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玻璃工坊
字數:3588 加入書籤
打發走了李班頭之後,劉昭招呼郭奉節、郭文蒴父女來到正堂,看著寬敞的新宅,郭奉節點了點頭,說道:“如此大宅,雖然不在燕州城內,但也是一處不錯的所在,劉公子脫離了劉家,如今也算是自立門戶,開創了獨有的一番事業,不簡單啊。”
劉昭說道:“我也是被逼無奈,從始至終都是被形式逼著走,有苦難言啊。”
“劉公子就不要謙虛了,我看整個燕州一府五縣都少有劉公子這樣的少年才俊,就不知道哪家的姑娘有福氣,能嫁入這劉家堡啊。”
說著,郭奉節看向劉昭,而劉昭則下意識的看向郭文蒴,二人隨即大笑起來,一切自在不言中,隻有郭文蒴臉頰通紅,道了一聲“不理你們”,倉皇跑了出去。
笑過之後,劉昭正色說道:“有一事我想向郭掌櫃討教。”
“嗯?劉公子請說。”
“燕州知府的情況,郭掌櫃可知道?”
“劉公子怎麽突然問起知府大人的情況,是遇到什麽難事,想搭上門路?”
劉昭笑著說道:“那倒沒有,隻是我在劉家堡南麵新建的那處工坊,很快就會出產玻璃,哦,也就是琉璃,這種東西價值連城,不找個大靠山,我心裏可不踏實。”
“什麽?”
郭奉節可坐不住了,瞪大了眼睛說道:“劉公子竟然還懂得琉璃的製作技術?”
劉昭說道:“嗯,略懂,略懂。”
“哎呀!”
郭奉節此時真是震驚不已,以往隻聽說都城長寧城內有琉璃工匠,沒聽說地方上哪裏有人會的,這也造成琉璃價格始終高漲,一個小小的琉璃杯就能賣到一百多兩銀子的高價!
郭奉節隨即說道:“不知道劉公子準備如何銷售琉璃,是自己開鋪麵,還是”
劉昭自然明白郭奉節的意思,隻不過玻璃生意關係到日後研發凸透鏡,批量生產望遠鏡等環節,自己肯定不會允許別人接入的,就算是未來的老丈人也不行。
於是劉昭說道:“之前收購打得劉家瑞豐號不是還閑著嗎,我準備將瑞豐號重新開業,專門銷售琉璃。”
郭奉節微微失落的“哦”了一聲,不過還是不甘心的說道:“那日後劉公子有需要,盡管開口。”
“好說。”
接著郭奉節便向劉昭介紹起燕州知府的情況。
“燕州知府姓張名昊,原本是京城禦史,後來不知道為什麽,就外放到燕州充任知府一職。此人四十多的年紀,據說很貪財,不過卻並不張狂,斂財的手段都是你情我願,所以在官場中風評還算不錯。”
劉昭點了點頭,說道:“好,有勞郭掌櫃了。”
兩日後,劉昭來到南麵的玻璃工坊,在院子裏,十座燒製玻璃的高爐排成兩列。這十座高爐按照劉昭的設計,全部增加了儲熱室和風箱,樣式與普通的高爐差別不小。
劉昭在劉耒的陪同下四處巡視了一番,說道:“招募人手的事情如何了?”
劉耒說道:“公子放心吧,現在已經招募到足夠的人手,都是燕州各處的燒陶工匠,人數也有六十多人,全都是好手,其中一個名叫韓岩的,更是被人成為燕州第一陶匠。”
“燕州第一陶匠?”
劉昭來了興趣,說道:“我記得工坊主事一個月的工錢是三兩銀子,普通工匠就是一個月一兩二錢,這樣的人會為了這麽點月錢過來應聘?”
劉耒說道:“公子有所不知了,眼下朝廷的賦稅越來越重,百姓的活路已經不多了。咱們劉家堡的百姓因為大部分都是做工,種地的百姓隻有三成左右,所以感受還不是很明顯,等到明年朝廷征收農稅的時候,公子就知道了。”
“所以三兩銀子的月錢,足夠請到好手過來了。”
劉昭點了點頭,讓劉耒將韓岩叫來。
韓岩三十多歲的年紀,個子不高、麵容沉穩,不過臉上滿是歲月和生活留下的痕跡,所以顯得比實際年紀要大一些。
“我這處工坊是專門生產琉璃的,你要是願意留下,就要簽訂五年的契約,五年內不得離開,不得泄密,否則你便有牢獄之災,明白嗎?”
韓岩激動的行禮說道:“小人明白!”
隨即劉昭命人將招募的六十多個工匠全部叫來,並且選了一座高爐點火,開始給眾人演示高爐的不同之處。
“這是儲熱室,這是風箱,”
劉昭指著高爐說道:“有了這兩個東西,高爐內的溫度就可以更高,消耗的木炭卻更少,而燒製玻璃的關鍵就是溫度。”
兩個工匠按照劉昭的指令,用力拉動著風箱,韓岩等人從爐口看向裏麵,隻見火焰的顏色已經從橘黃色向黃白色轉變,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眾人都是燒陶工匠,自然明白火焰顏色變化的含義:這是溫度更高的標誌。
隨即劉昭對一眾工匠說道:“你們今日的任務,就是先熟悉這些高爐,隻有熟悉高爐的消耗、能達到的溫度等情況,才能更好的燒製玻璃,明日我會現場交給你們玻璃的製作工藝。”
“是。”
劉昭待到眾工匠散去後,低聲對劉耒說道:“我讓你準備的原料如何了?”
“公子放心,都置辦好了,就在工坊的倉庫內。”
“好,你先去忙吧。”
然後劉昭對韓岩說道:“韓岩,你隨我進來。”
劉昭將韓岩叫到屋內,說道:“我聽說你有燕州第一燒陶匠的稱號,剛才我看那些工匠對你也很尊敬。”
“都是同行抬舉罷了。”
“不用謙遜,我這玻璃工坊剛剛建成,需要一個主事,你就先擔著吧,如果不行,我便將你撤下來,可以的話,便是一個月三兩銀子的工錢,如何?”
韓岩當即行禮,說道:“謝公子抬舉,小人一定竭盡全力,為公子管理好琉璃工坊。”
劉昭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和藹的問道:“你家中還有什麽人?”
“還有發妻和兩個孩子,就在城中南小巷居住。”
劉昭“哦”了一聲,然後說道:“劉家堡內還有一些空餘的房子,我明日派人將你的家小接過來吧,這樣離得近些,你也方便照顧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