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章:科舉考場人潮湧,莘莘學子夢在前

字數:2962   加入書籤

A+A-


    隨著大唐在改革浪潮下蓬勃發展,各行各業對人才的需求愈發迫切。李軒深知,人才是國家興盛的根本,而科舉製度則是選拔人才的關鍵途徑。在他的精心籌備下,又一屆科舉考試如期而至,整個大唐都沉浸在一片緊張而又充滿希望的氛圍之中。
    科舉考試當日,天色未明,長安的科舉考場外便已人潮湧動。來自大唐各地的莘莘學子們,懷揣著夢想與抱負,早早地聚集在此。他們有的身著樸素的布衣,背著簡單的行囊,一路風塵仆仆趕來;有的則由家人陪同,騎著高頭大馬,意氣風發。盡管出身不同,但他們的眼中都閃爍著同樣的光芒 —— 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我苦讀十年,就盼著能在科舉中嶄露頭角,為國家效力。” 一位名叫蘇晨的年輕書生,緊緊握著手中的書卷,眼中滿是堅定。他出身貧寒,家中父母皆是普通百姓,但憑借著對學問的熱愛和不懈的努力,一路過關斬將,來到了長安參加科舉。
    “是啊,這是我們改變命運的機會,也是為大唐貢獻力量的機會。” 旁邊一位同窗附和道。
    考場外,除了考生,還有許多送考的家人和朋友。他們臉上滿是關切與期待,不斷叮囑著考生們要沉著冷靜,發揮出自己的水平。一位母親拉著兒子的手,眼中含淚說道:“兒啊,別緊張,好好考,娘在家等你的好消息。”
    隨著一聲清脆的鍾聲響起,考場的大門緩緩打開。考生們整齊有序地進入考場,他們的步伐堅定而有力,仿佛在邁向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考場內,一間間考舍排列整齊,每張桌子上都擺放著筆墨紙硯。考生們入座後,監考官員開始宣讀考場規則,聲音嚴肅而莊重。
    “此次科舉,關乎國家興衰,關乎諸位前程。望各位考生嚴守考場紀律,誠信應考,不得有任何作弊行為。若有違反,定將嚴懲不貸!”
    考生們紛紛點頭,表示謹遵規則。隨後,試卷被分發到每一位考生手中。拿到試卷的那一刻,整個考場瞬間安靜下來,隻聽到筆尖在紙上劃過的沙沙聲。考生們全神貫注地審題、答題,他們的臉上時而露出自信的微笑,時而又皺起眉頭陷入沉思。
    在考場上,李軒也在密切關注著考試的進展。他身著便服,在考場內悄悄巡視,觀察著考生們的狀態。看到考生們認真答題的模樣,他心中感到十分欣慰。“這些年輕的學子,是大唐的未來和希望。希望他們能在這場考試中展現出自己的才華,為大唐的發展貢獻力量。” 李軒低聲自語道。
    科舉考試分為多個科目,包括經義、策論、詩賦等。經義考察考生對儒家經典的理解和闡釋,策論則要求考生針對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等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建議,詩賦則檢驗考生的文學素養和創作能力。這些科目全麵地考察了考生的知識儲備、思維能力和綜合素質。
    在策論考試中,一位名叫林宇的考生脫穎而出。他針對大唐當前的經濟發展問題,提出了一係列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大唐應進一步加強與海外的貿易往來,開拓新的市場;同時,要注重國內商業的規範管理,打擊不法商人的壟斷行為,促進市場的公平競爭。他的觀點新穎且具有可行性,得到了閱卷官員的高度評價。
    “此子見解不凡,若能入朝為官,必能為大唐的經濟發展出謀劃策。” 一位閱卷官員讚歎道。
    除了在考場上展現才華,考生們在考試之餘也相互交流、切磋學問。他們來自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經曆和見解,通過交流,彼此都受益匪淺。在客棧裏,幾位考生圍坐在一起,討論著儒家經典的內涵和現實意義。
    “我認為儒家的‘仁政’思想,在當今大唐尤為重要。陛下推行的一係列改革措施,正是‘仁政’的體現。” 一位考生說道。
    “不錯,但是在實際推行過程中,還需要注重方式方法,因地製宜。” 另一位考生補充道。
    經過數日的緊張考試,科舉終於落下帷幕。考生們懷著忐忑的心情離開了考場,他們有的自信滿滿,對自己的表現充滿信心;有的則略顯失落,擔心自己發揮失常。但無論結果如何,他們都為自己的夢想努力過,奮鬥過。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閱卷工作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李軒親自參與了閱卷的監督工作,他要求閱卷官員務必公正、公平地評判每一份試卷,不得有任何偏袒和徇私。
    “科舉乃國家選拔人才的大事,關乎公平正義,關乎大唐的未來。你們一定要認真對待,選出真正有才華、有品德的人才。” 李軒嚴肅地對閱卷官員說道。
    終於,放榜的日子來臨了。長安的街頭張貼出了科舉的榜單,上麵密密麻麻地寫著中舉考生的名字。一大早,榜單前便圍滿了人,大家都在焦急地尋找著自己的名字。當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現在榜單上時,許多考生激動得熱淚盈眶。
    “我中了!我中了!” 蘇晨興奮地跳了起來,他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他的家人和朋友也紛紛趕來祝賀,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
    而那些未能中舉的考生,雖然心中有些失落,但他們並沒有氣餒。他們表示,會繼續努力,下次科舉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這次沒中,說明我還有不足的地方。我會回去繼續苦讀,下次一定能考上。” 一位考生堅定地說道。
    科舉考試的成功舉辦,為大唐選拔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這些人才來自不同的階層和地區,他們帶著各自的才華和抱負,進入了大唐的官場和各個領域。他們將在李軒的領導下,為大唐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成為推動大唐發展的重要力量。
    李軒看著這些新科進士,心中充滿了期待。他深知,科舉製度的完善和發展,是大唐持續進步的重要保障。在未來的日子裏,他將繼續重視人才的培養和選拔,不斷優化科舉製度,讓更多有識之士能夠為大唐的發展添磚加瓦。在這個充滿希望的時代,大唐在人才的支撐下,必將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李軒也將帶領著大唐人民,在人才強國的道路上不斷前行,書寫更加壯麗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