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這麽高的利潤率

字數:4526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    拖拉機停在了供銷社門口。
    “林川?”開拖拉機的人大叫一聲,笑著熄了火。
    “四海?”林川驚喜道。
    他看到拖拉機後鬥上跳下來幾個人,趙社長也在其中,便笑著打招呼道:“趙叔。”
    “哎,你怎麽來啦?”趙四海拍了拍他的肩膀,看到地上的雪橇:“哎喲,又來貨了?”
    “對!來貨啦!”林川笑道。
    趙社長笑眯眯走過來:“小川,介次帶的麽好東西?”
    他的山東口音很重,不過林川聽得明白。
    “趙叔,你上次問的皮子,我帶來啦。”
    “俺滴娘啊,哎呀介個好,介個好!”
    趙社長一把蹲在雪橇旁,拿起鞣好的麅子皮,用手摩挲著:“哎呀,介個質量真好!從哪弄來的?”
    “索倫族。”林川笑道。
    “索倫族?小川你可真是厲害哈!”趙社長拿著皮子,反複摩挲觀看,讚不絕口:“真不愧是遊獵民族的手藝,就是一流啊!”
    “林川,你又上山啦?”趙四海問道。
    “嗯呐。”林川故意逗他:“抓了活的麅子,還抓了個豹子!”
    “啥?麅子?豹子?”趙四海臉色一驚,目光懷疑道:“你就吹牛吧。”
    “沒有吹牛,真的!”
    “我不信!”
    “不信算了。”
    “啊?真的啊?”
    “嗯呐!”
    “哎呀,那我今天送你回去!”
    “哈哈哈好!”
    跟著供銷社女售貨員張彩梅算了半天賬,林川差點閃了腰。
    十張麅子皮,七張定了一級,三張定了二級。
    按照一級十五塊、二級十二塊的收購價,一共賣了141塊錢。
    而兩根鹿茸,由於是馴鹿的鹿茸,等級不高,收購價格17塊錢一斤,一共賣了44.2塊錢。
    張彩梅點好厚厚的一遝鈔票,遞給林川。
    林川接過去,看著手上這遝皺皺巴巴的、新舊不一的紙幣,三塊和五塊的麵值最多。
    綠色的三塊錢鈔票,背麵是一座山和一座石拱橋,林川不知道這是哪裏,但不用猜也知道,肯定是一個極為有紀念意義的地方。
    他雖然不懂收藏,可也知道,在後世根本就不存在三元的麵值,如果存下來幾張的話,不知道未來在收藏領域能賣多少錢。
    可這年頭,要把三塊錢存下來不花,除非是家裏很有錢。
    林川想了想,把這個念頭先放了起來。
    “張彩梅同誌,我還得買這些東西。”他遞過去一張物資清單。
    這趟來賣皮子和鹿茸,正好也順便把索倫族需要的物資也都采買齊全。
    張彩梅接過清單,看了一眼,瞬間愣住了:“媽呀,你有這麽多票嗎?”
    “啊?”林川懵了一下,他竟然忘了這個嚴重的問題。
    現在是計劃經濟,供銷社都是靠票來賣東西的。
    不過張彩梅倒是認識他,知道他跟趙四海和趙社長熟悉,把清單遞給他,笑道:“你先去找社長,看看能不能特批,要不然可沒法賣給你。”
    “太好了,謝謝你啊。”林川忙不迭地感激道。
    張彩梅“噗哧”一笑:“不用謝,快去吧。”
    看著林川走出門,去找停拖拉機的趙四海,旁邊的售貨員笑起來。
    “彩梅啊,你沒問問他有沒有對象啊?”
    “沒問呐……”張彩梅臉紅起來:“問那個嘎哈呀?”
    “哎呀媽呀,還問那個嘎哈……你沒瞅著你剛才那模樣,哈喇子都快流下來了。”
    “胡姐,你別瞎吵吵,讓人聽見多不好啊……”
    張彩梅兩條麻花大辮在身後一甩,挺起鼓鼓囊囊的花棉襖:“可不能亂說瞎話。”
    ……
    在旁邊的大院找到趙四海,講了自己的難題,趙四海二話沒說,就帶他去找趙社長。
    也得虧趙社長懂行,知道索倫族以貨易貨的規矩,再加上本來索倫族的關係也是他提出來的需求,二話沒說,就寫了一個特批條子,交給林川。
    供銷社收的這些皮子,是國家出口賺外匯的好東西,隻是現在漢族獵人對皮子的處理水平,遠遠不如那些遊牧民族。
    供銷社每年都有上麵派下來的收購任務,上次見了林川,趙社長不過是隨口一提,沒想到林川還真搞來了一級的麅子皮,這讓趙社長心情大好,簽完條子後,連聲囑咐林川,以後這樣的好貨,多多益善,多多益善。
    有了特批條子,再回到供銷社櫃台,自然是一路綠燈。
    趙四海把拖拉機又開了出來,等在了供銷社大門口。
    六十度的高粱酒,裝了四十斤,一共二十塊;
    一毛八的食鹽,裝了二十斤,一共三塊六;
    兩毛二的白麵,裝了兩百斤,一共四十四塊;
    將近三百斤的物資,再加上二十塊肥皂、五十盒火柴,一共才花了七十二塊。
    林川反複算了好幾次,才確信無疑——
    跟索倫族做這一趟生意,他就賺了一百一十三塊錢!
    差不多150的利潤率!
    ……
    回去的路上,林川心情格外飛揚。
    這麽高的利潤率,屬實讓人意想不到。
    要知道,這次賺錢和上次賣野豬肉和山狸子皮可不同。
    上一次,是屬於打獵的收益,賺的是進山打獵的辛苦錢,很不穩定。
    而這一次,是屬於貿易往來的收益,相對更加穩定,而且收益更高。
    索倫族住在山裏頭,山裏冬天冷,白酒是索倫族男人每天都會喝的長期消耗品。
    食鹽既是用來當日常飲食的調味料,更重要的,是喂養馴鹿和進山打獵的重要工具。馴鹿愛舔食鹽,山裏的很多野物,也可以通過食鹽製造的鹽堿環境來誘捕,所以,食鹽的消耗量也不低。
    至於麵粉,更是日常要用到的,索倫族平日吃肉為主,對麵粉做的餅子需求量很大。
    也就是進山沒有足夠的載重工具,否則的話,兩百斤的麵粉根本不夠他們全族吃幾天。
    再加上麵粉本來價格不夠高,往年的商人,也不願意做這方麵的生意。
    這就是為什麽跟索倫族做貿易,利潤很高的原因了。
    不過,找到了賺錢的路子,也並不意味著以後就高枕無憂了。
    畢竟這還是計劃經濟的時代。
    如何把錢變成糧票,以及實實在在的糧食,才是接下來……
    真正的挑戰。
    親,點擊進去,給個好評唄,分數越高更新越快,據說給香書小說打滿分的最後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httpap..,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