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進一步發展全品類

字數:6551   加入書籤

A+A-




    第116章 進一步發展全品類
    第116章 進一步發展全品類
    騰影的發展情況完全就在預期內。
    陳平生參觀了一遍公司後,又喊薑佩姚一塊去吃飯。
    她前幾天滿了十八,如今算十九歲了,給她的每個月十萬零花錢也從來沒動過。
    依然是出落得水靈靈的。
    順便再把高虎喊上,老家這些兄弟還是在他女兒的滿月酒上才聚上一桌。
    高虎在京城報名了一個高級ebi管理班,學費是一年28萬。
    常福還笑他這是初中剛畢業,直接讀博士後了。
    花踏馬幾十萬,一個月就上那麽幾天課。
    “你懂個雞毛。”
    高虎反駁道:“那課程挺好的,以前沒學過不知道,學了才感覺自己欠缺的還太多,班裏三十幾個人,一半都是初中畢業,人家哪個現在不是大老板,我在裏麵算是混得最差的。”
    陳平生自己也想去報一個,暫時還沒選好報哪所學校。
    國內現在的這些頂級商業管理班,要說名聲最響的那肯定是馬老師的湖溿大學。
    其次是汕頭的長江商學院。
    這些都離家太遠,再說了馬老師的課程還要有創始人保薦才能進去。
    說白了不是你花錢就可以的,人家根本不缺錢,想要的還是一批同樣有頂級資源的學員。
    將這些人都聚集在一塊,其實挺恐怖的。
    高虎道:“老陳我覺得你報名我們那邊68萬一年的頂級班最好,他那個報名同樣有一定限製,需要申請人公司資產最少過億,行業上倒是沒要求,伱隨便用哪家公司都能順利報名。”
    這種班其實就是一種擴張人脈的最好方式。
    像社會上說的什麽同學會,可不是說你的那些初中同學高中同學。
    而是像這樣經過篩選之後的總裁班同學,能花六七十萬一年學習的還要審核公司資料。
    本身就不會怎麽差錢了。
    “行啊,咱們這些人學曆其實還是有所欠缺的,多去學學總歸是有好處的。”
    都三十多了還要去當學生,也是一種新奇體驗。
    陳平生在網上將自己的資料填報上去,這種班一年都隻開兩場。
    下一場恰好就在八月初,他現在報名也是剛剛好。
    常福在他的投資下,花五十萬在石景山租了一層七百多平的寫字樓。
    不是整棟啊,就是一小層。
    再用二十來萬將裏麵打造出了十幾個直播間。
    現在流行的直播平台主要是兩個,一個是鬥魚,還有一個就是虎牙直播了。
    大多都是以美女吸引用戶,陳平生覺得這個市場還太小,投他五百萬占股49%看了一天也就沒興趣了。
    現在市場上熱門的創業風口,手機是前幾年最火的。
    被小米一家給打下來了。
    順帶還把所有的山寨廠商給幹趴,在這一塊小米確實是貢獻巨大。
    手機時代已經過去,移動互聯網正式來臨,現在大家集中的就是細分領域。
    像什麽凡客誠品,專賣襯衣。
    還有現在很火的我為自己代言,專門賣化妝品。
    都是在一個細分領域做到極致後,再謀求多領域進軍。
    常福還是幹他自己最熟悉的直播業,楊倩好像還沒什麽事做,陳平生讓她去騰影娛樂。
    她這種在體製內待過的人,非常適合跟人打交道。
    騰影也恰好需要一個這樣的人,等她熟悉騰影的業務後,他才會正式安排工作。
    這邊忙完,陳平生就去跟張濤專門研究全品類生鮮了。
    說白了,他就是要將菜市場搬到自己的騰升生鮮超市裏麵。
    菜市場每天賣得最好的,那無疑就是豬肉。
    其次是各種時節小菜,小菜每天的價格波動都極大。
    好比一根豆角,淩晨一點一個價,兩點進貨又是一個價。
    到了三點,那些批發商都知道該進貨的都已經進得差不多了。
    幹脆就放炮了。
    本來賣五毛批發價的,直接給你幹到兩毛五。
    這也極大的增加了經營難度。
    說白了就是進貨成本不好控製,負責這個事的人有非常大的空間可以操作。
    這還隻是一種,小菜包括肉類幾十種都是如此。
    “濤子,咱們這個蔬菜肉類應該獨立出來管理。”
    負責水果的店長,肯定搞不好蔬菜。
    同樣,負責蔬菜的也不一定能搞好肉類。
    你就說最簡單的豬肉吧,菜市場都是吊起來切。
    超市則是先切好再讓顧客選,這裏麵涉及到兩個問題。
    傳統的將一邊豬肉吊起來現切現賣,好是好,卻極大影響整個超市的美感。
    說白了就是拉低檔次。
    這跟價格無關跟客戶心理有關。
    所以他們要做也隻能做切好的。
    切豬肉是門技術活,要是切得不好,很有可能就會導致大量浪費。
    他們要做全品類生鮮,還不能像菜市場那麽髒亂差。
    最好的辦法,那就是不斷研究再進化。
    好在騰升水果已經有錢了,幹什麽事情前都能提前規劃。
    陳平生在石景山郊區的騰升總部,宣布成立蔬菜生鮮部,以及肉類生鮮部。
    再直接用五百平麵積,先搞出一個騰升生鮮超市的模擬樣板室。
    水果如何擺設,蔬菜往哪擺,肉類又該怎麽放,先都要在這個樣板室研究清晰之後。
    才會真正去開設第一家。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老郭也給他介紹了兩個在菜市場批發幹了十多年的人來。
    先讓他倆專門將騰升要幹的全品類生鮮全部理出來。
    暫時不管進價,現在要做的就是將蔬菜擺放以及管理,理出清晰的思路來。
    陳平生在這邊一待就是十來天。
    樣板室一天就能搞好,從蔬菜進過來的擺放,再到客戶稱重。
    一條一條的發現問題後再改善,再到肉類的冷凍跟切割。
    幾乎都在不斷的改進當中。
    陳平生道:“早上買菜的人一般都特別早,蔬菜進過來後,還要整理兩個小時才能最終美觀且幹淨的呈現在客戶眼前,蔬菜肉類部要分三班倒,淩晨三點一批到十點下班,九點一批到下午五點下班,再就是四點一批到晚上十點了。”
    “上淩晨班的工資定八千五,中午班的六千五,晚班最輕鬆定六千。”
    “年終獎具體還是看門店的經營情況。”
    經過十多天時間研究。
    陳平生不止是將小菜擺放跟肉類做出了具體標準,還將員工每天要做的事也打出了詳細流程。
    本來三個人花兩小時就能做好的事,他請四個。
    在人員上超額支出,一來讓員工沒那麽累,二來就是讓客戶體驗感增強了。
    這些天,總部一直陪著他在這邊不斷研究改善的高管起碼都有七八個。
    等所有東西都準備好後,才開始招人培訓。
    再直接去三環投資一千萬,同時開五家超大的騰升生鮮超市。
    正式宣布騰升邁入全品類的生鮮市場。
    之所以要提前招人培訓,為的還是寧願在開店前多花錢,也不要在店開了之後搞得手忙腳亂,亂七八糟。
    他要將每一條魚的稱重再到切割,都統一到標準流程裏麵。
    員工培訓壓根不用怕他們會有意見,工資照常給。
    每天蔬菜水果還是同樣進。
    按標準的開業流程,還要在這邊全方位的模擬培訓一個月。
    也在這個培訓過程當中,不斷的發現問題改善問題。
    當然,沒有客戶的培訓是無效的。
    陳平生也是因此向周邊住戶,以及那些小廠家發出通知,每天都可以來免費領生鮮。
    水果肯定是沒必要了,早就培訓過的。
    總部瞧他這態度,哪還猜不出是要一門心思搞好蔬菜肉食類,從而挺進全品類啊。
    要不然都這麽大老板了,還有必要來跟你天天研究小菜擺放,切鯽魚的手法嗎?
    哪個大老板會這樣?
    一般那些有了大錢之後的,想要幹一件事都是坐在辦公室遙控指揮一下。
    讓下麵的人去幹。
    他自己最多就偶爾來看看,像陳平生這樣專心跟著他們一起研究。
    還全程參與到其中的,不說沒有吧。
    那也絕對千裏挑一。
    他這大老板都親自來陪著殺魚切豬肉了,你其它哪個高管還敢一屁股坐在辦公室隻想聽別人報告。
    蔬菜雞鴨魚肉等全品類生鮮本來就是髒活累活,但凡隻想坐辦公室背著小手給方案的。
    沒有一個是能搞好的。
    這東西還就必須讓所有高管全程參與到裏麵來,才能真正讓他們對全品類有具體且深刻的認知。
    說白了,陳平生雖然沒多少文化,但他還是絕對舍得吃苦,舍得彎下腰來親自幹的。
    因為他知道,這事要沒有他自己參與,大概率隻能做到一般。
    還是那句話,人有錢之後,手就不會再想碰以前的那些東西。
    坐了辦公室後,更不會再想自己這樣親自來殺魚,每天擺小菜。
    一旦做不到這一步,他們跟其它超市也就不會有多大區別了。
    他自己這麽多事,每天還堅持在這裏研究,其它人那就更不要說了。
    誰踏馬隻想坐辦公室,他百分百趕他下基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