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字數:3901   加入書籤

A+A-




    婆羅洲島上的荷印軍被全殲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巴達維亞總督府,第一時間獲悉這一消息的巴達維亞總督特維斯猶如遭受了一記晴天霹靂。
    特維斯呆愣在原地,臉上滿是驚愕的表情,他一度以為是自己的聽力出了問題。
    整整四千多人,一個旅的兵力,在這麽短的時間內說沒就就沒?
    等到緩過神來後,特維斯的神色逐漸變得凝重起來。
    荷印軍在西婆羅洲島敗得這麽難看,引咎辭職對於他來說都已經算是最好的結果了。
    一時間,特維斯竟亂了分寸。
    梁耀能一口吃下婆羅洲島上四千多名荷印軍生力軍,說明想要讓戰局出現轉機,特維斯至少要向西婆羅洲再投上萬名的荷印軍士兵。
    而荷印當局在整個東印度群島地區的荷印軍總兵力也不過兩萬九千多人。
    除去在西婆羅洲地區折損的四千餘人,荷印軍總兵力滿打滿算也就兩萬五千多人,就這兩萬五千多名荷印軍,還有超過三分之二是戰鬥素養低下的土著士兵。
    當然,並不是說荷印軍有兩萬五千人,特維斯就能夠調動兩萬五千人投送到西婆羅洲地區作戰。
    荷印當局在東印度群島的殖民地需要荷印軍來維持秩序,不可能將全部兵力都抽調出來。
    特維斯撐破天也隻能擠出五六千的機動兵力。
    放在以往,五六千的荷印軍在東印度群島地區,甚至是整個東南亞,都是相當恐怖的一支武裝力量。
    隻是根據前線傳來的情報,五六千的荷印軍,對上梁耀的西部旅,似乎也占不到什麽便宜。
    “克魯生,我們的艦隊什麽時候能夠完成集結?”
    特維斯以十分嚴厲的語氣詢問東印度群島艦隊的司令克魯生,他現在顯得十分急躁。
    海軍,荷印當局在東印度群島地區的海上力量,現在成為了特維斯的唯一希望。
    自從梁耀介入婆羅洲島上的荷華戰爭以來。
    克魯生所帶領的東印度群島艦隊是為數不多能夠給予梁耀重創的武裝力量。
    雖然梁耀一味地宣傳他們取得了爪窪海戰的勝利,但巴達維亞方麵對此事一直嗤之以鼻。並不認為率先撤出戰場的東印度群島艦隊是戰敗的一方,東印度群島艦隊不過是在進行戰術調整而已。
    就連特維斯本人也對這一說法深信不疑,認為東印度群島艦隊不是沒有全殲梁耀那支拚湊起來的雜牌海上力量的能力,隻是東印度群島艦隊沒有完成動員而已。
    不過這場海戰的親曆者克魯生並不這麽認為,動員能力本來艦隊實力的一部分。
    克魯生至今都對在爪窪海海戰中看到的那幾艘包裹著鐵皮,艦炮布局奇怪的蒸汽大家夥記憶猶新。
    這些防護厚實,火炮犀利的蒸汽艦,不要說東印度群島艦隊,就算荷蘭皇家海軍來了,也未必能夠輕鬆地拿下。
    當然,這也隻是想想罷了。
    克魯生很清楚荷蘭皇家海軍不會直接介入戰爭,如果荷蘭皇家海軍介入了。
    美利堅海軍自然也有理由介入,這是荷印當局不願看到的局麵。
    美利堅雖然算不上一流強國,但美利堅的體量和荷蘭比起來,依舊足夠嚇人。
    按理說戰場在婆羅洲島和爪窪海地區,荷印當局有主場作戰的優勢。
    隻是荷蘭當局殖民東印度群島的兩百年來,一直熱衷於掠奪東印度群島的原材料,壓榨東印度群島的商業價值,對東印度群島的建設非常有限。
    哪怕是在東印度群島最發達的巴達維亞,連手工業都不甚發達,更不用說連荷蘭本土都缺乏的工業的。
    工業基礎薄弱意味著東印度群島的戰爭潛力十分有限,東印度群島不僅不能生產戰艦,就連槍炮,也仰仗本土供應。
    而從聖弗朗西斯科到婆羅洲島的航程,顯然要比阿姆斯特丹到巴達維亞的航程要近。
    “如果不計代價的話,我們的艦隊可以在三周之內完成集結。但作為一個海軍指揮官,我不建議您這麽做,東印度艦隊是我們的最後一道屏障,如果東印度艦隊有什麽閃失,我們最快也要四到五個月的時間才能獲得本土的支援。”
    克魯生沉吟片刻之後說道。
    “四到五個月?”特維斯搖了搖頭,“要是巴達維亞繼續被這麽封鎖,不要說四到五個月,我擔心一個月都未必支撐的下去,巴達維亞的商貿航線必須盡快恢複。”
    四到五個月的時間特維斯可等不了。
    巴達維亞繼續這麽被封鎖四到五個月,哪怕是梁耀不打過來,內部也要出亂子。
    他特維斯吃的了物資短缺的苦,從本土來到巴達維亞鍍金的公子們可受不這個苦,巴達維亞的商鋪店主以及市民也無法長久忍受沒有商品流入巴達維亞。
    “可是閣下.”克魯生想要勸阻特維斯,希望特維斯不要貿然動用他們手裏的最後一張牌。
    海陸兩受挫之後,他們已經很難再承受一場大敗了。
    特維斯如果這麽做,那又和輕敵冒進,淪為俘虜的安特生有什麽區別?
    “隻要我們的海軍集結起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克魯生將軍,我給你四周的時間,四周之後,務必奪回製海權。
    航行在海洋上戰艦,遠比躺在船塢裏的戰艦有威懾力,現在就連海盜都敢在巴達維亞附近的海域上撒野了,作為東印度群島最高的海軍指揮官,難道你能無動於衷嗎?”
    特維斯打斷了克魯生,他朝克魯生擺了擺手說道。
    “執行命令吧,克魯生將軍。”
    “是,總督閣下!”無奈地克魯生隻能應允道。
    他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抓緊時間修複受損的戰船,讓更多的武裝商船在巴達維亞集結,以便四周之後自己手裏能有一支可觀的海上力量可用。
    “總督閣下,英國港督文鹹求見。”
    兩人正商談間,特維斯的助理輕輕地叩了叩門,小心翼翼地詢問道。
    “港督?見。”
    特維斯不清楚此時文鹹到巴達維亞有什麽目的,但英國人的總督還是見一見為妙。
    對英關係,是巴達維亞總督需要優先處理的外交關係,不過特維斯和英國的海峽總督,也就是馬六甲總督的交集更多一些。和港督的交集並不深。
    特維斯對英國人的態度是複雜的。
    英國和荷蘭既是一起殖民東南亞的歐洲夥伴,又是競爭對手。
    此前特維斯就對英國人將婆羅洲的砂拉越地區劃入英帝國的勢力範圍心生警惕和不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