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求恩典
字數:3586 加入書籤
果然看孟弘昌喜笑顏開的叩頭謝恩。
陳貴妃顫抖著手從懷中掏出了一塊有些略微生鏽的長生鎖,上麵的蕭字有些磨花,想是常年在手中摩挲所致,這本是她已經故去孩兒的,她一直視作生命般的帶在身上,此時交給了孟玉希。
“玉希,這,這東西你收好,以後你就是我陳宛蘭的孩子了。”
陳貴妃聲音有些哽咽的說道。
孟玉希接過長生鎖,突然就一聲哭了出來,“爹爹,媽媽,我終於有家了,我終於有疼愛自己的父母了,我孟玉希再也不是那個能夠隨便被欺辱的野孩子了。”
孟弘昌心道,玉希這孩子當真是聰明的很,之前跟他說不管賞些什麽他都別問隻管點頭,他果然聽明白了。
陳貴妃聞聲當下就摟住了孟玉希,兩人皆是淚眼婆娑,蕭羽龍長歎一口氣,走近兩人張開他寬大的臂膀緊緊的擁了一下二人,蕭羽龍的左手無名指陡然抽搐一下。
此時蕭羽龍的心中百感交集,‘阿黎,這樣的結果雖然不是最完美的,但是卻是我扶著玉希孩兒走出的第一步,我不會負你。’
在場的所有人,虎豹護衛,和宮女太監們盡皆下跪。
齊聲喊道,“恭喜聖上,恭喜貴妃娘娘,恭喜皇長子,一家團聚,天佑大驪王朝!”
蕭羽龍,隨即讓人為孟玉希搬出一把椅子,那椅子也是金光燦爛,極盡華貴,就將椅子擺在龍座之下。
現在全場當中,落座的就是他們三人。
蕭羽龍慈眉善目的問道,“玉希,此前你在恩考之前,朕就說過,如果你能獲得恩考狀元,寡人就幫你實現一個願望,你可想到什麽願望了嘛?”
蕭玉希本來已經坐在椅中,聽到蕭羽龍如此說,立刻就站起身子。
向蕭羽龍躬身答道,“兒子無什大願,隻願父母萬壽無疆,平安喜樂。”
蕭羽龍本以為蕭玉希會要金山,美女,又或者是封官賜爵,最差也會求個土地房舍什麽之類,就是萬萬沒有想到蕭玉希竟然如此許願。
當下就放聲大笑,心中極是歡暢,身旁的陳宛蘭也是掩麵一笑。幫聲道,“都是兒子的孝心,上天必會感應,保佑聖上。”
蕭羽龍笑道,“不錯,不錯!”
而後輕輕拍了一下他的龍座金燦燦的椅背,“我兒這個心願寡人可做不了主了,這要求上天,我兒且說一個普通點的,哈哈哈。”
陳貴妃笑著道,“玉希,你父皇難得心懷歡暢,你且求個恩典。”
蕭玉希想了想說道,“兒臣,遊曆這蘇城,觀之,許多學子寒窗苦讀數十載,但科舉功成名就的卻隻有寥寥數人,兒臣想要辦一所天機閣,聚天下寒門智士,讓他讀書有所成有所用,解民生所急苦難。”
蕭玉龍端的收起笑容,雙目瞳孔微縮,淡淡的說道,“我兒認為何為民生所急苦難?”
旁邊的陳宛蘭此時也不敢多做言語,身形微動,坐到椅子之邊,神色嚴肅的聽聖上說話。
孟弘昌站在一旁,神情緊張,頭上不禁冷汗落下。
“一難城中鹽鐵昂貴,二難地方貪官阻塞,三難官路商品難以互通。”
蕭玉希跪身於地誠懇說道。
蕭羽龍忽然大笑,笑聲震的場中錦旗抖動。
“好一個三難,你要組這個天機閣,朕允了!”
陳宛蘭和孟弘昌這時方才長舒一口氣,剛才一顆心差點提到嗓子眼。
“我兒需要多少銀錢去操辦天機閣。”
“回父皇,兒臣無須銀錢,但求予以兒臣集群智以上奏之權利。”
蕭玉希恭敬的回道。
“何須如此繁瑣,玉希孩兒,你將那把黑扇交與朕。”
蕭玉希恭敬的將別在腰間的黑扇雙手捧托至於蕭羽龍的麵前。
“難得我兒有這急民之誌,朕便與你閣方便。”
蕭羽龍說著左手輕巧的拿過黑扇,黑扇一抖便已打開,袞龍紋袍之內的右手正以別人無法觀測的角度微微顫動,像一張繃到極致的鐵胎弓一般。
真氣充盈於右手,在蕭玉希的黑扇中央的黑球處一點,目的金光四射,黑扇之上一團團的細線變成龍紋,龍氣湧動。
“你用這把黑扇原名無極扇,現在朕在上附著蕭氏龍氣,變成龍脊扇,這把扇當是大驪朝獨一無二,現在朕就將此扇送與你,地方官員自五品極以下你有先打後奏得權力,哪個膽敢不讓你打的,你告訴朕,朕將的頭斬下來。“
蕭羽龍說著將龍脊扇交到蕭玉希的手中。
蕭玉希磕頭領叩謝恩。
蕭羽龍很滿意,但還是又補充一句,“起來吧,不過如果人家沒罪,你給打了,可別怪朕替人家打還回來。”
蕭玉希笑著說道,“謝父皇,請父皇放心,兒臣理會的。”
“兒臣定會利用好這柄龍脊扇,管理好天機閣,讓苦讀學士有地放心,為大驪朝出力。”
陳貴妃忽然明白兒子想要做什麽,他這是想要借天下文人的筆為己用,撼動朝中勳貴的權柄。
京城太廟之前,此時的京城正大雨傾盆,雷鳴中一道紫色的閃電自空中劃落,差點劈中太廟頂上的鴟吻祥獸,更有驚雷滾滾,紫色閃電橫向閃出,竟是東宮的方向。
一身著黃衫鳳紋的美貌女子站在華貴的傘蓋下,瞧著滂沱的大雨怔怔出神,她的身後站著一排排宮女,左右各跟隨著兩個年老太監,這兩名太監皆是目中神華內斂,顯然是功夫不俗。
“皇後娘娘,天有異象,恐怕將有大事發生。”
一名老太監躬身說道。
另外一名老太監則是更關心皇後娘娘的健康,隻是說道,“皇後娘娘,雨大小心傷了身子,躬請皇後娘娘上車輦。現在還要移駕坤寧宮嗎?”
黃衫鳳紋的美貌女子一轉身,登上金光華貴的車輦,寬大的裙擺迎風颯颯而動。
“不,移駕太子殿,本宮有要事與太子相商量。”
“諾!”
眾位隨從齊聲答道,聲勢之大,竟將這滾滾的驚雷聲都壓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