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柯爾特就是我的上帝

字數:4285   加入書籤

A+A-




    每個城市都有最粗俗的地方。
    和休斯敦一樣,紐約最粗俗的地方是屠宰場和製革廠旁邊的汙水收集池。
    這裏匯聚了紐約市最肮髒的汙水和城市垃圾,也是所有紐約人避而遠之的地方。
    如果說和休斯敦汙水池塘有什麽不同的話,那就是紐約的汙水收集池要更大,也更惡臭。
    早在180年,紐約位於市政廳不遠的汙水收集池就已經被填埋,但有屠宰場和製革廠的地方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汙水收集池。
    舊的汙水收集池被填埋了,新的汙水收集池很快就又出現了。
    “平克頓,你確定要這麽幹?這家賭場的負責人可不是普通人,和紐約市的議員關係匪淺。”
    夜幕之下,科尼看著平克頓手下的探員將抓來的幫派分子和賭場老板捆著雙手丟在汙水收集池旁,不無擔憂地說道。
    他想要回他的4萬美元,但不想招惹太多的麻煩。
    “如果你也是普通人的話,這件事情恐怕很難得到妥善解決。”
    平克頓兩手叉著腰,最裏頭咀嚼著煙葉,對科尼說道。
    “他不是普通人,你也不是普通人,不用擔心,我曾經是警務人員,知道美利堅的法律底線在哪裏。
    我也很了解這些人,在芝加哥當警察的時候,我也沒少和各個賭檔打交道,我對這些人很了解。
    如果你想追回被搶奪走的4萬美元,這是最快的方式!”
    “我姑且信你一回。”科尼都著嘴巴說道。
    “瞧我的吧。”
    平克頓將嘴裏嚼的稀碎的煙葉吐進了汙水收集池。
    他走到賭場負責人赫斯特麵前,拍了拍自己腰間的柯爾特轉輪手槍。
    “夥計,你應該知道我為什麽將你請到這裏來,識相點早點將科尼先生的萬美元拿出來。”
    “哪裏有萬美元!明明隻有4萬美元,你是不是記錯了?!”鼻青臉腫的赫斯特急忙糾正道。
    “哦?這麽說你承認科尼先生的萬美元是你搶回去的嘍?”平克頓有些玩味地盯著赫斯特。
    “沒有!沒有!科尼先生贏下賭局之後,我們很爽快地將科尼先生贏的4萬美元當場給了他!”赫斯特的眼珠子飛快地轉動,嘴裏說著路上早已經想好的說辭。
    “這位先生,我看你是外鄉人,我不得不提醒你,我妹夫是紐約市的議員,您要是放了我,我就當今晚什麽事情都沒發生過,我向上帝保證!”
    “一、二、三、四、五、六,上帝要是存在的話,他老人家不會接受你這種人的保證。”
    平克頓從腰間的槍套裏掏出轉輪手槍,打開彈巢,數著彈巢內的子彈說道。
    “去他【媽】的上帝,我手中的柯爾特就是我的上帝。”
    “先生,你這是做在什麽?談事情歸談事情,沒必要動槍,哦,我的天呐,你們這些該死鄉下蠻子隻會用槍解決問題嗎?”
    斯特隻覺得的自己的腦門上一陣冰涼,平克頓已經將槍口頂在了他的腦門上。
    心提到嗓子眼的赫斯特口不擇言地咒罵著平克頓這個該死的鄉下蠻子。
    “當然不是,我隻是和你開個玩笑赫斯特先生。”
    平克頓收起手中的槍,朝赫斯特非常和善地笑了笑,指著汙水收集池邊上的正在啃食魚、動物內髒、以及各種垃圾的豬,對赫斯特說道。
    “我們還會用刀子解決問題,看到這這些饑腸轆轆的豬了嗎?這些豬什麽都吃,如果我用刀將你大卸八塊,丟進這個汙水池裏,想必對於這些餓豬來說,一定是難得的美味,他們會將你身上的所有血肉啃食的幹幹淨淨的,不留下一點痕跡。”
    豬是最好的清道夫,什麽東西都吃,而且它們非常聰明,比狗還聰明,能自己回家。對於殺人犯來說豬還有一個很好的習慣,那就是將腐爛的垃圾塞到溝裏。
    在汙水收集池旁邊這些的豬,都是周圍的居民放養的。
    赫斯特瞥了一眼那些豬,其中一隻豬嘴裏正津津有味地咀嚼著一根不知道是什麽動物的腸子。
    那隻豬的眼睛似乎正盯著他,赫斯特嚇的渾身哆嗦。
    平克頓說話的語氣非常平靜,似乎是在講述著一件非常平常普通的事情。
    赫斯特低著頭,用眼角的餘光瞥了一眼這個壯碩的西部漢子,心想這廝肯定做過這樣的事情,不然也不會說的這麽有板有眼。
    “我向上帝發誓,科尼先生的4萬美元真不關我的事,一定是幫派分子所為!希望您能夠查清楚,不要誤會好人!”
    赫斯特依然嘴硬道,自己的命重要,但4萬美元也不是一個小數目。
    “看來你是不見棺材不落淚。”
    平克頓拔下赫斯特的衣服,抽出一把鋒利的尹州獵刀,朝赫斯特毛茸茸的胸口輕輕一刮,便刮下了一團胸毛。
    平克頓將殘留在刀身上的胸毛輕輕一吹,吹到赫斯特的臉上。
    “要命還是要美元?”
    平克頓不耐煩地說道。
    “我並不是一個特別有耐心的人。”
    “要命!要命!”
    赫斯特很快做出了選擇。
    ——————————————————
    梁耀在沃爾特的陪同下前往艾利遜的工場拜訪艾利遜以及跟隨艾利遜實習的諾貝爾。
    諾貝爾是個非常有天賦的人,180年,年僅17歲的諾貝爾就獲得了工程師的資格,前往美利堅留學,繼續學習化學知識。
    剛剛到艾利遜工場的大門口,就見三個警察站在工場的門口畏縮不前。
    “先生麽,這裏發生了什麽事情了?”
    梁耀詢問站在門口的警察。
    “我們接到了附近居民的投訴,這個工場正在進行危險的爆炸實驗。”
    “看來你們不是第一次接到此類的投訴了。”梁耀看著這些畏畏縮縮的警察說道。
    “是的,我們也很為難。”一名警察露出十分無奈的表情,“工場的主人艾利遜先生有合法的手續,周圍的居民也有自己合理的訴求,上級還向我施壓,要求必須給居民們一個交代。”
    “確實很為難。”
    梁耀話音剛落,工場內就傳來一聲巨大的爆炸聲,梁耀下意識地捂住了自己的耳朵。
    加利福尼亞也有用火藥炸山開礦,為鐵道辟路,不過這個時期的黑火藥威力差強人意。
    雖然梁耀對爆炸物不是很了解,但從工場裏傳出來的爆炸聲,明顯和他之前在加利福尼亞聽到的爆炸聲不一樣。
    “沃爾特,讓他們先把手裏的實驗停一停?”
    感受著爆炸帶來的震動,梁耀也很心虛。
    他清楚諾貝爾一家子都是研究爆炸物,至於諾貝爾現在的導師艾利遜,也是美利堅很有名氣的爆炸物專家,手裏有著十幾項有關化學方麵的專利。
    不僅是在美利堅,就連在歐洲艾利遜也很有名,不然諾貝爾也不會專門遠渡大西洋,跑到美利堅找艾利遜求學。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