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北上

字數:4283   加入書籤

A+A-




    “我的陸軍好歹是美利堅陸軍的門麵,要是連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殖民軍隊都收拾不了,我這個美利堅準將豈不是徒有虛名。”梁耀說道。
    “我擔心的不是陸地上的問題,而是海上的問題。”
    長期保持軍隊滿編費錢是費錢,但也有個好處,那就是常年維持滿編的軍隊往往戰鬥力要比一般的軍隊更強一些。
    荷蘭是海洋強國,陸地上的力量一直是荷蘭的短板。
    荷蘭本土人口就三百萬,也組織不起一支強大的陸軍。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殖民軍隊和英國東印度公司差不多,都是以本土的白人當軍官,征募當地土著搭建起來的殖民軍隊。
    這樣的軍隊是不會有太強的戰鬥力。
    梁耀擔心的是荷蘭的海上力量,這是荷蘭人的長處。
    婆羅洲島是座島嶼,想要把自己的陸軍投送上島,以及維持後續的補給,都需要一支還算湊合的海上力量來和荷蘭人東印度公司的艦隊抗衡。
    美利堅海軍倒是一股還算湊合的海上力量,不過剛才弗裏蒙特也告訴梁耀了。
    欺負欺負日本這樣未受西方主流國家認可的政權聯邦政府會讓海軍出手支持梁耀遠征日本。
    但要和歐陸強國正麵對線,聯邦政府不會派出寶貴的海軍力量協助梁耀。
    想要染指東南亞,梁耀隻能靠自己。
    比之陸上力量,梁耀的海上力量就顯得比較薄弱了。
    他總共也就三艘正兒八經,能夠遠洋作戰的戰艦,這點海上力量能不能正麵和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艦隊對線,梁耀心裏也沒底。
    梁耀現在隻能將希望寄托於年底新艦,也就是安裝了薩克拉門托兵工廠新炮的暗輪船。
    “荷蘭以海洋起家發跡,其海上力量,確實不容小覷。”弗裏蒙特點點頭說道。
    “富貴險中求,咱們想在東印度群島種橡膠,荷蘭東印度公司無論如何是繞不過去的。和荷蘭作對,總比和英國作對好,至少還有希望。”
    在鄧文啟家中休息之後,梁耀便前往了加利福尼亞內華達行政區和內華達領地的邊界。
    那裏是目前太平洋鐵路東段修到的地方。
    “就你能!就你能!知道婆羅洲是在什麽地方不?想也不想就答應下來?”
    梁耀走後,鄧文啟的妻子伍繼芬在鄧文啟耳邊絮絮叨叨地抱怨道。
    “都是鄧家兄弟,憑什麽老二能到洛杉磯當市長!老三能在州政府當部長,唯獨把你留在鳥不拉屎的內華達,現在倒好,就連內華達都待不下去了,還要去人生地不熟的婆羅洲。”
    好不容易在裏諾安頓下來,對於前往數萬裏之外的婆羅洲,伍繼芬的心裏是抗拒的。
    內華達離加州繁華之地遠是遠了些,但至少還在加州,通了火車之後無論是前往薩克拉門托還是聖弗朗西斯科都不過是一天的事情。
    婆羅洲呢?
    根基都沒有不說,還是南洋煙瘴叢生之地。
    “你懂什麽!三哥怎麽安排自有他自個兒的考量。”鄧文啟喝道。
    “老三能在州政府當部長,他肚子裏本來就有點墨水,洋文也學得快。
    至於老二在洛杉磯當市長,你隻看到了洛杉磯現在的風光,不知道洛杉磯以前的心酸,剛建州那會兒,老二還差點被東邊來的鬼佬亂槍打死。”
    鄧文啟對於梁耀的安排倒是沒有怨言。
    沒有梁耀,他現在還在礦上給別人當礦工呢。
    他是個知足的人,也是個有自知之明的人。
    論文化他不如鄧文禹,論聰明機靈,他不如鄧文舜。
    梁耀對他的安排並不偏心,他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看金礦,現在隻是換了一種東西而已。
    鄧文舜當初被安排去洛杉磯的時候,也被認為是很糟糕的安排,因為當時洛杉磯是加州沒有黃金,最窮最邊緣的鎮子,和現在的洛杉磯市有著天壤之別。
    “他們能耐大就讓他們去啊!憑啥讓你去!”伍繼芬不依不饒。
    “夠了!再在我耳邊聒噪信不信老子抽你!”鄧文啟重重地敲打著桌子。
    “按你這個邏輯,在澳洲的老四是不是也該回來討個說法?!嶽丈挺明白事理的人,怎麽生了個你這麽不曉事理的女兒。”
    見鄧文啟發怒,伍繼芬便不再多言。
    ——————————————————————
    183年11月。
    雖然太平軍3月就已經攻占江寧建國,但此時太平軍控製的區域非常有限,僅僅控製著南京,鎮江,以及揚州三座大型城池。
    其中揚州城在9月在清軍的圍攻下還丟了。
    太平軍說是控製了江寧,實際上控製的僅是江寧城而已,站在江寧城城頭,甚至還能夠清晰地看到城外清軍的大營。
    太平軍從廣西一路進軍,隊伍如同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也打下了諸如武昌、安慶這樣的大城。
    但這些大型城池基本上都是打完洗劫了城中的府庫就走,太平軍也沒有長期堅守經營的打算。
    因此直到183年11月,太平軍有效控製的地區隻有江寧城和鎮江城,就連城外的郊區都不能實現有效的控製。
    粵勇目前已經有了兩個100人的營,和一個00人的馬隊,以及擁有10門6磅炮,10門1磅炮的炮雇傭炮隊。
    對於是否馬上出兵一事,粵勇高層意見不一。
    以潘仕成為首的廣州行商派認為太平軍現在氣勢正盛,應當避其鋒芒,等待時機,免得把剛剛訓練起來的兩營粵勇給賠了進去。
    以梁紹瓊為首的廣東士紳派則認為,現在太平軍氣勢正盛,才是粵勇表現的絕佳機會。
    最終雙方達成一致意見,由梁紹瓊率領山字營並馬隊和炮隊在香山港乘坐環球航運集團的大輪船北上,支援揚州城。
    粵勇乘船北上,在進入長江的時候引來兩岸群眾的圍觀,他們對這支陌生的軍隊充滿了好奇。
    對這群乘坐洋火輪的鄉勇指指點點地議論紛紛。
    當然,這些百姓,更多的是恐懼。
    湘勇出湖南後的所作所為江浙一代的老百姓早就有所耳聞。
    他們擔心粵勇在進入江浙後和湘勇幹起了同樣的勾當。
    粵勇雖名為粵勇,實際上在人員構成上和湘軍有著很大的不同。
    湘軍基本上是由湖南子弟組成。
    而粵勇的士兵和士官大都是從流民中擇優取之,廣東籍士兵和士官之占了其中的三分之一。
    隻是高層基本上廣東人,畢竟這是廣州的行商和士紳花錢養的這支軍隊。
    北上的粵勇乘坐的是環球航運公司千噸以上的大船,長江水深,尚能供大船通行。
    但運河的水淺,大船無法通行,粵勇隻能乘坐當地的征集的漕船前往揚州。
    在下船之前,一身戎裝的梁紹瓊手左手按在雁翎刀的刀柄上,在甲板上召集了山字營和炮隊、馬隊的骨幹訓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