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迎太師回家

字數:8794   加入書籤

A+A-




    第118章 迎太師回家
    對於朝堂上工部尚書和那些官員參房玄齡在北方四州所做之事,周辰心裏早就一清二楚。
    因為這正是周辰派房玄齡這位欽差大臣去北方四州真正的目的。
    可在早朝上,麵對那些官員的參奏,周辰卻並沒有表露出太多,隻是給了這些參房玄齡的大臣們一句‘會讓東廠去核查的’。
    這麽明顯的拖延之詞,誰都看得出來。
    這一點周辰明白,滿朝文武心裏也清楚。
    退朝後,周辰回到了養心殿。
    周辰坐在龍椅上,沉吟了一下,看了一眼侍立在旁邊的曹正淳道;“這些天,朝堂上的這些官員都在東廠的監視之下吧!”
    曹正淳立即躬身道;“是的,皇上。”
    “這是朝堂百官這些天的日常,請皇上過目。”
    曹正淳早就將百官這些天的日常信息整理在了一起,隨時帶在身上。
    現在聽到周辰的這話,曹正淳立馬明白了周辰的意思,拿出了這些整理好的信息,放到了周辰的麵前。
    周辰從曹正淳的手上拿過這些東西,直接翻看了起來。
    不得不說,曹正淳不愧為是權傾一時的人物,這百官日常都整理的非常不錯,周辰一眼掃去,就能看個大概。
    當周辰看完了朝堂上百官這些天的日常信息後,不由的冷笑了一聲;“果然跟朕想的一樣,房玄齡在北方四州的所作所為,讓有些人坐不住了。”
    “不過,這些人也夠小心謹慎的,東廠一直都盯著,也沒探出這些人今天參房玄齡的消息。”
    “看來你們東廠的深入還不夠啊!”
    周辰撇了一眼曹正淳說道。
    曹正淳立馬跪在地上說道;“老奴有罪。”
    早朝上,這麽多官員參房玄齡,明顯就是提前通過氣的。
    可東廠卻沒有探聽到一點風聲,這是東廠的失職。
    “戶部尚書他們那些人多次聚集在丞相府,知道他們的談話內容嗎?”
    周辰看著曹正淳又問道。
    “回皇上,丞相府戒備森嚴,很難探聽到他們的談話內容。”
    曹正淳把頭伏的更低了。
    先是今日早朝大臣們參房玄齡的消息沒有提前探聞到,又是戶部尚書這些人聚集在丞相府的談話一無所知,曹正淳這位東廠督主有些抬不起頭來。
    其實,這也不能怪曹正淳。
    畢竟,丞相府那是什麽地方,要是能輕易的就被人探聽到消息,那丞相府也就不是丞相府了。
    更何況,東廠才成立多長時間,想要讓丞相府的任何風吹草動都逃不過東廠的監視,可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
    周辰聽了曹正淳的話後,臉色沒有多少變化,隻是淡淡的說了一句;“下次他們在聚集到丞相府,朕要知道他們的談話內容。”
    周辰不管丞相府有多戒備森嚴,那不是周辰該考慮的問題。
    周辰要的是結果。
    至於過程,那是曹正淳這位東廠督主該考慮的事情。
    要不然,周辰要東廠幹什麽?
    “是,皇上。”
    曹正淳聞言,連忙應聲道。
    丞相府戒備森嚴,廠衛探聽不到,可並不代表他這位東廠的督主也探聽不到。
    就算丞相府戒備再森嚴,還能攔得住他這位半步天人的東廠督主不成?
    ……
    在周辰和曹正淳正說這件事的時候。
    丞相府。
    戶部尚書他們幾人又一起聚集到了丞相府。
    大廳裏。
    丞相袁博坐在主位上,他的下麵坐著戶部尚書,工部尚書和刑部尚書三人。
    除了這三人外,還有其他七八位官員。
    此刻,大廳內的氣氛沉悶,所有人的臉色都有些緊繃。
    工部尚書看了一眼眾人,一臉難看道;“看來宮裏那位是鐵了心要動北方四州之地了。”
    “什麽派東廠核查,都是托詞。”
    “這是想要先穩住咱們其他這些世家,給房玄齡爭取時間。”
    “等房玄齡徹底把北方四州清理完了,就算咱們這些世家再有意見又能怎麽樣?”
    “一切都塵埃落定了。”
    工部尚書臉色難看的說道。
    比起在座的其他人來,工部尚書的臉色是最為難看憤怒的。
    因為清河府崔家是博陵崔家的一大分支,是支撐博陵崔家的一大觸角。
    像崔家這種世家,隻所以能成為大周的七大世家之一,在大周根深蒂固,靠的就是這些觸角來支撐。
    現在,清河府崔家的這支觸角被斬斷了,也就算是間接的消弱了博陵崔家的整體實力。
    工部尚書身為博陵崔家在朝堂上掌控話語權的人物,又怎麽可能會不憤怒呢!
    聽到工部尚書的話,其他眾人都是沉默著。
    他們都知道,工部尚書說的沒錯,宮裏那位確實是鐵了心要動北方四州之地,連他們今日串聯那些言官上奏,都打了一個太極,推了回來。
    可那又能怎麽樣?
    有朝廷十幾萬的神武衛平叛大軍在北方四州之地,誰能阻止的了?
    就算是用上一些手段,但麵對那十幾萬的神武衛平叛大軍,也是於事無補。
    刑部尚書歎了口氣;“是啊!我們都小看了宮裏那位。”
    “本來以為北方四州之亂會讓大周這盤棋陷入死局,卻沒想到硬生生的讓宮裏那位給盤活了。”
    “還來了一招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借機,清理了北方四州之地。”
    “真是好謀算。”
    “現在說什麽也晚了。”
    “一般的手段已經起不了什麽作用了,北方四州之地的事還是先放放吧!”
    刑部尚書歎了口氣說道。
    北方四州的事已經是成了定局,想要扼製住宮裏那位的動作,根本不可能。
    除非有辦法能解決了那十幾萬在北方四州之地的平叛大軍。
    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先放放?
    戶部尚書聽到刑部尚書的話後,道;“如何放一放啊?”
    “如果宮裏那位清理完了北方四州之地,接下來清理其他州府,對其他州府動手呢?”
    “還有,北方四州之地這一清理,會牽扯出多少人,多少世家,你們想過沒有?”
    “難道隻緊緊是北方四州之地嗎?”
    戶部尚書的話讓在座的官員臉色都是一變。
    是啊!
    北方四州之地這一清理,可不僅僅隻是牽扯北方四州之地,還會牽扯出其他地方的官員和世家,甚至是朝堂中人。
    哪個地方官員不和朝廷大臣走動,不結黨。
    哪個世家不和其他世家聯係,不暗中有一些見不得人的利益來往。
    這要是被房玄齡查了出來,那會牽扯出多少人?
    絕對是拔出蘿卜帶出泥。
    工部尚書臉色一冷,直言道;“實在不行,就讓坐在龍椅上的人換換。”
    這話一出,大廳內的氣氛頓時落針可聞。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工部尚書。
    他們每個人的臉色都是一臉的不可思議。
    他們實在沒想到,工部尚書敢說出這樣的話?
    讓坐在龍椅上的人換換?
    皇帝是那麽好換的嗎?
    你當坐在龍椅上的是個九品芝麻官嗎,你想換就能換。
    別說現在,龍椅上那位收攏了一部分權利,神武衛大軍在手,又有兩大半步天人在側,就是之前臥榻重病的時候,也不是你說想換就能被換掉的。
    麵對眾人的目光,工部尚書立即反應了過來;“你們這樣看著我幹什麽?”
    “我也隻是一時氣憤,隨口說說罷了。”
    工部尚書知道自己失言了,連忙解釋的說道。
    這種話,可不應該是他這位位高權重六部尚書之一的工部尚書能說的。
    鬧不好,是會被抄家滅族,死人的。
    對於工部尚書的這種解釋,在座的其他官員都是深深的看了他一眼,然後便收回了目光。
    不過,經過工部尚書這話一鬧,在座的所有人眼光都有些另類的莫名。
    就連坐在主位上的丞相袁博也是莫名的閃了一下。
    丞相袁博掃了一眼在座的所有人,出聲道;“這件事,想要通過參房玄齡解決,看來是行不通了。”
    “這也在咱們之前的預料之中。”
    “那就按著之前的商議,先各自傳消息回各家吧!”
    “把咱們的意見都傳回去,讓他們拿主意吧!”
    丞相看著坐在下麵的這些官員凝聲的說道。
    這種事,畢竟是涉及到所有的世家。
    所以,光憑他們在座的這些人還拿不了最終的主意,還得傳回各家,讓各世家的主事人來拿主意才行。
    也包括丞相袁博。
    別看袁博是大周朝廷的丞相,四大輔國大臣之一,可袁家的事,他也隻有參與權,沒有最終的決定權。
    戶部尚書,刑部尚書,工部尚書等在座的這些官員聽到丞相袁博的話後,都默然的點了點頭。
    現在,也隻能先這樣了。
    這也是他們之前商量好的,要是參房玄齡行不通,就把他們各自的意見傳回他們背後的各世家,讓他們背後的各世家商議決定。
    “還有。”
    “接下來,如果沒有什麽迫不得已的事,大家盡量不要再聚在一起了。”
    “東廠的鷹犬可都盯著了,雖然聽不到大家說的,可為了避免意外,還是少聚在一起為好。”
    丞相袁博又提醒了在座的所有人一句。
    丞相袁博知道,這麽多官員聚集到他的丞相府,肯定瞞不過東廠廠衛。
    丞相袁博也沒想過能瞞過廠衛,他身為丞相,聚集官員商議朝中事情也在情理之中。
    哪怕宮裏那位知道,也沒什麽。
    隻要他們的這些談話不被東廠廠衛探到就沒事。
    可不怕一萬,隻怕萬一啊!
    就算是他的丞相府戒備森嚴,也不敢說每次都能戒備到萬無一失的地步。
    所以,還是少聚在一起最好。
    戶部尚書,刑部尚書他們這些官員都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明白丞相袁博的意思。
    要是他們這些人聚在一起的談話被東廠的人探聽到,那麻煩可就大了。
    隨即,這些官員便紛紛的離開了丞相府。
    ……
    “迎太師回家。”
    這天,洛陽城外十裏處,丞相袁博站在最前麵,後麵站著的是朝中的文武百官。
    兩側則是站滿了留守在北營神武衛的數萬大軍。
    所有人都遙遙的看著遠方的官道。
    當看到一輛拉著木棺的車架在數千精銳神武衛的護送下由遠及近緩慢行來的時候,兩側數萬神武衛開始大聲的呼喊了起來。
    等拉著木棺的車架走過來後,‘刷’的一聲,數萬神武衛齊齊的跪在了地上。
    因為這車架拉著的木棺,裏麵躺著的不是別人,正是他們神武衛的主帥太師聞仲。
    這是他們北營神武衛的精神支柱。
    也是締造了他們北營神武衛傳奇的人物。
    更是帶著他們北營神武衛南征北戰,支撐起了大周半邊天的擎天之柱。
    所以,木棺中躺著的人,值得他們神武衛全軍十裏跪迎。
    丞相袁博也帶著文武百官對著木棺行了一禮,旁邊的曹正淳也不例外。
    三朝元老,一生為公,支撐著大周的半邊天,值得眾人一拜。
    馬背上的威武候,看著跪迎在十裏之外的數萬北營神武衛大軍,眼圈微紅。
    他威武候領兵十萬北營神武衛大軍出征,結果卻是慘敗,死傷了一大半的兵馬。
    但總算是親自迎回了太師,沒有辜負北營神武衛眾將士之托。
    “迎太師回家。”
    威武候大聲的喊了一聲。
    “迎太師回家。”
    “迎太師回家。”
    “迎太師回家。”
    跪著的數萬神武衛也沙啞的嘶喊了起來,聲勢震天,就算是洛陽城內的百姓也能遠遠的聽到這聲勢震天的聲音。
    丞相袁博和文武百官看著數萬神武衛的嘶喊聲,心裏全都不由的感歎了一聲,太師聞仲在軍中的威望,簡直就是無人能比。
    恐怕除了坐鎮南疆的那位,再沒有人能與其相提並論。
    在數萬神武衛的嘶喊聲下,威武候和八賢王周賢二人騎馬帶著數千神武衛護著馬車上的木棺向著洛陽城的方向繼續前行。
    丞相袁博帶著文武百官跟在後麵。
    數萬跪著的神武衛也都起身緊隨左右四周。
    洛陽城門口內外也是聚集了不少的百姓,在看到拉著木棺車架的時候,都不由自主的喊了起來。
    “迎老太師回家。”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