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錢老的世紀之問

字數:4982   加入書籤

A+A-




    東大父母向來更加重視教育,學區房這樣的概念能讓一些父母乖乖多掏幾百萬出來。
    但很有意思的是,反而阿美利肯企業更喜歡辦專門針對員工子女的學校,馬斯克辦的Ad Astra chool自然不用多說,媒體都快要扒爛了。
    穀歌、微軟這些企業內部也有針對員工子女的幼兒園、中小學。
    國內的科技企業們倒對此不是很熱衷,他們更喜歡辦大學。
    當陳元光說完這個之後,大家的掌聲要熱烈得多。
    光神勸學,對自己的子女來說,這效果可不得比自己勸要強得多啊。
    回到辦公室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和克裏斯的遠程視頻會議:
    “克裏斯,關於空間站的內部設計還要加一個模塊。”陳元光說。
    克裏斯·康明斯是NAA負責國際空間站建設的負責人之一,離開NAA之後作為聯合創始人,創辦了一家太空創業公司Nanoracks。
    這家公司之前主要業務就是商業太空實驗室。
    克裏斯被迫離開Nanoracks之後就加入了光甲航天,職務是空間站項目的具體負責人。
    可以說是抱著再也回不去阿美利肯的信念來的光甲航天,為的就是能夠開啟太空商業大時代的願景。
    “加什麽模塊?”克裏斯問。
    陳元光說:“需要加上能夠給機器人充電的模塊。”
    克裏斯不解道:“在我們之前的設計裏,機器人應該是更後麵的安排,初始的核心艙段裏,不應該包括機器人。”
    雖說在光甲航天設計的龐大空間站群計劃中,要使用大量的機器人來進行工作,但一開始還是得靠人,這也是光甲航天要自己培養航天員的重要原因。
    一開始就用機器人,這是不是太激進了。
    陳元光解釋道:“之前是這樣設計的,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我們在機器人技術上實現了重大突破。
    需要從一開始就讓它跟著一起到太空中去。”
    從早上九點一直到下午五點,會是一個接一個,正式上班之後的第一天,大量的問題需要和不同的組進行討論,大量的方案細節需要進行確認。
    而在東大的互聯網上,陳元光獲得諾獎的熱度還沒有過去,今天又是長假結束後的第一天,大家壓根就沒有進入到工作狀態中。
    很多人都邊刷手機,想著把調休的這一天時間給混過去。
    如果打工不劃水,那打工將變得究極痛苦。
    很明顯,在這個社交媒體如此發達的時代,林甲早上在光甲航天大樓的講話被光甲航天的員工錄了下來,然後傳播到了各大社交媒體上。
    迅速登上了微博熱搜榜,很多人都在討論這件事。
    “怎麽不是光神出來說話?林甲這未免過於越俎代庖了吧?”
    “我光神呢?光神不出來說兩句嗎?”
    “光神應該在綿陽吧,我之前還不信光神被軟禁,現在看來,與其說是保護不如說是軟禁。”
    “林甲這不講挺好嗎?網上為什麽把林甲跟穀聖放到一起去嘲諷?”
    在東大的社交媒體上關於陳元光的負麵輿論幾乎見不到,都被清掃一空了,那這幫反對者就會集中在推特上抨擊。
    隻是哪怕在推特上,關於陳元光的負麵輿論也是越來越少,因為你很難找到合適的攻擊點去攻擊陳元光。
    現實擺在這裏,陳元光又不對外發表zz觀點,推特上的簡中博主們最大的攻擊點無非就是陳元光在東大,為東大工作,這個攻擊的點弱到,哪怕他們的受眾也不吃這一套。
    在國內的社交媒體上,這部分黑暗麵的輿論就被林甲承擔了,國外的社交媒體上則是由東大官方承擔。
    虱子多了不愁,東大在推特上是萬能的背鍋俠。
    當然xxn們的言論裏有很多不實之處,像陳元光神隱這一點,明顯就是撒謊。
    央媽從國慶就在預告,預告國慶結束之後會安排陳元光的專訪直播。
    換別人,得諾獎的當天就要被安排直播了,陳元光在這方麵還是有特權的,他不想自己的假期被打擾,所以特意把采訪推遲到了假期結束之後的第一個工作日。
    對央媽來說,也有更多的時間去宣傳。
    “年,錢老前往阿美利肯求學。0年之後錢老衝破重重阻力回到了東大,為東大的航天事業乃至整個科學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
    而五十年之後,到了00年,當時的*****看望錢老的時候,他提出了著名的錢學森之問:
    ‘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傑出人才。這是很大的問題。’
    而又過了二十年,今年東大自己培養的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這是東大社會全方麵發展的成果,是東大科學創新結出的碩果,今天我們的對話節目邀請到了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陳元光先生接受我們的采訪。
    我們希望能夠通過這次的采訪解答錢老的問題,同時也向未來的人們提出新的問題。
    這是東大科研精神的傳承,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希望未來的人們能夠為我們解答這個疑問。”
    采訪類節目一般會有一個主題,很明顯,在陳元光獲得諾獎的當下,央媽選擇的主題是錢學森之問。
    晚上的直播除了電視台之外,還在很多平台也同步直播,b站、微博、抖音、央媽自己的app等等。
    保守估計也有上千萬的觀眾在觀看。
    光是看到開頭,江大的校領導就笑嘻了。
    為什麽笑嘻,錢學森之問,原話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
    現在既然央媽給這個定調了,我們現在解決了這個問題。
    那不就說明國內有高校是在按照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辦學嗎?
    陳元光哪個高校畢業的?江大。
    既然如此,那不正說明江大符合這個原則嗎,央媽都這麽說,江大未來在各方麵都可以這麽提了。
    純純天上掉紅利。
    一些畢業生在離開學校之後,喜歡說學校要努力,不讓他們當年考的分白費,而像陳元光這種,是憑一己之力讓江大化學學院的分數線高了二十分。
    之前是十分,現在估計得有二十分了。
    因此有的時候學校不努力,校友努力也是有用的。
    “讓我們歡迎光神。”主持人鼓掌道。
    場地很簡陋,就是隨便收拾出來的一間辦公室,央媽的人簡單布置了一下,甚至椅子都是直接搬的辦公椅。
    “主持人好,觀眾朋友們大家好。”
    “光神,大家好像都習慣這麽稱呼你了,你自己怎麽看這個外號?
    或者說,你自己喜歡這個外號嗎?”主持人問道。
    陳元光說:“我覺得還行吧,其實我們大學的時候就互相叫神,這神那神的,那時候我的外號就是光神。
    隻是後來大家慢慢成熟之後就不再這麽叫了,覺得這樣有點幼稚。
    等到大學畢業,這個稱號慢慢又重新回到了我頭上,這種感覺還挺奇妙的。
    我不反感,光神肯定要比元神好。”他最後還開了個玩笑。
    元神這種叫法也有,但是很少,叫陳元光元神的網友會被戴上原批的帽子。
    “光神,我們剛剛開頭提到的錢學森之問,你是怎麽看待這個問題?
    我們一步一步來吧,你認為東大當今的現狀算是解答了錢學森之問嗎?”
    “我認為是解決了的,我不會自大到認為這個問題被解答是因為我獲得了諾獎。
    我之所以認為它被解答了,是因為我們國家無論在論文發表數還是論文質量上都已經和阿美利肯並駕齊驅了。
    我們和發達國家在科研上的差距也僅僅是大師數量。
    因此我認為錢老的問題是被現代東大很好解答了。”
    本章完
    :..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