聽聞的事情?
    “駕!” 馬蹄聲踏碎了黎明的寧靜,一隊人馬飛馳而出,卷起漫天塵土,向著五軍都督府的方向疾馳而去。
    朱元璋鐵青著臉,一言不發,心中卻如同翻江倒海一般。
    五軍都督府的變故,讓他感受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危機。
    朱柏騎在馬上,感受著凜冽的寒風,心中思緒萬千。
    他隱約覺得,五軍都督府的變故,或許與他推行的改革有關。
    那些守舊勢力,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什麽事都做得出來。
    他握緊了腰間的佩劍,劍柄的冰冷觸感讓他稍稍冷靜下來。
    到達五軍都督府,眼前的景象讓朱元璋和朱柏都驚呆了。
    地麵上血流成河,屍體橫七豎八,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血腥味。
    慘叫聲、哀嚎聲、兵器碰撞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人間地獄的景象。
    “怎麽回事?!” 朱元璋怒吼一聲,聲音如同炸雷一般,在五軍都督府上空回蕩。
    一個渾身是血的士兵踉蹌著跑到朱元璋麵前,跪倒在地,聲音顫抖著說道:“皇上…是…是藍玉將軍…他…他瘋了…”
    “藍玉?!” 朱元璋和朱柏對視一眼,心中充滿了疑惑和震驚。
    藍玉,大明開國功臣,位高權重,怎麽會突然發瘋,做出如此喪心病狂的事情?
    “快!帶朕去見藍玉!” 朱元璋強壓下心中的怒火,沉聲說道。
    士兵掙紮著站起來,帶著朱元璋和朱柏向都督府內走去。
    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血腥味,讓人作嘔。
    拐過一道回廊,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皇上…臣…臣有罪…”
    太子朱標端坐在東宮書房的紫檀木椅上,手裏捧著一卷《春秋》,午後的陽光透過窗欞灑在他的身上,為他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
    書房裏彌漫著淡淡的檀香味,與書卷的墨香交織在一起,營造出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
    朱標輕輕地翻動著書頁,目光專注地注視著上麵的文字,仿佛整個世界都隻剩下他和這本古籍。
    他修長的手指在書頁上輕輕摩挲,感受著紙張的細膩觸感,內心一片寧靜。
    突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書房的寧靜。
    朱標微微蹙眉,有些不悅地抬起頭,隻見一個身材瘦小的太監慌慌張張地跑進書房,正是太子身邊的內務太監——小鼻涕。
    小鼻涕的臉色蒼白,額頭上布滿了汗珠,身上的太監服也有些淩亂,像是經曆了一場劇烈的奔跑。
    他一邊跑,一邊還不停地喘著粗氣,喉嚨裏發出“呼哧呼哧”的聲音,仿佛下一秒就要窒息一般。
    他那雙原本就小小的眼睛此刻瞪得老大,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
    看到小鼻涕這副模樣,朱標心裏不禁咯噔一下,一股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
    他放下手中的書卷,眉頭緊鎖,沉聲問道:“小鼻涕,何事如此慌張?”
    小鼻涕踉蹌著跑到朱標麵前,“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膝蓋與地麵撞擊發出一聲悶響。
    他抬起頭,嘴唇顫抖著,聲音斷斷續續,帶著哭腔說道:“太…太子殿下…大…大事不……”
    小鼻涕跪地,聲音顫抖向太子高呼大事不好,情緒驚恐。
    他的雙手支撐著地麵,仿佛在努力保持平衡,額頭上一顆顆豆大的汗珠不斷滾落,浸濕了他那淩亂的鬢發。
    他的鼻息沉重,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與死神搏鬥,言語中帶著明顯的哭腔:“太……太子殿下……大……大事不好了……”
    朱標放下書卷,微微皺眉,疑惑且略帶不安地問道:“小鼻涕,何事如此慌張?快快說來!”他的話語中帶著一絲急切,聲音雖然溫和,卻透露出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
    他的目光在小鼻涕的臉上停留,仿佛在尋找答案。
    小鼻涕感受到太子的急切,深吸一口氣,盡力平複了一下自己的情緒,但他的臉色依然蒼白如紙。
    他喉嚨裏發出“咕咚”一聲,仿佛在強忍著淚水,終於開口說道:“殿……殿下,宮門外……宮門外……”
    朱標心中的不安愈發強烈,目光變得更加銳利。
    他站起身來,走到小鼻涕麵前,伸手扶起他,語氣中帶著幾分急切:“快說,宮門外怎麽了?”
    小鼻涕被太子扶起,身體微微顫抖,但他的眼睛裏閃過一絲堅定。
    他深吸一口氣,聲音雖然仍舊顫抖,但已經比剛才穩定了許多:“殿下,宮門外有儒……儒家學者……他們……他們……”
    朱標眉頭緊鎖,臉上閃過一絲複雜的表情,似乎已經猜到了什麽。
    他緊握小鼻涕的手,語氣低沉而堅定:“他們怎麽了?”
    小鼻涕的眼淚終於忍不住滾落,他咬了咬牙,聲音中帶著決絕:“他們……他們逼宮了……”
    小鼻涕深吸一口氣,仿佛要將所有的勇氣都吸進胸腔,顫抖著說道:“殿下,宮門外……宮門外……”他頓了頓,淚水奪眶而出,哽咽著,終於將那幾個字艱難地吐出:“他們……他們逼宮了……”
    朱標猛地站起身,龍袍下擺掃過地麵,發出“唰”的一聲。
    他臉色驟變,原本就有些蒼白的臉上更是血色盡失,仿佛一瞬間被抽幹了所有的力氣。
    他扶著桌案,指節泛白,不可置信地瞪著小鼻涕,殿內一時寂靜無聲,隻有窗外風吹樹葉的沙沙聲,更襯托出此刻的緊張氣氛。
    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朱標的呼吸急促起來,胸膛劇烈起伏,他感到一陣眩暈,眼前的一切都變得模糊起來。
    他用力眨了眨眼,試圖讓自己保持清醒。
    豆大的汗珠從他額頭滾落,滴在桌案上,發出輕微的“嗒”聲,在寂靜的殿內顯得格外清晰。
    他緊緊地盯著小鼻涕,仿佛要從他臉上看出什麽端倪。
    小鼻涕跪在地上,身體瑟瑟發抖,頭也不敢抬,隻是低聲啜泣著。
    小鼻涕見太子如此震驚,嚇得魂飛魄散,連忙叩首解釋道:“殿下息怒!並非針對殿下,而是……而是針對皇上推行的……推行的學製改革!”他語速飛快,生怕太子怪罪下來。
    “學製改革?” 朱標眉頭緊鎖,右手緊緊攥著桌案邊緣,指節泛白,幾乎要將紅木桌麵捏碎。
    他想起父皇與十二弟朱柏近來力推的新學,意在將工匠之學納入國子監,打破儒家一家獨大的局麵。
    他感到一陣暈眩,仿佛置身於波濤洶湧的大海之中,隨時都有可能被巨浪吞沒。
    殿內的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壓抑得令人窒息。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保持鎮定。
    “那些儒生……他們……他們想做什麽?” 朱標的聲音嘶啞,仿佛砂紙摩擦過一般,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顫抖。
    他感到一陣無力感,仿佛身體被掏空了一般。
    小鼻涕戰戰兢兢地抬起頭,看了一眼臉色蒼白的太子,又迅速低下頭,聲音顫抖著說道:“那些儒生……他們……他們聯名上書,要求皇上收回成命,恢複舊製,否則……否則……” 他頓了頓,不敢再說下去,隻是偷偷抬眼觀察太子的反應。
    朱標的心髒猛地一沉,一股寒意從腳底直竄頭頂。
    他明白小鼻涕未盡之言意味著什麽。
    那些儒生,他們竟然敢……
    敢逼宮!
    他感到一陣憤怒,一股熱血湧上心頭,但他強壓下心中的怒火
    “他們有多少人?” 朱標的聲音低沉而沙啞,仿佛來自地獄深處。
    小鼻涕咽了口唾沫,顫聲道:“回殿下,黑壓壓一片,怕……怕不下千人……”
    “千人……” 朱標喃喃自語
    如果父皇不妥協,事態將會進一步惡化,後果不堪設想。
    “備輦,孤要親自去看看!” 朱標猛地站起身,眼中閃爍著堅毅的光芒。
    他一把抓住桌案,穩住身形,深吸一口氣,強忍著身體的虛弱,沉聲說道。
    小鼻涕連忙應道:“是,殿下!” 說著,便連滾帶爬地退出了大殿。
    朱標站在原地,目光透過窗欞,望向遠處巍峨的宮牆。
    陽光灑在琉璃瓦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卻無法驅散他心中的陰霾。
    他深知儒家學派在大明王朝的根基之深厚,這些飽讀詩書的儒生,一旦聯起手來,便是連皇帝也要忌憚三分的力量。
    他們的影響力早已滲透到朝堂的每一個角落,甚至影響著整個國家的輿論走向。
    他微微眯起雙眼,眼前仿佛浮現出那些儒生們義憤填膺的臉孔,他們高舉著手中的經書,口中振振有詞地宣揚著所謂的“聖人之道”。
    而他們所捍衛的,不過是自己固有的利益罷了。
    新學的推行,無疑觸動了他們的奶酪,讓他們感到恐慌和不安。
    他想起父皇最近的種種舉動,廢除舊學,推崇新學,力排眾議,仿佛早已預料到今日的局麵。
    隻是,他還是低估了這些儒生們的決心。
    他們竟然膽大包天,敢聚眾逼宮,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抗議,而是對皇權的公然挑釁。
    朱標感到一陣陣眩暈,胸口如壓著巨石一般,讓他喘不過氣來。
    他知道,事情遠比他想象的要嚴重得多。
    一旦處理不當,這場風波極有可能引發朝野動蕩,甚至動搖大明的根基。
    他不禁感到一陣擔憂,心頭仿佛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雲。
    他緊緊地握著拳頭,指甲深深地陷進肉裏,卻沒有感覺到一絲疼痛。
    他陷入了沉思,腦海中飛速運轉著,思考著如何解決這一危機局麵。
    他知道,此刻的任何一個決定都可能影響到大明的未來,所以他必須謹慎,必須小心。
    殿內的氣氛壓抑到了極點,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讓人喘不過氣來。
    小鼻涕跪在地上,身體依舊瑟瑟發抖,他不敢發出任何聲響,生怕打擾了太子的思緒。
    整個大殿,除了朱標那有些急促的呼吸聲,便隻剩下窗外風吹樹葉的沙沙聲,顯得格外靜謐,卻又蘊藏著山雨欲來的壓迫感。
    朱標的眼神愈發深邃他必須冷靜,必須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哪怕這會很艱難。
    他緩緩地抬起頭,那雙清明的眼中閃過一道堅毅的光芒,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用平靜的語氣問道:“小鼻涕,父皇和十二弟,他們知道宮門外的事嗎?”
    小鼻涕哆嗦著身子,頭壓得更低了,顫顫巍巍地回道:“回……回太子殿下,皇上和十二殿下已經知道了,正……正往宮門那邊去呢。”
    朱標聞言,緊繃的神經略微放鬆了些許,心頭那塊沉甸甸的石頭也似乎輕了幾分。
    父皇的威望和十二弟的機智,或許能夠化解這場危機。
    他暗自祈禱著,希望一切都能順利解決。
    然而,心中的擔憂卻並未完全消散。
    他深知父皇的脾氣,也明白儒家學者們的固執。
    這場衝突,稍有不慎,便會釀成大禍。
    他必須親眼看看,才能真正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