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壞事也能變好事啊

字數:7211   加入書籤

A+A-




    第390章 壞事也能變好事啊
    第390章 壞事也能變好事啊~
    國際空間站時間實在太長,長到它早就該退役卻因為nasa遲遲無法造出替代品,而一直在天上飄著。
    最開始國際空間站計劃的退休時間是2024年,後來延長到2028年也就是明年,到了2027年的時候,大家覺得明年還是有點太快。這裏的大家準確來說就是nasa。
    nasa覺得自己沒有做好準備,絕大部分資源都花在了重返月球上,壓根沒有資源重新再去建一個空間站。
    並不是說阿美利肯和它的盟友們,大家配合之下造不出空間站。
    而是他們對下一代的空間站想法太多,至少不能比華國的差,甚至想比光甲號更牛逼,他們也想一步到位,直接發射空間站到近月軌道上去。
    國際空間站花了一千億美元,新一代空間站想從國會薅出更多美元,這不現實。
    nasa既要又要,沒錢還想整個大活,又不敢找華國買。
    出個一千億美元找華國買,華國肯定給你搞定。
    可這條路被封死了,nasa前腳敢招標把標段給華國企業,後腳nasa的局長就會獲得和法蘭西航天局局長約瑟夫一樣的下場,在街頭被當頭一擊。
    在這樣的前提下,新一代空間站遲遲無法確定下來,nasa也樂見如此,他們現在也缺預算來建空間站,幹脆讓國際空間站多服役一段時間。
    它在四百公裏的高空中顫顫巍巍,警報不斷,小問題層出不窮,但考慮到大家一直在維護它,撐到2030年應該問題不大,nasa方麵一直抱著這樣的幻想。
    所有相關人士,從nasa到歐洲航天局,再到大毛、楓葉國和霓虹的相關人士們,大家都能隱約感覺到它早晚有一天會完蛋,但沒人敢拍板說,我們現在立刻馬上就要讓國際空間站退休。
    造價一千億美元的玩意,自由聯盟的臉麵,一旦爆炸,太空中就兩空間站,還全是華國的,大家的臉往哪裏放,未來航天預算怎麽好意思開口向本國國會要。
    唯一無所謂的是法蘭西,法蘭西在光甲號上有股份,這一現實在法蘭西本土媒體上反複被強調,法蘭西的社交媒體上,航天愛好者們甚至給光甲號做了法蘭西國旗塗裝的渲染圖。
    “我想問一個問題,既然上麵隻有能容納4個人的逃生艙,為什麽我們要派12名宇航員上去工作?”總統先生無語了。
    現在麵臨的問題如此嚴峻。
    聽剛剛幕僚的意思,顯然上麵12名宇航員隻能堅持6個小時,就要麵臨氧氣斷絕的風險。
    而隻有4個人能坐逃生艙先在宇宙中漂流,等著龍飛船去營救他們。
    那哪八個人犧牲?
    裏麵不僅是阿美利肯的宇航員,還包括歐洲盟友,大毛宇航員,甚至還包括了一個霓虹人。
    難不成讓其他國家的宇航員全部等死嗎。
    總統先生感覺自己血壓要上來了,前腳才發表勝利演講,後腳國際空間站爆發人道主義災難:阿美利肯宇航員都活了下來,而外國宇航員全死了。
    這不更顯得空前滑稽嗎?
    “埃隆呢?讓他想辦法,開啟緊急營救計劃。”總統先生知道這種時候該找誰。
    “具體情況nasa那邊已經同步共享給埃隆了。”幕僚說完遲疑片刻後接著說道:“所以總統先生,稍後的慶祝環節埃隆可能沒有辦法到現場來。
    另外勝利演說是否還需要繼續進行?”
    “當然。”總統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可以出風頭的機會。
    “媒體對我們可不是太友好,這件事一定瞞不過媒體。”幕僚說:“到時候媒體炒作下,這件事影響可能會不太好。”
    “難道不發表勝利演說,該死的媒體就不會炒作了嗎?”總統抱怨到。
    同時執掌白宮、兩院和最高法院的感覺很好,但唯一不給麵子的就是媒體,準確來說是傳統媒體們,傳統媒體對於各種白宮醜聞都會第一時間報道,而白宮的人員流動和“悠久曆史”導致他們壓根不可能能保守任何秘密。
    發生的事情跟篩子一樣,甚至有些醜聞,傳統媒體知道的比他還更快。
    更別說nasa裏驢黨擁躉不在少數,這件事從頭到尾就不可能能夠瞞住。
    “如果我們不發表勝利演講,再結合這次國際空間站的醜聞,我們醞釀已久的重大勝利那才真成笑柄了。
    我在勝利演講過程中會毫不掩飾地公開國際空間站當前麵臨的危機,並且宣布我們會在6個小時內解決它。
    這樣它就不是一次失敗,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勝利。
    這是阿美利肯航天靈活應變能力,我們能隨時在6個小時內把空間站上12名宇航員給救下來。
    這是現實中的火星救援。”從事媒體行業多年的總統先生,很清楚阿美利肯人的審美,這種英雄主義故事才符合老美的審美和價值取向。
    他意識到了隻要他們能順利解決這一問題,那他們就能壞事變好事。
    阿美利肯被詬病不正在於政府效率嗎?尤其是有老中作參照物,最近老中又在歐洲幫歐洲國家修基建,這種對比就更明顯了。
    過去隻有自媒體博主來華國拍china trave視頻,宣傳華國的基建有多牛,這種政府效率的體現是側麵的,而且傳播力度也不夠廣,畢竟對china trave感興趣的群體是有限的,紅脖子們就對這類內容不感冒。
    而老中給歐洲修基建,同樣的視頻無論是破圈力度還是震撼程度都不一樣。
    盡管這屆白宮做了很多工作,來解決政府效率低下的問題,可和老中一對比,民眾仍然是無感的。
    現在好了,想瞌睡來枕頭了。
    6個小時解救宇航員,到時候反複凸顯6個小時這個數字。
    驢黨在的時候,他們救波音送上去的宇航員需要花兩百多天,而現在他在的白宮隻要6小時。
    總統先生正在掰手指算兩百多天是多久:“兩百天是多少個小時?”總統先生問道。
    “4800個小時。”幕僚回答道。
    總統先生很開心,笑道:“6000比6,我們的效率是驢黨的一千倍!”
    4800個小時,四舍五入之下就是六千個小時,總統先生的算數很好,腦袋一轉就知道了宣傳標語。
    不是阿美利肯的效率不行,是驢黨效率不行,象黨,尤其是他主導的象黨,這效率簡直不要太高。
    驢黨救2個宇航員需要花6000個小時,而他們營救12個宇航員,隻需要花6個小時。
    幕僚眼睜睜看著總統先生變臉,先是從沉默無奈憤怒轉變成現在的喜笑顏開,感慨這就是為什麽自己隻能當幕僚,而對方能當總統。
    光是這種把壞事變好事,操縱輿論和主流媒體對著幹的能力,就不是他所具備的。
    “真糟糕透了。”丹麥宇航員安德烈抱怨道,幾乎每一個能夠呆人的艙段都在發生泄露,他們現在都穿好了宇航服,利用宇航服的氧氣為自己供氧。
    安德烈覺得自己有夠倒黴的。
    “真見鬼了,上次威廉姆斯和威爾莫爾來已經夠糟糕了,這次比那次要糟糕一百倍。”阿美利肯宇航員戴森附和道。
    威廉姆斯和威爾莫爾是指上次波音送上來的兩位宇航員,他們硬生生在國際空間站呆了兩百多天才回去。
    他們在上天之前隻按照呆8天做的計劃,所以他們隻帶了少量的衣物和洗漱用品。
    回不去導致他們隻能跟其它宇航員借換洗的衣物穿。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傳~~
    衣服是小事,上廁所才是大麻煩,
    在太空上廁所是件非常麻煩的事,因為太空的環境特殊,大家上廁所都需要使用特殊的設備。
    多了倆人之後,給設備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廁所一度不堪重負損壞,導致了排泄物的泄露。
    另外新加入兩名宇航員之後,空間站內的床位出現緊張,大家都得倒班睡覺。
    盡管威廉姆斯和威爾莫爾在國際空間站上引發了如此多的事故,但仍然比這次要好上不少。
    排泄物在空氣中漂浮再怎麽樣也不會引發生命危機。
    現在他們麵對的是生命危機。
    托馬斯苦中作樂道:“當時我們說威廉姆斯和威爾莫爾是最倒黴的宇航員,現在看來,我們比他們還要更倒黴。”
    這兩人在太空中逗留,出現了嚴重的身體症狀,威廉姆斯作為女性臉瘦成了錐子,而另外一位男性威爾莫爾則是腦袋越來越大。
    “地麵上是怎麽說的?”梅根沒心情討論威廉姆斯和威爾莫爾,她就想知道自己怎麽能夠回去。
    大家現在還能維持著表麵的體麵,沒人去搶逃生艙,就是因為指望地麵救援。
    要知道在座各位都非常清楚一點,逃生艙隻能救四個人,而他們現在一共有12名宇航員在國際空間站。
    麵對這樣生死存亡的危機,男性宇航員天然有著體力上的優勢,這種時候女性宇航員的性別政治正確真的能發揮作用嗎?
    梅根可沒這個自信。
    “nasa說他們會盡快解決問題,讓我們放心。”托馬斯說。
    安德烈作為丹麥宇航員,聽到火都大了:“老實說我可做不到放心。
    威廉姆斯和威爾莫爾情況都嚴重到那個程度了,nasa想的不是怎麽把他們弄回去,而是想的論證她沒有生命危險。”
    但凡是見識過威廉姆斯和威爾莫爾那次的宇航員,沒誰能對nasa沒有怨言的。
    甚至威廉姆斯回到地球之後心理出現嚴重問題,也正是因為知道了他們在太空中漂流的兩百多天裏,nasa的所作所為。
    最典中典的就是,他們身體出現問題,整個人已經明顯沒人形了,nasa的專家在電視裏討論的不是怎麽把人給救回來,而是:
    “這是因為威廉姆斯已經在微重力的太空中度過了152天了,在某些長期生活在高海拔地區的人身上,大家可以同樣看到類似的情況。她的臉頰凹陷,可能是全身減重的結果。
    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她已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於卡路裏不足的狀態了。
    因為在太空中,人體需要適應重力的變化,並且要在寒冷、惡劣的條件下保持體溫,因此人體會燃燒掉更多的卡路裏。為了防止肌肉和骨骼流失,他們每天還需要鍛煉大約2.5個小時,這會燃燒掉更多卡路裏。
    她可能卡路裏攝入出現了不足。”
    “但盡管照片中顯示的狀態絕對是不健康的,但她還沒有到有生命危險的程度。”
    沒錯,nasa特意找來的專家,論證他們還沒有到有生命危險的程度。
    這就是nasa的所作所為,安德烈身為丹麥人,實在放不下心,相信nasa真能在六個小時內把他們給救回去。
    梅根抱怨道:“就不該有這麽多宇航員在太空中,12個人,人越多,救援難度就呈指數級上升。”
    “還不是因為國際空間站即將退役,各國都想著在退役前盡可能榨幹它的剩餘價值。”托馬斯解釋道,“誰也不會想到這次會出現這樣的緊急情況。
    我還是想不明白,為什麽之前補好的裂縫,為什麽這次突然間全部都裂開了,而且裂開的幅度還比上次更大。”
    戴森苦笑一聲說道:“該不會是和上次威廉姆斯他們來遇到的意外情況一樣吧?
    關鍵補漏洞的合金經過幾道轉手後,最終選擇了印度廠商?
    從印度廠商那采購的劣質合金這次集中爆發問題了?”
    上次波音就是,波音找上了印度,想要通過印度的零部件供應商,從老中那購買相關零部件之後,再貼上印度製造的標簽之後出貨給波音。
    結果雖然印度零部件廠商聲稱供應給波音的就是鈦合金閥門,但實際上為了節省成本,印度出貨給波音的其實是鋁合金閥門。之後波音由於並沒有仔細檢查就安裝使用,最終導致了閥門出現故障進而導致氦氣泄露。
    “我記得24年那次nasa就製定了緊急情況下撤離宇航員的計劃,作為未來出現重大情況的預案。
    預案呢?現在應該屬於重大情況吧,預案為什麽不發揮作用?”安德烈憋不住了問道,“我現在不關心到底是不是該死的印度佬又坑了nasa,我隻關心我們怎麽能回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