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章:閱卷評審細斟酌,優中選優挑才尖
字數:2454 加入書籤
隨著科舉考試的圓滿結束,閱卷評審工作成為了大唐上下關注的焦點。李軒深知,這一環節是選拔真正人才的關鍵,必須慎之又慎。他親自挑選了朝中最德高望重、學識淵博的官員組成閱卷團,這些官員不僅在學術上造詣深厚,而且為人正直,公正無私,是確保閱卷公平公正的重要保障。
閱卷工作在一間戒備森嚴的宮殿內展開,四周重兵把守,嚴禁任何無關人員靠近。李軒在閱卷工作開始前,再次召集閱卷官員,神情莊重地說道:“諸位愛卿,此次閱卷關乎大唐未來,每一份試卷都承載著學子們的夢想與抱負,你們務必秉持公正之心,細細斟酌,優中選優,為大唐選拔出最頂尖的人才。”
閱卷官員們紛紛跪地領命,齊聲應道:“臣等定當不負陛下重托!”
閱卷正式開始,官員們分成若幹小組,每組負責不同科目的試卷。他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房間裏,麵前堆滿了厚厚的試卷。每位官員手中都拿著一支朱砂筆,在試卷上仔細批注。
經義科的閱卷現場,一位資深的大儒正眉頭緊鎖,認真閱讀著一份試卷。他時而微微點頭,時而輕輕搖頭,手中的筆不時在試卷上圈點批注。“此子對儒家經典的理解雖有獨到之處,但某些觀點略顯偏頗,還需進一步考量。” 他對旁邊的同僚說道。
同僚接過試卷,仔細研讀後回應道:“不過,其論述條理清晰,旁征博引,可見功底深厚。我們再仔細斟酌一番。”
在策論科的閱卷區域,氣氛則更加熱烈。官員們圍繞著一份試卷展開了激烈的討論。這份試卷針對大唐當前的經濟發展問題,提出了一係列大膽的改革建議,如鼓勵海外貿易、建立商業監管機構等。
“此考生的見解新穎,極具前瞻性。若能實施,對大唐經濟發展將大有裨益。” 一位官員讚歎道。
然而,也有官員提出了不同意見:“這些建議雖好,但實施起來難度較大,還需考慮實際情況。我們不能僅僅因為觀點新穎就給予高分,還需綜合考量其可行性。”
大家各抒己見,經過一番深入的討論,最終達成了共識:這份試卷雖有不足之處,但整體上展現了考生的卓越才能和敏銳的洞察力,值得給予較高的評價。
在詩賦科的閱卷現場,官員們則沉浸在考生們優美的文字之中。他們欣賞著一篇篇辭藻華麗、意境深遠的詩賦,不時發出陣陣讚歎。“此詩韻律和諧,意境優美,字裏行間流露出對大唐山河的熱愛之情,實乃佳作。” 一位官員拿著一份詩卷,滿臉欣賞地說道。
然而,閱卷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有時,兩位官員對同一份試卷的評價會出現較大差異。遇到這種情況,他們會將試卷提交給閱卷團的負責人,由負責人組織大家進行集體討論。
有一份試卷,一位官員認為文章內容空洞,華而不實,應給予較低的分數;而另一位官員則覺得文章文筆優美,修辭手法運用嫻熟,不應被埋沒。兩人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負責人召集大家圍坐在一起,說道:“諸位,對於這份試卷,我們需從多個角度進行考量。文章的內容固然重要,但文采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我們要綜合權衡,給出一個公正的評價。”
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大家最終達成了一致意見:這份試卷雖然內容稍顯薄弱,但文采出眾,可給予中等偏上的分數。
為了確保閱卷的準確性和公正性,李軒還製定了嚴格的複查製度。每份試卷在初閱之後,都要經過至少兩輪的複查。複查官員會仔細核對初閱的分數和批注,一旦發現問題,立即進行糾正。
在複查過程中,一位複查官員發現了一份初閱分數有誤的試卷。這份試卷在初閱時被誤判為及格,複查官員仔細閱讀後,發現考生的文章思路清晰,觀點獨特,應給予更高的分數。他立即將情況上報給閱卷團的負責人,負責人經過再次審核,確認了複查官員的判斷,及時糾正了分數。
隨著閱卷工作的深入進行,一份份優秀的試卷逐漸脫穎而出。這些試卷不僅展現了考生們紮實的學識和卓越的才華,更體現了他們對大唐的熱愛和對國家發展的深刻思考。
經過數日的緊張工作,閱卷評審工作終於圓滿結束。李軒親自審閱了排名靠前的試卷,對這些考生的才華讚不絕口。“這些都是我大唐的精英之才,他們的觀點和建議,對大唐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李軒欣慰地說道。
放榜之日,長安城內一片歡騰。新科進士們的名字被張榜公布,他們成為了大唐的驕傲。這些通過層層選拔脫穎而出的人才,將帶著他們的智慧和抱負,踏入大唐的官場和各個領域,為大唐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李軒站在皇宮的城樓上,望著歡呼雀躍的人群,心中充滿了期待。他深知,這些新科進士是大唐未來的希望,他們將在各自的崗位上發光發熱,推動大唐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在未來的日子裏,李軒將繼續完善科舉製度,不斷優化人才選拔機製,為大唐的發展源源不斷地輸送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