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嬌羞 (求追讀)
字數:5284 加入書籤
第30章 嬌羞 求追讀)
第30章 嬌羞 求追讀)
陸遠記得小時候家裏有一台收音機,每到飯點爺爺就會提前打開,裏麵總是播放著各式各樣的故事。
有講曆史的,說三國,道強漢,慕盛唐,諷弱宋。
也有說相聲評書的,三教九流,形形色色。
有一回一家人正吃著飯,收音機裏播起常山趙子龍。
說的還是長阪坡之戰。
三國嘛,在那個娛樂生活貧乏的年代裏,男女老少大都喜歡聽上兩耳朵。
說那趙子龍七進七出長阪坡,觀其槍法有三十六式,或挑,或捅,或快或慢,招招精妙,勇猛無比。
聽到這全家人不自覺的豎起耳朵,
他爺爺甚至當場拍桌叫好,恨不得化作那趙子龍去戰場廝殺一番。
收音機裏男聲還在繼續。
那趙子龍自是勇武,但那長阪坡,也不是個省油的燈,不僅長得我見猶憐,還是個風
後麵的內容陸遠沒聽著,隻記得收音機當場被老媽給沒收了。
他爸和他爺兩個大老爺們愣是低著頭一句話都沒敢說。
自此以後,那收音機也再沒見過。
現在回想起來,嘿,多大點事啊。
時間真快啊,轉眼間自己就長大了!
這人呐,大概是當你看到波濤洶湧這個詞,腦海裏第一時間浮現的不是大海時,也就意味著長大了吧!
陸遠眼神飄忽,暗自出神。
“陸遠,你看我這樣對嗎?”
清脆的呼喚聲打斷了他的回憶。
抬頭,劉施施雙手握著槍,紅著臉,纖長的睫毛輕輕顫動,額頭悄悄滲出汗珠,幾縷發絲貼在額上。
圍著她轉了一圈,陸遠搖頭:“你這握槍的姿勢不對啊!”
劉施施仰著臉,道:“哪裏不對,伱之前不就是這麽練的嗎?”
陸遠找來一根木棍,依次點向對方的腰,手,小臂。
“握槍也有講究,雙手握槍,右手握槍根,置於右腰側,前後托槍,兩手之間的距離不宜過大,盡量縮小兩手之間的握距。”
劉施施點點頭表示理解,嚐試著調整雙手。
陸遠看了兩眼,還是不太對。
實際上他能輕而易舉看出劉施施動作中的多處錯誤,是因為私下做了不少功課,甚至翻看了一些與槍術相關的書籍。
他能迅速掌握陳導教的動作,可不僅僅靠的身體素質。
陳瓏羨慕他的天賦,可這世上哪來的那麽多天賦異稟,不過是把功夫花在暗處罷了。
走到劉施施背後,陸遠猶豫了一下,還是輕輕握住她的手腕,觸感細膩,還有些涼意。
劉施施微微愣神,輕咬嘴唇,沒有做聲。
接著她耳邊傳來聲音:“兩手距離要適當,否則出槍時會感到不協調,姿態也不美觀。”
溫潤的呼吸在耳旁纏繞,癢癢的像是無數隻小絨毛蹭來蹭去。
臉有些發燙,還伴隨著一陣酥麻感,順著耳垂一直往下。
劉施施強忍著羞怯一把將陸遠推開,低著頭:“我,我去喝水,待會就回來。”
說完她匆匆往休息室跑去。
被推到一旁的陸遠感到一陣疑惑,喝水,剛才不是給了她一瓶嗎?
直到看清對方通紅的耳朵,他才回過味來。
也說不清是什麽感覺,內心像是被小貓爪子撓了一下。
事實證明,女人這種玩意放起鴿子來毫無征兆。
陸遠在訓練室等了許久,也沒見到劉施施回來。
期間,何潤冬端著本破書在他麵前來回晃了七八趟。
陸遠實在好奇,一把將他拉住:“冬哥,看什麽呢?”
何潤冬揮了揮手中的《資治通鑒》。
“我對宋朝不太熟悉,打算先了解一下,免得拍攝時出問題。”
何潤冬出生於美國,13歲又被父親送往加拿大,直到成年後才回到灣灣歌手出道,因此對華夏的曆史並不熟悉。
陸遠倒是能理解,畢竟是在國外長大,能想到在拍戲前特意了解劇本的曆史背景已經算是稱職了。
想了想,他提醒道:“這樣啊,那你可得做好心理準備,宋朝的史記看多了容易讓人抑鬱。”
何潤冬不解,一臉迷茫。
陸遠也不解釋,笑道:“我有個關於宋朝的段子,你要不要聽。”
“當然,你快講!”
陸遠:“說是宋朝時期有一個蒙古士兵被俘。
他對宋軍看守說他們的大汗很了不起,每天都去前線一次。
宋軍看守卻笑著搖頭,並且說他們的皇上更加了不起。
因為皇帝根本不需要走動,前線每天都在向他靠近。”
何潤冬愣了兩秒,緊接著臉上露出禮貌的微笑。
實際上他壓根不明白這段子哪裏好笑。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也是,畢竟不是在大陸長大的。
陸遠自討沒趣,胡扯幾句匆匆離開。
小白樓,宿舍。
陸遠倒在床上,臉上蓋著份劇本。
本子挺厚,扉頁上寫著《少年楊家將》。
他剛才閑著沒事又過了遍劇情,雖然早就知道關於楊家將的故事多是杜撰,卻仍然為裏麵的人物感到悲傷與不值。
為大宋昏庸的皇帝感到羞恥,為楊家的悲壯感到痛心。
曆史的塵埃裏,多少庸臣昏主白享富貴,多少忠臣義士舍身成仁?
這個世界上,所謂的惡人有惡報,其實並不真實。
麵對現實,多數人總是習慣性地選擇逃避,而非正視。
因為正視意味著麵對刀鋒,什麽樣的人才能有勇氣麵對刀鋒呢?
在楊家將中就有這麽一幫人。
金沙灘戰役,楊家父子八人奉命跟隨皇帝前往議和,八人去,倆人回。
大朗,二郎,三郎戰死沙場,四郎失憶被遼國公主所救,身陷敵國。
七郎回營求援,卻慘遭潘仁美陷害,公報私仇。
好不容易在士兵的掩護下逃出,又遭遇遼軍圍堵,終是萬箭穿心難逃一死。
楊家眾將士在前方奮戰,後方潘美仁卻在勾結遼人栽贓陷害,致使楊業一頭撞死在李陵碑下。
楊家眾人當真不清楚宋太宗的為人,真的不知道朝廷上有奸臣恨不得他們死絕嗎?
他們知道,至少楊業是清楚的。
但他沒有遲疑,毅然決定前往。
他自始至終都知道自己守護的從來不是什麽宋太宗,不是朝堂上那群袞袞諸公們,甚至不是大宋。
他是為了天下蒼生而戰,守護的是那黎民百姓,而非王朝的碑石。
陸遠麵試時和蔡依儂說喜歡佘太君,那隻是單純為了獲得角色,實際上他心中最敬重的還是楊業這個人物!
楊無敵,何謂無敵?
一個人有了恐懼,再破除恐懼,那才是無敵。
楊業說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隻要有萬分之一的和平希望,定將義無反顧,全力促成。
在那個年代,放棄小我,成全大我,為了蒼生拋頭顱灑熱血,那才是仁義。
可歎,自古忠臣難善終,唯有小人長戚戚。
呸,什麽弱宋,什麽狗屁宋太宗。
無能又多疑,廢物啊!
陸遠憤憤地將劇本扔開。
睡覺!
新人新書,求收藏追讀。
感謝書友每次都為用戶名苦惱的233點打賞
感謝書友巨臭龜丞相的200點打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