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術業有專攻啊

字數:4798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其實馬林現在也沒什麽地方想去,關鍵他也宅能待得住,外聯的事情大炮其實還是能很好勝任的,而且說實話他們又不需要人家求著簽單,要是有人想灌大炮酒,大炮上去一巴掌然後把桌上的紅燒甲魚扣那人腦門子上扭頭就走,第二天那家夥還是得屁顛屁顛的過來求著大炮原諒他。
    所以沒有了那些職場爛屁股們的壓迫,光是專心幹工作的話其實還是比較快樂的,畢竟是自家的產業,上心的很。
    現在的分工嘛,大炮主要負責人力資源,也就是招人、獵頭,張絨則主要負責的是後勤,包括內部管理、基礎建設和采購,並且財務出單子也是需要她簽字。包括發工資、耗損、原材料和配件。
    馬林的話隻需要一門心思搞他的研發就完事了,他現在幾乎就是睡在辦公室裏,胡子也不刮、頭發也不整理,起床就是幹。
    雖然設計圖是整的很明白,但真到落實的時候其實也會碰到這樣和那樣的問題,特別是需要一邊設計外部構架還要一邊測試劉老師給他的不同材料的燃燒性能。
    十幾天的時間馬林被整瘦了十幾斤,人看上去鬆垮了一大圈,看上去非常憔悴,單位裏不少人都以為馬總吸了……
    “哥,你吸了?”
    夏林辦好了手續正式過來當保安大隊長的時候第一眼看到馬林被嚇了一跳,他幹這一行也有幾年了,去過老墨的毒梟窩點、去過北緬的詐騙基地,跟黑手黨的老大吃過飯、跟山口組的課長喝過酒,什麽奇奇怪怪的東西都算是見識過,但第一次見到有人能半個月把自己作成這樣了。
    “沒有,這段時間勞動強度比較大。”馬林伸了個懶腰:“天氣又熱,沒辦法。”
    “這種情況根據我的經驗判斷,一般不是嗑了就是晚期。說實話,找點熟練工了,別啥都一個人幹了。”
    “這不沒人麽。”馬林也是想休息幾天,他感覺自己人都幹巴了:“現在招人不好搞,普通員工還好,工程師以上都要政審。”
    “哥,體諒一下,這個真沒辦法,你這個已經是重點項目了,內部都有代號了。”夏林給馬林發了一根煙,但馬林擺了擺手表示自己不會,夏林就給自己點了一根,然後說道:“不過你有現實困難的話,組織上也不會太計較這些。我這就跟小童聯係。”
    夏林是前輩,一個電話過去沒多久那邊就過來方案了。說讓馬林快點再注冊一個公司,最好是能找哪個研究所或者是核工業進行合作,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往這邊派工程師了。
    馬林也沒多說,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老劉,但電話打給老劉,老劉說他們這個級別不適合成立企業了,所以還是要尋求企業級合作。不過在了解到馬林的實際困難之後,老師到底是老師,人家尋求合作那可是一層一層的等,而馬林這邊直接被老劉一個電話給推給了核工業的董事長那邊去了。
    有了這個級別的關係作為中轉,馬林這邊的流程過得特別快,電話是早晨打的,會是中午開的,事是下午辦的,第二天那可就是辦妥了,完全遵循的是特事特辦的流程。
    而馬林這邊既不用注入資金又不用出席,這邊簽個字那邊法人就安排上了,不過這次他占股隻有百分之四十九,對方是大頭。
    這個馬林也可以理解,這個級別的合營肯定不能夠讓私人成為大股東,於是乎力達科技就這麽暈暈乎乎的誕生了。
    小微企業,五十萬級,員工六人……
    “力達科技,飛磚科技。哦!力大飛磚!”張絨在第五天的時候終於能夠查到馬林下屬的第二家公司的名字了,但她真的覺得馬林這個惡趣味也太惡了,到時候大家夥一上線,大夥兒連起來一看,喲嗬……力大飛磚,那簡直能被人笑話兩年半。
    不過最讓張絨覺得好笑的就是員工六人的小微企業,而這六個人裏頭看上去分工明確,有財務有出納的,但其實包括馬林這個法人在內清一色全都是工程師……
    這些工程師是八月一號抵達的,據說是為了馬林好算工資……而他們來了之後倒也沒閑著,立刻就開始跟馬林一起攻堅克難起來。
    其實相比較核反應堆,馬林這個超級大電池的難度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造肯定能造出來,關鍵就是優化方案很難弄,畢竟圖書館雖然很優秀,但她的設計也不能說是完全符合上艦的要求,但這一下來了五個專業級別的選手,而且都是平均年齡不到三十的年青一代,那奇思妙想可就多了。
    首先第一個解決的問題就是散熱。因為是超級電池組再加上核心材料變化並且數量多功率大,所以核心溫度散不出去,馬林雖然留下了孔洞,但這三千多度的溫度該怎麽辦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這會兒工程師們來了,本來馬林以為這種討論會像電影裏鋼鐵俠那樣用賊勾八科幻和酷炫的方式展開,但誰知道這個討論的過程是在六個工程師端著飯盆在近四十度的天氣裏躲在廠房外的陰涼處戴著寫著出入平安的安全帽進行的。
    最後確定一個方案是增加一個溫壓泵將熔鹽注入到核心溫度艙中,高溫融化熔鹽驅動汽輪機,然後汽輪機再轉化動能驅動電機進行發電,這樣本來直接散掉的熱量就可以找補回來一部分,有效功率大概能提升百分之五左右。
    那剩下還有熱量浪費怎麽辦?拿去蒸餾海水咯,既然是要上艦的東西,那就把可利用的東西利用到極致,利用餘下來的熱量蒸餾海水製取淡水,這樣既可以保障艦上的人員有充足的淡水,還能把所有的浪費都盡可能的補充回來。
    而且因為比核電少了很多工序和流程,所以剩下來的重量可以全部拿去堆放燃料棒。這樣總體續航的話,幾乎可以達到跟核動力同等水平了,雖然他們二十五年才隻需要五十噸燃料,但他們的燃料多麻煩呢。
    而作為工程師光解決這個當然不行,當然還有就是結構優化啦,既然馬林的燃料倉是不需要高溫高壓環境的,那就完全可以摒棄掉這種桶狀的設計,直接用蜂窩矩陣設計才更加高效,甚至可以采用雙麵蜂窩設計,這樣中間產生的熱量就可以更大程度的被利用,而且也方便故障檢修。
    要不說專業的事情還得專業的人來呢,馬林折騰了半個月,把自己弄得跟吸了似的,最後這些科班出身的專業選手一來,集思廣益之下,不到十天就已經把最讓馬林頭疼的幾個問題全部解決了。
    而且整
    體變得更簡單、更高效也更有趣。
    對,更有趣。
    因為這樣的設計可以解決地球上大部分地區的供能問題,而第一個被想到的就是南北極的科考站,特別是南極的科考站,根據工程師們說他們一直在想辦法給南極站那邊弄能源,但核能在那個地方真的好危險,畢竟超極端環境嘛,總不能把反應堆弄在科考站裏頭對吧……那過幾個月再去保不齊就要輻射出哥斯拉的。
    而這玩意,說不定還能把供熱都給解決了……再加上它危險係數幾乎沒有,抗極端環境能力非常強,給科考站那也是相當帶勁的玩意。
    不過他因為是燃料電池嘛,就現在來說的話,恐怕上太空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攻關克難。
    八月底,在他們六個日以繼夜的工作下,第一個高功率燃料電池陣列算是完成了,之後他們就會進入到極限測試階段,簡單說就是全功率運轉呼呼燒,看看這一麵七米高、十五米寬的電池陣列牆全功率燒完所需要的時間和故障率是多少。
    到了這個階段馬林終於算是可以消停一陣了,而他休息下來之後第一件事就是睡了三天三夜,然後找了個機會請所有的工程師胡吃海喝了一頓,並給每個人發了嗷嗷多的獎金當補貼。
    而到這時,工廠裏的工人規模已經突破了一千,產能比最開始翻了三倍不止,宿舍樓也很快就要進入封頂階段了,一切都在往順利的方向發展。
    一想到去年這個時候他還是個躲起來打鐵的鐵匠時,他就覺得自己的人生有些夢幻,隻是一年的時間,有的遊戲版本都沒更幾個呢,他就已經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馬林了……
    剩下的嘛,倒也沒什麽事了,而那些工程師日常除了監測一下電池陣列的運行狀態之外,剩下的就是整天拿著那些燃料電池在那折騰各種東西。
    畢竟這地方到底還是鄉下,他們在招標開始之前又不能隨意走動,所以六百畝的荒地就成為了他們最熱愛的試驗場。
    心靈手巧的工科生們總是能給馬林整出一點花活兒來,就在一天早晨馬林剛起床的時候,就看到那幾個吊毛工程師全部圍在水庫邊正在看著什麽,等馬林過去一看這才發現他們用廠裏的廢料邊角料整了幾艘快艇出來,而這個快艇並不是螺旋槳設計,而是吸水式噴流推進,速度快到都能拉出重影了。
    而這幫工程師正在那搞水麵遙控船競速大賽,一個個叫得就跟返了祖似的。
    馬林湊過去看了一眼,當時就愣了一下,好奇的問道:“導彈快艇啊?”
    聽到他的話,幾個工程師全愣住了,然後看著他們撿垃圾湊起來的快艇,突然腦子裏有一個神奇的計劃突然湧現了出來……
    “對啊,你們說……咱們要是弄一個程序,同時控製一百台這種快艇,像無人機編隊那樣,然後一個快艇上頭背他娘的一個鷹擊21……”其中一個叫高路的工程師突然回頭看著自己的幾個同事:“要不?”
    “整!反正這會兒也沒什麽事幹!”
    馬林看到他們鬥誌昂揚,然後撓了撓臉說道:“那如果做成地效飛行器會不會更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