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邊關催餉?

字數:9662   加入書籤

A+A-




    第138章 邊關催餉?
    蜀王府。
    書房裏。
    周治坐在書桌後,看著手中的一張小紙條,微皺著眉頭沉默著。
    書桌前恭敬的站著王府的管家。
    這位王府的管家是周治在皇子的時候就一直陪伴在周治身邊的近侍太監,可以說是周治最為信任的人。
    如果說計無生是周治身邊的親信智囊的話,那麽這位王府的管家就是周治可以交托一切的心腹之人。
    “王爺,這計無生深夜悄悄的會見袁子鳴,恐怕這計無生是袁家安排在王爺身邊的人,不如直接……。”
    管家說著,做了一個割喉的動作。
    這意思,誰都看得明白。
    周治鬆開了微皺的眉頭,淡笑的看向了管家;“三德,有些事情殺人是最下乘的手段,不要總是想著用這樣的手段解決問題。”
    “計無生到底是不是袁家安排在本王身邊的人,這個問題還有待商榷。”
    “計無生的底細,咱們也都查過,知道他是袁家的門生。”
    “身為袁家的門生,去見袁家的大公子也算是正常。”
    周治放下了手中的紙條。
    紙條上寫著的內容正是‘計無生深夜會見袁子鳴’幾個字。
    或許,袁子鳴他們三人想不到,他們雖然離開了蜀王府,但卻一直都處在蜀王府的監視之下。
    所以,計無生深夜悄悄的去會見袁子鳴,也並沒有瞞過周治的眼線。
    “可是王爺,計無生他並沒有向王爺說過他是袁家的門生。”
    “並且,計無生背著王爺深夜悄悄的去會見袁子鳴,這……”
    還沒等管家說完,周治就直接打斷了管家的話。
    “三德,本王知道你的意思。”
    “可計無生是有大才的人,想要用這樣大才的人,就不能是以‘非黑即白’的目光去看待。”
    “就算計無生是袁家安排在本王身邊的人又能怎麽樣?”
    “隻要計無生能為本王效力,對本王有用,那本王就敢用他。”
    “再說,誰還沒有點屬於自己的秘密呢!”
    對於計無生是袁家的門生,深夜悄悄的去見袁子鳴這件事,周治並沒有多少的意外。
    周治身為蜀王,又怎麽可能會不查清身邊人的底細呢!
    所以,計無生是袁家的門生這件事,周治早就知道了。
    計無生不說,周治也權當不知道。
    在周治看來,計無生是袁家的門生也好,是袁家安排在他身邊的人也罷。
    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計無生對他有用,能為他效力解決很多難題,這就夠了。
    管家聽到周治這樣說,也就不再說計無生的事了,反而是一臉慎重的看著周治道;“王爺,這三大世家明顯是不懷好意,想拖王爺下水。”
    “王爺為何還……。”
    管家沒有說下去,而是一臉不解的看著周治。
    管家不相信周治看不出來袁子鳴他們三人這樣做的目的,可周治還是沒有直接拒絕。
    這讓管家很是不解。
    “為何沒有拒絕他們三人是嗎?”
    周治無奈的一笑。
    “本王和他們一樣,也都沒有選擇的餘地了。”
    ”本王和他們是合則兩利,分則兩死。“
    “宮裏的那些事,本王的那位皇兄連老四都查了出來,誰也不知道他還查出了什麽。”
    “開弓沒有了回頭箭。”
    “所有人,都小看了他。”
    周治幽幽的歎了口氣。
    與其說是袁子鳴他們三人用九五之位吊住了周治,倒不如說是周治自己借坡下驢,借機吊住了袁子鳴他們世家豪門。
    要是讓袁子鳴他們三人知道,不是他們算計了周治,反而是周治借機與他們一拍即合。
    不知道袁子鳴他們會作何感想。
    “王爺,就算陛下查出了什麽,可有太後在,陛下應該不會對王爺下死手的。”
    “可是王爺一旦和世家再邁出了這一步,那就真的沒有回頭路了。”
    管家一臉凝重的對著周治說道。
    身為周治的貼身近侍和心腹,管家對於周治所做的事情都很清楚。
    之前的事情,有太後在,宮裏那位就算不堪僧麵也的看佛麵,不至於下死手。
    可要是這一步再邁出去,那就難說了。
    周治聽到管家的話後,含笑的看著管家;“三德子,現在也隻有你能和本王說幾句真心話了。”
    “從本王很小的時候,你就一直伺候本王了。”
    “本王知道你關心本王,可是最是無情帝王家。”
    “你也是宮裏出來的,你應該明白這些。”
    “再說,本王也不甘心,他是我們幾個皇子當中最為平庸的一個,還是一個病秧子。”
    “最後卻坐上了那個位置。”
    “本王很不甘心。”
    “那個位置本應該屬於本王才對。”
    說到最後,周治身上散發出了濃烈的戾氣,臉色也是滿臉的不甘。
    旁邊的管家看到周治的狀態,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麽,最後隻能默默的歎了口氣。
    這也不知道是禍還是福?
    ……
    洛陽。
    皇宮。
    養心殿。
    周辰微微的眯了半個時辰。
    皇帝可不是那麽好當的。
    尤其是如今最近發生了那麽多的大事。
    周辰不僅每天要處理如山如海的奏章。
    還要應付朝堂上那些老奸巨猾的文武百官。
    要不是周辰修煉了天子封神術,實力提升極快,身體也不斷的變強,恐怕早就吃不消了。
    就算如此,周辰每天也感覺有些疲累。
    這還是有杜如晦幫他分擔了一些政務的情況下。
    要是沒有杜如晦這位人傑替他分擔,周辰估計連一點空閑的時間都沒有。
    周辰終於明白,曆史上那些昏君是怎麽來的了。
    並不是他們願意當昏君,被人觸脊梁骨,遺臭萬年。
    而是他們當不了明君。
    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這是最能腐蝕人心的東西。
    麵對那累死累活的繁多政務,又有幾人能夠逃脫的了帝王的紙醉金迷呢!
    周辰醒來後,準備繼續的處理政務。
    這個時候,曹正淳快步走了進來。
    “陛下,呂將軍和曹少欽二人已經剿滅了神拳門那些和太師之死有牽扯的江湖勢力。”
    “這是廠衛傳回來的消息。”
    “請皇上過目。”
    曹正淳將兩份消息信件送到了周辰的麵前。
    周辰從曹正淳的手上拿過兩份消息信件,依次的打開,掃了一眼。
    周辰對剿滅這些江湖上的勢力興趣不大。
    在周辰看來,江湖就算再怎麽蹦躂,也翻不出朝廷的手掌心。
    自古哪朝哪代的江湖勢力能在朝廷的手上翻出什麽浪來?
    要不是這些江湖上的人敢招惹他大周朝廷,周辰不會在這個時候對江湖出手的。
    因為,周辰連朝堂內部的事情都沒處理完,根本就沒有多餘的時間去理會江湖的勢力。
    看完了兩份剿滅神拳門這些江湖勢力的消息後,周辰沉思了起來。
    周辰在考慮,要不要乘著這個機會,徹底將江湖勢力整治一番。
    讓江湖的勢力明白明白,朝廷之令所到之處,哪怕是江湖也的遵守。
    沒有例外可言。
    就在這時。
    一個內侍廠衛走了進來。
    “陛下,兵部尚書李尚書求見。”
    內侍廠衛走進來後,躬身稟報道。
    “哦!”
    “讓他進來。”
    周辰挑了下眉,收起了思慮。
    心中想著兵部尚書是有什麽要緊的事來了他的養心殿了。
    “是,陛下。”內侍廠衛躬身退下。
    片刻後,兵部尚書便走進了養心殿。
    “老臣見過陛下。”走進養心殿後,兵部尚書對著龍椅上的周辰行了一個君臣之禮。
    “李愛卿不用多禮。”
    周辰放下了手中的那兩份消息信件,抬眼看向了兵部尚書;“李愛卿來養心殿見朕,是有什麽要事嗎?”
    自從上次兵部尚書帶著邊關兩位侯爺的回應主動來過一次養心殿後,這位兵部尚書就再沒主動的來養心殿覲見過一次。
    今天這位兵部尚書又主動的來了養心殿覲見。
    周辰估計,這位兵部尚書應該是有什麽重要的事情求見他這個皇帝。
    “陛下。”
    “之前因為國庫空虛,邊關今年的軍餉一直都沒有發放。”
    “剛剛鎮北候和西涼侯二人催餉的奏章已經送到了老臣哪裏。”
    “請陛下過目。”
    兵部尚書說著,從袖筒裏拿出了兩份奏章遞了上去。
    鎮北侯和西涼侯催餉的奏章?
    周辰目光閃爍了一下,從曹正淳的手裏拿過了兵部尚書遞上來的兩份奏章。
    打開,掃了一眼。
    “嗬嗬。”
    “催餉?”
    周辰掃了一眼兩份奏章上的內容後,隨手冷笑的丟在了龍案上。
    之前,周辰這個皇帝下旨鎮北侯和西涼侯二人,讓他們調兵南下平叛北方四州之亂。
    結果是,這鎮北侯和西涼侯二人以邊關防禦為重,異族侵擾邊關為由,搪塞了周辰這位皇帝的旨意。
    現在居然還想著向朝廷催餉?
    周辰手指敲打著龍案,目光深邃的沉默著。
    下麵的兵部尚書見周辰冷笑一聲,把鎮北侯和西涼侯二人催餉的奏章丟在了一邊,心裏直打鼓。
    要是換做以前,這樣的催餉奏章,兵部尚書不會專門跑一趟養心殿的。
    可是自從經曆了上次鎮北候和西涼侯二人搪塞聖旨的事情後,兵部尚書就知道,龍椅上這位恐怕對那兩位侯爺有了想法。
    所以,兵部尚書這次不得不一接到鎮北侯和西涼侯二人的催餉奏章後,就立馬進了宮,來養心殿請示。
    沉默了片刻後,周辰抬頭看向了兵部尚書;“這邊關的催餉奏章先壓幾天,等過幾天再說。”
    現在,戶部的國庫充盈,周辰的內庫也是滿滿的。
    抄家滅族了那麽多官員的家產,不管是洛陽內朝堂上的官員,還是北方四州的世家豪門,或者是大周七大世家之一的博陵崔家。
    都查抄出了不少的錢財。
    可以說,周辰這個皇帝現在不差錢。
    但周辰就算再不差錢,也不會拿著錢財去養一群聽宣不聽調的邊關將領的。
    周辰要考慮考慮給如何處理邊關這聽宣不聽調的鎮北侯和西涼侯二人。
    現在北方四州之亂已經平定了,博陵崔家也剿滅了。
    本來周辰接下來想的是先清理了朝堂,在動邊關。
    可是現在邊關的催餉奏章已經送上來了,周辰可不想在平白無故的喂飽了這些養不熟的白眼狼。
    兵部尚書聽到周辰的話後,猶豫了一下道;“陛下,這軍餉曆朝曆代都是不可忽視的大事。”
    “要是沒有軍餉,邊關大軍會出大問題的。”
    “到時候,大軍一亂,那就麻煩了。”
    兵部尚書怕周辰這位皇帝年輕氣盛,因為鎮北侯和西涼侯二人之前不聽旨,會斷掉邊關的軍餉。
    所以,兵部尚書不得不小心的提醒著周辰。
    如果斷了邊關的軍餉,邊關的大軍一亂。
    關外異族絕對會乘機而入。
    要真是那樣的話,那就不單單是邊關大軍亂那麽簡單了,還有異族的乘虛而入。
    到了那個時候,那可真就會出大問題的。
    周辰自然聽出了兵部尚書的意思,周辰平靜的看了一眼兵部尚書;“李愛卿的意思,朕明白。”
    “朕心裏有數。”
    “邊關缺餉了怎麽長時間,也沒出什麽問題,不差這幾天。”
    周辰看著兵部尚書淡淡的說道。
    兵部尚書聞言,立即躬身道;“是臣多慮了,既然陛下心中已有思量,那臣就不再多言了。”
    “臣先告退了。”
    該稟報的已經稟報了,該提醒的也都提醒了。
    既然周辰這位陛下心裏有了決斷,那兵部尚書也就不再多說什麽了。
    反正這種決定權不再他這個兵部尚書的手裏,而在龍椅上這位陛下的手裏。
    周辰揮了揮手。
    然後,兵部尚書便退出了養心殿。
    在兵部尚書離開後,周辰沉吟了一下,看了一眼那兩份剿滅了神拳門江湖勢力的消息信件後,搖了搖頭。
    本來,周辰剛剛還在考慮要不要乘機出手,整治江湖了。
    可是現在看來,是不可能了。
    整治江湖可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事,甚至比起平叛北方四州之亂要花費的時間還要長。
    周辰現在可沒有怎麽長時間耗費在江湖上。
    與江湖上的事比起來,邊關的事和朝堂上的事才是最為重要的。
    不過,暫時沒有時間整治江湖,並不代表就不能對江湖發出朝廷的聲音。
    想到這裏,周辰看了一眼旁邊的曹正淳道;“曹正淳,雖然神拳門那些和太師之死有關的江湖勢力被剿滅了。”
    “但,其他的江湖勢力也要讓他們知道,朝廷之威不可犯。”
    “大周的天下,沒有人能夠淩駕於朝廷之令之上。”
    “怎麽做,不用朕教你了吧!”
    周辰看向了曹正淳。
    曹正淳立即心領神會的躬身道;“陛下放心,老奴明白。”
    “老奴這就去給曹少欽他們傳信。”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