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浮躁(二合一)
字數:7587 加入書籤
第399章 浮躁二合一)
第399章 浮躁二合一)
北電大禮堂。
朱亞文和羅晉找了個不前不後的位置,並肩而坐。
羅進摘下帽子,見他捂著嘴,疑惑道:“你怎麽了?”
“牙酸。”朱亞聞舔了舔牙齒。
羅進隻覺有些莫名其妙,問道:“待會兒等那貨過來了,該怎麽辦?”
朱亞聞從兜裏掏出一個橘子,在手裏拋了拋:“請大滿貫吃橘子。”
“酸嗎?”
“你說呢。”朱亞聞眯了下眼睛:“不酸我拿來做什麽。”
他早上特意去菜市場以身試毒,為了挑選最酸的橘子,可是吃了一番苦頭。
“那孫子真特麽不是個玩意兒。”羅進就很無語:“見我把他拉黑了,他居然跑去糖糖的qq空間裏發獎杯圖片,還特意我的名字。”
“嗬,你又不是第一天才認識他。”朱亞聞笑了下,疑惑道:“有件事挺奇怪,我在佳妮的qq空間裏同樣看到了他發的圖片,可是誰告訴他的qq號,我問過佳妮,她自己也不清楚。”
羅進眼神莫名閃爍了一秒,岔開話題:“聽說那貨今天還要作為代表上台講話。”
“不然嘞。”朱亞聞語氣頗酸,靠著椅背:“人家是大滿貫,知名校友,我們隻是小嘍囉。”
羅進望向身後,站著不少學生,眼中滿是憧憬,感慨:“看到他們,仿佛看到以前的自己。”
“可別,人家真不一定希望像你,你特麽轉過年就該三十歲了,還沒混出名堂。”朱亞聞毫不留情地打擊。
羅進:“.”
他81年生人,三人裏年紀最大,但目前名氣最小。
兩人正嘀咕著,忽覺大禮堂稍稍安靜了一瞬,扭頭,卻見陸遠扶著一老人走進來。
老人滿頭白發,戴著茶色眼鏡,圓臉皮膚白,頗顯富態。
老人名為於洋,是中國著名的老一輩電影演員,在電影圈裏的雅號叫“於大船”。
這個稱呼是當年最喜愛他的蘇聯電影專家卡讚斯基給起的。
意思是說他無論是外在形象還是內在氣質,都是銀幕上的領軍人物,是響當當的主角。
事實也確實如此。
從參演新中國第一部影片《橋》開始,陸陸續續領銜主演過眾多經典影片,如《英雄虎膽》、《青春之歌》、《暴風驟雨》等。
一大堆膾炙人口的電影,一連串的代表作,閃光而又眩目,可謂家喻戶曉,風靡了一代人。
於洋可以說是新中國成立後,培養的第一代電影表演藝術家。
隻是年輕一代幾乎沒聽說過。
“於老,當心腳下。”陸遠攙著對方,慢慢走下台階。
他剛才從食堂出來,恰巧碰到這位老人家。
於洋拍了拍他的手,道:“小陸啊,你主演的幾部電視劇我都看過,非常不錯,我那位在國外的女兒還向我打聽過你。”
“你要好好加油,未來是伱們年輕一代的。”他頓了頓,語重心長道:“但切記,一定不能驕縱,要沉得住,現在的行業太浮躁了,許多演員接戲首先看人民幣,第二再看劇本,這是不正常的現象。你是年輕一代的領軍人物,務必要帶好頭,把中國影視劇的精神傳承下去。”
“於老的話讓我愧不敢當,我何德何能擔得起領軍人物的稱呼。”陸遠連忙搖頭,他最怕這些名頭了。
於洋瞥了他一眼,感慨道:“26歲的大滿貫,聞所未聞,以後大概率也不會再出現了。”
見陸遠不信,他解釋道:“我這些年雖然很少出來,但一直在關注著咱們這行的發展,07年開始,資本意識到影視圈是新興暴利行業,而且資金回籠周期極短,一小撥人開始進場,08年起,資本大舉進軍,這些你感覺到了嗎?”
陸遠稍作回憶,點了點頭,道:“那會兒橫店開機的劇組數量顯著增加,不過當時並沒有想的這麽深。”
“因為他們是外行,初來乍到,最開始隻想嚐試,壓根不知道咱們這行多麽魚龍混雜,其中的水到底有多深,看著清澈見底,於是自信的一腳踩進去,咕咚一下,直接踏空,淹得死死的。”
於洋表情逐漸變得嚴肅:“經過這幾年的試水,資本對於咱們這行的規則,爛熟於心,而且因為資金充裕,實力雄厚,也開始嚐試製定新的玩法,千禧年前後,新劇上映時,大家都不需要花太多錢宣傳,但是現在呢,所有人都在炒作,你要是不花個幾百萬的預算玩場宣傳戰,再好的劇也賣不出去。”
“其實這還是次要的,最攪亂市場的,是捧人的模式變了,以前大家都墨守成規地拚作品,拚故事,拚質量,拚細節,演員拚演技,可是現在不一樣啦,就是拚宣傳,拚炒作,誰家在宣傳上砸的錢多,誰家的藝人就能出位、就能紅,很病態的一種行業現狀。”
見陸遠聽的認真,於洋繼續道:“我為什麽說26歲的大滿貫,以後大概率也不會出現了呢?”
“網絡視頻平台的崛起、新媒體、社交平台的迅速發展,都為資本的操作創造了肥沃的土壤,但是反過來,一味的追逐利潤,勢必導致電視劇整體製作水平的全麵下降,劇本隻要不狗血、沒有情情愛愛,哪怕是再真實的故事、曆史,觀眾也不能容忍,而資本逐利的本性,便會充分滿足大眾的需求。”
“就像《大明王朝1566》和《一起來看流星雨》,也許在咱們業內人士看來,這兩部戲根本就沒有可比性,可在許多觀眾眼中,兩部戲也同樣沒有可比性,他們認為《大明王朝1566》晦澀難懂,就會覺得這類劇完全沒必要拍出來。”
“所以啊,以後的好劇本隻會越來越少,假若各大獎項的評選標準不變,再想以你這個年紀拿下大滿貫,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感歎一句,又問:“你知道觀眾喜歡看什麽嗎?”
“愛情,搞笑。”陸遠回答。
“對咯,甭管什麽題材,十部裏有八部都是以這兩點為核心。”
“這也是絕大多數影視製作公司將來的方向,觀眾愛看什麽,他們就拍什麽、然後潛移默化刷新你的三觀和想象力,時間長了,整個電視劇市場就爛啦,觀眾的品味也跟著爛了。”於洋似乎頗為不忿,聲音猛地提高了很多。
“我擔心啊,我真的擔心啊,我擔心以後資本操縱下,演員隻憑著一副臉蛋演戲,千人一麵,缺乏個性特征,臉蛋中看不出人物,隻有自己,到時候別說傳遞精神,估計咱們這一行都要徹底完蛋了。”
“.”
將於洋送到座位,陸遠往自己的位置走。
於洋的聲音雖不大,還有些喘,但其中的含義,振聾發聵。
扭頭瞥了眼對方的背影,他莫名想起自己在《建黨偉業》中飾演的角色,對這位的評語。
末了,他搖了搖頭,有些東西,他心裏有數,圈子裏很多人都能看出來。
甚至過年那會,二叔一介門外漢,都能從中琢磨出點門道。
但他是個俗人,想那麽多幹什麽,自己不也在追逐市場嗎。
《步步驚心》、《失戀三十三天》都屬於此類。
而且接下來他還計劃著,用炒作的方式推自己女朋友一把。
使命,傳承,這些玩意,太高大上,也太遙遠,他還不夠格,隻希望以後有能力了,盡量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多做些事情吧。
陸遠有些恍惚地走到朱亞聞和羅進跟前。
朱亞聞見他靠近,迫不及待地將橘子遞過去,笑道:“大滿貫來啦,嚐嚐,味道不錯。”
陸遠拿在手裏瞧了瞧,腦子裏還在想著剛才的事,皺眉道:“你倆這麽好心?丫不會是酸的吧。”
“怎麽可能!”
朱亞聞擔心他多想,一把搶過,掰開,將大的一份重新塞回他手裏,小的那份一分為二,一半給了羅進。
羅進咽了口唾沫,遲疑不定,本著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的想法,一口悶掉。
朱亞聞隻覺牙酸的很,卻也毫不猶豫。
“真甜啊。”兩人強顏歡笑,不露絲毫破綻,麵部表情整齊劃一。
陸遠點了點頭,正準備嚐嚐,師兄黃小明從外頭進來,毫不見外的伸手:“喲,吃橘子呢,給我來點。”
“給,剛掰開的,還沒來得及吃。”陸遠沒多想,遞了過去。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羅進同朱亞聞對視一眼,造孽啊。
黃小明吃完,感動哭了。
打鬧一番,幾人坐下,黃小明注意到周圍那些頻頻打量的視線,用餘光瞥了眼身邊的師弟。
陸遠自然也感受到了,卻也沒太在意,早已習慣,並揮了揮手。
又瞟了眼從外頭進來的張一某。
方才於洋進場時,隻少數幾人微微起身。
而輪到張一某,全場有近半數的人站起來。
當張導落座後,立即有不少校友、嘉賓把自己的請柬遞過去,求個簽名。
張一某微笑了一下,倒也沒有拒絕。
陸遠將這一切盡收眼底,能理解,畢竟張大導最近風頭一時無兩,一部小成本文藝愛情片《山楂樹之戀》,票房高達1.5億,誰不想與其合作呢。
而另一名大導演陳凱戨,則安靜地坐在於洋身邊,沒有受到簽名的困擾。
眾人捧著校園雜誌,大紅色的銀幕上,播放著60周年院慶新拍的紀錄片。
先是張會君院長發表講話,緊接著張一某和陳凱戨先後上台。
“今天是母校六十周年,剛才看了紀錄片浮想聯翩,我們中國的電影事業是由一代一代人這樣走過來的,傳承過來的,祝願母校生日快樂。”
“站在這個舞台上,我很感慨,我又看到我們當年的老師,謝鐵驪、謝飛還有於洋……他們都老了,但我們的母校卻越來越年輕。”
“.”
“下麵有請表演學院2002級優秀校友,陸遠。”
“啪啪啪。”
陸遠走上台,現場頓時變得躁動,禮堂後方或站或坐的同學們,好一陣竊竊私語。
他扶了扶話筒,沉聲道:“大家好,我是陸遠。”
“啪啪啪。”
底下從北電走出的演員,導演,編劇,以及受邀的嘉賓,眼裏滿是好奇。
對於這位,他們早有耳聞,今年下半年內地最紅的男演員,沒有之一。
也清楚對方的另一個身份,是今天到場的所有人中,青年演員的代表。
陸遠緩緩道:“六十載弦歌不輟,薪火相傳。六十載潛心耕耘,春華秋實。
首先,祝願母校生日快樂。”
“剛才走進校園時,遇到許多師弟師妹,都在恭喜我,恭喜我成為內地最年輕的視帝大滿貫獲得者。”
“啪啪啪。”
底下人笑,學生們鼓掌,師兄老牛逼了,下半年又又又霸屏啦,陸霸可不是開玩笑的,現在誰還敢說北電學子不會演戲,自打這位師兄出頭後,但凡和中戲對噴,搬出這位大神,無往不利。
等掌聲暫歇,陸遠搖了搖頭:“對此我感到很榮幸,但這些成就離不開電影學院對我的栽培。
我一直認為在電影學院求學的經曆是上天送給我的一份禮物,更是我人生的一個轉折點。
小時候,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會走文藝這條道路。
進了電影學院時,王勁嵩老師在大學的第一堂課上講了這麽一句話:學演戲先學做人。
這句話讓我在之後的日子受益匪淺,直到今天,我仍然把這句話當作人生和事業的座右銘之一。
我覺得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做人比做事更重要。做人一旦做好了,你的性格和為人處世的方式,你對事物的好奇心,對前輩和影視作品的敬畏,都會讓你在電影事業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記得在學校的時候,每天早上起床後,老師會要求我們進行台詞訓練,也就是練嗓子,整整練了四年。
當時覺得這是一件特別辛苦的事。”
底下又笑,那些站在後頭舉著手機,照像機的學生們,感同身受的瘋狂點頭。
他喵的,每天早上去金字塔吊嗓子,可太痛苦啦。
陸遠也笑:“隻是現在回想起來,卻很感謝老師的嚴格要求,那時付出的汗水為後來的台詞表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說,我能有今天的成績是和母校的關愛與教導分不開的。”
“我以母校為榮!”
“啪啪啪!”
有學生大膽開麥:“師兄,怎麽才能像你那麽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