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華國航天也想學

字數:7058   加入書籤

A+A-




    第352章 華國航天也想學
    第352章 華國航天也想學
    “結果最後你找光神,你更hod不住。”李希音調侃道。
    希望把所有事情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林甲,最終找的對象還是失控了。
    就像剛才林甲自己所說的那樣,她對陳元光的決策有其他意見都得通過別的高管來提出反對意見。陳元光別說是控製,哪怕隻是施加影響都得小心翼翼。
    在李希音看來,如此希望能夠百分百掌控自己命運的林甲反而獲得了最大程度的失控,這未嚐不是命運的幽默。
    林甲甩給李希音一個白眼:“所以說人生的不確定性正來源此。
    當年我找他的時候他就一個窮學生,我甚至不知道他家背景,全身上下加起來估計都沒有兩千塊錢,壓根沒有什麽名牌。
    我當時想的他哪怕最後做出一番事業來,能和我勢均力敵的概率可能都微乎其微。
    誰知道他能成為神呢?”
    林甲很無奈,一般人創業,到最後名頭好聽點是企業家,最多前麵加個人民的前綴,混得名聲不好聽,那就是資本家。
    誰知道自己找的對象,創業能把自己創成神。
    在米哈遊內部論壇,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帖子,當年陳元光初出茅廬的時候,米哈遊為什麽眼睜睜看著陳元光的外號是光神而不是元神。
    米哈遊負責營銷的員工就顯得格外後悔,要是叫元神,那能平白給米哈遊找到一個最佳民間代言人,還不用給錢的那種。
    每次陳元光出現在熱搜上,下麵玩元神啟動梗的網遊們都是在間接幫原神打廣告。
    李希音反問道:“如果你回到過去給你一次機會,你還會選擇光神嗎?”
    林甲不假思索道:“當然。
    希望所有事情在我的掌控範圍內是一種願景,我會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
    但不代表說,我會因為自己沒有掌控財富的能力,而會放著一張已經開出了兩億的彩票不去買。
    這是兩回事。”
    這就像國外中了天文數字彩票的人,再經曆過一段奢靡生活後返貧,他們會抱怨自己不如不中彩票,但給他們一次選擇機會,他們永遠希望的是回到自己中彩票的當天,而不是不中彩票。
    “是啊,甲甲你作為已經回答完婚姻這道題的人,已經站在岸上雲淡風輕了,而我還在水下撲騰,不知道該往什麽方向遊呢。”李希音說。
    林甲說:“所以還是遵從自己的內心吧。
    我倒不信電影裏追隨你內心那一套說法,但我仍然會給你這樣的建議。
    就像當年你高中畢業之後選專業,大學畢業問我是出國還是留在國內保研,我給你的回答一樣。
    追隨你的內心不代表說你根據你內心做出的決定一定是最優解。
    而是人生壓根就沒有所謂最優解,也沒人能做到最優解。
    你做出的每一個決定,看似很重要,甚至未來回頭來看好像也很重要,改變了人生,但你不做這個決定,你的人生還是差不多。
    因為人生它是一個均值回歸的過程,它就會在一個範圍內,你做的決定都不會脫離這個範圍。
    而範圍是你的基因、經曆、成長背景、性格等等決定的。
    在我看來,既然人生是均值回歸的過程,那麽在做決定的時候就不用太擔心。”
    李希音看著滔滔不絕的林甲,想到了他們高考完的時候,那時候她、林甲和周雅綺三個人一起在林甲家過暑假,林甲也經常看完書之後非要坐在客廳裏給她們講自己的感悟。
    後來自己能走上up主這條道路,很難說這段經曆給她的影響,李希音到現在都認為林甲比她更適合去做自媒體。
    “好吧,你的術語已經從區間進化到均值回歸了,越來越高級了。”李希音吐槽道。
    林甲微笑:“你要理解,管理的都是研發型、製造型企業,你要是不懂點專業知識,你連工作報告都看不懂。”
    最後不出意外,采訪林甲的這期節目沒能在國內的平台上播放。
    或者說國內平台上播放的是隻有20分鍾的刪減版,在tube上才能看到三十多分鍾的完整版。
    李希音在拍攝的時候就知道,林甲說的這些壓根就過不了國內的審核機製。
    別說林甲,陳元光來都過不了審核。
    講人工智能管理人類,這不犯忌諱,但你講其他的,明顯不行。
    甚至知乎上關於這期節目的提問,回答數在短短兩天內就破了兩千,絕對的熱議話題。
    但裏麵很多回答都被刪了,沒被刪的裏麵也有很多看不了評論區。
    “謝邀,在tube上看完了完整版,不得不說林總不愧是能把光神給拴住的女人,在很多事情上太有見解了。談到的管理邏輯和管理哲學,包括所做的嚐試,我很難想象這是一個二十多歲女性的能夠做到的。
    我們在國內這十多年來,沒少看到二十多歲接班的二代,男女都有,他們接班之後接受采訪談到的內容,你隻能聽出三個字:我好難。
    之前我對林甲的認知一直都是,光神的青梅竹馬,演講能力不錯,台風不錯,不管是在光甲科技和光甲航天主持發布會還是說在小米汽車當副總裁主持發布會。
    包括光神在獲得諾貝爾獎之後,她在光甲航天大樓的即興演講,都講的很不錯,有自己的風格在。
    在管理上,我一直以為她是那種不會幹涉具體事務,有專門的職業經理人來負責管理,類似這種概念。
    因此過去網上一些傳言,說她很嚴格這種,我從來不信。
    現在在外網看完這段采訪之後真的讓我刮目相看,有自己完整的思考邏輯在,並且付諸實踐,意識到人工智能在未來管理中的重要角色。
    這種種綜合在一起,林甲絕不是微博上所說的花瓶,反而是卓越的管理人才。
    說回她所提的管理體係,最重要的不是人工智能,而是通過權力平分,來把管理者的權力給剝奪,剝奪之後分給每一個人。
    而且她用到的不是人人平等,不是絕對的平均主義,而是結果導向的過程平等。
    這真的非常厲害,我在聽到績效那裏的時候以為他們是由人工智能直接打分,我以為光甲航天的人工智能已經能夠做到根據員工寫的工作報告來打分。
    畢竟他們搞的伏羲ai在專業度上相當驚人。
    我以為的是人工智能來打分,人最後做糾偏,如果人和人工智能的分數相差太大,那麽再由更上一層來介入。
    結果居然是這種結果導向的全過程平等,這真的非常非常難。
    難的點在於,你需要克製自己的對下屬的好惡,由和他工作過的所有個體來評價他。
    比如光神看不慣高管a,如果是原本的價值,光神給a打低績效然後調崗去邊緣部門,讓他自己主動提出辭職。
    或者說我給高管a分配壓根不是人能夠完成的任務,他盡心盡力了也沒做好,我趁機給他打低績效,把他給優化掉。
    而在光甲航天的體係裏,光神的這項權利最先被剝奪了,自上而下的沒有了控製下屬最重要的權力後,整個企業的最重要的權力被分給了每一個人。
    所有人都有等於所有人都沒有。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傳~~
    這種全過程平等給高端人才帶來的尊重感,絕對不是其他企業能比的。
    我之前一直覺得去年spacex來申海挖人,光甲航天的員工沒有去投簡曆的,當時知乎上有光甲航天的員工跑出來說,看不上spacex,光甲航天的工作氛圍要比任何一家企業都要好是在吹牛。
    他們不走是因為保密協議存在。
    現在來看,大概率是真的,至少像馬斯克這樣的暴君是絕對不能容忍自己的權力被剝奪。”
    “謝邀,作為光甲科技的員工,看到光甲航天居然這麽人性化,真的羨慕了,我們現在還是組長、部門負責人、副總輪番給你打績效分,權重占比分別是20、30、50。
    甚至副總看不慣你,能直接把你績效工資給你幹掉,這種情況過去三年每一年都聽說過。
    大家同為光甲係企業,我現在就感覺光甲航天已經去了23世紀,光甲科技還停留在21世紀,我們什麽時候能引進光甲航天的這套管理體係?”
    知乎上羨慕嫉妒恨的聲音不絕於耳。
    “作為光甲航天的員工,我好久沒有打開知乎,一打開看到後台全是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的邀請。
    我在回答前特意看了絕大部分其他人的回答,有的說的很有道理,我就不再贅述,我隻是講一些大家沒有講到的點,並且以親身經曆者來談談整體的感受。
    我們現在確實是人工智能介入了大部分的決策,在人工智能無法決策的非標準化管理工作裏,很多也平均給了每一個人,最典型的就是林總在采訪中提到的績效考核。
    像研發組的負責人,最重要的工作其實就是分配工作給組員,然後製定工作計劃。
    隻要涉及到分配工作,那就會存在有的人容易,有的人困難。
    但因為最終有所有人員參與的績效考核在,所以能保證,做了困難工作的同事在最後能得到更高的績效考核分。
    你做工作不是你一個人幹,肯定涉及到和其他組的同事合作,你的工作狀態、難易程度,大家是有感的。
    所以不會出現說,a做了困難工作最後得分比做了簡單工作的b更低。
    組長的權力被切掉了。如果組長的評分不高,他在績效考核中的權重很有可能低於他的組員。
    因此現在的機製給我們普通員工的感受就是,輕鬆和自由,規則明確下你不用花心思去考慮同事關係、辦公室站隊、討好領導之類的問題。
    這些在光甲航天內部通通不需要,你隻需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
    當然這套管理哲學不是沒有問題,現在會有新的問題,那就是沒人願意當領導了,向上爬的積極性大減,大家都隻想著職級升,工資漲就行,職位上去的吸引力大減。
    這種環境天然適合躺平。
    之前我不是講過光甲航天內部有嚴格的學習考試機製麽?整體強度大概和國內大學本科類似,一年上個一門專業課,然後最後考試,成績好的在後續晉升中有優勢。
    自從引進這套管理機製之後,大家上課的積極性也減弱了,無欲則剛,大家壓根不想往上爬的時候,再去卷學習考試,那就真的純靠自我驅動力了,有這的人很少。
    所以最近我聽說,光神在高管開會的時候提出來要增加獎勵,來激勵大家去卷學習,聽說是給後續空間站的旅遊參觀名額。
    不知道對其他人來說怎麽樣,反正這個資格對我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要是獎勵是雙人遊,我女朋友也會支持我放假不帶她出去玩,在家瘋狂自學。
    總之光甲航天真的非常適合學理工科的小鎮做題家,對這些人來說,進入到這個環境簡直如魚得水,你會覺得非常熟悉,內心會非常平靜,壓根不需要適應,無縫對接。
    我身邊碩士博士畢業出來第一份工作就來光甲航天的同事們,一個個都覺得太爽了,讀博士後還有大幾十萬的年薪拿,一個帶一個,很多都是來了一個,第二年就把整個組的畢業生都帶過來了。”
    知乎上的回答讓光甲航天今年的春招行情又更熱了,好在本來今年光甲航天就打算從兩萬人擴張到兩萬五千人的規模,所以還是有大把崗位放給畢業生的。
    林甲也趁著這一波的采訪,順利在華國的社交媒體裏樹立了跟以往不同的個人形象。
    “元光,你們的那套管理體係能不能拿給我們用用?
    航天口一直被詬病管理體係陳舊,官僚作風嚴重,我們這幾年招博士越來越難招,你們能不能幫我們改造改造?”
    在陳元光去華國航天參觀,模擬的水下月球環境時,華國航天的老總問道。
    陳元光直接道:“當然可以。
    隻是你確定你們不會搞個閹割版出來?”
    陳元光的潛台詞是,你們搞個閹割版,好的不學,壞的全學去了,那別怪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