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求娶杏兒
字數:5628 加入書籤
第章 求娶杏兒
嶽如霜抬眼看過去,隻見肅王國字臉,有些微方。耳後見腮,看著一臉的憨厚。
嶽如霜皺起了眉。
就是現代社會,也講究個門當戶對,這是封建社會。
杏兒雖解了奴籍,他們卻不知道,就算知道,入過奴籍,都會成為汙點。
這就是為什麽平南侯府把程十三和小六子認回去的時候。嶽如霜始終堅持說二人沒有身契。
沒有身契,就是收留。
為什麽王府世子搶著娶杏兒?
嶽如霜轉頭看杏兒,杏兒氣呼呼的,小臉都鼓了起來。
“姑娘,奴婢不認識肅王世子。”
嶽如霜更奇怪了。
要說巴結太子,你娶一個太子妃身邊的丫鬟有什麽用啊?
嶽如霜一時想不通,有點兒懵。
皇上也有點兒懵。
什麽時候杏兒這麽搶手了?
朕不舍得,那是因為杏兒也算得上是朕的朋友。
一個君王,說話都要三思。
隻有和杏兒,他可以說他的苦惱,這一點就連老潘也比不上。
他和老潘說苦惱,老潘哪敢說真話,前朝後宮他都不能多嘴,否則就是太監幹政。
隻有杏兒想什麽就說什麽。
皇上歎了一口氣,就算端王和雋王,當年京城中有名的翩翩三公子,如今兩人也都話有十分說三分。
再說,杏兒要是嫁人了,那腳上的拖鞋,頭頂的燈泡,軟乎乎的白虎皮小褥子,誰給他?
等杏兒嫁了人,這些東西不得都歸她公爹?
對,主要是沒人幫他搶太子妃的東西了。
這一條就不行。
皇上想明白了,就看向肅王。
“你家世子見過杏兒嗎?”
肅王道:“回皇上,老臣找人看過,世子他短命,隻有和對的人成親,才能逃脫此劫,剛好杏兒姑娘就是那個人。”
眾人……
嶽如霜……
不對。
“他怎知杏兒是那個人?是看了麵相,還是看了八字?”
肅王一噎,打從剛才就不順。
本來他是打算讓自家世子納了杏兒,一個小丫鬟,出了宮也就是給人當續弦或姨娘,能進王府,給她一個姨娘的身份,她都燒了高香了。
怎奈榮王這個老東西,也不知道怎麽想的,竟然要把世子夫人的位置給一個奴婢。
沒辦法,他隻好當場改口,說要娶杏兒當世子夫人。
他在前麵說,他家世子在後麵擰他大腿。
誰要娶一個丫鬟了?
當姨娘還行, 剛才他偷偷看了杏兒半天,長得美,但是憑什麽做世子夫人?
娘家總要有些助力才好。
他死也不同意。
榮王不等肅王回答,就怒了。
“你是要和本王作對嗎?”
肅王道:“京中世家小姐這麽多,你何必要一個奴婢,我家世子是為了救命,還請榮王體諒做父母的一片心。”
嶽如霜一聽就惱了。
什麽叫何必要一個奴婢?
這一看肅王家就沒有誠意,連最起碼的尊重都沒有,語氣裏都是輕視。
嶽如霜道:“肅王慎言。”
“杏兒是皇上的救命恩人,有救駕的功勞在身上,憑你是誰,也不能小瞧了去。”
“杏兒也不是奴籍,你別一口一個奴婢的,還有,她也不是菩薩,她活著不是為了救你兒子的。”
“肅王世子麵相平庸、胸無點墨,連個舉人都沒考中過,配不上杏兒,這門親事從本宮這兒就過不了。”
“啪”的一聲,嶽如霜將手中小茶碗重重的放在桌上,黑了臉。
太子冷聲道:“杏兒是東宮的人。”
眾人……
太子這是也出來護犢子了?
你家裏有五個小犢子,不夠你護的?
這太子妃這脾氣這麽大嗎?
雖說被太子妃算計過,也被太子妃懟過,但從沒見過太子妃翻臉。
這小丫鬟到底有什麽好,王府世子都搶著求娶,太子妃這也這般重視?
眾人看杏兒的眼光都不同了。
皇上……
活該!
你指著人家救兒子的命,還敢說人家不好?
太子妃同意朕也不同意。
榮王黑著臉道:“既然如此,皇上理應給我榮王府世子與杏兒姑娘指婚,皇上也說了,不願下旨結怨偶,世子與杏兒姑娘是兩情相悅。”
“且,世子已將信物給了杏兒姑娘。”
眾人……
那完蛋了,肅王府世子沒戲了。
杏兒皺起小眉頭。
她什麽時候拿世子的信物了?
“我沒有拿過。”杏兒道。
榮王道:“皇上可記得榮王府初建,世子說過什麽話?”
“當時內務府的人剛好把建府的圖紙送過去。”
皇上想了想,笑道:“朕記得世子說,府裏不要建這麽複雜,他長大了娶媳婦,怕媳婦找不到他。”
“當時朕還開玩笑道,那你就把這圖送她,拿著圖就不會找不到了。”
杏兒……
那幅圖是在她那兒,她還放在她的箱子裏。
榮王得意洋洋的道:“世子早就將那圖送給了杏兒姑娘。”
皇上……
不要臉的世子。
定是你哄騙了杏兒。
“榮王,今天是中秋家宴,還是好好吃酒,回頭朕好好問問杏兒。”
榮王……
本以為會順順利利的。
這個臭小子,自作多情了吧?
等本王回府的。
榮王滿臉黑氣的坐下了。
沒想到肅王還不幹了。
“皇上,臣隻有一個兒子,世子短命,請陛下可憐天下父母心。”
說完就嗚嗚哭了起來。
皇上……
這都說到短命了,怎麽辦?
紫涵:“你家世子是命短啊。”
又小聲嘟囔了一句。
“誰讓你造反了?”
國師一蹙眉。
“你說什麽?”
紫涵道:“這老頭子不是好人,他要造反。”
國師怔愣了一下。
問:“什麽時候?”
紫涵道:“就這兩天。”
國師……
這不胡說嗎?
造反要杏兒幹嘛?
國師忽然一凜。
免死金牌。
這老家夥,是怕造反失敗被砍頭嗎?
那麽榮王呢?
榮王也是為了免死金牌嗎?
國師剛要問,紫涵又道:“賢德十三年,中秋後就出亂子了,什麽亂子不知道,死多喜也沒寫清楚,隻說了重大危機。”
這段時間紫涵跟多喜走動較多,使得多喜之前那偉大的形象一落千丈,再也不是什麽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也不是什麽身殘誌不殘的精神鬥士,就是個小公公,最多稱他一聲多娘娘。
英雄怕見老鄰居,是有道理的。
國師工筆畫一般好看的眉輕輕蹙起。
賢德十三年,中秋節後……
剛才她也說,造反就這兩天……
:..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