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理論實際相結合
字數:3422 加入書籤
我們到了地方已經傍晚了。這裏是山路,車上不去。我拿出拉杆箱,讓安明珊拿著,我則是從車裏變戲法似地拿出一個背包,從包裏拿出了兩把工兵鏟和兩套迷彩衝鋒衣,兩雙登山鞋,說:“裝好,穿上。”接著,我脫掉外套,穿上衝鋒衣,開始檢查包裏的東西。我還好,就地脫了換,反正沒什麽人;但安明珊以怕冷為由躲車裏換去了。其實我心裏知道,她可不是因為冷才到車裏換的。
這些東西是我在正月十三網購的,因為我卜了一卦,未來幾天我會在野外度過。
包很大,但裏麵的東西不怎麽多。有急救箱、塑料袋、水壺、傘繩、羅盤、雨布、手紙、錫箔紙、一千元現金。那個工兵鏟倒是個好東西,裏麵送的還不少。有打火棒、指南針、手電筒、哨子、小刀、防身鑽。我沒帶食物、打火機、帳篷、濾水器、漁具、炊具等,甚至連傘都沒帶,畢竟我們不是來旅遊度假的。而且我還要借此機會考驗一下安明珊在野外執行任務的技能,看看她在野外隻靠自己能活多久。但我帶的東西和專業人員比起來,連野外生存都不算,更別說執行任務了。因為我們還能用明火,所以隻能算戶外探險。
安明珊裝好後把鏟子遞給我。我檢查了一下,她裝的還不賴,都到位了。此時,安明珊手裏正拿著送的打火棒在研究。我看到她把打火棒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又是敲又是磨的,可就是不出火。看到她這樣,我心裏暗自嘲笑她,但還是拿出一片手紙走到她身後蹲下來,手把手地教她。
我邊教邊說:“你先拿這把小刀把保護層刮掉,對,再刮一些粉末下來……不對,要垂直刮,垂直!就是這(刀)刃兒得直立在打火棒上刮,不能斜著刮。對……用力,看,著了。”看到紙被點著了,安明珊高興得向後一仰,我來不及躲閃,被她撞倒在地。安明珊急忙把我扶起來,我看到她的臉漲得通紅,估計是剛才我手把手教她時好幾次都是握著她的手進行的,她才會這樣。
我把火滅了之後,我們帶上行李,手裏拿著工兵鏟,進山了。
路上,安明珊一臉好奇寶寶的樣子,說:“這個打火棒為什麽能打出火呢?我剛才用盡辦法也不出火。”
我說:“這是高中化學學的,鎂的應用。”
安明珊說:“高中?我記得你初中畢業就綴學了,怎麽知道高中的知識呢?”
我說:“你以為我那訓練隻訓練驅邪捉鬼嗎?有些文化課程該學還是要學的。按那課量來算,我現在至少是個本科學曆了。”
安明珊說:“你就別吹牛了,說說,那打火棒到底為什麽能打出火?你就說說嘛。”說著還撒起了嬌。
我說:“行行行,我就滿足一下你不羈的好奇心。我說的可能有些深奧,你聽不懂就問。這打火棒是用鎂合金加工做的,說白了,原材料就是鎂陽極,俗稱鎂棒。鎂()是活潑金屬,僅次於鉀(k)鈣(ca)鈉(na)。鎂棒在空氣中很難燃燒,但鎂粉極易燃,有著燃點低,溫度高的特點,(溫度)最高可達三千多攝氏度。剛才刮掉的那些粉末就是鎂粉。而且刮的時候又因為摩擦生熱,所以鎂棒發熱,點燃鎂粉,紙就著了。我們現在見到的打火棒都較小,(用上)一兩千次就不行了。不過,隻要熟練掌握了使用方法,用起來就簡單多了。還有,打火棒隻是點火工具,要生火還需要火絨和燃料。這些你當時都沒有學嗎?”
靈異局雖然不在乎學曆,但收上來的人也不能大字不識一個,所讓才有了十六歲的年齡限製,目的就是要讓新人至少上完初中。
安明珊說:“你說那五個月?我們當時隻是學了怎樣驅邪捉鬼,占卜算命之類的,接著就開始地獄式軍訓,文化課程一點沒有,而且學的東西我也半懂不懂的。你說的火絨又是什麽?”
我說:“就是用來使鎂粉點燃的引火物。像紙、枯枝、幹草,總之就是幹的,輕便易燃的物品。你知道野外生存四要素是什麽嗎?”
安明珊想了想,說:“嗯……火,食物,裝備,還有……沒了吧,就三個。”
我說:“錯!應該是水、火、食物、庇護所。我也不知道我們要呆多少天,所以接下來,你要學會如何找水源,生火,找食物,找方向,保護自己。特別是找水,你必須學會。”
安明珊說:“所以,你的意思是……”
我說:“沒錯,接下來我帶你品嚐一下‘叢林盛宴’,讓你看看貝爺(貝爾·格裏爾斯,bear grylls)是怎樣煉成的。”
安明珊說:“我知道,就是人稱站在食物鏈頂層的那個誰。聽說他挺厲害的,什麽都能吃,我也想試試看自己能不能做到。”
我想起了往事,說:“我當時是隻身進去的。九年前,我二十歲,當時因為接到密報,神相教的人跑山裏盜墓,所以組織派幾個特種兵去了,但不知哪個家夥的主意,讓我也跟著去了。而且裝備就是一個包兒,裏麵有水壺、傘繩、工兵鏟。那鏟子和現在你手裏的一樣,隻是少了一個手電筒。”
安明珊說:“組織裏那麽多人,幹嘛非要你去?還帶那麽少,擺明了是要你去送死啊。”
我說:“後來,那幫人死於墓裏的機關,無一生還;我和隊伍走散,迷路了,在山裏整整困了一個多月才回去了。”
安明珊說:“我好像有點印象。當時是有人進山,說是要找什麽……我忘了,總之他們一去就再也沒回來了。之後也有人去,但還是有去無回。話說,你是怎麽活著回來的?”
我說:“這個嘛,說來話長……”接著,我給安明珊講述了我當年在山裏的野人生活。
讀者對對碰。
問:作者先生,你如何看待人生不必完美?
答:人生不必太完美,喜歡過就足夠,精彩過就知足。正因為不完美,才會創造全世界。因為這個世界並沒有毫無瑕疵的完美,隻有去接納所有的不完美,才能讓自己更加強大下去。
越接近完美的生活,需要付出的努力就越多,需要承受的壓力也越大。一個人承受的壓力越大,活得也就越累。
在短暫的人生中,誰都希望輕鬆地活著,每一天,都有著隨心所願的快樂。每一天,隻為自己喜歡的事情而努力著。然而,現實偏偏太難,活著不易。
失落的人,容易悲傷,也容易胡思亂想。為了討好生活,不得不勉強自己,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我們應該明白,自己的人生,自己來主宰;自己的生活,自己來安排。
人生,猶如一場旅行,想去什麽地方看風景,全都取決於內心的向往,而這個世界,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左右得了你。
沒有人生來就是碌碌無為的,也沒有人生來就是完美無缺的。所以人生不必追求完美,隻有有遺憾的人生,才是真實的人生;人生太過完美,隻會叫人充滿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