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通電

字數:9518   加入書籤

A+A-


    李學文端著蒸籠,一路來到灶房中。
    “文子,咋來了,可是包子不夠吃?”
    正忙著去鱗的王梅抬眼瞥了兒子一下。
    “不是,給阿旺哥端來的,阿旺哥不是才從外麵回來麽。”
    王梅噗嗤一笑:
    “算你有心,你快端回去吧,娘不都說了嗎,蒸了不少,阿旺在灶房還能吃上熱乎的呢。”
    王梅眼神示意了一下。
    順著母親的目光,李學文看到了還冒著熱氣的蒸籠。
    在蒸籠旁,阿旺正美美的吃著肉包子。
    迎著李學文的目光,對方憨厚一笑。
    “學文,謝謝你。”
    李學文頓時有些尷尬,“咳,咳!”
    “其實他們都吃得差不多了,讓我把蒸籠拿回來,省得一會兒放涼了味道變差。”
    嗯對,事實就是這樣的。
    李學文在心中這樣安慰自己。
    王梅有些好笑的瞟了一眼二兒子,也和他爭。
    “行了,既然這樣,你就把蒸籠放下,要是願意,就過來給娘搭把手。
    要是想陪你鬆茂哥說說話,就回去屋裏烤火。”
    李學文一邊嘿嘿笑著,一邊來到案板旁邊。
    “娘,你會做麒麟蒸魚麽?”
    他想起以前吃過的一道魚菜,味道很是鮮美。
    今天見到李鬆茂帶來的鱖魚,他便想了起來。
    “啥玩意兒?”
    王梅滿頭問號,“什麽麒麟?廟裏可能有,但那玩意兒可不能吃啊,更別說拿來蒸魚。”
    “娘,此麒麟非彼麒麟,再說了,麒麟那是神話動物,是虛構的。
    我說的是一種做法,名字叫做麒麟蒸。
    就是把魚切成薄片,在每一片的間隔中放入香菇片和火腿片,這樣看起來就像麒麟的鱗片一樣。
    所以這種做法叫做麒麟蒸。”
    王梅眼睛一亮,就像美食雷達發現了目標。
    “文子,照你這麽說,這種蒸法可不僅僅能用來處理魚咯,其他的肉類都能試一試?”
    “理論上是這樣的。”
    李學文點點頭,他記得就有人用這種做法蒸過熊掌。
    “兒啊,這麒麟蒸做的時候都需要注意些什麽,你快跟娘說說。”
    王梅右手拿刀,躍躍欲試。
    李學文毫不保留的將自己知道的都告訴了老母親。
    魚頭魚尾的處理,魚肉抹刀切的厚度,擺盤的角度,輔料的選擇,蒸製的時間
    李學文站在爐灶前述說,王梅操刀。
    王梅沒吃過更沒見過兒子口中的蒸魚方法,可就是憑著李學文的口述內容,硬是把這道菜給整了出來。
    而且做得有模有樣,和李學文印象中差別不大。
    聞著蒸鍋中散發出的,逐漸濃鬱的獨特魚香味,李學文忍不住讚歎道:
    “娘,你真是第一次做這道菜嗎?”
    “嗐,聽你說完,感覺也不是很難,重點就在刀工上。”
    王梅顯得雲淡風輕,像個高手。
    阿旺已經變成了小迷弟,眼神崇拜的看向王梅。
    “梅嬸兒,真厲害!”
    “噗嗤~”
    王梅終忍不住破了功,臉上露出個大大的笑容。
    “老二,還想吃什麽,跟娘說,都能給你做來!”
    王梅頗為驕傲的說道。
    “娘,我還想吃滿漢全席。”
    李學文一臉認真的說道。
    “滾犢子!”
    王梅臉都黑了,直接把李學文給攆出灶房,不讓他在這兒多待。
    李學文癟了癟嘴,怎麽還急眼了呢?
    提了壺熱水,他便回到堂屋。
    給老父親和李鬆茂二人續上一杯熱水後,李學文便坐了下來陪客。
    “學文,剛才我聽咱叔說,你都當上幹部了,真不得了啊!”
    李鬆茂說這話時,語氣中仍帶著驚奇。
    “鬆茂哥,隻是廢品站的小組長而已,不算什麽幹部。”
    李學文謙虛的擺擺手。
    “學文,你有出息,我早就知道你能走出來,咱們村這麽多年輕人裏,就數你腦子最好,能靜下心來學習!”
    “等我孩子大了,我要讓他認你這個文曲星做幹爹,沾沾文氣。”
    被這麽誇,李學文有些頂不順。
    “等等!鬆茂哥,你剛才說等孩子大了,莫非嫂子懷上了?”
    李學文差點就忽略了這一點。
    李唯民同樣向李鬆茂投去探究的眼神。
    李鬆茂結婚多年,都未曾孕有孩子,讓這大小夥子在村裏多少有些抬不起頭來。
    李唯民曾經還為這對夫妻求過方子,結果嘛不盡人意,沒起到什麽效果。
    李鬆茂眼裏閃過興奮:
    “叔,學文,我也要當爹了!前幾天媳婦兒身體不舒服,我就帶她找醫生看了。
    結果查出我媳婦兒懷孕了!我這一趟來縣城,除了買些棉花布匹外,還想置辦一些孩子能用得上的東西。”
    “老天有眼,你們倆這下終於熬出頭來了!”
    親耳聽到李鬆茂的答複,李唯民跟著激動了起來。
    “你這孩子可真能藏得住事兒,若不是你剛才說漏嘴,是不是要等孩子滿月了才通知我們?”
    “叔,我給忘了。”李鬆茂抿嘴笑笑,“我現在心裏就隻能裝得下那些要買的東西了。”
    “我記得家裏還有幾罐麥乳精,鬆茂,你帶些回去。”
    “對啊,鬆茂哥,給嫂子好好補補身子。”
    李鬆茂連連擺手:
    “這,這怎麽好意思呢,我明兒個自己買就行了。”
    “花那個冤枉錢幹什麽,既然叔家裏有,你就拿回去好了。”
    李唯民板起麵孔:“啥也別說了,就這樣吧,老二,你把麥乳精拿來,給鬆茂裝包裏。”
    “好嘞。”
    李學文偏過頭,對著三弟揚了揚下巴。
    正和小妹在玩抓石子的三弟瞅見了這一幕,屁顛顛的就去拿麥乳精了。
    李唯民:
    李學文:有啥好瞅的,不跟你學的麽?
    父子倆大眼瞪小眼,隨後又不約而同的別過頭去。
    李鬆茂還想再推辭推辭,結果三弟就已經抱著兩罐麥乳精出來。
    “鬆茂哥哥,給你,讓嫂子姐姐多吃些。”
    看著小學遠認真的模樣,李鬆茂隻好接過:
    “謝謝,等小侄子大了,讓他陪你一塊兒玩。”
    三弟高興的蹦了起來。
    “鬆茂哥哥,你可不許反悔哦!”
    “嗯嗯,學遠,一定一定,你去玩吧。”
    抱著兩罐麥乳精,李鬆茂內心感動,就算是關係很親的親戚,也不過如此了。
    他和李學文一家並非是親戚,或許祖上有些關係,但到了他這一代,早就出了五服了。
    “叔,等我孩子大了,我要讓他認你做幹爺爺!”
    在他們這邊,讓孩子認幹爹、認幹爺爺算是常見的事情。
    這涉及到風水,他們這裏的人認為,通過改變親屬關係,能給孩子未來帶來好運和福氣。
    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曆,並不是李鬆茂有什麽特殊的癖好。
    “哈哈哈,那感情好。”
    李唯民心情愉悅,親孫子抱不上,抱個幹孫子過把癮也不錯。
    “聊什麽呢,這麽開心?”
    王梅端著托盤,看到幾人笑得暢快,好奇的問。
    “孩子他娘,我要做爺爺了!”
    “啥?”
    這下輪到王梅懵了,她先是看了李學文一眼,然後想想也不可能。
    “咱家老大有孩子了,這麽大的事,他怎麽都沒跟我說?”
    “不是武子,是鬆茂,鬆茂他媳婦兒有了!”
    “真的?!”
    王梅眼中閃過驚喜:
    “鬆茂,這麽大的事情,你剛咋不跟梅嬸說,你真沉得住氣啊!”
    果然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連問的話都一樣。
    李鬆茂隻好再解釋一遍。
    “這麽說,你要讓你媳婦兒肚子裏的娃娃認咱家老頭當幹爺爺了?”
    李鬆茂點頭。
    “孩他爹,你不能白讓人家認你啊,不封個紅包怎麽行?”
    王梅催促道。
    “我已經拿了兩罐麥乳精給鬆茂了。”
    李唯民有些委屈,難道在媳婦兒眼裏,他是不懂事兒的人嗎?
    一罐麥乳精的價格不低,兩罐加起來也差不多了。
    李鬆茂連忙展示手裏的兩個鐵皮罐子,
    “這是小學遠剛剛拿給我的,嬸子,這份禮已經夠重了。”
    這是稀罕物,並不好買,李鬆茂本來隻是打算來縣裏碰碰運氣。
    若是能弄到票,就買些回去。
    結果碰到了李學文一家,沒聊幾句,就給送了兩罐。
    “鬆茂,你收著,可別換回來,當是咱們家的一點心意。”
    李鬆茂感激的點點頭。
    “鬆茂哥,若是後麵還需要,可以找我,我有個朋友,他有路子能弄來這些稀罕東西。”
    李學文忽然開口道。
    朋友自然是假的,但東西的確是他弄回來的。
    當然,碰到需要的時候,這個‘朋友’也能變成真的。
    李鬆茂心底感慨,不愧是能當上幹部的人,果然朋友多路子廣。
    “學文,這會不會麻煩你?”
    這種求人的事情總是伴隨著人情,但李鬆茂的確很需要這些營養品。
    這麽多年沒個子嗣,媳婦兒好不容易懷上了,他恨不得將一切都準備好。
    “不麻煩,咱們家的許多營養品,都是從他那裏弄的,鬆茂哥,你若是需要就跟我說,我捎帶著幫你拿了。”
    “學完,鬆茂哥在這謝過了,以後若是要在村裏辦什麽事情,你盡管跟哥說。”
    李鬆茂將胸口拍的哐哐響。
    “鬆茂,別跟咱們客氣。”
    王梅笑嗬嗬的說道,這時她才想起手裏還端著菜呢。
    趕忙將托盤上的蓋子拿開,把菜端上桌。
    “好香!好鮮!”
    隨著蓋子打開,陣陣蒸魚的鮮香味逸散出來,讓眾人忍不住吸了吸鼻子。
    本來還沉浸在抓石子的快樂中的兩小隻,此時也停下了手中的動作,使勁的在空氣中嗅著。
    “嬸兒,這是我帶來的鱖魚麽?”
    李鬆茂看到菜碟上那立起來的魚頭以及魚尾,不由震驚。
    “當然了,托你的福,咱們家也能吃頓魚肉了。”
    “嬸兒,你可千萬別這麽說,我帶的那幾條凍魚才值幾個錢。
    而且給的時候還是一條凍魚,我實在想不到,經過嬸兒你的手,就變成了這麽一道美味。”
    李鬆茂這話說的真心實意,他還從未見過這樣的蒸魚。
    “哈哈,鬆茂快別說了,先嚐嚐,還沒嚐過怎麽知道味道如何呢?”
    王梅給李鬆茂遞來一雙筷子。
    在他們這吃飯的規矩便是,等客人先吃。
    “小遠,小蘭,你倆洗洗手坐下來吃飯了。”
    不消王梅說,兩小隻早跑沒影了。
    不多時,他們便和端著飯盆的阿旺一塊兒回來。
    一大家子人和李鬆茂齊齊坐定。
    今天的主菜便是兩條麒麟蒸魚,一炒臘肉,一蘿卜燉湯。
    蒸鱖魚很快就被吃完了一盤,眾人對此讚不絕口。
    “孩他娘,啥時候學的這道菜,還真別說,滋味不錯。”
    “娘,這魚可真好吃,咱們以後還能吃到嗎?”
    “其實,這是學文教給我的,我也是頭一次做,也不知道做得正不正宗。”
    李學文啥也沒說,一邊扒拉著飯,一邊默默的比了個大拇指。
    這一動作,已經說明了一切。
    李鬆茂早已被香得說不出話來,桌上的幾道菜平時也就過年能吃幾回,還得是年景好的時候。
    想著家裏的媳婦兒吃不到這樣的美味,李鬆茂便忍不住開口請教王梅。
    想著把法子學會,回頭也給媳婦兒做一頓。
    王梅毫無保留,將方法以及她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都傳授給李鬆茂。
    李鬆茂認真幾下。
    一頓飯吃得賓主盡歡。
    飯後,外麵的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
    李學文帶著李鬆茂來到一間空房中。
    “鬆茂哥,你今晚暫且在這間房子裏住下吧,等下我給你拿被褥來。”
    李學文打開電燈。
    是的,家裏前段時間聯係街道,給牽了電線。
    現在李學文不用在寫字看書的時候用煤油燈了,不用再忍受火焰搖曳時的忽明忽暗。
    隻是相應的,要承受高昂的電費。
    現在電並不普及,電費也貴,即便是李學文一家,平時也很少用電。
    大多時候,還是用煤油燈。
    雖然他的小金庫完全能承擔得起電費,但明麵上,他們一家隻是普普通通的三職工家庭而已。
    一些吃穿用度,該注意的還是要注意。
    李鬆茂看著那明亮的燈泡,不由一陣恍惚。
    等李學文拿來被褥和洗漱用品時,李鬆茂仍舊保持著呆呆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