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侍妾麻氏
字數:3997 加入書籤
…
進來時,麻曉嬌將頭低下,甚至將眼睛都給閉上了。
她真怕,趙俁會跟她夢中一樣,滿臉淫笑地向她撲過來。
關鍵,在夢中,她還可以躲,在現實中,她不敢躲,也不想躲了。
走了幾步,麻曉嬌“砰”的一聲,結結實實地撞進了一個人的懷中。
麻曉嬌以為她撞進了走在前麵的梁師成的懷中,慌忙後退,並道歉:“對不起!對不起!”
因為退得太急了,麻曉嬌一不小心踩到了自己的長裙上,險些摔倒。
就在這時,一雙大手攬住了麻曉嬌盈盈一握的小蠻腰,幫她穩住了身體。
麻曉嬌心下大驚,下意識地就想掙紮。
可就在這時,趙俁的聲音響起:“你平時都是閉著眼睛走路嗎?”
麻曉嬌的身體瞬間僵住,心也猛地慌張起來。
麻曉嬌連忙睜開眼睛,映入眼簾的正是趙俁那張帶著幾分戲謔、幾分溫柔的臉龐。
麻曉嬌發現,趙俁的眼中,沒有她夢中的淫邪,反而有一絲不易察覺的關懷和包容。
被這個讓她日夜難安卻又魂牽夢繞的男人抱在懷中,麻曉嬌反應了一下,便想從趙俁的懷抱中掙脫。
可麻曉嬌發現趙俁那雙手臂堅實而溫暖,給予了她前所未有的安全感,仿佛有種莫名的力量,讓她動彈不得。
就在麻曉嬌不知該如何是好之際,趙俁很紳士地將她扶起,然後牽著她的手將她帶到房中的幾個人前麵。
麻曉嬌很不自在,但不知為何她並不反感趙俁跟她如此親近。
這感覺很擰巴,但卻是麻曉嬌最真實的心理。
趙俁對中間的一個老者說:“蘇少師,她便是本王跟你說的本王的侍妾麻氏。”
老者見,趙俁吹得天花亂墜,說精通機關術、天生一雙巧手、可製作諸多神奇之物的奇女子,竟然是一個也就十四五歲的小姑娘,而且還濃妝豔抹,像極了庸脂俗粉,頓時就輕視了三分。
不過,趙俁到底是一位親王,又對他十分推崇,他也不好太不賣趙俁麵子。
所以老者笑著對麻曉嬌說:“莘王將麻娘子誇上了天,萬望娘子不吝賜教。”
麻曉嬌現在整個人都是懵的,完全不知道這是怎麽回事?
而且,可能這些天一直沒能侍上寢魔怔了,麻曉嬌的第一個念頭竟然是:“純姐說,這個時代的權貴喜歡將自己的侍妾送給別人,趙俁該不會要將我送給這個糟老頭吧?”
麻曉嬌不敢再往下想了,因為如果事情真這麽發展,那她有可能就是最慘的穿越者。
這時,趙俁給麻曉嬌介紹老者:“這位蘇少師,乃太子少師,紹聖時期的宰相……”
如果張純在這裏,聽趙俁這麽介紹,肯定已經猜到了這個老頭是北宋中期官員、傑出的天文學家、天文機械製造家、藥物學家蘇頌。
可麻曉嬌不是張純,他連紹聖時期是什麽時期都不知道,怎麽可能知道這個時期的宰相是誰?
還好,趙俁沒在這裏停下來,而是繼續給麻曉嬌介紹:“蘇少師博學多才,於經史九流、百家之說,及算法、地誌、山經、本草、訓詁、律呂等學無所不通。他領導製造的“水運儀象台”,乃當世最先進的機械。”
這回麻曉嬌知道眼前這個老頭就是中國古代和中世紀最偉大的博物學家和科學家之一的蘇頌了。
麻曉嬌兩眼放光,仿佛看到了偶像,她忙不迭地問起:“水運儀象台的錨狀擒縱器相公是如何想到的?”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麻曉嬌一張嘴就說出來了水運儀象台的核心部件,讓原本對麻曉嬌並不以為意的蘇頌和其他人開始對麻曉嬌重視起來。
蘇頌身邊的韓公廉問:“麻娘子見過水運儀象台?”
——蘇頌奉命檢驗當時太史局使用的各種渾儀,想到應有表演天象的儀器和渾儀配合使用,於是他羅致人才進行這項研究工作,並向趙煦推薦了精通數學和天文學的韓公廉共同研製。在蘇頌的策劃下,韓公廉寫出《九章鉤股測驗渾天書》,製成大、小木樣。後由蘇頌和韓公廉請了一批能工巧匠精心打造出來了水運儀象台。
麻曉嬌心說:“水運儀象台我沒見過,但我見過複原模型,還有我見過水運儀象台的結構圖,我還想過複原水運儀象台,隻是難度太大了,占地也太大了,不得不放棄。”
但這些麻曉嬌不能說,她隻能大言不慚地說:“奴家雖不曾見過,卻獨自推演過。”
接著,也不等蘇頌、韓公廉等人再問,麻曉嬌就將她對水運儀象台的理解一一拋出。
見麻曉嬌僅憑自己的推演,就能將水運儀象台推演得七七八八,這極度震驚了蘇頌、韓公廉等人。
老實說,蘇頌、韓公廉他們不是沒有懷疑過麻曉嬌看過水運儀象台。
可問題是,麻曉嬌不僅對水運儀象台了若指掌,竟然還對水運儀象台進行了優化,並且不隻優化了一星半點,而是全麵優化,甚至蘇頌、韓公廉等人自以為巧妙至極的設計,麻曉嬌都給改進了。
這回,再也沒有人不信趙俁所說的,麻曉嬌是一個精通機關術的奇女子了。
接下來麻曉嬌和蘇頌、韓公廉等人的談話,理工盲趙俁就聽不懂了。
趙俁也沒有強聽,而是獨自一人坐到了角落裏,看著麻曉嬌在那盡情地散發獨屬於她的魅力。
這段時間,趙俁並沒有閑著。他一邊繼續賣香皂賺錢,一邊招募人才。並且,還找人把自家的園林給拆了,建了這一大排廠房,並且為麻曉嬌收集了這個時代所有先進的工具、儀器、機械,給麻曉嬌準備出來了讓她可以大展拳腳的舞台。
——當然,為了不引起沒必要的麻煩,趙俁並沒有招募武人。他招募的主要是實用型文人和匠人。
而被趙俁招募的人才中,就有韓公廉以及其他參與過水運儀象台研發、製造的科學家和能工巧匠。
也正是因為跟蘇頌共事多年的韓公廉等人全都被趙俁招募了,已經致仕不再過問朝政的蘇頌,才會接受趙俁的邀請,來他的私人工廠看看。
老實說,趙俁也不知道,在麻曉嬌的率領下,這些這個時代最頂級的科學家和能工巧匠到底能造出什麽東西來。
但趙俁心中充滿了期待與憧憬,他希望麻曉嬌與這些古代科技巨匠的結合,能開啟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一個科技與文化交織共融的新紀元。
隨著談話的深入,麻曉嬌不僅展現出了她對水運儀象台深刻的理解與獨到的見解,更將不少現代科學理念說了出來,讓蘇頌、韓公廉等人聽得茅塞頓開。
偶爾蘇頌、韓公廉等人也拿出他們對科技的理解,與麻曉嬌進行討論。
看著眼前發生的這一切,趙俁仿佛看到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古老與先進,傳統與創新,在這一刻碰撞出了耀眼的火花。
趙俁心想:“或許我能將工業革命提前七八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