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東北大集

字數:4623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    第二天鄉裏大集,林川起了個大早。
    下午的盤炕頭他是趕不上了,二大爺說了:
    “川兒啊,你放心去趕集,回來讓你瞧瞧,什麽叫上官屯老牛家的手藝!”
    據說牛百歲當年給縣衙蓋過房子,不知道真假。
    反正這老頭挺有見識,抗戰時期就把大兒子送去部隊打日本鬼子,解放後,大兒子因傷退伍,在一家縣城工廠當領導,全家人都跟著沾光。
    可惜,養出了牛大力這麽個丟人現眼的玩意兒。
    早上四點多,林川和周鐵柱就拉著野豬出了門,那張陰幹的山狸子皮也帶上了。
    野豬是分割好的,骨頭剁成塊,豬肉也切成塊,用草繩串上,一串肉一斤,就當豬肉賣,一斤五毛錢,這樣還能賣得快些。如果換成糧票的話,一串豬肉能換三斤糧票,全國糧票的話,就是兩斤。
    現在的物價,聽著有些低得嚇人,都是幾毛一斤,幾分一斤。
    可要是換算成工分,一天10個工分,也就是兩三毛錢。
    一年累死累活下來,才掙幾十塊。
    這就是農村生活的現狀。
    ……
    東北人對大集,有一種不解的情愫。
    不管刮風下雨,打雷下雪,都阻擋不了東北人趕大集的熱情。
    這一趟走了將近三個小時,等到了大集,已經是人聲鼎沸。
    雖然遠沒有後世豐富,但也超出了林川的想象。
    原以為大集上的商品會很短缺,沒想到,種類豐富,也稱得上琳琅滿目。
    最多的是凍貨。凍梨、凍柿子最常見,還有凍魚、凍豬肉、凍牛肉。
    黃米麵和糯米麵做的粘豆包,大饅頭、花卷和窩窩頭,還有高粱米粥、玉米碴粥。
    種類最少的是蔬菜,隻有大蘿卜和白菜,再加上土豆、酸菜、雪裏蕻。
    不像後世的大集,什麽反季節蔬菜都有。
    生活用品區,不過就是些搪瓷杯、鐵鍋、銅壺、手工製作的炭火盆等等。
    野味區倒是讓人大開眼界。這個年頭沒有禁獵,熊爪、鹿角都能買到,不過最多的還是山雞、野兔、麅子肉等常見的野味。
    林川有些感歎。
    1955年開始,國家開始實行糧、油統購統銷政策,在完成國家統購任務後,農民可以在大集上,出售剩餘的糧食,以調劑餘缺。
    沒想到大集上,竟然會這麽熱鬧。
    他的攤位擺在大集的尾巴處,沒辦法,他是新來的,裏麵的攤位人家早花了錢。
    交了三分錢的攤位費,林川把扒杆放下。
    “哎,兄弟,你咋跟這兒賣肉呢?”旁邊的攤主湊過來問道:“賣肉的不是在那邊嗎?”
    這是個戴著狗皮帽子、濃眉大眼的小夥,看著跟林川差不多歲數。
    “我第一次來,不知道啥規矩。”林川笑道。
    “第一次來啊?怪不得……”小夥笑起來,低聲道:“這邊是黑市啊。”
    “啊?這是黑市?”林川一愣。
    這才注意到,周圍的攤上,擺的可是什麽都有。
    賣煙的,賣佛像的,賣古玩的,賣狗的,賣糧食的……
    而這個小夥的攤位上,則擺了一把日本軍刀。
    “黑市跟大集怎麽在一塊呢?”林川納悶道:“有啥區別?不都是賣東西?”
    小夥解釋道:“現在農民家裏東西多,出來賣點沒啥,你要是做生意,那可不行。”
    “你這是……”林川指了指他攤位上的那把刀。
    “我爹的,我偷出來賣賣看。”小夥笑了笑:“賣了錢,給自己買把槍。”
    “槍?”林川來了興趣:“哪有賣的?”
    小夥沒有回答,上下打量了他幾眼:“你也不像本地人啊,怎麽擺攤賣肉?”
    “你不也是外地人?”
    林川聽他的口音,像是山東人,便笑著說道:“我上山打的野豬,尋思著換點糧票啥的?”
    “糧票?那你……”
    小夥還沒說完,隻聽見旁邊有人問道:“這個皮子怎麽賣啊?”
    兩人轉過頭,隻見一個中年人指著林川攤位上的山狸子皮,問道。
    “你開個價吧。”林川也不太清楚行情,便開口道。
    那人納悶地看了他一眼,蹲下來,摸了摸皮子:“山狸子皮?”
    “嗯呐。”林川點頭道:“你給個價,差不多就賣了。”
    “五塊錢。”那人開口道。
    林川想了想,五塊錢好像還挺多,剛要答應,隻見旁邊小夥一把拽住他,衝那個中年人笑道:“大哥,不賣了啊,不賣了。”
    “啥意思啊?不賣擺什麽攤?”中年人罵罵咧咧地站起身來,轉身走開。
    “咋啦?”林川不明白這小夥為啥攔他。
    “哎呀兄弟,我看你這大腦袋也不是做生意的料。”
    小夥無可奈何道:“我還是帶你去國營供銷社吧,賣了錢要是比剛才高,你給我抽水,行不?”
    一直坐在旁邊的周鐵栓忍不住笑出聲來。
    “行。”林川點了點頭。
    抽水就是提成的意思。
    反正他也是在摸門路,既然有人要帶他去供銷社,說明他熟悉這裏的門道,給點抽水就給點,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
    小夥收拾了東西,就帶著林川和周鐵栓往大街走去。
    路上,兩個人互相介紹了自己。
    這小夥名叫趙四海,全家跟著父親來大興安嶺戍邊墾荒,平日也就住在軍墾農場裏。
    聽到他是軍人子弟,林川倍感親切,心裏的戒備也消散了大半。
    趙四海對大興安嶺不太熟悉,聽林川說他和身後的大侄子兩人打了兩頭野豬,頓時兩眼放光,舔著臉問下次進山能不能帶他去,體驗體驗在深山老林打獵的感覺。
    林川隻是笑了笑,也不答應,也不拒絕。
    這種今天見了明天就不知道在哪兒的關係,隻當是嘴上說說。
    走了半個多小時,終於來到了供銷社門口。
    趙四海讓林川在外麵等會兒,轉身進了供銷社,沒多久,便帶了個人出來。
    戴著一副眼鏡,文質彬彬的。
    “這是供銷社的趙社長,我二叔。”趙四海介紹道:“這位是林川,我哥們。”
    “趙叔好,叫我小川就好。”林川趕緊上前一步,伸出手去。
    甭說別的,就衝著供銷社長這個名頭,他也得跟對方搞好關係。
    “好好,四海啊,你介個朋友,長得挺好哈!”
    趙社長一口山東方言,笑著握了一下林川的手,低頭看向扒杆上的野豬肉和山狸皮。
    眼睛頓時亮了起來:
    “俺滴娘哎,介麽些好東西啊?”
    親,點擊進去,給個好評唄,分數越高更新越快,據說給香書小說打滿分的最後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httpap..,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