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當朝親審

字數:7415   加入書籤

A+A-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昏暗潮濕的牢房內,此時已然彌漫著一絲血腥味。
    一聲慘叫,小安子再次猛地一腳,陳伯禮身子竟再次橫飛出去,狠狠撞到牆上,“嘭”的一聲,又重重砸在地上。
    隨著一口鮮血噴出,陳伯禮已然爬都爬不起來。
    隻能抬著腫成“豬頭”一般的臉,艱難地喊道:“別、別打了……”
    陳伯禮畢竟自幼文武雙修,他會武功,而且身手還不低。
    可他萬萬沒想到,這個小太監竟然會有如此高的身手。
    自己在他手上竟完全沒有絲毫還手的空間!
    更何況,自從那年險些死於“王法”後,他便再也沒有練過武。
    他艱難地看著小安子,並沒有求饒,而是突然笑了出來。
    沉聲問道:“你、你剛剛說陛下為了這大寧、為了這天下……”
    “承、承受了什麽……”
    說到此,他突然冷哼一聲,強忍著身上的劇痛,目光堅定,嚐試著爬起來,但最終,他也隻能癱坐在地上,無法站起來:
    “本官承認,陛下的手段、謀劃都是頂級的!”
    “更何況他還隻是個九歲稚子,這、這實屬百年難得一見……”
    “可那又如何?”
    “他手段再厲害,謀劃再強,也不過是為了謀取他的權力、地位!”
    “他、他又何曾為這大寧天下做過什麽?”
    “太後娘娘雖然也用過一些手段,但她最起碼穩定了邊境,維持了朝堂,隻有太後才能帶領大寧走向好的方向……”
    正說著,小安子突然一個閃身,衝到了陳伯禮麵前。
    他狠狠揪著陳伯禮的衣領,怒罵道:“你這條瞎了眼的老狗!”
    “睜開你的狗眼看看,太後有讓這大寧變得更好嗎?”
    小安子雙目腥紅,神情猙獰,竟像是一頭怪獸!
    沒人能理解他此刻的心情。
    寧辰,當今少帝,年僅九歲,無依無靠!
    隻有他知道,寧辰原本是可以逃出皇宮的。
    隻有他知道,寧辰是完全可以不用喝下太後喂他的劇毒的。
    隻有他知道,寧辰是完全沒必要去救陳伯禮這條老狗的。
    也隻有他知道,寧辰為了這爛到根裏的大寧,付出了多少……
    小安子高舉著的拳頭緊緊握著,但就在即將砸到陳伯禮臉上時,他終究還是停了下。
    深吸一口氣後,他還是鬆開了陳伯禮,長歎一聲,他幹脆也坐在了地上。
    “陳伯禮,虧你活了這麽大一把年紀,竟然還沒有看清太後的真正麵目,甚至完全看不出陛下的良苦用心……”
    另一邊。
    養心殿內。
    葛連翹擦了擦額頭的汗水,看著被自己紮成刺蝟的寧辰,她長舒一口氣。
    喃喃道:“要是爺爺在就好了,他一定能徹底壓製住這臭小子身上的毒……”
    此時,寧辰突然咳嗽了起來,艱難地睜開了雙眼。
    看著滿臉怒容的葛連翹,寧辰艱難地擠出了一個笑容:“葛姐姐,又給你添麻煩了……”
    葛連翹沉聲道:“臭小子,你真的是不想活了是吧?”
    “我是不是再三叮囑過,初次逼毒之後,一個月的時間內不能受寒……”
    寧辰打斷道:“對不住了,今晚這個人朕必須要去親自見一見,雖然朕也不知道能不能起到作用,但總該還是要嚐試一下……”
    他很清楚,陳伯禮是個有才的人,更是個愚忠的人。
    隻要能收服陳伯禮,那太後餘黨這一批人,就完全不用操心,而且,他們也將成為自己後續對抗宰相宋國忠的最大助力。
    而且他堅定地認為,陳伯禮一定也知道太後的秘密。
    隻有掌握了太後的秘密,將來就算自己真的死了,就算太後重新回到台麵上,那也有能製衡太後的辦法。
    總不能真的將太後與宰相宋國忠都一起帶離這個世界吧?
    若真如此做,大寧必亂,也必亡!
    隻怕孔老夫子、範大有、小安子、夏言等人,也都將墜入深淵!
    當然,就和當初太後壽宴一樣,如果最後被逼到了絕境,他也隻能不顧一切,選擇這唯一的備用方案。
    可他自己也知道,此次收服陳伯禮,並不像之前收服夏言那般有自信。
    從今晚陳伯禮的態度看來,隻怕自己此次是無功而返了……
    “少在我麵前賣乖!”
    葛連翹神情複雜地說道,“若不是老夫子他老人家那般求我,我才不會背著爺爺偷偷跑來……”
    說音未落,她突然像是意識到了什麽,轉而說道:“你今晚到底去了什麽地方、見了什麽人?”
    寧辰卻並沒有回答,兀自問道:“孔老夫子還好嗎?”
    葛連翹神色微變:“老夫子他……”
    剛開口,她又微微皺了皺眉,沒好氣地說道:“我先問的……”
    正說著,門外突然傳來了一道熟悉的聲音,似乎十分激動:“葛大夫,陛下醒了嗎?”
    “沒醒,死了……”
    葛連翹沒好氣地喊了一聲。
    話音剛落,小安子突然撞開了房門,哭喊道:“陛下,陛下……”
    然而,剛衝進房間,他便僵在了原地。
    卻見寧辰正扭著頭麵帶微笑地看著自己。
    小安子剛湧出來的淚水瞬間不知道該不該落下了。
    “陛下,陛下……”
    小安子愣了幾秒鍾,當即衝到寧辰床邊,緊緊握著寧辰的手:“太好了,您終於醒了……”
    葛連翹插著手,冷冷道:“你再讓他受涼一次,看他還能不能醒過來!”
    小安子一怔,剛要開口,寧辰便露出了無奈的笑容,率先問道:“是有什麽事嗎?”
    小安子這才像是想起起來了自己的目的,激動地從懷中掏出一本奏疏:“陛下,您看看,這是陳伯禮親筆寫的……”
    聞言,寧辰不由地眉頭一挑,當即艱難地伸出手接過奏疏。
    片刻後,他臉上頓時浮現出欣喜的表情,喃喃道:“他終於想明白了?”
    “很好,看來朕果然沒有看錯他!”
    他是真的沒想到,陳伯禮竟然真的想通了,竟然真的願意效忠自己!
    成了!
    自己的這番良苦用心,總算是沒有白費!
    有了兵部尚書陳伯禮,想要整治收服太後餘黨的那些人,便會容易不少!
    如此一來,自己推行新政,隻會更加順利。
    這絕對是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不過這也得感謝宋國忠這老狐狸,若不是他想利用許嚴之死來除掉陳伯禮,自己也不會有收服陳伯禮的機會……
    然而,他並不知道在他暈倒的這段時間小安子做了些什麽,更不知道牢房裏的陳伯禮險些被揍得媽都不認識了!
    下一刻,寧辰卻又皺起了眉頭,氣憤地說道:“可惡!”
    “山海關失守的背後,竟還有這樣的事情!”
    “太後!”
    “好一個大寧的賢後……”
    見狀寧辰如此生氣,葛連翹冷冷道:“不想死,你就再氣激動些!”
    寧辰皺了皺眉,直勾勾地看向葛連翹,此時此刻,他眼中竟冒出一股森然的殺意!
    沉聲道:“葛姐姐,能幫朕一個忙嗎?”
    葛連翹皺了皺眉:“不行!”
    寧辰正色道:“朕知道自己不宜再出門受寒,也知道葛姐姐你苦心。”
    “但事關堂堂二品大員的生死,更關乎大寧千千萬萬百姓!”
    “朕明日必須上朝,當朝親審!”
    葛連翹愣了愣,呆呆地看向這個九歲的孩童。
    莫名地,她內心不由地顫動了一下。
    雖然她並不知道這小皇帝到底要幹嘛,但那雙堅定的眸子告訴她:就算是死,這小皇帝明日也一定要上朝!
    次日清晨。
    小皇帝要上朝的消息早已傳達了下去。
    百官也早早齊聚金鑾殿。
    內閣已然成立,諸多流程也推進得十分順利。
    國內所有奏折都是先進了內閣,而後宰相宋國忠與左都禦史範大有票擬,呈送司禮監,最後直達小皇帝。
    按理說,小皇帝生病,根本沒必要上朝,就算待在養心殿也能處理國家政務。
    可他為何如此突然地要早朝?
    宋國忠板著臉,招來刑部尚書秦康:“陳伯禮那案子沒問題吧?”
    秦康愣了愣,輕聲道:“莫非宰相大人是擔心小皇帝要保陳伯禮?”
    “不會的,他若是要保陳伯禮的話,也不會讓範大有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更不會讓我們如此順利地坐實此案……”
    宋國忠皺了皺眉,麵無表情地壓低聲音道:“近來沒什麽其他的大事,小皇帝突然早朝,不得不防!”
    “對了,陳伯禮那弟弟的情況怎麽樣?”
    “還有那凶手……”
    秦康笑了笑,輕聲道:“放心吧,宰相大人!”
    “陳伯禮的弟弟陳安與那凶手一直都在下官的監視下,沒有任何問題,也沒有其他人接觸他們!”
    “等這件案子一結束,下官便會立刻讓人除掉他們。”
    “隻要陳伯禮一死,到時候陳伯禮那一黨就如同一盤散沙,豈不任宰相大人隨便拿捏……”
    宋國忠點點頭,道:“那就好……”
    正說著,一道洪亮的聲音響起:“陛下駕到!”
    聞言,眾人紛紛回到自己的位置,三拜九叩。
    寧辰在小安子的攙扶下緩緩走到龍椅上坐下,雖然臉上異常慘白,但那雙眸子卻十分堅定!
    今日,除了親審陳伯禮的案子,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
    待眾人三跪九叩完!
    寧辰清了清嗓子,掃了一眼眾人,沉聲道:“刑部尚書秦康何在?”
    秦康猛地一怔,什麽情況?
    一上朝就點自己的卯?
    他隨即看向身前的宋國忠,但他並沒有看到,宋國忠的眉頭也不經意的皺了皺。
    就連宋國忠內心也隱隱生出一絲擔憂:“這小皇帝到底要幹什麽?”
    遲疑了片刻,他還是站了出來,跪倒在地,恭敬地說道:“陛下,微臣在!”
    寧辰冷冷道:“平章政事許嚴一案拖了這麽長時間,進展如何?”
    秦康愣了愣:“陛下,此案涉及朝中兩位二品大員,茲事體大,所以需要慎重審理。”
    “但陛下放心,案子進展十分順利,左都禦史範大人應該已經將此案的情況呈送陛下您了……”
    話音未落,寧辰便驟然打斷道:“秦愛卿說的是,此案茲事體大!”
    “所以,朕要當朝親審!”
    “還是那句話,不能冤枉了一個好人,更不能放過一個壞人!”
    此言一出,朝堂瞬間響起了嘈雜的議論聲。
    宋國忠心頭更是湧上一股不祥的預感:莫非小皇帝又要鬧什麽幺蛾子……